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维导图课标内容课标分解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1.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2.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知识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位置,范围f 指出 f 通过阅读地图f用规范的地理术 语准确描述极地地区说出f通过观察分析f自然特征用比较规范的学 科语言准确表达用准确的学科术 语表达科考和环 保价值-认识f通过资料分析f在理解的基础上 简单说明目标与策略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一】16 / 15学材与学情L故地地区是世界区域地理的最后一 章.学生已基本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 :法.也具备了 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本节 :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
2、的基础.但极地地区 ,位置和环境比较特殊,距学生生活遥远.学 缺乏感性认识.而且极地投影图对匕年 ;级学生求i兑较难理解.这是本节课学习的 ;主要障碍。2.极地地区是学生完整认识世界和突 ;出地理思想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 :不同其他区域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 的自然环境因而成为科学学察宝地极 :地地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科学家在身 ;察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人们应该怎样时 ;待这片洁净的土地?”这是人们正血临的严 :峻问题。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更 :加深a的理解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a要 ;性,能树M保护极地环境意识进一步认识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近变性.教学目标教学策略1 .通过阅读地图
3、. 能指图描述极地地区的 ;地理位置和范闱,学会 :在极地投影图J .辨别 ;方向,2 .通过观察亚图和 ;景观图,能说出极地地 :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 :征.并且能够解杼成因.3 .通过数据劝比分 :折.能比较南,北极地M :自然环境的差异,*通过时图文资料 :的分析.认识开展极地 :科学号察用保打极地环 :境的乘要性,在感受科 1学家为科学献身精神的 同时.树立可持柳发展;的观念,】情境 :教学"殳置 情境,提供 图文材料、 涧题引领. :引导学生自 |主、合作用 ;究学习.烈图释;导学:利用 值片了解破 ;地地区的自 :然环境/征 ;和成闲.感 :受极地科学 :人员的献号 :粘神
4、,养成 ;勤奋好学的 ;习惯,重点与难点重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科学考察的意义及极地环境的保护。难点:极地投影图的阅读。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材和学案进行教学。过程与方法1 .教学思路:本节课根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图释导学,让学生体会地理位置对极地独特自然环境的决定作用,尝试通过图文资料对比分析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图文资料进行分析,逐步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在感受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流程如下图:图释导学教学评彳介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学生学情教学目标灯纳总结2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激趣
5、质疑情境导入:播放纪录片冰冻星球节选。问题引领:看完冰冻星球,你认为极地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学生缺乏了解和感知,通设计意图:极地地区距离我们的生活遥远,对其独特的环境,过视频,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环境、唯美的画面、完美的音乐和解说中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壮美,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获得具体而深刻的感知,并激发学生对极地地区深入了解的兴趣。教学评价:通过问题直接切入本课的教学重点一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可以看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是否正确。教学环节二:图释导学,寻果探因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讨论和完成学案,归纳出极
6、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找出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成因。学生活动1:在图中找到北极点和南极点,问题引领:在地球上是不是所有的地点都只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相交?有没有几条经 线同时经过的地点?北冰洋和南极洲跨越多大的经度范围?它们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黄河站位于亚洲大陆的什么方向?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教学评价: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和对极地投影图方向判读的掌握情况。设计意图:极地地区投影图不同于以往的地图,对初中学生来说较难理解,通过问题引 领化解难点。学生活动2:在图中描出南极圈和北极圈,找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大绝大部问题引领:你能描述极地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
7、置吗?为什么极地地区异常寒冷, 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教学评价:看学生是否明确极地地区的范围,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它的地理位置有最直接的关系。学生活动3:极地地区异常寒冷,绝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那么,南极地区和北 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没有差异呢?列举你找到的差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学评价:看学生的读图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明确自然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学生活动4:通过学案完成下列内容。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平均气温-50V-1S1C最低气温-魏3七-66,7弋年平均降水量55亳米然亳米年平均风速17-18米/秒10米您贲料一:特证 坨叶二、气温降水风速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8、:北极地区以为主,:海拔 。区表时吗一 地代站了广 地种物置一:?/ 极网动位一平均厚 的大洲。,南极地区以:之称,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度2 000多米.是世界平均海拔结论:影响极地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 地区气候更恶劣。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学案内容,对活动 3起到印证梳理的作用。教师可以进一步列举数据和实例说明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的气候特征,让学生获得较为深刻的体会, 能真正理解这六个字的含义。 还可以通过图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南极地 区可爱的一面。教学环节三:科考宝地,保护为先新闻播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时间和地点。问题引领: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
9、月份?你能在教材图10.1中找出我国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吗?除了我国,还有哪些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站?南极的自然环境这么恶劣,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的科学家去哪里研究?教学评价:学生应逐步掌握透过图文中信息发现问题,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活动设计: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图文资料进行分析,逐步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在感受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生活动1 :读教材图10.1。问题引领:南极地区被称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你能说出都有哪些自然资源吗?煤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形成?(温带,有大片森林)为什么在南极地区会出现大面积的煤田?教学评价:
10、学生应明确,在读图时既要读出显性信息又要读出隐性信息,同时还检验了前面的知识掌握是否灵活。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材料“穿越南极”和P98活动2。问题引领:从科考路线来看,队员们前进方向是如何改变的?南极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科学价值?为什么南极会有这么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极地投影图的判读和对前面知识的运用情况。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体会科考的艰难,感受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了解科学考察的意义和极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活动3:读教材图10.2。问题引领:在图中找出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在北极最佳建站时间是几月?北极都有哪些自然资源?两极地区都是资源的宝库,是地球尚未
11、开发的“聚宝盆”, 你认为哪个地区比较利于人们开发?为什么?教学评价:学生应该明确南、 北极地区的暖季时间是相反的,检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 用能力。学生活动4:读教材阅读材料“日本猎捕鲸”,展示三幅图:北极地区受漏油污染的海鸟流浪于人类居 住地的海豹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问题引领:人类对极地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哪些问题?面对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应该采取什 么措施?(落脚点:一是签订条约,进行国际合作,和平利用,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认识到一些国家假借科研名义发展本国经济的虚伪面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师可以让学
12、生课下完成教材第99页的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了解了相关事件与知识,又在教育别人的同时教育了自己。教学环节四:归纳总结,把握思路完成下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位置范围海陆状况气候特征资源代表动物我国科考站科考最彳士时间设计意图:通过列表对比,能帮助学生尽快明确南、北极地区的主要知识体系和差异, 更好地掌握本章内容。教学与反思极地地区独特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相差甚远,对其学生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感知,没有感知就会变得抽象而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视频,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在真实的环境、唯美的画面、完美的音乐和解说中感受极地地区的神奇与壮美,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获得具体而深刻的感知,通过问题引领、活
13、动设计,一步步激发学生对极地地区深入探究的 兴趣,保持思维的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评价,确保学生逐渐领悟如何通过现象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逐步理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利于地理思维的养成。不足之处,因冰冻星球拍得太好了,不舍地删减,总想让学生多看点,导致课时紧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很重要。课堂学习评价一、慧眼识图读下图,完成第13题。1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A.亚洲 太平洋B ,亚洲 北冰洋C.南极洲 北冰洋D .南极洲 太平洋2 . “冰雪覆盖的白色王国,人类最晚涉足的神秘领域”,这里是()。A.欧洲西部 B .南极地区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4、 D.东南亚3 .站在地球的哪个位置会找不着北?()。A.北极点B .南极点C.赤道D .北极圈读下图,完成第45题。4 .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象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正确的是()。A.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鲜花、野果漫山遍野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5 .企鹅比北极熊生活的地区更寒冷,主要原因是()。A.南极地区是大陆,而北极地区是海洋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风大C.纬度更高D.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6 .下列图片说明了北极地区()。北极地区受漏流浪于人类居流浪于人类居油污染的海鸟住地的海豹住地的北极熊A.石油资源丰富B.食物匮乏C.越来
15、越冷,北极熊和海豹忍受不了寒冷D.人类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再加气候变暖,冰雪消融,会使动物失去 家园二、图说地理7 .南极,这块银色大陆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989年7月28日,我国的秦大河与来自美、法、英等5国的队员组成“ 1990国际横穿南极再次把人类足迹印在了南考察队”,完成了按最长路径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科学探险活动, 极极点上。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990年3月3日 到达终点和平站开始行动东经 180n 西经南极地区示意图(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填注环绕南极大陆的三大洋的名称。(2)考察队为什么选择在 8月至次年3月穿越南极大
16、陆?(3)东方站位于南极点的 (方向),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4)为什么许多国家都要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答案:一、1.C 2.B 3.A 4.D 5.A 6.D二、7. (1)略。(2)气候温暖,多位于极昼期。(3)北方坐南朝北(4)自然资源丰富,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教学设计二】作者:朱卫青 单位: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目标与策略学材与学情本节内容共分*独特 的自然环境”科学号察的 宝地"帔地地区的环境保 护”三中分,三部分内容 一步步深入学生的学习 从知识人手到可持续发 展理念的提升,真正对被 地地区有全面的了解“L年级的学生求知欲 较强,思维活跃,能积极参 加课堂教
17、学活动.通过前 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具咨 了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的 能力.但由年龄小.感 性思维较强.容易接受宜 观的事物和现象.对事物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比较欠 缺.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加 以正确引导。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以及范围*作且能够说出由此造成 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方)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 招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件,f:力学会在两极地区以极地为 中心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 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计性.,过程与方法H标1学习过程 中能尝试应用分析比较和归纳问 题,学会iJJ纳、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学会M题的探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8、.感受科学家电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 两极地区环境的您识.认识人类可 持续发展的重饕性:教学策略L学案导 ;学:对于学小能 啰自主完成的知 ,调模块,为了培 帮学生自主学习 那能力.采用学 ;案异学和合作学 :习相结合的 :方式a;2.合作探 ;究;极地地区独 ;持的自然环境特 :征以及我国极地 :科学的意义,3.小组合 作:交流完成极地科考的意义以 及保护环境的重 要性口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地图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够说出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原因。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难点: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以及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
19、征的成因。过程与方法情景导入:播放帝企鹅片段以及我国在极地科考的相关视频导入新课。读一读通过读图确定极地地区位置与范围结合教材图10.1和图10.2 ,读出环绕南极大陆的海洋以及环绕北冰洋的各大洲名称, 并在图中做出标记。引导学生归纳: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位置与范围。教师提出问题1 .假如想盖一座房子,四面八方都朝南,你认为应该选择在哪里?为什么?2 .你能不能在教材图 10.1和10.2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师生总结:1.在北极点四面八方都朝南,在南极点四面八方都朝北。2.找出两个极点(N和S),总结口诀:北逆和南顺,错误的同学在同位的帮助下改
20、正。找一找|通过自读课本,找出南极地区的世界之最,为后面探究打下基础结合学案和相关图文资料,说出南极地区的世界之最1 .世界纬度最高的地区。2 .最冷的地区。3 .海拔最高的地区。4 .降水最少的地区。5 .气候最干旱的地区。6 .固体淡水最多的地区。探一探|通过合作探究,归纳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 .阅读教材相关图文资料,归纳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2 .形成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师生总结: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独特,形成了 “酷寒、干燥和烈风”的特点,南极地区纬度高导致气候寒冷, 海拔高以及冰雪覆盖加剧了气候的寒冷,由于气候寒冷,降
21、水较少,气候干燥且风力强劲,因此形成“白色沙漠”和“世界风库”。比一比|通过对比,归纳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差异结合教材第95页活动2,对比分析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性。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大北极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风力较大教师引导:北极和南极地区的纬度都非常高,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地区还要更冷一些?师生总结:两极地区由于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较少,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地区,气候都非常寒冷,降水少,风力大。由于南极地区是一块大陆而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引导:尽管两极地区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但是也有生命的存在,结合教材图10.3
22、和10.4说出代表性的动物是什么。你知道两极地区还有哪些动物生存吗?议一议 通过讨论,认识去极地地区科考的重要意义小组讨论:南极地区远离人类居住地,而且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为什么每年都有大批科 学家和科考船去南极科考?科学家去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引导: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9697页图文资料,归纳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矿产如煤和铁;地上: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沿岸:有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 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实验室)2 .读教材图10.1 ,找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位置,我国科考站的建站时
23、间为什么都要选择在2月份?(我国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而且有极昼现象,有利于进行科考)3 .阅读教材“穿越南极”阅读材料,同时补充资料介绍我国科考学家秦大河,阅读教 材第98页活动2秦大河对南极科考的形象比喻,说出南极科考的真正意义。教师引导:目前在南极地区有18个国家建立了 140多个科考站,对南极科考可谓是“蜂 拥而至",同时人类也把目光投向北极地区,阅读教材第97页图文资料,说说北极科考为什么也越来越频繁。(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为科学考察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因此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
24、也越来越频繁)总结: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和体验到极地地区的价值,因此极地地区也会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宝贵资源和科考价值。说一说|通过各抒己见,认识对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 .学生自读教材第98页图文资料以及阅读材料,了解日本等国家对南极大陆以及北极地区的鲸、海象等海洋生物的滥捕滥杀情况。2 .教师补充相关图文资料,极地地区的资源随意开采等情况。3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关极地地区的环境遭到破坏的事实。4 .南极是地球最后的一片净土吗?我们如何保护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师引导:目前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1959年,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成立了南极条约,我国于
25、1983年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同时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对北极地区的环 境保护,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探一探|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我国在极地科考取得的成绩1 .阅读教材第96页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极地科学考察站情况,并在图中落实经纬度位置。2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小组合作探究完成。3 .结合有关图文资料,让学生自主总结我国在极地科考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让学 生课后收集资料,以班级为单位做一次中国科考成就展。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不足,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 对于两极地区的科考任重而道远,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极地地区的科考者和环境保护者。教学与反思1 .课堂教学设计遵循的主体永远是学生,真正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相得益彰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2 .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低 年级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科学的引领。3 .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和体验是多方面的,多途径和多渠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416-2025乘用车对开路面直线制动车辆稳定性试验方法
- GB/T 46344.5-2025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5部分:检验规范
- 中国颗粒粕饲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0-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民航机场工程实务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 中国烘干箱设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去甲基金霉素盐酸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法律知识考察检测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卡灵顿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干法炭黑N330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间距排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刷单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国家安全教育高教-第六章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 高压电气试验培训
- “六五”普法·初中生法制教育读本
- 2023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第一套资料
-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 GB/T 11348.5-2008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5部分: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
- 你来比划我来猜(英语)课件
- 上海海洋水族馆介绍【课件】
- 论企业文化建设-以阿里巴巴为例 8000
- 4D团队领导力(PPT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