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9年、20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2019年、20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2019年、20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2019年、20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2019年、20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2019年、20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0葫芦岛)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晶莹的露珠B林立的冰川C变小的干冰D洁白的雾凇2(2020朝阳)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C“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D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2020沈阳)关于如图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

2、管子时会放热4(2020丹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C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D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5(2020营口)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阻路”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6(20

3、20本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 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B“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 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7(2019丹东)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B一瓶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C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冰棒,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了是熔化现象8(2019盘锦)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羌管悠悠霜满地”,地面上出现霜是凝固现

4、象B“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需要吸热C“满架蔷薇一院香”,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回暖时,大地含有的热量增多9(2019抚顺)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晨雾弥漫B盛夏,河床干枯C晚秋,朝露晶莹D严冬,霜打枝头10(2019盘锦)下列事例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用高压锅煮食物气压增大,沸点升高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高度增加,气压减小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连通器原理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嘴里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11(2019葫芦岛)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方冬天洁白的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

5、汽化现象,放出热量C阳光下的雪人“流汗”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D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12(2019本溪)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B手机电池电压约为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D朗诵3000字的散文用时约为13(2019铁岭)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冰块熔化B山间生雾C 枝头结霜D 瀑布结冰14(2019本溪)下列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气结成露B 水滴成冰C 雪融成溪D 气凝成霜15(2019鞍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树上出现雾凇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河面上冰雪消融16(2019沈阳)关于一名普通中学

6、生,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该同学的身高约为B该同学的正常体温约为C该同学的质量约为D该同学的密度约为17(2019营口)小明是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下列对小明的相关估测正确的是A步行上学的速度约B质量约为C正常体温约为D身高约为18(2019营口)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因为冰汽化为水蒸气C刚从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D冬天的早晨辽河边出现美丽的雾凇,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19(2019阜新)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

7、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20(2019辽阳)下列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壶口冒“白气”B铁水浇铸成零件C“雾凇”的形成D冰凌融化二多选题(共2小题)21(2020大连)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接触烧杯的底部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C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产生及变化情况D在烧杯上盖纸板是为了延长加热时间22(2019本溪)如图所示是享誉盛名的本溪小市羊

8、汤。下列关于羊汤的说法正确的是A羊汤上方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B羊汤温度越高,其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羊汤的香味是扩散现象D羊汤的温度降低后,其内能保持不变三填空题(共3小题)23(2019锦州)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24(2019阜新)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器材:图甲是自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图乙是自制气压计,从乙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会沿管子(选填“上升”或

9、“下降” 。25(2019阜新)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该物质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选填“大”或“小” 。图乙是酒精沸腾时的图象,由图象信息可以知道,酒精温度计(选填“能”或“不能” 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四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26(2020葫芦岛)如图甲是小鹏探究“水和油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油,相同时间两试管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油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2)沸腾前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式增加了

10、液体的内能。(3)实验过程中两个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水的沸点低于,原因是此时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标准大气压。(4)若试管中油的质量为水质量的2倍,由图象可知:。27(2020沈阳)安安和康康共同探究物质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安装上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是;(2)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选填“”、“ ”或“” 。(3)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记录一下物质和物质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选填“物质”或“物质”

11、是晶体,它在这段时间内处于(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或“液态” 状态,在此过程中它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时间0123456789101112物质的温度40444648484848484848495154物质的温度6061626364666769717477818528(2020朝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2)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3)乙图中图象是实验小组根据记录绘制的水沸腾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当地大气压(填“高于”

12、、“等于”或“低于” 一标准大气压;(4)如果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时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填“”、“ ”或“” 。29(2020营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选填“冰块”或“碎冰” ,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段的物质处于状态,图象中点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点的内能。(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个标准大气压;这

13、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 沸腾。30(2020本溪)小溪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温为。(2)当水沸腾时,小溪观察到水中出现大量上升、变的气泡,水温(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 。(3)小溪又将装有某种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在实验中的沸水中加热,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在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该物质在(填“固态”或“液态” 时的吸热能力更强。31(2019葫芦岛)如图甲所示,小雪用

14、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2)观察现象,每隔记录一次温度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将装有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2(2019朝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

15、要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的顺序组装。(2)由图乙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3)点的内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点的内能。(4)当加热至第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态。(5)由图乙可知,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段温度变化比段温度变化大,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填“大”或“小” 。33(2019抚顺)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2)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低于,原因是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标准大气压。水

16、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第时(填“小志”或“小丽” 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原因是水(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34(2019鞍山)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出现水的沸腾现象(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标准大气压。(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酒精的沸点是(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

17、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5(2019盘锦)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36(2019铁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烧杯和试管中均装有适量的水。(1)调整好器材后,

18、用酒精灯加热,这是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3)小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并未沸腾,原因是试管中的水。(4)小明将试管取出,分别给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加热,使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则(填“”或“” 图象代表试管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5)由图象可知,实验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填“低于”或“高于” 标准大气压。37(2019锦州)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

19、到的测量工具是。(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填“较大”或“较小” 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第末的内能(填“大于”或“小于” 第末的内能。38(2019本溪)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2)实验过程中、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填“实”或“虚” 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

20、的图象,第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填“能”或“不能” 熔化。(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39(2020丹东)小明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组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和图乙两套实验装置器材的组装顺序都是由下至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酒精灯用;(2)小明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海波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海波;(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完整展示了探究实验要经历的七个探究要素。请把

21、下列五个探究要素按照探究实验过程的顺序正确排序(只填字母);设计实验 猜想与假设 评估 分析与论证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4)如图乙,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中,中心有孔的纸板,除了有固定温度计的作用,还有的作用,从而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5)如图丙,小明完成实验后,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图中(选填“”、“ ”或“” 段图象是错误的,原因是。六解答题(共1小题)40(2020大连)“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是诗人杜甫对秋季夜景的描写。秋天的夜晚。泉水沿石壁流下。旁边的青草上结满了露水。请分析说明露水形成的原因。辽宁省2019年、20

22、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0葫芦岛)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晶莹的露珠B林立的冰川C变小的干冰D洁白的雾凇【解答】解:、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不合题意;、冰川是由液体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热,故不合题意;、干冰变小,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符合题意;、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此过程放热;故不合题意。故选:。2(2020朝阳)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23、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C“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D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错误;、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正确;、“窗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错误;、冰块熔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错误。故选:。3(2020沈阳)关于如图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解

24、答】解:、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结冰,水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错误;、打开冰箱门,能看到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错误;、冰箱冷冻室侧壁上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正确;、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冷冻室的管子温度降低,故错误。故选:。4(2020丹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C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D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

25、升华放热【解答】解:、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雪糕包装快速放热后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错误;、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故正确;、润湿皮肤后,皮肤上的液态水通过蒸发方式变为气态水蒸气,蒸发吸热,所以会感到凉快,故错误;、干冰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高空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故错误。故选:。5(2020营口)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

26、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阻路”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解答】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错误。、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正确。、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错误。故选:。6(2020本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 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B“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 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

27、二月花” 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解答】解:、“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错误;、“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错误;、“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正确;“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错误。故选:。7(2019丹东)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B一瓶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C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冰棒,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了是熔化现象

28、【解答】解:、“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错误;、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瓶壁,在其表面液化为小水滴;故正确;、从冰柜中拿出冰棒,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错误;、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了是升华现象;故错误;故选:。8(2019盘锦)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羌管悠悠霜满地”,地面上出现霜是凝固现象B“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需要吸热C“满架蔷薇一院香”,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回暖时,大地含有的热量增多【解答】解:、地面上出现霜是空气

29、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错误;、冰的形成是凝固过程,凝固时放热;故错误;、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香气四溢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故正确;、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可以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故大地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错误;故选:。9(2019抚顺)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晨雾弥漫B盛夏,河床干枯C晚秋,朝露晶莹D严冬,霜打枝头【解答】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错误;、河床干枯是水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正确;、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

30、程放热;故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错误;故选:。10(2019盘锦)下列事例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用高压锅煮食物气压增大,沸点升高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高度增加,气压减小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连通器原理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嘴里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解答】解:、因高压锅煮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所以用高压锅煮食物熟的快,故正确;、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将水抽到高处的,没有大气压就不能工作,故错误;、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与连通器无关,故错误;、用吸管喝饮料时,外部压强大于

31、盒内压强,外部大气压强把饮料压入嘴中,故错误。故选:。11(2019葫芦岛)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方冬天洁白的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汽化现象,放出热量C阳光下的雪人“流汗”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D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解答】解:、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放热,故错误;、樟脑球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错误;、雪人“流汗”是冰熔化成水,熔化吸热,故错误;、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舌头上的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正确。故选:。

32、12(2019本溪)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B手机电池电压约为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D朗诵3000字的散文用时约为【解答】解:、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手机电池电压一般为故不符合实际;、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符合实际;、朗诵时在讲话流利,不拖沓,速度还快的情况下1分钟能讲350个字左右,加以适当的停顿,那么朗诵语速应约为300字分钟,那么朗诵3000字的散文用时应约为10分钟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故选:。13(2019铁岭)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冰块熔化B山间生雾C 枝头结霜D 瀑布结冰【解答】解:、冰块熔化成水是固态变为

33、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符合题意;、山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不符合题意;、枝头的霜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不符合题意;、瀑布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凝固放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14(2019本溪)下列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气结成露B 水滴成冰C 雪融成溪D 气凝成霜【解答】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不合题意;、水结冰是凝固,凝固放热,故不合题意;、雪融成溪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符合题意;、气凝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不合题意。故选:。15(2019鞍山)

3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树上出现雾凇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河面上冰雪消融【解答】解:、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凝固放热,故不符合题意;、树上出现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不符合题意;、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河面上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故选:。16(2019沈阳)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该同学的身高约为B该同学的正常体温约为C该同学的质量约为D该同学的密度约为【解答】

35、解:、成年人的身高在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符合实际;、成年人的质量在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水的密度是,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一样,为故不符合实际。故选:。17(2019营口)小明是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下列对小明的相关估测正确的是A步行上学的速度约B质量约为C正常体温约为D身高约为【解答】解:、中学生步行速度约左右。故符合实际;、成年人的质量在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不符合实际;、成年人的身高在左右,中学生的身高

36、略小于成年人,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故选:。18(2019营口)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因为冰汽化为水蒸气C刚从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D冬天的早晨辽河边出现美丽的雾凇,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解答】解:、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故正确;、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因为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不正确;、刚从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故正确;、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正确。故选:。19(2019阜新)

37、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解答】解:、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快蒸发,故错误;、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故正确;、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晶体,故错误;、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热,故错误。故选:。20(2019辽阳)下列

38、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壶口冒“白气”B铁水浇铸成零件C“雾凇”的形成D冰凌融化【解答】解: “白气”是壶口喷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铁水浇铸成零件,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冰凌融化,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故选:。二多选题(共2小题)21(2020大连)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接触烧杯的底部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C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产生及变化情况

39、D在烧杯上盖纸板是为了延长加热时间【解答】解:、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侧壁;故错误;、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故正确;、实验中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变化会有明显的不同,故正确;、加热时烧杯上所盖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可以缩短加热时间,故正确。故选:。22(2019本溪)如图所示是享誉盛名的本溪小市羊汤。下列关于羊汤的说法正确的是A羊汤上方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B羊汤温度越高,其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羊汤的香味是扩散现象D羊汤的温度降低后,其内能保持不变【解答】解:“白气”是羊汤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液化形成的小水

40、滴。故正确;、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正确;、羊汤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所以空气中弥漫着羊汤的香味。故正确;、羊汤温度降低,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减小,内能减少。故错误。故选:。三填空题(共3小题)23(2019锦州)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解答】解: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吸热后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直接变成小冰晶

41、,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答案是:汽化;放出;凝华。24(2019阜新)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器材:图甲是自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图乙是自制气压计,从乙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会沿管子(选填“上升”或“下降” 。【解答】解:(1)当把小瓶放入热水中时,水受热膨胀,细管中的水柱上升,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水受冷收缩,细管中的水柱下降;说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规律。(2)在制作过程中,他要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管内水面上升,出现管内外高度差,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加上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即:。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上升。25(2019阜新)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

42、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该物质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选填“大”或“小” 。图乙是酒精沸腾时的图象,由图象信息可以知道,酒精温度计(选填“能”或“不能” 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解答】解:(1)读图甲可知,第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故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读图甲可知,与的时间相等,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前者升高了,后者升高了,说明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3)由图乙知酒精的沸点位,沸水的沸点为,酒精的沸点小于水的沸点,所以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故答案为:固液共存;大;不能。四实验探究题(共1

43、3小题)26(2020葫芦岛)如图甲是小鹏探究“水和油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油,相同时间两试管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油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91。(2)沸腾前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式增加了液体的内能。(3)实验过程中两个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水的沸点低于,原因是此时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标准大气压。(4)若试管中油的质量为水质量的2倍,由图象可知:。【解答】解:(1)(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油中温度计分度值是,温度计的示数如

44、图甲所示为;(2)沸腾前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液体的内能。(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由实验数据知,水温达到后保持不变,说明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沸点的高低和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此时沸点低于,所以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与油的温度变化相同,试管中油的质量为水质量的2倍,。故答案为:(1)91;(2)热传递;(3)不变;低于;(4)。27(2020沈阳)安安和康康共同探究物质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安装上有一处明显的错

45、误,其错误之处是试管碰到了烧杯底;(2)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选填“”、“ ”或“” 。(3)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记录一下物质和物质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选填“物质”或“物质” 是晶体,它在这段时间内处于(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或“液态” 状态,在此过程中它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时间0123456789101112物质的温度40444648484848484848495154物质的温度60616263646667697174778185【解答】解:(1)

46、由图可知,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安装上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是试管碰到了烧杯底;(2)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所以方法正确;(3)和两种物质都在不断吸收热量,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是晶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物质是非晶体。根据表中数据,物质吸收热量保持不变,所以晶体的熔点是。晶体的熔点是,它在这段时间内处于熔化过程,所以它处于固液共存态。在此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它的内能增大。故答案为:(1)试管碰到了烧杯底;(2);(3)物质;固液共存;增大。28(2020朝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装置图中

47、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2)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3)乙图中图象是实验小组根据记录绘制的水沸腾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当地大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一标准大气压;(4)如果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时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填“”、“ ”或“” 。【解答】解:(1)由图甲知,装置中明显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2)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3)由图乙知,水在沸腾时,继续从外界吸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由图乙知,此时水的沸点为,小于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因液体的

48、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当地大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4)因当地大气压不变,水的沸点不变,故减少水的质量时,只是缩短了加热时间,故水沸腾时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2)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低于;(4)。29(2020营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碎冰(选填“冰块”或“碎冰” ,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段的物质处于状态,图象中点的内能(选

49、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点的内能。(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 沸腾。【解答】解:(1)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试管里应装有适量的碎冰,在加热过程中,碎冰受热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冰是晶体,由图象可知段表示冰处在熔化过程,所以是固液共存状态;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故点的内能小于点的内能;(3)由图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小于标准气压下的沸点,说明液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由于烧杯内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的水

50、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故答案为:(1)碎冰;使冰受热均匀;(2)固液共存;小于;(3)低于;不能。30(2020本溪)小溪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温为62。(2)当水沸腾时,小溪观察到水中出现大量上升、变的气泡,水温(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 。(3)小溪又将装有某种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在实验中的沸水中加热,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在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该物质在(填“固

51、态”或“液态” 时的吸热能力更强。【解答】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上面第2个小格处,示数为。(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变大;水开始沸腾,沸腾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水温保持不变;(3)由图乙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为晶体;在过程中,即晶体在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大;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由图象知,该物质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了;即、相同,液态时小,根据可知,该物质液态时比热容大于固态时比热容,说明该物质液态

52、时吸热本领强。故答案为:(1)62;(2)大;保持不变;(3)晶体;增大;液态。31(2019葫芦岛)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2)观察现象,每隔记录一次温度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将装有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

53、不变” 。【解答】解:(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从图中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熔点是;盐冰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3)熔化吸热,使烧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外壁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即出现的水珠;(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故答案为:(1);(2);增加;(3)液化;(4)增加。32(2019朝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自下而上(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的顺序组装。(2)由图乙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3)点的内能(填“大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