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_第1页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_第2页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_第3页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_第4页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1. 卤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一卤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根 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化2. 磺化: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 SC3H)的反应称磺化或者硫酸盐化反应。3. 硝化: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一N02)取代的反应叫硝化反应。4. 烷基化:烷基化反应指的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或硫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的总称。引入的烃基可以是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也可以是有取代基的烃基,其中以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 烷基最为重要5. 酰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

2、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6. 氧化:广义地说,凡是失电子的反应皆属于氧化反应。狭义地说,凡能使有机物中氧原子增加或氢原子减少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7. 磺化的n值:当硫酸的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反应几乎停止,此时的剩余硫酸称为“废酸”;废酸浓度用含SO3的质量分数表示,称为磺化的“n值”。磺化易,n值小;磺化难,n值大。8. 硫酸的:硫酸的脱水值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之比。9. 还原:广义:在还原剂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狭义: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或两者兼尔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10. 氯化深度:氯与甲苯的

3、物质的量比.11 废酸的:废酸计算浓度是指混酸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的计算浓度(也称硝化活性因素)。12. 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13. 硝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14. 氨解:氨解反应是指含有各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胺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胺类化合物的过程。氨解有时也叫做“胺化”或“氨基化”,但是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则只能叫做胺化不能叫做氨解(1)Claisen-Schmidt 反应;芳香醛或脂肪酮混合交叉缩合。反应是在氢氧化钠溶液或乙醇溶液中进行,得到很高产率的a、B -不饱和醛或酮。这一反应叫Claise n-Schmidt反应。(2)Darzen 反应;醛酮(主要是芳醛

4、)与 -卤代酸酯在强碱存在下反应,生a、3 -环氧酸酯的反应叫达尔森反应,也称为缩水甘油酯的反应。f炉Oo(3)Mannich 反应;含活泼H原子的化合物和甲醛及胺(伯胺或仲胺,氨)进行缩合反应,结果活泼氢原子被 胺甲基取代,得到3-氨基酮,通常称 Mannich反应。RCOOH3 -I- HOHO -P HNB4 1101 R COOHa0HaNRt014-Ha0(4) Dieckman 反应;用含有醛、酮和酯等双官能团直链状化合物,如己二酸酯在碱(如乙醇钠)的作用下进行分子内的Clainsen缩合称为Dieckman反应,得到环戊酮-2-二甲酸乙酯。75%(5) Knoevenagel 反

5、应;醛或酮在弱碱性(胺,吡啶或氨)催化剂存在下,与具有活泼aH的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相应的a、B-不饱和化合物,这一反应称为克脑文盖尔(Knoeve nagel)反应。RCHO+ CH/COQH抚小1如果分子本身包含一个反应活性低的官能团在适当的阶段,通过某种专一性的反应,可转化 为反应活性较高的官能团。这种官能团称为:(B)A. 亲电官能团;B.潜官能团;C亲核官能团;D.极性官能团;2想象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将分子的一个键切断,使分子转变为两个不同的部分。用双线箭头 符号和画一条曲线穿过被切断的键来表示。这种方法称为:(C)A. 极性反转;B反向分析;C分子切断;D.反应选择性; 在一系

6、列的转变的某一阶段,引入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使后续的反应过程能按设计的要求,有 控制地进行,从而保证系列反应能够高效率地完成。这种引入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A)A. 控制因素;B潜官能团;C.极性官能团;D极性反转;4在合成设计中使某个原子或原子团 的反应特性发生了暂时性的转换称为:(B) A.关键反应;B极性转换;C.反应选择性;D控制因素;5在复杂化合物的合成中,有些反应转化率很低或正副产物很难分离纯化,反应时间长,这些 反应称为:(C)A.反应选择性;B.反应的专一性;C.关键反应;D.控制因素;6. 目标分子一中间体一化工原料的分析过程称为:(B)A.正向合成分析法;B .逆向合成分析法

7、;C不对称合成分析法;D.关键反应分析法;7. 个反应在底物的不同部位和方向进行,从而形成几种产物时的选择程度称为:(D)A.反应的专一性;B.反应的控制性;C反应的对称性;D,反应选择性;8. 将分子的一个键切断,使分子转变为两个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叫:(A)A.合成子;B.合成等价物;C.目标分子;D.有机中间体;9. 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品时(A )A.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B.应全部利用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C应部分利用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D.应直接利用

8、无毒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危险的试剂和溶剂。10. 如何将一些新反应设计到一个合成路线的关键反应中去的这种方法可表示为: A目标分子一反应一一起始原料;B.起始原料一一反应一一目标分子;C.反应一一目标分子一一起始原料; D.目标分子一中间体一一起始原料;11. 下列起活化作用的基团,其活性大小顺序为:(D )> -COR > -COOR> -SC2R> -CN > -SOR > -C6H5> -COR> -COOR > -CN > -SC2R > -SOR > -C6H5> -SQr > -COOR>

9、 -COR> -CN > -SOR > -C6H5> -COR > -SC2R > -COOR > -CN > -SOR > -C6H512. 合成环丙烷不能用下列那种合成方法(D )A卤代烃用强碱进行a -消除,脱去卤化氢;B.重氮化合物用铜催化分解;C偕二碘化物通过还原消除碘 ;D.乙酰乙酸乙酯生成双钠盐与二元卤代烃反应;13. 氢解难易次序:(C )A.Md呢用脱叨咄旳刖那図B.POMR嚨问-RC. PO勰用评|dCH炉眼迪粗F >哝屯毀酣;14 潜官能团是指分子本身(B )A. 包含一个反应活性高的官能团在适当的阶段,通过某种

10、专一性的反应,可转化为反应活性较 低的官能团。B包含一个反应活性低的官能团在适当的阶段,通过某种专一性的反应,可转化为反应活性较 高的官能团。C包含一个反应活性低的官能团在反应过程中,可转化为反应活性较高的官能团。D. 包含一个反应活性高的官能团可某种专一性的反应的官能团。15. 羰基与硫醇、二硫醇生成硫代缩醛或缩酮,除去保护基的方法为(C )A.使用Pd催化氢化除去保护基;在含水的醇溶液中加热回流除去保护基;C.在金属盐如HgC2/CuCI2存在除去保护基;D.使用酸催化水解除去保护基;16. 区域选择性是指(D )A.不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相同官能团在不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

11、能力B. 试剂对于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同一部位的进攻能力;C. 不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相同官能团在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D. 试剂对于一个反应体系的不同部位的进攻能力;17. 在磷叶立德分类时,将 R为吸电子基,如羧基、酰基、氢基等称为:(A )A.稳定的磷叶立德;B.活泼的磷叶立德;C半稳定的磷叶立德;D.共价型的磷叶立德;18. 在磷叶立德分类时,将 R为推电子基,如烷基、环烷基等称为:(B )A.稳定的磷叶立德;B.活泼的磷叶立德;C半稳定的磷叶立德;D.共价型的磷叶立德;19. 在一个多步骤合成路线的设计中,一般采用那种方法更好:(A )A.收敛法;B.发散法;C线性法;

12、D.一锅法20. 利用原料的结构特征和化学反应性来设计合成路线的方法可简单地表示为:(A ) A.目标分子一反应一一起始原料;B.起始原料一一反应一一目标分子;C反应一一目标分子一一起始原料;D目标分子一中间体一一起始原料21腈的烃基化反应在惰性溶剂中进行常用下列那一种碱试剂(A )A. NaNH2 ;; C. NaOH 2氧化时,产物结构决定于羰基两边不同烃基,烃基迁移的顺序为:(B).A.苄基 芳基叔烃基 苯基仲烃基 伯烃基 环丙基 甲基; B芳基叔烃基 苄基苯基 仲烃基 伯烃基 环丙基 甲基; C苯基芳基叔烃基 苄基仲烃基 伯烃基 环丙基 甲基; D.甲基伯烃基 仲烃基叔烃基 环丙基芳基

13、苄基苯基;23. 金属氢化物活性递减次序为:(C )A. 氢化铝锂、硼氢化锂、硼氢化钾、硼氢化钠、氢化钠等。B. 氢化铝锂、硼氢化锂、氢化钠、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等。C. 氢化铝锂、硼氢化锂、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氢化钠等。D. 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氢化铝锂、硼氢化锂、氢化钠等。24. 三甲基硅醚作为保护基除去的方法为(C )A.在含酸的水溶液中加热回流;B.在含碱的水溶液中加热回流;C在含水的醇溶液中加热回流 ;D.在含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回流;25. 化学选择性主要是指(C)A.不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相同官能团在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 相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不相同官能团在不

14、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 C不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相同官能团在不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 D.相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不相同官能团在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26. 手性催化剂由活性金属中心和手性配体构成。(B)A. 金属控制立体化学,即选择性,手性配体则决定催化剂反应活性;B. 金属决定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手性配体则控制立体化学,即选择性;C. 金属决定催化剂的反应速度,手性配体则控制催化剂的周转数;D. 金属决定催化剂的周转频率,手性配体则控制控制催化剂的周转数;27. 在磷叶立德分类时,R为烯基、炔基等称为:(C )A.稳定的磷叶立德;B.活泼的磷叶立

15、德;C.半稳定的磷叶立德;D.共价型的磷叶立德;28.乙酰乙酸乙酯不能用于合成三元环、四元环化合物是因为:(A )A.不能生成双钠盐;B.小环张力太大;C不能形成碳负离子;D.没有合适强碱;三,合成2、/CNCH;CH2CNZCH.(:H1 - 、 石油禅|NHch2CHzYEI1、CH2CH2 C2H5ONa(2) n2so4ch2ch3H+/H2OHOHU0OMICH:3HH45OCII678O90 XHCH3 78 匸Rdney NiCOCHHOC耳OH*加対J酣悅卜J gSOC1L(63S)(CHSCHCOsCjH + H£CHCHO CHihCO(leans : cis =

16、 5 : I)CM出与 厶CMOSiMe?KHX1 厂 叫一2 l.i. NH 山10coonCOOH1Oxcqn-(1NaBH4JN1Cisocis. iJ)NtcfACHZ(HU, NMj./ HuUH. IMFPhFhCOOH(2) H.U*,(2) BF3/MeOHCOCHCHCbat H(OLhNHCjH 一鬟几歼 (;NHdCI, I7S% I2. H I H2O21.17.H2/Pd/C*o°ClernmenserZn/HgHCIJ:C = ONH?NH?KOHR I? W-KH18.1. HSCH2CH;SH/BFi» Mozingo2 Raney Ni19

17、.OHONaBH4LtOHoCOCH2Br dOBrj/cat.AlCh/ Et-0Br3 f 2 5mol Al Cl.COCh20.A”0%寸珈)1.NaNO2/HBr2.CuBr22.NaOHCHCHCOCH5CH3GHO + CUGOQFCHaHCICH=CCOCHi23.CH326.占HYH*/ g27.11.举例说明何为官能团互换、加成和消除(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28.Hk/H2OCH2CH2CH2OH (68%)2.H* /H201.GH3I29.四、简答题:1观察目标分子对有机合成的设计有何启示目标分子的化学性质对有机合成设计的启示;(2)目标分子的特殊结构对有机合成设计的启示

18、;(3)目标分子的生源合成途径对有机合成设计的启示。2有机合成发展趋势如何有机合成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解决合成什么一合成特殊功能的分子和分子聚集体,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中去开辟新领域;以及怎样合成一合成的选择性、有效性、绿色合成、快速合成和非共价合成。它必将继续兴旺发达,并在分子科学中继续发挥其支配性作用。手性拆分方法可归纳为那几类手性拆分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利用物理性质如溶解度、吸附力等的差异所建立的方法有结晶法、层析法等;利用反应速度差异的动力学拆分法;利用酶的高度特异性催化反应的酶拆分法。4简述Heck反应的机理:答:钯催化卤代烃与烯烃偶合称为Heck反应。Heck反应中二价钯在部分烯烃作

19、用下首先还原为零价钯,与卤化烃氧化加成,再与烯烃进行插入,最后得到还原消去产物。5 进行合成设计必须具备那些主要知识答:对各种有机反应知识的了解;运用各种可靠反应的知识;某些化合物是否易于获得,必须有这方面的鉴别能力;对立体化学的了解。6 有机合成的三个出发点是什么(1)利用原料和中间体的合成;(2)利用新反应;(3)特定目标分子的合成。7 未来合成化学的合成目标是什么合成化学的未来,合成目标继续向高难度、高生物活性方向发展。为了迎合日新月异的现代 合成药物工业、功能材料科学的需求、高通量自动化合成技术受到日益重视。&手性物质的来源大致有那几种手性物质的来源大致有 4种:(1)从天然物

20、质中提取;(2)生物发酵法和生物酶法;(3) 通过外消旋体的拆分;(4)不对称合成。9、丌-芳烃金属络合物的性质有那些Cr(C03有明显的立体选择性;芳环上氢的酸性增加;芳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极性发生变化,有利于亲核反应;侧链上的负电荷得到稳定。10、简述分子切断的标准;答:(1)有合理的切断机理;(2)使目标分子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3)能推导出简便易得的起始原料;(4)合成反应容易掌握。曰捋号耆丸oQHsCI CH.ChHgJ2h、一oo-CUQHFhbriHlav AQoEtOH)MHMI*Aoi亠 LUA CTHFJ, -H,pH. <>. P - Z5I51 _ l/ECO12. 设计一个合成的例行程序答:(1)分析:对目标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已知的理化性质进行收集和考察,认出分子中的 官能团。用已知的和可靠的反应进行切断。必要时进行重复切断,以便达到易于取得的起始原料。(2)合成:根据分析写出合成计划,加进试剂和反应条件。根据实验中所遇到的失败和成功,修改并完善计划。1.进行合成设计,一个好的合成反应的评价标准有那些13. 进行合成设计,一个好的合成反应的评价标准有那些答:高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