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法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法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法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法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三节有理数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减1.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那么以及减法与加法的转换关系;2.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要点: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两个正数相加;两个负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3有理数的加法法那么: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2、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那么中的哪一条;法那么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那么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3. 有理数减

3、法的意义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2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那么和减法法那么;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那么;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

4、典型例题】例1. 计算:125  264 330   435解:125同号两数相加25取_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7264异号两数相加64取_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2330一个数同零相加3仍得_435减去一个数35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2评析: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时,注意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例2. 计算20357分析: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那么,把它改写成20357,使问题转化为几个有理数的加法解:20357203572075327819评析:先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再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形成清晰、

5、条理的解题思路,减少出过失的时机  例3. 有1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以80分为标准,超过80分记为正,缺乏80分记为负,评分记录如下:10,15,10,9,8,1,2,3,2,1,问这10名同学的总分比标准超过或缺乏多少分?总分为多少?分析:此题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来表示各个同学的得分在标准之上还是在标准之下,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数值相加来表示总分是超出还是缺乏 解:101510981232110101122153980001520580×105795分答:这10名同学的总分比标准缺乏5分,总分为795分评析:这10个数中有3对相反数,在运算时我们应先把它们相加,这样可以大大降

6、低运算难度另外,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是学习数学的目的  评析: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通常有以下规律:1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先相加;2符号相同的两数可以先相加;3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4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例5. a51,b23,求ab的值分析:要求ab的值,首先必须确定a、b的值因为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一个正、一个负,并且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xmm0,那么xm,或xm也就是说求出的a、b的值分别有两个解:因为a51,b23所以a51或a51,b23或b23所以a4或a6,b5或b1当a4,b5时,ab459当a4,b1时,ab413

7、当a6,b5时,ab6511当a6,b1时,ab615评析:1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解有正负两个值,不要漏掉负值2当确定出a、b的值后,求ab时,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使解题思维严密 例6. 依次排列4个数:2,11,8,9对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排在这两个数之间得到一串新的数:2,9,11,3,8,1,9这称为一次操作,作二次操作后得到一串新的数:2,7,9,2,11,14,3,11,8,7,1,8,9这样下去,第100次操作后得到的一串数的和是    A. 737    &

8、#160;   B. 700         C. 723         D. 730分析:根据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作100次操作,得到第100次操作后的一串数字,然后求和;二是经过前几次操作,推测第100次操作后的结果显然应该用第二种方法解:D评析:一些问题看上去非常复杂,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动脑、多思考、找到问题的内在规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方法总结】1.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是

9、:一般先把减法统一成加法,再进行计算,或先把同号的数相加,再把异号的数相加2. 解决探究型问题的时候不要急于探寻问题的结果,要从最初的条件开始,分析出其中的规律,用这个规律推断出最后的结果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一. 选择题1.一个数是3,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3,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   A. 3                      B. 0&

10、#160;                     C. 3                  D. ±32. 计算23的结果是   A. 5     

11、;                 B. 5                  C. 1               &

12、#160;      D. 1 3. 哈市4月份某天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是   A. 2                     B. 8             &#

13、160;     C. 8                     D. 2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假设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都为正数B. 假设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都为负数C. 假设两个数的和为零,那么这两个数都为零D. 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的差是正数*5. 如果x<

14、;0,y>0,且x>y,那么xy是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数           

15、  D. 正、负不能确定*6. 假设两个有理数的差是正数,那么   A. 被减数是负数,减数是正数         B. 被减数和减数都是正数C. 被减数大于减数                           D. 被减数和

16、减数不能同为负数*7. 当x<0,y>0时,那么x,xy,xy,y中最大的是   A. x                      B. xy                 C. xy 

17、;                D. y  二. 填空题1. 计算:2_2. 2/53/5_;32_;24_3. 06_;1/21/3_;3.87_4. 一个数是2,另一个数比2大5,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是_5. 两数之和是16,其中一个加数是4,那么另一个加数是_*6. 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到5并且表示整数的只有_个,它们对应的数的和是_*7. a是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b是最小正整数的相反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那么cba_*8.

18、有依次排列的3个数:3,9,8,对任意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6,9,1,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作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3,6,3,9,10,1,9,8,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那么从数串3,9,8开始操作第一百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_ 三. 解答题 1. 计算:1191921818 326/527/3412910551043. a是7的相反数,b比a的相反数大3,那么b比a大多少?4. 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检修供电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程单位:km为22,3,4,2,8,17,2,3,12,7,5,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假设每千米耗油4L,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5. 如下图是某地区春季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上图答复:1何时气温最低?最低气温为多少?2当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这一天最大温差是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