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
2、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 ”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6分)3、我能写近义词。(4分) 顿时( ) 犹如( ) 颤动( ) 逐渐(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浩浩荡荡: 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3分) 山崩地裂 _、_、_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2分)7、从第一段话中的“_ ”“_ ”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2分)8、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3分)
3、景象非常壮观 所听到的声音所看到的样子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说明 _ 。(4分)10、依照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一句话。(3分)_11、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 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_”(3分)12、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4分)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1)_ (2)_13、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3分)14、比较下面的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4、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第一句意思 _;第二句写出了_和_;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 _的和浩大的_。(3分)二、文段选读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 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
5、地挺直了腰(杆秆)。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 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 毫)情满怀。情不自
6、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2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4分)3、 照样子,写词语。(6分)人山人海 _绿油油 _ 4、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分)( )的地毡 ( )的校园 ( )的校服 ( )的打工族( )的叶子 ( )的树木 ( )的小草 ( )的火车站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_等景物。(4分)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_(2分) 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_(2分)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_和_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2分)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2分
7、)三、春潮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荫)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溶、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更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乐!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艰)冰崩溃了。被禁
8、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训、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这,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恰当的打“”。(4分)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进攻( ) 增强( ) 寂静( ) 寒冷(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9分)(1)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从第二
9、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请抄写在下面(写三至四个)。(3分) (2)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3分)“挤”和“扯”这两个词表现了什么?这个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3)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 (甲)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乙) (丙) 描写景色从以下方面进行:描绘形状;描摹声音;描写颜色。请回答文中甲、乙、丙三处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进行的?(3分)甲: 乙: 丙: 4、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2分)A、奔腾汹涌 B、不可抗拒
10、C、山崩地裂5、第四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3分)四、文段选读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太婆,带来的礼物中,有七八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颜色,闻着那诱人的香气,咽着口水。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太婆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的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妈看见了。”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地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
11、:“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回答:“是给太婆带来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
12、的头,转身走进屋里。过了一会儿,我和哥哥走进屋,看到妈妈站在太婆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太婆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俩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日子多着哩,您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太婆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滋味呀。”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那天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过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
13、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的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哟。”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最难忘的。【问题】1、这篇文章得主要人物是( ),围绕着( )回忆三十多年前嚼一片苹果皮的故事。主要抓住人物的( )来具体描写的。2、“我和哥哥”那么馋苹果,为什么“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3、品读“妈妈
14、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这句话,揣摩一下妈妈当时想些什么,请写下来。4、“真甜真香啊”这句话在文中含义很丰富,你是怎么体会的?请写下来。五、传递快乐公交车在夜里疾驶,乘客一站站下车离去。我忽然发信身上居然没有一元零币。情急之下,我赶忙询问身旁的女乘客:“对不起,请问您有10元零钱帮我换开吗?”不幸,大家对我的困境都爱莫能助。 当我长叹一口气。正要在投币口投入10元大钞,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声音:“这一块钱给你。”一位年轻的小姑娘拿着一元零币递给我。 “不行,不行!我不能平白无故接受您的钱。” “可我没有那么多零钱和你交换
15、,而你又急须这一元零币,不是吗?” “你说的没错,不过我还是不能拿您的钱。”我想了一下,只好又说:“如果您和我在同一站下车,我就到便利商店换零钱还你;或者我下次在车上遇见你再还给您;要不然你留下地址给我,我 她忍不住打断我的话:“不用麻烦了,你就当做我拿着一元钱向你买快乐好了。能帮上你的忙我很高兴。我想,你一定也觉得适时得到别人的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虽然我同意她的说法,但我还是摇了摇头,仍表示不能接受她的钱。于是,她提出了一个建议:“那么请您帮我做一件事来交换这一元零币总可以吧。下次你在车上碰到和你相同遭遇的人,也送给他一元钱,让这份快乐能继续传递下去。” 我上车时拖着疲惫
16、的步子,下车时心里却暖融融的。后来,我在口袋里多放了一元零币,以便继续传递“快乐”。 1、 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3分)(1)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 )(2)无缘无故。( )(3)非常疲乏。( )2、短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1分)A、省略的部分 B、没有说完的话 C、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3、你是怎么理解“你就当做我拿着一元钱向你买快乐好了”这句话的?(3分)4、为什么说“我上车时拖着疲惫的步子,下车时心里却暖融融的”?(2分)5、文章为什么以“快乐传递”为题?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3分)六、 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
17、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1、给这个故事加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个杞国人让人
18、觉得莫名其妙?(2分) 3、“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一句中“这个问题”指什么问题?(2分)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3分)5、你还知道哪些用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至少写五个。(3分) 七、古井我们村的东头有一口古井。古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 古井离我们家才十来米远。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走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面总是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似的。 我们家邻居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男的是个老党员,在抗战时期腿负过伤,走路一
19、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书。乡亲们见这两位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着挑一担,明儿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两位老人多次表示,要给帮他们挑水的人一些报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 “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啊。老两口总是带着歉意说。 “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酣。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两位老人。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村里的人都清楚,那口古井只占了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可是,它对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它对人们无所求,
20、却无私地向人们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参军以后,远离可爱的故乡已经1 7年了。我常常想起故乡那口古井,它时时在启迪着我怎样生活,怎样做人1、 照样子,写词语。(至少些三个)(3分)(1)叮叮当当(拟声词)(2)湿漉漉(ABB式)2、文中加粗的“他”指( ),“乳汁”指( ),“儿女”指( )。加粗的“哺育”的意思是 。(3分)3、第5自然段中加点字“可”在句子中表示什么?起什么作用?(3分) 4、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夸张句。(2分)5、“多好的古井啊!”你知道这口古井好在哪儿吗?请你来谈谈。(3分)6、乡亲们从古井身上究竟学到了什么?(3分)八、课内阅读 一座座雪
21、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p bó),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 nán)。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shì sì)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téng tén)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1. 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2分)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 句,分别把 和
22、 比作 和 。(5分)3. 人们为什么称那些湖泊为“五花海” “五彩池”呢?(3分)_九、阅读后回答1. _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医疗队经过冀中的杨家庄,白求恩看见有个孩子的下颏上,长个大瘤子,他走过去摸摸按按,然后抱起孩子向村里走去。 这个孩子是贫农张大嫂5岁的儿子,叫猛子。张大嫂听说白求恩要给猛子割瘤子,心想:“俺就这么一个孩子,万一有个一差二错,可怎么办呢?”白求恩耐心地向猛子妈解释:“这瘤子不割掉是很危险的。”猛子妈这才放心了。 白求恩顺利地给猛子做完了手术,抱着猛子亲了又亲,又把猛子送回了家。以后每隔两天,他就给猛子换一次药。医疗队转移时,白求恩又特意到猛子家,教猛子妈消毒和换药的
23、方法,还留下一些药品。 后来,白求恩经过杨家庄时,又去看望猛子。猛子已经完全好了。猛子妈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嘴地说:“谢谢您!谢谢您!”白求恩却说:“不要感谢我,我是八路军的医生。你应该感谢八路军才对!”(1)给短文分段,在段首画,写出段意。(3+6分) (2)白求恩为什么给孩子割掉瘤子?(2分) (3)为短文加上题目 (2分)(4)续写:猛子妈在听了白求恩的话之后会说些什么?(3分) 2. _ 鲜花朵朵,争妍斗艳,芬芳喜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各种花儿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并不相同。凌晨三点钟左右,蛇床花开放了;接着,在4点钟,牵牛花开始吹起了浅紫色的小喇叭。
24、这是各种花儿的祖先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生存繁殖逐步形成的结果。植物在什么时候开花,往往与外界的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珍贵的昙花,它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太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这时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在深夜,往往气温过低,对它的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钟的气温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欣欣然徐徐张开了浅雅的苞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另外,开花的时间与花的传粉方式有关。例如牵牛花是虫媒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正好清晨三、四点钟是蜜蜂采蜜的时候,那时温度、湿度也适宜,它开花了。要是你把各种不同时间开放花朵的花儿排列在一起,只消看一看什么花开了,就
25、大致知道是几点钟,那才有趣哩!(1)解释(4分) 争妍斗艳 欣欣然(2)按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的方法,给短文分段,在段首画,并写出段意。(3+6分) (3)给短文加上题目。(2分)十、“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 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 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 载 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像鲜花啦 好的思想啦
26、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 那么 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 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6分)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 。 (2分)3.在第3节的空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4分)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 ; “拿”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5分)十一、美丽的晚霞 1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辉 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2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
27、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3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 串),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4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叱闹海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叱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5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6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1为短文中两处词语选择正确的字,打上。(2分)
28、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朦胧 梦幻3用“”划出表示时间的变化的句子后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3+6分)_4“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3分)_5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3分)(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傻了的意思。(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十二、三个和尚“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
29、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烧成了几条片片。可是谁也不吭一声。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圣水解渴,菩萨手中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1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 _(2分)2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_(2分)3大火后,
30、三个和尚明白了_(2分)4用“”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3+6分)5用横线划出三个和尚奋力救火的句子。(2分)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1)争先恐后(2)争执十三、程门立雪杨时是宋朝的大学问家。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 )一起去程颐( )家里。守门的人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 )的寒风,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
31、久,便赶快叫他们进去。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厚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1、查字典,给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悄无声息-( ) 打搅-( ) 刺骨-( ) 依然( )3、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否定和讽刺 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4、我能正确选择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1)他( )爱学习,(
32、)非常尊敬老师。(2)( )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 )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十四、李时珍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宠,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药,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贪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 )下山,师徒俩( )焦急起来。突然他们( )前面的树丛中,( )露出房屋的轮廓,走近一看,( )是座破庙。他们轻轻推开门,见里面到处是灰尘,神像上出蒙上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宠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蓝色苍茫,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搬来些树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宠舀来了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他的徒弟:“庞宠,觉得苦吗?”
33、“老师都是快五十的人了,能挺得住,我二十多岁的人能叫苦吗?”庞宠说。“唔,成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是苦多了,但我们修好了本草纲目,造福万民,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月亮出来了,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屋子里。李时珍看着皎洁的月色说:“庞宠,现在睡觉还早,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采访所得记下来吧。”庞宠从行装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搭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回忆边写:“忍冬花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庞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么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便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
34、鸡肠草,生嚼味酸;鹅肠草,生嚼味涩庙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深了,李时珍还在桌边写着,写着1、在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 ( ) _ ( ) _ ( ) _ ( )3、你能用文中的词语表达下面的意思吗?(1)学生,徒弟。 ( )(2)仔细地看。 ( )(3)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 )弟子 端详 呼啸 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老师都是快五十的人了,能挺得住,我二十多岁的人能叫苦吗?_5、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_十五、铁面无私的“青天”包拯包拯是宋朝杰出的政治家。
35、他为官清廉,铁面无私。 在皇帝身边,包拯处理事情时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有一次,宋仁宗任命没有立过什么功的张尧佐掌管财政,张尧佐是宋仁宗宠爱的妃子的亲戚。包拯知道后非常气愤,他马上上书给皇上,指出当前国家的财政已经很困难了,用张尧佐这样没有才能的人去管理财政,只会越管越糟。坚决要求撤他的职。宋仁宗为这事生气了,不仅不采纳意见,还提拔了张尧佐。包拯知道后就再次上书,他还和宋仁宗当面争辩,激动时连口水都溅到了宋仁宗的脸上。宋仁宗感动了,觉得他真是个忠臣,就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职务。包拯一生爱憎分明。他曾立下家训,规定后代子孙凡是当官的,绝不允许贪污受贿,如果这样做的话,活的时候不许回家,死了也不能埋葬
36、在家族的坟地里。如今,包拯已经成了清廉正直的代名词。他被称为“包青天”,受到世人永远的怀念。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1)给地位高的人写信(我陈述政治见解)。 ( )(2)忠于君主的官吏。 ( )(3)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宋仁宗不仅不采纳意见,还提拔了张尧佐。不仅还_3、铁面无私的“青天”-包拯。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 表示注释说明 B 表示提示、话题转换 C 表示语音中断4、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包青天”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同学听吧。十六、能工巧匠的祖师爷鲁班鲁班诞生在鲁国的一个工匠家里。家庭环境的熏陶使他从小就喜欢机械
37、制造、手工工艺和土木建筑。小的时候,他经常跟着家人去参加土木建筑工程劳动。在劳动中,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还认真观察师傅们在劳动中展现出来的高超的操作技巧。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鲁班变得越来越心灵手巧了,再加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逐渐成为当时有名的能工巧匠。鲁班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手工业者工匠,还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有一次,鲁班在爬山的时候,不小心被一种小草的叶子割破了手。鲁班很纳闷,小小的一根草怎么能割破手呢?他把草叶折下来仔细观察,发现草叶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原来是这些小细齿把他的手割破了。鲁班灵机一动:如果能仿照草叶制造一种工具,那割开木木头就会省力多了
38、!鲁班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锯”。这种工具直到今天还依然被人们广泛应用呢。鲁班一生发明过很多工具,如木工用的刨子、打孔用器钻、曲尺等。他还发明了许多机械装置,如机关设在里面的锁、竹子做成的木鸟等。鲁班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十分巨大,他被人们称赞为能工巧匠的祖师爷,成为中国响当当的科技发明之父。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操作技巧 ( )的实践 ( )的努力 ( )的经验 ( )的发明家 ( )的能工巧匠2、补充下面词语。虚心( ) 认真( ) 广泛( ) 反复(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这些小细齿把他的手割破了。_4、根据下面的意思,认真阅读文章,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感到疑惑,
39、惊奇。 ( )(2)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5、人们为什么把鲁班称为能工巧匠的祖师爷?_十七、爱兵如子的将军吴起是我国战国时期卓越的军事统帅.后人将他和孙武连称为“孙吴”。吴起治理军队十分严明,而且处处以身作则。他和普通士兵吃相同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睡觉铺盖士兵的被褥( ),行军也不骑马、不乘车,坚持与士兵一起步行。看见士兵背的粮食行李多了,他就抢来自己扛着。有一次,吴起统率魏国军队攻打中山国,有一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吴起巡查时发现了,就毫不犹豫地跪下身子,把士兵毒疮中的脓血一口一口地吮( )吸出来。这个场面令士兵们都十分感动,他们个个摩
40、拳擦掌,拼死要为国家效力。吴起就是这样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因此很得人心。吴起在带兵打仗的空闲时间,还坚持学习,最终编纂出吴子这部兵书。这部书是吴起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切身经验总结出来的,意义很大,可惜的是留传到现在的只剩六篇了。1、查字典,给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毫不犹豫_3、文中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说明吴起爱兵如子。你能概括出来吗?_4、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吴起就是这样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因此很得人心。_十八、井蛙之志有一天,一只小井蛙对来井边饮水的画眉鸟说:“朋友们都(潮 嘲)笑我坐井观天,见识短浅,这太不公平了!这回我(立下
41、 树下)雄心壮志:订好学习计划,两年内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不信你瞧,我的学习计划都订好了!”大概是由于过分(感动 激动)吧,小井蛙(的 得)肚皮一鼓一鼓的,看样子真要发奋干一(番 场)事业呢! 画眉鸟说:“井蛙弟弟订了计划可得努力去实现呦!好吧,两年后我听你的好消息。”说完,就飞走了。小井蛙爱不释手地看着自己的(红 宏)伟计划,越看心里越美。他兴冲冲地(借 惜)来了几本厚厚的书籍,心想,这一来当上学者就更有把握啦! 第二天,小井蛙拿出一本书,翻开看了几行,哟,看书还挺吃力的呢!他想,先好好休息几天,等精力(充分 充沛)了,(在 再)来啃这本厚书也不迟。 一个星期后,当他第二次拿起书的时候,
42、忽然想起:蝌蚪们不是约我今天去做游戏吗?去不去呢?小井蛙又想:两年的时间还长呢,先去玩,明天再看书吧! 从蝌蚪那里回来后,小井蛙感到身上有点酸胀酸胀的,不过精神还是挺不错。他正准备看书,抬头一望,(园园 圆圆)的月亮正挂在井台的上空,好几颗星星还直冲他眨眼呢!小井蛙的心又动了:这么好的天气不赏赏月,开开心,那才是傻瓜呢,明天再看书吧! 这样一天推一天,两年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一天清晨,小井蛙正在睡懒觉,朦胧中从井台传来唱歌的声音:“明日推明日,明日有多少,万事推明日,时光空消磨”“谁呀?这么早就来吵吵,烦死了!”小井蛙嘟囔了一句。“我是画眉姐姐,特地赶早来祝贺你成为学者的。太阳都晒着屁股了,
43、你怎么还没起床呀?” 小井蛙一翻身爬起来,张开嘴巴,摊开双手,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1、把文中不正确的字、词划去。2、解释下面的词语。(1)坐井观天: (2)爱不释手: 3、井蛙所立的志向 ;它是这样去做的: ;结果 。 4、这则寓言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十九、给予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耐,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托 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及 极)点。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
44、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决 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了,吸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用“”划掉。2、“塞”这个字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但都读( );它还有两个音,如“塞外”的“塞”读( );“堵塞”的“塞”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业数据治理与客户隐私保护案例分析报告2025
- 油罐区有杂质整改措施范文
-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联合校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腾讯2022年度ESG发展报告:科技赋能社会责任
- 广东省潮州市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电子商务促销方案及效果评估
- 储备库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方案
- 车险电子合同(标准版)
- 电解槽氢气生产过程控制方案
- 2023年考研数学二真题及详解
-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文化研究导论》课件
-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课件 第11、12章 定性比较分析、写作
- 融资入股合作协议
- 上门按摩项目创业计划书
- 模块三 环境感知技术
- 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者指南
- 锦联铝材自治区
- 2021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题库+参考答案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