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一、双基积累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皓月hào 倘使tn 姮娥hénB.夸父ku 凭栏pín 一撮灰cuC.翅膀chì 旸谷yán 露台lòu D.高悬xuán 宁愿nín 瞬间shùn2.找出以下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祲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错别字:_ 改正:_2但寒冷的、寂莫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错
2、别字:_ 改正:_3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子。错别字:_ 改正:_3.填空。本文作者_,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其激流三部曲包括_,爱情三部曲包括_。4.以下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做一阵烟,一撮灰。B.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C.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D.确实,月光冷得很。5.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通过两种态度的比照,抨击了安于现状的消极人生态度,热情赞美了为追求理想而甘愿牺牲的积极态度。B“倘使有一双翅膀,
3、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不仅是对飞蛾的高度赞美,而且说明了“我”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美好社会的实现而甘愿牺牲的决心。C“死了的星球”既指不会发热的月球,同时又是当时多灾多难、了无生机的神州大地的象征。D“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一句是反问句,说明了作者对奔月的姮娥自不量力举动的嘲讽。6.作者写“日”,为什么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答:_7.“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8.综合性学习。中秋节前夕,班级开展了一次以“中国月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
4、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材料二:“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答:_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答:_二、美文阅读阅读下文,答复912题。星巴 金在一
5、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抚慰。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献给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赞叹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星,他的眼睛湿润了。 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
6、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吧。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润了。1941年7月22日9.本文以“星”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答:_10.凝望星星,小雇员、老伦蒙和作者的感受相同之处是什么?答:_11.本文所写的三件事,既无时间、地点上的联系,也无因果关系,但放在一篇文章中却丝毫不使人感到凌乱。这是为什么?答:_12.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答:
7、_三、写作训练13.【写法借鉴】本文运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如作者以飞蛾、夸父追求光和热,象征那些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象征那些志士仁人为祖国而轰轰烈烈献身的精神。【片段仿写】请你运用象征手法借助自然界中的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100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选B。A项中的“姮”应读Hén;C项中“露”应读lù;D项中“宁”应读nìn。2.答案:1祲 浸 2莫 寞 3浸 侵 3.答案:巴金 家春秋 雾雨电4.【解析】选D。A项,“失去知觉”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B项,感慨号应改为问号;C项,分号应改为逗号。5.【解
8、析】选D。这句话说明,在姮娥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即为了理想而毅然前往,不怕失败。作者在这里是对姮娥的赞扬,并非嘲讽。6.答案: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7.答案: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表达了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8.答案:(1)中国有历史悠久的“月文化”(中国人喜欢借月寄情)。(2)例如一: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例如二: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进多少文人墨客的梦中。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感悟能力。阅读全文,理解星星的象征意义,它既是痛苦中的抚慰,又是黑暗中的希望。答案:星星象征着痛苦中的抚慰,黑暗中的希望,而这种抚慰和希望是永存的。1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能力。结合至段的内容把握三人情感的相同之处。答案:都感到无上的抚慰,存在着信心和希望。1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选材和结构安排技巧的理解能力。作者围绕中心选材,人物故事虽然不同,但他们的境遇却非常相似。答案:三件事互不相关,但人物的境遇却惊人地相似。12.【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语句含意的把握能力。阅读全文,结合文章主旨去答复,也就是表达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答案:光明永远在心中,自己追求光明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13.答案例如:湖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读书日活动诵读活动方案
- 规划各种节日活动方案
- 表演烈士故事活动方案
- 厨房细菌消毒防控策略
- 餐桌礼仪对策
- 藏语文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 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 变压器环境监测措施与预案
- 装修套餐特价活动方案
- 读书汉字活动方案
- 《种鸡场卫生管理》课件
- 《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 “职”引未来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云南师范大学
- 《IBM战略人才》课件
- 《城市道路水下隧道设计规范》
- 半导体材料行业报告:InP 磷化铟衬底
- 酒店客房服务与卫生标准
- 工程热力学(严家騄)课后答案
- icu护患沟通技巧课件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期中复习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