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1向青春举杯回旋舞致橡树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1向青春举杯回旋舞致橡树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1向青春举杯回旋舞致橡树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1向青春举杯回旋舞致橡树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1向青春举杯回旋舞致橡树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作业、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朦胧(m cngl mg)责难(n cn)脸庞(p cng)B.打盹(d in)瞬间(sh un)荒僻(pi)C.踱步(du0栖身(x 1)凄然(q i)D.遐想(xi0枯委(w城垣(yu cn)解析:C C 项,“栖”应读 q1。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漱口临帖芬芳健在B.阴影时晨欢畅情意C.皱纹隐藏爱幕闪耀D.闲遐缘由雾谒巍峨解析:AB 项,“晨”应为“辰”。 C 项,“幕”应为“慕”。 D 项,“遐”应为“暇”。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1他们的崇高形象,比天山更高大!他们的创业故事

2、,比神话更精彩!耳濡目染,切身感受兵团 人的成就,怎能不让我们对他们更加肃然起敬?2作为一个清贫的读书人,我的蜗居别.无.长物,只有满架的书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是我最宝贵 的精神财富,可以食无肉,不可以居无书。3德国友好人士雷曼博士气愤地说,事件从开始到现在让人越来越不可理喻.,甚至德国各大媒体对如此骇人听闻的案件都不敢报道,为什么?4大师们的学识、境界与情怀,进一步拓宽了王宝贵的视野,也让他在习书的同时也养成了严谨的学风、深厚的学养和高雅的情怀,逐步登堂入室。5正因为他对译作披肝沥胆.、精益求精,他的作品才会得到读者喜爱,被一代又一代读者阅读 带来文学和人生的启迪。6在新闻宣传方式不断加以改进

3、,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微言大义的公益广告直抵人心,影响力巨大。A.B. C.D.解析:B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此处不合语境,应为“耳 闻目睹”。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简朴。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 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此处说的是“事件”,对象不当,应为“不可思议”。登 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 也形容极尽忠诚。此处不合语境,应为“呕心沥血”。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回旋舞致橡树夯实基础2A. 据调查,2016

4、年我国总生育率为 1.05%,此数据让人震惊,因为不仅它低,而且低于世界银 行统计表中所有其他 199 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B. 经过智能化改造升级,企业生产效率将提高 30 鳩上,运营成本降低约 22%,不良品率降低 逾 20 鳩上,交付周期缩短一半,保证了企业产品的高品质。C梦想的声音节目从开播到现在,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平民歌手,创下了两位数收视率,成功实现了收视冠军。D.交互式是互联网络显著的技术特点之一,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一方面可以加快信息发布和沟通,将政府与群众紧密联结起来;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有效治理。解析:D A 项,语序不当,“不仅”要放在“它”之后。B 项,不合逻

5、辑,“逾 20 鸠上”语义重复。C 项,成分残缺,“冠军”后加上“的目标”。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我们在使用抗生素时,_ ,敏感菌与个别耐药变异菌都可以被杀灭,感染得以控制。但是,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体内药物浓度达不到杀死细菌所 需要的水平,细菌无法被清除,_。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后,很容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使耐药变异菌在人体内聚集,给以后的感染治疗带 来困难。因此,_。解析:解答此题,应通读全文,把握文段中心,然后结合上下文作答。本段中心是谈论抗生素使 用剂量问题,处结合下文“如果抗生素使

6、用剂量不足”可知,应填“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充足”;处结合上文“感染得以控制”可知,应填“感染得不到控制”;处是对上文的总结,应填抗生素使用不足也危害健康。答案:(示例)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充足感染得不到控制抗生素使用不足同样危害健康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8 题。七层塔顶的黄桷树傅天琳七层塔顶的黄桷树像一件高高晾着的衣裳旷野,拖着它寂寞的影子许是鸟儿口中偶尔失落的一粒籽核不偏不倚在砖与灰的夹缝里萌发了永恒的灾难而它稀疏的枝桠上 麻雀吵闹着 正在筑巢 而它伸直的手臂 像要抓住破碎的云片捎去并不破碎的盼望它盼望什么呢?我不知道 犹如我不知道 它摇曳的枝叶是挣扎,还是舞蹈 是的,它活

7、得多别扭但决不会死去它在不断延伸的岁月里 把孤独者并不孤独的宣言3写在天空6.诗人塑造的黄桷树形象有哪些特点解析:把握诗歌的形象,要抓住形象的特征。诗中描绘的黄桷树高悬在 “七层塔顶”,旷野“拖 着它寂寞的影子”,有着“并不破碎的盼望”,它“决不会死去”“把孤独者并不孤独的宣言/写在天空”,由此可以看出,黄桷树孤独寂寞,但它顽强抗争,不放弃希望。答案:(1)孤独寂寞;(2)生命力顽强(顽强抗争);(3)不放弃希望(执着追求)。7.谈谈你对“它摇曳的枝叶/是挣扎,还是舞蹈”这句诗的理解。解析:理解这句诗,要在把握诗歌主旨的基础上,探究“挣扎” “舞蹈”的含义,弄清黄桷树对 待逆境的态度。答案:摇

8、曳的枝叶既是挣扎也是舞蹈,它在逆境中的挣扎已升华为生命不屈的舞蹈。8.诗人托物言志,借黄桷树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解析: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要理解诗文的感情,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作者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作者的志向要以物品特点为核心表达作者的意愿。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即可。答案:坚持理想与追求,不放弃希望,不断奋斗,不以周围的环境而改变,不以人生的遭遇而改 变。(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911 题。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这支歌海洋和冰块猛

9、烈相撞,船冲向浪头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当喷吐着鲜红火焰的果子被狂风一个个击落,那时候种子要撒遍土地,和矿藏一同沉默着为了在今天歌唱为了歌唱玉兰花把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为了不再孤独,繁星似的迎春到处闪烁金色的声音刺激着我们 阳光追逐着,鸟儿牵动着让我们一块走吧在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上芬芳地走吧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4春天正迎着我们走来,献上更多的花朵9是什么“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解析:回答鉴赏修辞手法类题一般使用“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的格式。“涨满绿色的帆”是形容树叶繁茂,这句写出了树木葱茏挺拔的姿

10、态。答案:春风。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树木葱茏挺拔的姿态。10. “种子要撒遍土地,和矿藏一同沉默着”这句话给人什么启示?解析:诗歌用“种子要撒遍土地”,形容脚踏实地,用“和矿藏一同沉默”形容耐得住寂寞 埋头苦干,这样做就会获取成功。答案:人只有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埋头苦干,才能收获甘甜的果实。11.节选的这一部分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解析: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 意境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答案:面对挑战与机遇,诗人充满了豪情壮志,热切地欢呼这个春天的到来。(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4 题

11、。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节选)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这一句写得非常好,试分析它的妙处。5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呵!12.请简要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解析:抓住这两节诗中的意象进行归纳概括。答案:第一节诗用写实的手法,回忆祖国贫穷、落后的历史。第三节诗主要写祖国的现在,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开始了新生。13.这两节诗分别运用了哪些具

12、体的意象进行对比?解析:解答本题只要列举两节诗中的意象,结合诗文内容概括即可。答案:第一节,主要选用了“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 和“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显示了祖国所受的苦难。第三节,主要选用了 “从神话的蛛网里 挣脱”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正在喷薄的黎明”等意象,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14.这两节诗的最后一行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解析:概括写法特点,指明其在表达上与抒情上的作用即可。答案:这两节诗的最后一行,都以破折号引出“祖国呵”的激情咏叹,既是叙述人称的转

13、换,也使诗意在小小的高潮中稍作停顿。三、语言运用15.“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的诗以 语言浅近著称,意境显露,但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诗中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 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学了舒婷的致橡树,你也来谈谈花非花的朦胧之美吧。答案:“花非花,雾非雾”,先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 “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 这里取喻于花和雾,指所喻之物短暂易逝,难以长久。 “夜 半来”春梦也,虽美却短暂,于是引来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来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一连串比喻环环相扣,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 个未曾明说的喻意,朦胧含蓄。祖国呵(第一节)(第三节)616.诗歌常运用即事感怀、小中见大的写法来抒情言志。请运用这种写法任选一则,用问句的形式写一首思索人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