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小抄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_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分风、雅、颂三类,其中氓、七月属于风诗。2、屈原在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因为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所以汉代人把这种文体称为楚辞,后世又称骚体。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诗。3、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4、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5、元杂剧前期最优秀的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6、代表清代剧坛最高成就的是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的
2、写景名句。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9、庄子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庄子.逍遥游中以_鲲鹏变化为喻,与蜩、鸴鸠、斥鷃等作对比,引出一系列比喻,说明眼光短浅、志量狭小是不能理解伟大境界的。10、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出色的后两句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1、范成大晚年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成就很高,使他在文学史上赢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4、“天
3、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15、“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16、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7、清代柳泉居士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18、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蒋防。19、“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杨炯和王勃。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 D )A、春秋左传 B、左传国语C、春秋国语 D、国语战国策2、善于用构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来说理的先秦思想家是( C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老子3、项羽破釜沉舟的事迹发生在( A )A、钜鹿之战中 B、鸿门宴上
4、 C、垓下突围时 D、乌江自杀前4、古诗十九首是指文选中选遍在一起的十九首( C )A、原始歌谣 B、先秦古诗 C、汉代文人五言诗 D、汉乐府民歌5、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B )A、左思 B、陶渊明 C、谢灵运 D、江淹6、“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出自( B )A、离骚 B、洛神赋 C、燕歌行 D、七发7、下面属于李商隐锦瑟的诗句是( A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C、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 A )A、李凭箜篌引 B、金
5、铜仙人辞汉歌 C、长恨歌 D、雁门太守行 9、(D)是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佳句。 A、王勃B、王绩C、宋之问D、陈子昂10、(A)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A、欧阳修B、苏轼C、陆游D、柳永 11、元杂剧作家中被王国维推为“元人第一”的大戏剧家是(D) A、王实甫B、马致远C、郑光祖D、关汉卿 12、“此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中的“此人”是指( B )A、鲁仲连 B、荆轲 C、项羽 D、苏武13、下面属于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是( A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C、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6、14、唐开元初“吴中四士”是( A )A、贺知章 张旭 包融 张若虚 B、贺知章 张旭 王翰 王湾C、张若虚 张旭 王翰 王湾 D、王之涣 张九龄贺知章 张若虚15、下列不是陆游的诗句是( B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伤心桥下春波渌,疑是惊鸿照影来。”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16、汤显祖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是( B )A、张君瑞和崔莺莺 B、柳梦梅和杜丽娘 C、蔡伯喈和赵五娘 D、侯方域和李香君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的作者是( B ) A、黄遵宪 B、龚自珍 C、李清照 D、李商隐18、元散曲
7、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B)。 A、白扑B、马致远C、张养浩D、睢景臣19、秦罗敷是汉乐府(D)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B、行行重行行C、十五从军征D、陌上桑20、齐晋鞌之战中两军将帅分别是( A )A、齐侯与郤克B、邴夏与解张C、郑丘缓与逢丑父D、邴夏与郤克21、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所描写的被灭亡的政权是( C )。A、秦B、东汉 C、东吴D、东晋22、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玉龙”是指( D )。 A、人名B、玉做的龙 C、玉色的龙D、宝剑23、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描写的是( B )。 A、南京B
8、、杭州 C、苏州D、南昌24、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描写的是( A )。 A、南京B、杭州 C、长安D、洛阳25、李清照永遇乐“落日融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这首词写于( B )。A、春节B、元宵节 C、中秋节D、重阳节26、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所描写的季节是( A )。A、春天B、夏天 C、秋天D、冬天27、陆游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的是( D )。A、桃花B、梨花 C、菊花D、梅花28、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作于( A )。A、镇江B、南京 C、
9、杭州D、湖南29、下列词作中,辛弃疾自称为“壮词”的是( C )。A、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B、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30、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从到须惊”中的“杜郎”是指( B )。A、杜甫B、杜牧 C、杜荀鹤D、杜审言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曹操短歌行开头两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经常被一些人引用来表达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说说这样引用是否符合作者的本意。 答:本诗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急切心情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作者的远大抱负和开阔胸襟
10、奠定了本诗激越高昂的基调,但他是在对人生短暂的感伤和不得贤才的忧思中来表现自己的抱负和胸襟的,所以笔调显得沉郁顿挫,形成了慷慨悲凉的风格,并非表达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 诗人一面饮酒听歌,一面凭空作想,想出诗中这许多曲曲折折,絮叨说来,似连贯,似不连贯,却围绕着一个中心思得贤才。先写人生短暂的忧思,为什么忧思,因为没有贤才的辅助,不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次写思贤若渴的心情,反复抒写不得的忧思和即得的欢乐。最后写延揽人才的态度,还是思贤。一条线索,贯穿全诗,所以作者思绪的流动看似随意而毫不散乱。2、简要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答、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脱离污浊的官场,走上归因道路后写下的。所以
11、他在诗中尽情抒发了对淳朴幽美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自由恬静的心境。并通过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描写来映衬官场的黑暗。例如饮酒其五3、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曲文是如何体现莺莺送别恋人时的情感波澜的?答、这折戏主要写崔莺莺不忍离别的心理。(1)先写她赴长亭别宴途中的内心伤感。(2)次写他在离宴上哀婉悱恻的离愁别绪。(3)再写她对张生离别后要善自珍重和不要移情别恋的叮咛嘱咐。(4)最后写张生走后她流连低徊不忍离去的悲痛心情。在表达自己的离别之痛中,莺莺对封建礼教、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门第观念给予了有力的控诉。作者抓住“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加以生发,以暮秋天气渲染离人伤感,把
12、离愁别恨写得层次井然,细腻感人。4、,请根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一文,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准确地说出来。答、句意为:无论是个人或者国家,在忧愁祸患中才知奋发,得以生存发展,而沉湎于安逸欢乐中就会衰败灭亡。本文先以六个人的事例来证明,有作为的人都是曾历经挫折磨难的。然后联系到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没有外患的忧惧,上上下下高枕无忧,就会有亡国的危险。在以上两层意思的基础上,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5、解释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句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13、而吾与子所共适。”答、且夫:况且。造物:指天,大自然。无尽藏:这里指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适:享受、满足。况且天地之间的东西都各有主人,如果不属于自己所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索取。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可以随意耳听眼看,取用不完。这才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啊,我和你且来共同享用。四、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举例分析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答、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些成就,
14、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本诗通过由梦游仙境到复归现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表现了他的自由和理想境界的渴求,以及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叛逆精神。本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在艺术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 (1)别具匠心的构思 这首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别具匠心地围绕梦境进行构思,为驰骋幻想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全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入梦原因、梦游经过和梦后感慨三部分,而以梦游经过为主。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写梦游原因,以虚幻难求的瀛洲衬托实际存在的天姥,并用,夸张的对比手法描绘
15、出天姥山的高大形象。第二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写梦游天姥的经过,时间上从入梦到梦醒,空间上是山下到山上,展现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第三部分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结束,写梦后感慨,向朋友们表明对世事的看法(如梦幻,如流水)、自己今后的去向和不媚权贵的态度,即归到“留别”的题面,又点明了主题。正因为有前面的梦幻境界,后面的感慨才显得合情合理。 (2)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 诗中将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相结合,创造出辉煌流丽、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夸张为想象服务,正因为夸张了天姥山的高峻。后来梦游所见的山水奇幻、云霞明灭、众仙来会的境界,才显得真实合理,和谐统一。 (3)语言
16、酣畅淋漓,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全诗以七言句为主,随着感情的起伏,杂以长短不齐的句式,造成疾缓相间的节奏。如“列缺霹雳”四句,以急骤的节奏,表现电闪雷鸣、山崩石开的情景;接着改用七言句写神仙来会,以舒缓的节奏表现众仙飘然而下的情景。不同的节奏与不同的内容相统一,极尽和谐之妙。 2、司马迁写历史人物的传记,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请以项羽本纪为例,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答、项羽是秦末历史的核心人物之一。灭秦前,他是反秦斗争所造就的起义领袖;灭秦后,由于他有大勇而无大略,善打硬仗而不善计谋的弱点,逐渐陷于孤立,最后失败自杀,成了悲剧人物。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调动多种艺术手法,以饱醮
17、感情之笔从多个侧面写出了项羽的盖世英雄形象,把这一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1)在传记的开头,先写了项羽的两件逸事。一是他小时不屑于学书学剑,要学“万人敌”,叔父教他兵法,他才大喜,但又不认真完成学业,则预示着他的英雄事业的悲剧结局。二是他在观看秦始皇巡游时说出“彼可取而代也”,吓得叔父赶忙捂着他的嘴,提醒他这是灭族之罪。在这样的场合敢于说出这样的话,表现出项羽具有英雄大志和无所顾忌、敢作敢为的英雄气概。这两件逸事为后面逐层展开项羽的英雄性格定下了基调。 (2)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突围及乌江自杀是项羽一生的主要事迹,基本上可显示项羽事业的盛衰过程和项羽的完整形象。 A、钜鹿之战是项羽与秦军主力的决战,奠定了项羽在反秦联军中的地位和威望,充分显示了项羽的盖世英雄本色。除了通过诛杀宋义、破釜沉舟等果敢行为正面写出他的英雄气概外,还通过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