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试卷分类汇编九年级上册_第1页
中考科学试卷分类汇编九年级上册_第2页
中考科学试卷分类汇编九年级上册_第3页
中考科学试卷分类汇编九年级上册_第4页
中考科学试卷分类汇编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浙江省2011年中考科学分类汇编九年级上册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义乌卷)35细心的同学发现在加热硫酸铜晶体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难道生成的硫酸铜粉末受热后还能分解?那分解的产物是什么呢?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了解到:(1) 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气体是由SO2、SO3、O2中的一种或几种。受热时温度不同,生成的气体成分也不同。(2) 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吸收。(3) SO2、SO3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猜测气体的成分: I 只含 一种; II含有SO2、O2二种; III含有SO2、SO3、O2三种。【设计

2、实验】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碱石灰 A B C D 【获取事实】 (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D,发现木条能复燃,说明气体中含有 。 (2)已知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克,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装置A(试管+粉末)BC反应前42.0克75.0克140.0克反应后37.0克79.5克140.0克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哪一个 ? A.3CuSO43CuO+SO3+2SO2+O2 B. 4CuSO44CuO+2SO3+2SO2+O2C.5CuSO45CuO+SO3+4SO2+2O2 D. 6CuSO46C

3、uO+4SO3+2SO2+O235. SO3 (1)氧气(O2) (2)A(衢州卷)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于水 B铁生锈C冰熔化D气球充气变大 B(温州卷)25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2011年4月,我国21个省市空气中都监测到微量的人工放射性元素铯(CS)。小明对铯元素产生好奇,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1)铯单质色白质软、熔点低,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生成氧化铯,铯不与氮气反应,但在高澄下能与氢气反应。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铯单质的一种化学性质:_25(1)铯能与氧气反应;铯不与氮气反应;铯在高温下能与氢气反应(写出一点即可)第二节 探索酸的性质(杭州卷)1

4、5.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些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B.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D(宁波卷)31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结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

5、有硫酸将剩余固体加人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31(1)硫酸锌(ZnSO4) (2)(衢州卷)362011年3月10日,我市某化工企业发生了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消防官兵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干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氢氟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与熟石灰 Ca(OH)2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氟化钙(CaF2)和水。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氢氟酸的pH 7(选填“”、“”或“”);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 性质;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氟酸溶液4千克,需要多少千克熟石灰刚

6、好能完全反应? (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36(9分) (1)< (2)化学 (3)解:设需要X千克熟石灰 2HF + Ca(OH)2 CaF2+2H2O 40 74 4千克×35 X千克 4074=4千克×35X千克 X=259 答:需要259千克熟石灰。(温州卷)19将稀硫酸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镁条 B铜丝 CBaCl2溶液 DNa2CO3溶液B(台州卷)27小明打扫卫生时发现地砖上的铁锈(主要成分Fe20:)用水很难清洗,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难题,他进行了如下活动: 通过测试pH,寻找除锈剂,结果如下表:物品食用醋洗洁精油污净洁厕灵pH31

7、0131 将少量洁厕灵倒在地砖的锈斑上,进行擦拭冲洗,铁锈很快被清除; 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主要成分是一些酸和多种其它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铁锈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填“易溶”、“可溶”或“难溶”); (2)上述物品中,酸性最强的是 ;(3)如果洁厕灵中某酸的化学式为HR,该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1)难溶 (2)洁厕灵(3)6HR+Fe2O3=2FeR3+3H2O(化学式写错不得分,未配平扣1分)(台州卷)32小明和同学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时,发现添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硫酸铜溶液是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催化剂剂吗?硫酸铜溶液量的多少会影响反应速度吗

8、?(1)他们先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试管B中产生气泡速度快得多,并有暗红色固体生成。A实验的作用是;他们认为CuSO4溶液不是催化剂,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2)在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颗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锌粒,倒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按下表所示条件进行实验,并测量收集50毫升气体用的时间,记录如下:试管ABCDEFCuSO4溶液/毫升00.511.524水/毫升43.53V1V20收集H2所用时间/秒348246190165230360试管D中加入水的体积V1毫升;由上表可得出,CuSO4溶液的量对稀硫酸与锌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是。32(1)对照 有暗红色固体生成(有红色固体生成也可) (

9、2)2.5 随CuSO4溶液的量增加,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少(分段描述也可得分,若分段不完整得1分)(金丽卷)37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单质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三组同学各取1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组别编号样品质量(克)加入稀硫酸质量(克)剩余固体质量(克)110208.421030831040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是 。(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2)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3)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

10、算过程)37(1)铜(或“Cu”)(2分) (2)80% (或“0.8”)(2分)(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与20克稀硫酸反应的CuO质量为m(CuO) = 10克 8.4克 = 1.6克 (1分)CuO + H2SO4 = CuSO4 + H2O (1分) 80 98 1.6 克 m(H2SO4) 98×1.6 克80 8098 =1.6 克m(H2SO4) m(H2SO4) = = 1.96 克 (1分)1.96 克20克H2SO4%= ×100% =9.8%(0.098) (1分)第三节 探索碱的性质(杭州卷)2.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11、 B.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C.能和CO2反应 D.能和硫酸反应A(义乌卷)27.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生成碳酸钠。(1)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的原因是 。(2)取少量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可观察到 。27. (1)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NaOH+CO2=Na2CO3+H2O 反应物、生成物写对但配平错误给1分) (2)有气泡生成 (3) 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沉淀符号漏写不扣分,反应物、生成物写对但配平错误给1分)(温州卷)3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

12、明猜惑: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 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A B C D (1)A装置的作用是_。 (2)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_。31(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干扰 (2)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可以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来控制空气通入的速度;可以收集气体;防止外界的气体从右侧进入C装置等(答出一点即可)(温州卷)35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毒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13、0255075100125150175200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048121620242832pH13.213.012.712.412.17.02.01.61.3温度()36.937.538.038.538.839.239.038.8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_。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的密度取l.0克毫升;化学方程式为:NaOH+HCI=NaCl+H2O) 35(1)125 (2)氢氧化钠

14、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温度上升;反应停止后,温度下降。 (3)解:HCl的质量=20毫升×1克/毫升×0.73=0.146克 设NaOH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0 40 36.5 x 0.146克 40/x=36.5/0.146克 解得x=0.16克 答: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16克。(湖州卷)26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底部仍留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结论二:在室温下,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1克;(2)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该

15、溶液中,能观察到 。26(2)溶液变红色(嘉舟卷)ClClH+H+OH-OH-Na+Na+H2OH2OClClNa+Na+15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C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盐(杭州卷)30. (8分)为了减轻酸雨的危害,我国研发了“海水法烟气脱硫工艺”。其工艺流程大致是: I、从高处喷淋下的海水(pH=8.1-8.3)洗脱从下而上燃煤烟气中的SO2, (SO2+H2O=H2SO3 H2SO3是弱酸),海水变为弱酸性; 、

16、.将洗过烟气后的海水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下列反应: 4NaC1O2十2H2SO3 =2Na2SO44HC1III.再将与氧气充分接触的海水跟大量天然海水混合等措施,使各项指标接近天然海水后再排放。(1)、在坐标图中画出“海水法烟气脱硫工艺”全过程中海水的pH依次变化大致趋势。(2)、工艺流程中天然海水接触烟气后变为弱酸性,这说明在此过程中海水中的 离子和H2SO3电离出的氢离子发生了反应。(3)、若要测定海水中Na2SO4含量,实验操作步骤是:取少量被测海水,测定 、加入足量的 溶液(写化学式)、再加入稀硝酸、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沉淀质量。30.(1)如图(2)氢氧根(OH-)(3)被测海水

17、质量(或体积) BaCl2或Ba(NO3)2或Ba(OH)2 (宁波卷)112011年5月8日,重庆警方查获了近千只被增重的活鸡,每只鸡内都灌注了270g左右的重晶石粉。重晶石粉主要成分是硫酸钡(BaSO4),密度约为45gcm3。则( ) A硫酸钡是一种氧化物 B硫酸钡易溶于水 C每只鸡灌注了约60cm3重晶石粉 D硫酸钡被人误食后,能与胃中盐酸反应C(嘉舟卷)30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与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请完成下列有关探究技能的问题。(1)找证据:收集、分析各种证据是认识物质的基本方法。如汗液有咸味,因此有同学认为汗液中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他收集了一定量的汗液,然后向其中滴加一种化学试剂

18、,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这种化学试剂是 。次 数12345坩埚和硫酸铜晶体总质量(g)10.710.19.89.89.8(2)推理:食盐和工业用盐(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都有咸味,但亚硝酸钠对人体是有剧毒的。比较食盐和亚硝酸钠的化学式,可推断亚硝酸钠组成成分中的 是有剧毒的。(用化学符号表示)(3)处理数据: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质量分数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已知坩埚质量为8.7克)则该实验测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 。30(1)硝酸银溶液 (2)NO2(3)45(台州卷)14某品牌爽肤水为蓝色溶液小明怀疑其含有硫酸铜,欲通过检测硫酸根离子进行初步判断,应选用的试剂

19、是 A BaCl2溶液和稀HNO3 B紫色石蕊试液 DNaOH溶液 DNaCl溶液和稀HNO3A第五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绍兴卷)12下列实验方案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将铁丝、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B.将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C.将铁、铜、银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D.先将铁、铜、银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再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12.D 第六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本章综合(金丽卷)15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20、C(金丽卷)30某溶液可能由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中的几种混合而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小于7;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无现象,随后产生蓝色沉淀。(1)写出实验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2)该同学最终确定上述溶液由稀盐酸和氯化铜溶液混合而成。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填实验编号)30(1)AgCl (2) (全对才给分)(绍兴卷)32某兴趣小组对4瓶无色溶液Na2CO3溶液、Na

21、0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进行鉴别。 甲组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液进行鉴别。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用4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不同溶液,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1支试管中出现红色,则原溶液是_。,另用3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的溶 液,各滴加步骤检验出的溶液。1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则原溶液是Na2C03溶液。另用2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的溶液,_。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液是Ca(OH)2溶液。1支试管中无现象,则原溶液是NaOH溶液。乙组同学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同学实验操作现 象结 论小敏用3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不同的溶液,各滴加剩余的另一种溶液。1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余2支试管中无现

22、象。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小红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2支试管中无现象。所滴加的溶液是Na2CO3溶液。小刚乙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根据小红与小敏的实验现象,_的结论是错误的。如果小刚所滴加的是NaOH溶液,则他的实验现象是_。32稀盐酸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小红 3支试管中均无现象(绍兴卷)35下列五种溶液:NaOH溶液、Ba(OH)2溶液、Na2SO4溶液、稀硝酸、混有少量硝酸的MgSO4 溶液。 (1)指出其中属于碱溶液的是_(选填序号); (2)若将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产生沉淀质量是116.5克,需要20的硫酸钠溶液多少克? (3)若将Ba(OH)2溶液逐滴加

23、入到混有少量硝酸的MgSO4溶液中,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的质量变化符合下列图像的是_(选填序号)。 35(1) (2)设需要硫酸钠质量为X,则 Ba(OH)2+Na2SO4BaSO4+2NaOH 142 233 X 116.5克 142233X116.5克 X71克 71克/20355克 答:需要20的硫酸钠溶液355克。 (3)C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衢州卷)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铜丝用来做导线 B二氧化碳用来作灭火剂C天然气用来作燃料 D稀硫酸用来制氢气A(温州卷)4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

24、”。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A硬度高 8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C(嘉舟卷)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对下列纯净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C第二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杭州卷)31. (8分)下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下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1)、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是 性。(2)、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实验中,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后

25、点燃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爆炸;反应结束后必须先 后 ,否则生成的红色的铜会变成黑色。(3)、某同学正确操作做完乙实验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取 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 也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乙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分析后,该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后,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31.(1)还原(2)移去酒精灯 停止通氢气(3)铁(Fe)(4)C+6Fe2O34Fe3O4+CO2(义乌卷) 编号选项123 A金属水银合金 B单

26、质化合物纯净物 C溶液乳浊液悬浊液 D水氧化物化合物1322第10题图10下表中1、2、3各项之间能构成右图包含关系的是D(义乌卷)BaSO4BaCl2KClDCO2H2OH2CO3BACu稀H2SO4CuSO4稀HClFe2O3FeCl2C1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B(宁波卷)29AE为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棒变黑。它们的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金属单质B的化学式是 ;第23题图CuOH2 (2)金属铁与蓝色溶液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1)Cu (2)Fe+CuS04=FeS04+Cu(衢州卷)23如图

27、所示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实验开始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选填“A”或“B”) ;A先加热,再通氢气 B先通氢气,再加热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的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性。23(1)B (2)还原(湖州卷)18下列表中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ABCDXNa2SO4BaCl2CuCaOYNaClBa(NO3)2CuOCaCl2ZNaNO3BaCO3CuSO4CaCO3选项物质XZY第18题图A(金丽卷)33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

28、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气体产物(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澄清石灰水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A B C D E (第33题图)CuO气体产物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4)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

29、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澄清石灰水 D E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 (第33题图) 33(1)Ca(OH)2 + CO2 =CaCO3+H2O (化学式错不给分,下同)(2)CuO+CCu+CO (3)CO2、CO(或“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全对才给分)(4)(4)点燃酒精灯给CuO加热,(1分)观察黑色粉末CuO是否变红(1分)(确定CO是否存在)(其它描述合理可给分)(绍兴卷)17如图表示了初中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0、A.利用反应可制得烧碱 B.圈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C.利用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圈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17.D 第三节 常见的材料第四节 材料的发展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一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温州卷)24某晶牌变色眼镜的镜片在强光下会变成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镜片几乎变成无色透明。原来,变色眼镜是在普通镜片中加入了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 (1)当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分解为银和溴,使镜片呈现暗棕色。此过程中,光能转化成_能。 24(1)化学第二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义乌卷)37为了参加义乌市中学生承重塔制作比赛,某校进行了选拔。丁丁同学用横截面积为0.06厘米2

31、的均匀竹签等材料制成了一个质量为60克、高为50厘米的三棱柱形承重塔。,(总共只有3根竹签与地面接触,g取10牛/千克) 求:(1)把放在地面上的3千克物体放到承重塔上时 至少需要做多少功?37.解:(1)W=FS(G=mg) 1分=Gh=3千克×10牛/千克×0.5米=15焦1分(宁波卷)252011年5月15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m栏比赛中,刘翔首次采用七步上栏技术,并以1307s获得冠军,创造了该项目今年世界最好成绩! (2)若体重为87kg的刘翔在跨栏时重心上升了032m,则他每跨过一个栏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J。(g取10Nkg)25 (2)278.4

32、(第36题图) (嘉舟卷)365月19日上午,装载着两台大型桥吊的“振华23号”轮在舟山大浦口码头靠岸。这两台桥吊将是舟山港起吊速度最快、起重量最大、外伸距最长的集装箱桥吊,将大大提高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g=10N/kg)(1)桥吊一次最多能起吊65吨的货物,65吨货物的重力为多大?(2)若将65吨的货物竖直吊起20米,用时20秒,则桥吊对货物做了多少功?功率有多大?36(1)Gmg65×1000千克×10牛顿千克6.5×105牛(2分) (2)WGh6.5×105牛×20米1.3×107焦(2分)PWt1.3×107

33、焦200秒6.5×l04瓦 (2分) 答:(1)重力为6.5×105牛 (2)所做功为1.3×107焦,功率为6.5×l04瓦。(绍兴卷)29学校新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千克的实验器材,每套一箱。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5米高的实验室。 (1)该实验员在搬运中,对实验器材总共做功_焦; (2)假设他身体可以向外提供的功率P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每次他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t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关系如表所示,那么他搬完全部箱子,且回到开始搬运处,所用最短时间为_秒(计算结果精确到0.1)。搬运质量mkg102030时间ts

34、406070 29(1)4.5×104 (2)1518.2第三节 认识简单机械(杭州卷)16.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B(杭州卷)27. (5分)如图所示,小王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摩擦不计),分别将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其中Gl > G2,则所用的拉力F1 F2(选填“”、“”或“=”),其机械教率1 2填“”、“”或“=)27. 、(义乌卷)

35、19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F甲F乙第19题图C、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C(宁波卷)5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A动滑轮 B订书机 C羊角锤 D镊子D(衢州卷)29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完成下列问题: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力臂l2; 钓鱼竿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29(1)(

36、见右图所示) (2)费力(温州卷)18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A甲B乙C丙D丁D(台州卷)9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C第四节 动能和势能(义乌卷)26我们在乘坐观光电梯匀速下降过程中人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6.减小(衢州卷)31科学中不易直接测量的变量可以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量进行研究。请分析回答:在“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通过比较同一木块被小钢球推动后 ,可判断出小钢球刚滚到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31 (2)运动

37、的距离大小(或运动的远近)(嘉舟卷)(第23题图) 23请分析以下两个有关能量形式的问题。(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强弩之末不能穿透薄薄的丝绸,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它的 有关。(2)旋转图中的吸管后,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罐就会运动起来,这是因为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 能。23(1)速度 (2)势(弹性势)(金丽卷)BAAA32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甲 乙(第32题图) (第32题图)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

38、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填“甲”、“乙”)(2)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 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 。(填编号)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用酚酞试液滴入溶液变红色来判断溶液呈碱性3

39、2(1)甲 (2)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1分)动能越大;当物体的速度相同时,(1分)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答成“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不给分) (3)距离长短(或“距离”) (只答一个正确的给1分,有错不给分)第五节 物体的内能(杭州卷)36. (8分)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

40、只有0.25克。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秒,弓长为s=0. 25米,人拉弓的力为16牛顿,木头比热C=2× 103焦(千克·),室温为20。问: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则1秒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36. (1)W=2Fs=2×16N×0.25m=8J(2)Q=cmt,即25%W= cmt (3)第六节电能的利用(杭州卷)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特,电阻R的阻值为5欧姆, 滑动变阻器标有

41、“20 2A"字样,当滑片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A.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断变大B.电阻R的功率不断变小C.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断变小D.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不断变大B(义乌卷)2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欧,电流在0.1安0.4安之间时电子元件均能正常工作。若通过此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子元件工作时,电阻保持不变B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3.6瓦C当P在中点时,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为1:1甲电子元件D为使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应控制在12.5欧70欧乙电

42、压/V 电流 /A00.1 0.2 0.3 0.4 0.5 12 534D“6V,3W”第38题图 Pa b“6V,3W”(义乌卷)3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3W”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4欧。(1)小灯泡正常工作10分钟将消耗多少电能?(2)当滑片P在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为多少伏?38. (1) W=Pt=3瓦×10×60秒=1800焦2分(2) 分U滑=IR滑=0.5安×12欧=6伏U=U滑+UL=6伏+6伏=12伏分(宁波卷)13小科做作业时,电灯突然变暗,其原因可能是 ( ) A电灯的实际电压变大 B电灯的额定电

43、压变小 C电灯的实际功率变小 D电灯的额定功率变小C(宁波卷)282011年3月,媒体上一则家里90天没住人电表自走了300千瓦时的报道引起了我市市民的关注,原来在这段时间内这户人家的总开关没有断开,空调、消毒柜和抽油烟机等电器处于待机状态。 (1)若上述耗电都是因用电器的待机而产生,则这些用电器待机消耗的总电功率约为 W; (保留一位小数) (2)结合上述报道,请你提出一种节约电能的具体做法: 。28(1)138.9 (2)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等(合理答案均给分)(宁波卷)33做“测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时,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断开,防止因电

44、路 (填“短路”或“开路”)而损坏仪器; (2)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不改变原有连接情况下,请你把图乙电路连接完整; (3)实验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W。甲 乙 丙 (第33题图)33(1)短路 (2)如图所示 (3)0.7(温州卷)29小明设计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来测定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各元件都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小明将各元件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_。实验次数123电压表示数/伏2.52.82.0电流表示数/安0.320.350.27 (2)电路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45、,当观察到_时,表明小灯泡正常发光,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3)为了进一步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电功率的关系,小明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记录数据如右表,发现第2次实验小灯泡最亮,此时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为_瓦。29(1)电流表没有与小灯泡串联,电压表没有与小灯泡并联 (2)电压表示数为2.5伏 (3)0.98(湖州卷)38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陆续投入使用电动汽车充电桩,表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下图是充电桩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情景(图甲)及直流充电桩的主要技术参数(图乙)。第38题图甲乙直流充电桩技术参数输出电压选择范围直流1 150A交流380V±15% 50Hz

46、±10%直流48 650V输入电压输出电流选择范围(1)请写出电动汽车具有的一项优点 。(2)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贮存在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内。(3)车主可以选择不同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对汽车充电,根据该直流充电桩的技术参数,计算该充电桩充电时的最大输出功率。38(1)可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尾气排放,噪声低) (回答合理即可)(2分) (2)化学(2分) (3)最大输出功率为P=UI=650V×150A=9.75×104 w(2分)答:该充电桩充电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为9.75×104w。(金丽卷)34小金、小丽在进行“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电源电压为3伏恒定不变,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