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分析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 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 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 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

2、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 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教学过程七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 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 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 一览众山小” 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 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 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 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 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1. (多媒体出示问题

3、: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 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618年, 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 高祖。)2. (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 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 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 唐太宗。)3. (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 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 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贞观政要二、新课讲授(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 他

4、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弥留之际,立下遗嘱: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衬葬高宗乾陵,立一块石碑, 上面不书一字,一生功过,让后人评说。乾陵无字碑武则天墓碑,通高7. 53米,宽2. I米,厚1.49 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无字碑”为何无字,千多年来,人 们对此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 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罪孽深重 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 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佛教万事皆 空不用说。模块三、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原俱丰实。杜甫忆昔 请大家解释-下这几句诗的意思。 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诗中描绘了当时社会什么

5、样的情景?答案:唐朝全盛时期,小小的县城也有,上万户人家;色泽上好的稻米和洁净的小米,堆满了 官府和大户人家的粮仓。 唐玄宗。 描绘了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天下太平的盛世情景。唐玄宗李隆基(685年一762年),又称唐明皇,712年756年在位。前期年号:开元后期年号:天宝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剪冗员。 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姚崇(651年-721年)宋璟(663年-737年)相关史事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 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

6、职。影响: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对比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策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整顿吏治,裁剪冗员经济施人氐项恒瑚励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发展农业生产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n '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 重用贤能;重视官吏 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考核形成局面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概括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同之处?哪些做法值得借鉴?重视选官,善于用人以

7、民为重,发展生产完善制度,不断创新探究:(1)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已学习了不少一一从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到唐初的“贞观之治”与今天学习的“开元盛世”。请就这四个封建盛世进行类比,以表 格的形式归类总结汉唐盛世时代。出现时间治世称谓主要内容启示西汉文景之治奖励农耕,关心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 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都出现 在大一统 社会安定 时期。 统治政 策切合社 会实际。东汉光武中兴调整统治政策,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 好转。唐朝贞观之治重视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徭役;注意节俭, 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政治比 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升

8、元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曰 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隋朝的科举制度到唐朝时期才逐步完善。隋唐时期为完善科举制度作出贡献的皇帝有哪些 呢?各有哪些主要贡献?阶段关键人物主要贡献形成(隋朝)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完善(唐朝)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三、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2)客观措施: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有 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 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 士科逐渐

9、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 政绩。 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生产。 边疆管理。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4. (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材料二: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 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 子孙者,盖未立也。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 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 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 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 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凡此者,非以默武

10、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 O5. (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的影响)根据材料 讨论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答案提示: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1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武则天画像)2 .教师只简要介绍武则天的情况即可。(多媒体链 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的故事)教师概要: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 政。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 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霰孥巨幅窗幽)第创L (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 三文,青齐谷

11、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 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 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 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 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 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 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 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 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 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 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材料二:唐玄宗时期全

12、国耕地面积6. 6亿亩。 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 全国经济的增长。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 益力,高山绝壑,耒邦亦满”。根据现有史料推算, 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 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 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2. (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 讨论开元盛世的表现答案提示: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 面积扩大等。教师引导: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如 此繁盛的局面。分组讨论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3. (多媒体出示问题:材料中出现

13、的盛世出现的原 因)学生分组讨论唐玄宗采取了那些政策措施?(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2)客观措施: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 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三、课堂总结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 政治家。他在位时居安思危,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以人为本,减轻徭役,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局 面一一贞观之治,是一位明君。在这一课中我们 还学习了

14、唐玄宗前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由于唐 玄宗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繁荣局面,封建王朝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而在这其中,劳动人民 发挥了聪明才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板书设计气618年建立唐朝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个人:汲取隋亡教训原因:任人唯贤;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洞i省刑 罚;完善科举制;减轻人民的芳役负担等原因:任人唯贤;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贞观之治”,了解了唐朝的建立,学习了唐太宗时期所形成的贞观之治,以及唐太宗之 后武则天对唐朝的治理和对盛世的发扬。常言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那么

15、同学们学习了 “贞观之治”这 一课,联系自身,你学到了什么,又从中获得了什么呢?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这个局面与唐初统治者知人善用分不开的。史书上也说:“得 人者昌,失贤则亡。”请结合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其中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 总结。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2. 分析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的执政措施和政绩。【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目录、书画导入3. “开元盛世"

16、;目录1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2 .女皇帝武则天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开元盛世”的在位皇帝是谁?“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三、新课讲解模块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回唐高祖李渊认证:唐高祖李渊(566年-635 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 纪人。唐朝开国皇帝。简介:李渊出身北周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 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

17、唐朝,定 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 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回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599-649年),名李世民,唐高祖次子。名字的 意思是“济世安民"o汉族,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 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涿郡O北京。太原3八(晋阳)。长安新日普而 r仓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即位后,

18、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 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 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 斗。经过长期的斗争,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 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 为唐太宗,年号贞观。材料研读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为什么唐

19、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答案: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他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 身引起的,只有轻催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 的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从以下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注重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唐太宗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在开明思想的指导下,于贞观年间采取了一系列治国政策和 措施。他采取了哪些治国政策和措施呢?阅读教材及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归纳唐太宗的治国

20、措施/室矣J天点亲/'、长安©霞州句(7264置)就神© 移城 府.州级驻所 政权册旗界 «今国界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军事: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政治Q北电邨(702«逻些tfi I ;R经济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 励发展农业生产文化上:增加科举考试科R,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o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唯贤,不拘一格。他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有其才,虽仇不弃”。他的大臣

21、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 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如魏征还曾策划要谋害他。但唐太宗注 重他们的才干,不计前嫌,委以重任,用其所长。唐太宗的用人唯贤,是“贞观之治”出现的 重要因素之一。长孙无忌(594年-659年)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程咬金(589年-665年)秦叔宝(?-638李靖(571-649年)年)以上人物都读下面材料,了解“贞观之治”的盛世之景。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纳谏材料二:唐代史学家杜佑说:“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 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通典(1) ±述两则材料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社会状况?(2) 造成这两种不同社会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 对此,你有何感想?答案:(1)材料一描绘了 “贞观之治”初年茫茫千里,既无人烟也无家畜的荒凉萧条的社会 景象。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在唐太宗治理下,出现了经济富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2) 材料一的状况是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多年的战争造成的。材料二的状况是由于唐太 宗在开明的思想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国良策造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