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期末复习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期末复习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记叙类阅读指导卷班级:_ 姓名:_ 学号:_一、基本常识:1 1、 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 2、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3 3、 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4 4、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5 5、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6 6 小说的情节四个阶段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7 7、 小说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8 8、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9 9、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弓 I I 用等。1010、

2、常见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正衬、反衬)、象征、托物言志、首尾呼应、设置悬念、 作铺垫、以小见大、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借景抒情、托物寓意等。二、记叙类阅读方法指导思路是:看标题 读文章 审试题- 回读原文 作解答 。(一)看标题: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二)读文章通读全文,对文章的内容、主旨、思路、写法有通盘认识。阅读文章,一定要掌握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规律。整体阅读,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1、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把握记叙文的类型特点(人、事、物、景),根据其特点,整体感知中心内容。写人 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

3、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主题。 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 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其次,阅读记叙文,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认识清楚, 注意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 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2 2、 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关键在于找准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 叙后议,也有先议后叙,还有借助文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

4、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 上启下的作用。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抒情往往借助感叹句、反问句等表 述,而间接抒情则在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所以此时在注意品味文章语言,重点把 握生动、有力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性词语。3 3、 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特点。要理清文章思路,往往要注意:(1 1)辨析记叙线索。(2 2)理清记叙顺序。(3 3)析结构层次。(三)审试题,注意审清题目要求的重点词及范围、标点符号 等。为什么要说看清文章后面的题目呢?根据同学们临场的教训,不注意审题、不看清要求就答 题,往往会做的题却把分丢了

5、,例如:题上让你依次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而你找了景物, 却不按顺序,这样就不能得满分,这都是因为不注意审题所致。此外,还要注意找准题目的 重点词范围,以为确定答题重点及重读原文缩小范围作准备。(四)按题目要求回读原文第一次读原文是大概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但因不知问题是什么, 所以读起来重点不突 出,当看了题目后再读就比较主动,属于带着问题去读,有目的地读,很快能找到答案。( 五 ) 作解答答题时如能运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回答的, 则尽量用原文语句、 词语。尤其是表述性的题要注 意语言连贯精练,内容要全面,力求一语中的。此外, 回答问题必须是一句话 。三、记叙类阅读考点分析 考点 1 1:概括

6、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 、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 考点 2 2:概括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格式:本文叙述了一件事,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告诉我们(某个道理、生活感受)。 考点 3 3:赏析句子 。 方法:先抓住赏析的角度(修辞、人物描写、词语的深层含义) ,再结合句子分析事物 / /人物 的特点,最后点明此句作者的情感。格式:此句用了手法,写出了事物 / /人物的特点,表现(抒发)了 作者对的之情。考点 4 4: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或事物特点。方法: (1 1)紧扣文章,找出描写或修饰这个人物或事物的词语、句子。( 2 2

7、)如是人物,可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入手去进行分析概括、推论。( 3 3)如是事物 / /景物,可从其形态、声音、色彩、光泽、气味等方面,由外在形态到内在品 质分析。格式:(从可见,)他/ /它具有、(性格)的人/ /特点。考点 5 5:分析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方法: ( 1 1)判断运用了什么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 2)一般考查自然环境。格式:(交代社会背景,给情节发展提供场所;)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 性格或心情;为下文内容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文章的中心。考点 6 6、读作品,谈自己的启示、感受。方法:(1 1)准确把握内容、主题。 (2 2)联系

8、自己的生活实际。 (3 3)就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 谈。格式:先摆观点 + +自己的生活实际 + +今后如何去做 + +小结观点。考点 7 7、某句话(某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方法:从内容和结构上去分析。(看具体位置)各位置的作用:开头: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全文;弓 I I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结尾: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等格式:在内容上,起到作用;在结构上,起到作用。考点 8 8、题目的含义:格式:表层含义(文章里的实际事物所指) + +深层含义(结合文章中心) + +(是全文的线索)。 考点9 9、题目的作用:格式:以“”为

9、题,弓 I I 起读者阅读兴趣;它是全文的线索;它表现了文章的 主题。考点 1010、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或判断其用了什么手法,再结合具体语境、句子内 容、文章主题分析其作用。格式:“XX”一词原指,这里指(用了手法)考点 1111、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方法:先能判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根据每种表现手法的作用,联系内容、主题来回答。 格式:运用了手法+ +作用+ +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三、文段训练(一)父子1半夜,201201 宿舍的聚会散了。应邀来的几位女同学,各人颊上带了半醉的酡红,相挽 而去。桌上地下,尽是残羹剩汁,果壳糖纸。同房的几位,歪倒在床上,

10、沉浸在醉饱的酣畅 里。独有陈双喜,神起到了的作用思恍惚,坐立不宁。2转了几圈,他走出宿舍门,立在楼廊眺望夜色里显得十分空旷的校园,心里纳闷:“怎 么回事,爹还不回?”3上午,他从僻远的乡下赶回学校,老爹与他同路,挑一担自做的扫把来城里卖。下午, 老爹卖完扫把,赶来学校,将所得的 6060 元钱交给双喜。因为晚了,只好歇一晚,明日再赶 路回家。同宿舍的同学都到齐了,商议着晚上聚会一次,把班上的几位女同学也请来了。双喜虽然口里赞同,但一想到爹,心里甚是尴尬:爹那身粗布衣裳,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黑 皱的面容,更有那乡下汉子的粗俗谈吐,让女同学见了,怎好意思?没奈何,买来张电影票, 把爹支出去了。愉快

11、的聚会中间,他生怕老爹突然走回来,让他难堪。4可是,此刻聚会已散,电影也早该演完了,还不见爹回来?莫非他老人家赌气回乡下 去了?5想到这儿,双喜心里打起鼓来了,连忙下去探寻。偏西的月儿被云层遮住了,校园内 道路幽暗,少有行人。转了几处,向校传达室,冷饮店和俱乐部几个还亮着灯的处所打听, 都没有结果,只得闷闷走了回来。到宿舍附近,偶然朝东端一望,只见垃圾站附近的一棵树 下,有点红光一闪一闪,似有人在抽烟。6陈双喜疾步走过去,那黑影站起来,拍拍屁股,咳了两声。7“啊,爹,您怎么坐在这儿?”8“这里不好吗?你们的聚会结束了?”9老爹只淡淡地应了一句,掷掉烟头,弯腰拿起一个东西,递给双喜。“刚才给你们

12、屋子做了个扫把呢,你拿回去。”原来,老爹下午来到儿子宿舍里,看到那脏乱不堪的样子, 想找个扫把将屋子清扫一番,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只扫把,原来那只只剩下把柄了,就后 悔自己没有带一只来。晚上看完电影后,又想起扫把的事来了。于是便去木工房讨了木棒、 棕索之类,不一会儿工夫便做成了一个新扫把。走到宿舍门口,见儿子和同学们正在喝酒聚会,热闹非凡,便默默地走开了。在校园转了几圈后,索性坐到大树下抽起烟来。儿子的心 事,他自然明白。但也晓得自己这副模样很不体面,因而也不怪罪儿子。这会儿,见双喜有 些不愿拿扫把,心里便不痛快了。攥着扫把的那只粗黑的大手微微抖动着。10“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

13、11第二天,201201 宿舍,除了陈双喜,其余几位直睡到日当正午才醒。睁开朦胧的双眼,都 惊喜地发现,夜里狼藉不堪的宿舍,现在却整理得井井有条,地光桌洁,门角处,还添了把 崭新的扫把呢!1 1、请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答: _2 2、文中“老爹”和陈双喜各是怎样性格的人?答: _3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答: _4 4、请说说文章的第段有什么作用?答:5 5、“老爹”留下的只是 6060 元钱和扫把吗?请谈谈你的感悟。答: _(二)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1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 福梓里的念头。2于

14、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 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 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3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 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4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 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5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 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

15、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 书中的纸砂。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XXX。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6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7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 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8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 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 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 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

16、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 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9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 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 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10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 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 心充满感激之情。1 1、选文第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 E E 些

17、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 3 3 分)2 2、理解下面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4 4 分)(1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2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3 3、选文第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 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4 4 分)4 4、选文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4 4 分)5 5、 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段中 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 的 含义。(3 3分)6 6 选文题目说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 4 分)(三)心灵折旧费12020 元钱

18、,大哥受益一生。2这是五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 小屋,卖些烟酒之类的东西。3一天,夕阳沉沉地挂在天边。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皮屋前,汉子放下手中沉甸 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低档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根烟,点上,然后 和大哥寒暄起来。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汉 子说,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他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 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白天的车了。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 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

19、车推了 出来。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 地相信别人。汉子十分感动,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 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名,就匆匆地骑车走了。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4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 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5到了中午,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汉子仍然

20、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 骂得狗血喷头。大概是在中午 1212 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车子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 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 大哥厉声说:“对不起个屁!你耽误了我大事! ”汉子很 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6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 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 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我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那 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懵了, 他

21、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大哥说:“你拿 2020 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十元的纸币,递给大哥。然后,汉 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了,俺走了。”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7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 2020 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然后,大哥准备 把车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 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车子确实是自己的“东方红”,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 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8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 2020 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

22、从寻觅。阳光刺痛了他的眼.9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20 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1 1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 (3 3 分) 大哥借车给汉子( )( )( )大哥想 要还钱2 2文中说“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大哥为什么“得意” ? ? (2 2 分)3 3请你说说两段中加点的“甩”和“抢”好在哪里。(4 4 分)4.4.文中第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2 2 分) 5 5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 ? (3 3 分)(四)田野上的白发1母亲 5050 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

23、满头芦花,让我们感 到心痛。2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 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 ?34 4 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 ?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 ? ?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 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4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 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

24、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 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 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 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 而去。母亲说 + +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 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 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5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 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 ! ! 您劳作了

25、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 ? ?我知道,我是劝不动 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 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6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 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 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7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 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 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 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8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 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 方,浑身是汗渍泥水。 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 又插一行。 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 喊着:妈, 您不该这样拼命 ! !9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 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 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 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