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城中心校西峰9、古诗三首 共 2 课时 第 1课时学 科语文年 级四郝俊莲时 间单 元三课 题 古诗三首 课 型新授学 习目 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根底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重 点难 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课 前准 备课件课 时导 学 过 程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

2、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暮、吟2.学习会写字“暮、吟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

3、用“标出。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诗句的意思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过渡语:下因为江边黄昏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水 月亮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美丽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

4、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指导配乐朗读。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生配乐朗读2.谈感受。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黄昏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课 后 作 业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画“。日暮 m mù 吟诵yín rén 瑟瑟 sè bì二、辨字组词。幕 吟 似 暮 拎 拟 三、理解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

5、新城中心校西峰9古诗三首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学 科语文年 级四时 间单 元三课 题 古诗三首课 型新授学 习目 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根底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重 点难 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根底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课 前准 备课件课 时导 学 过 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今

6、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缘、降、骚、逊、输“降和“逊是翘舌音。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缘、降、骚、逊、输“降和“逊是翘舌音。2.学习生字“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指导书写:“侧、峰、缘、降、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下边弯钩在首撇上起笔,左边两撇中下撇要长。“费书写时上边的弓字要宽扁、最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撇右边是竖,贝字稍窄。3

7、.理解题意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一解诗题,知作者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二抓字眼,明诗意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

8、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设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看到_说一句话吗?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三多诵读,悟诗情多诵读: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2.四人小组表演悟诗情“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那么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

9、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四总结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四、学习古诗雪梅一看图片、赏雪梅来静静地欣赏。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生答:梅花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师: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快乐。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5.去掉拼音指名读。 8.自己读,读出节奏。师: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男女生接读。 10.

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11.齐读。 12.背读。 13.领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 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悟道理。指名说。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1.简介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 2.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

11、梅放在一起写。这是 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 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 诗。 3.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 ,我们一起来欣赏。4.总结。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 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 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五、作业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意思。板 书 设 计题西林壁 苏轼 横 岭 变幻莫测侧 峰 远 近 从不同角度观察 千姿百态高 低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雪梅 卢钺雪白 人各有所长梅香课 后 作 业一、比一比,组词语。锋( ) 阁 ( ) 章( ) 峰( ) 阔( ) 障( ) 二、读诗句,理解词语。可怜 真珠 缘三、我会理解。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课 后反 思 新城中心校西峰10、爬山虎的脚 共 2课时 第 1课时学 科语文年 级四时 间单 元a三课 题 爬山虎的脚课 型新授学 习目 标1.掌握本课

13、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重 点难 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课 前准 备课件课 时导 学 过 程刚看到课文题目,你或许认为爬山虎是一只老虎,其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出示图片)爬山虎: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欣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茎和根可以入药。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出示生字“均、柄、蜗、曲、萎“曲是多音字,读q和q;“萎是上形下声。 b.书写指

14、导。出示生字“虎、操、占、嫩、舒、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 指导书写:“操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嫩三局部都要窄长,束字中间是一扁口、不要写成下框、末笔捺变为一点;“均的最后一笔是提;“叠 上窄下宽,中间是冖、横要长、上边没点,且字稍扁、里边是两横; “隙 右边三局部要扁,上边小字中间一竖不带钩,下边小字竖要带钩;“瞧 笔画多要写紧凑,目字要窄,右上边有一点、下边是四横不能少。指导学生按笔顺规那么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2.检查交流:1请学生自荐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拂过叶柄紧贴蛟龙枯萎牢固 蜗牛 2交流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全文共5个

1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步分。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讲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第二局部第2自然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局部第35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特点,具体写了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三、自主探究,理解第一段1.全班齐读,思考: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2.填空。爬山虎生长的特殊环境是 。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 。3.指导朗读。四、课堂小结,留有思考今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殊位“墙。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板 书 设 计课 后作 业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蜗牛w wò 均匀jùn jn 枯萎 wéi wi

16、二、看拼音写汉字。co chn sh fu láo ù nèn yè 三、按要求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弯曲 牢固2.反义词均匀 引人注意 新城中心校西峰10、爬山虎的脚 共 2 课时 第 2课时学 科语文年 级四年级时 间单 元三课 题 爬山虎的脚课 型新授学 习目 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重 点难 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课 前准 备课件、两株爬山虎 课 时导 学 过 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

17、脚这篇课文,并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二、研读第2自然段a.爬山虎叶子生长的位置: 。b.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 。c.长大了叶子的颜色: 。d. 叶子的样子: 。3.指导朗读:读出美感来。三、研读第3、4、5自然段,交流体会。1.请同学们继续默读文中第3、4、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独到之处?2.汇报交流。师:首先我们一起交流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1结合插图,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a.出示文中的句子。“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师:如果你也学着叶圣陶爷爷此时也在观察爬山

18、虎的脚,你发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动、形象。b: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c:过渡:来,我们边跟着画面边读这段话,同学们读横线上的句子。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你们知道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a:问: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b:“这样是指什么?学生复述自己画的句子。再联系前文学过的第2自然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读c:想看到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请你睁大眼睛来看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生齐读。指导

19、朗读:注意动词稍微读重点。在这里,叶圣陶爷爷还教给了我们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拿我们熟悉的事物来作比拟。3爬山虎“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园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好吗?四、联系生活,感悟方法。1.你要向叶圣陶爷爷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2.总结。罗丹也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 五、积累运用,提升语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优美的词句。2.课外练笔。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爬植物如:葡

20、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板 书 设 计爬山虎的脚位置 颜色 样子叶 墙上 嫩红 嫩绿 朝下 均匀 不留一点空隙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脚 爬 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课 后作 业一、比一比,组词语。隙 嫩 舒 茎 占 瞧 柄 叠 二、说出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1.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我会仿写:_2.微风中柳树正在向人们展示那美丽的腰肢。 我会仿写:_三、我会填。嫩绿的 嫩红的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 课 后反 思新城中心校西峰 11、蟋蟀的住宅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学 科语文年 级四时 间单 元三课 题 蟋蟀的住宅

21、课 型新授学 习目 标1.认识“蟋、蟀、宅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重 点难 点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课 前准 备课件课 时导 学 过 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昆虫界中

22、,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2.播放蟋蟀的叫声 3.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4.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出示生字“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置、骤、抛翘舌音:蟀、宅、慎、址、置;平舌音:搜4.书写指导。出示生字“宅、临、选、择、址、良、穴、厅、卧、专、寸、卫、钳、较、锯 指导书写:“穴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卧、专的最后一笔都是点;“卫最后一笔横要长一些。指

23、导学生按笔顺规那么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5.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解决。 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随遇而安: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慎重:谨慎认真。柔弱: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搜索:仔细查找。隧道: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耙扫:清扫。三、理清脉络,划分层次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作者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2.课文一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写蟋蟀知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第二局部第26自然段具体介绍住宅的特点。第三局部第79自然段具体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四、熟读课文,了解住宅特点。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小

24、组讨论:蟋蟀知名有几个原因?2.将第二句话改成“它的知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为什么?五、小结课文,课堂练习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与感悟呢?你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吗?下一节课我们再走进课文。六、再读课文,布置作业1.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2.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并写读书笔记。板 书 设 计蟋蟀的住宅选址慎重、自己挖掘外部:隐蔽、平坦不肯随遇而安住宅特点 内部:简朴、清洁、枯燥、卫生开工时间:十月如何建筑 挖掘过程勤奋不断整修课 后作 业一、给以下生字组词。较 卧 临 钳 二、用关联词把以下句子连接起来。1. 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

25、到惊奇。 2. 有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 三、我知道。1.蟋蟀对自己的住宅有什么要求?_2.作者从哪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_ 新城中心校西峰11、蟋蟀的住宅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学 科语文年 级四时 间单 元三课 题 蟋蟀的住宅 课 型新授学 习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重 点难 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课 前准 备课 时导 学 过

26、程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1. 听写生词,同桌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住宅 临时 选择 住址 优良 卧室 大厅 洞穴 专家 卫生 钳子 较大2.作者观察了蟋蟀什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3.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住宅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学生说说自己的介绍顺序。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现在作者法布尔就向我们介绍他发现的蟋蟀的住宅。自由朗读2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的前三句话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住宅4指导朗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思考:作者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介绍的?

27、2.学生汇报:隧道排水良好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拟人的手法门隐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比喻的手法平台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手法4.介绍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学习第6自然段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1.自由朗读7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呢?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的感受。2.学生汇报:挖掘过程: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铺开。挖掘工具柔弱蟋蟀钻到

28、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勤劳,作者观察细心长时间修整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3.再次朗读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1)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表达在:一是它慎重地选择住址;二是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三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洞穴。(2)作者是如何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写清楚的?通过“扒“搬“踏“推“铺一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的建筑才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四、课堂总结,回忆课文法布尔先生经过长期、细心地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建筑过程,他像介绍

29、朋友的住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奉献一份力量。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3.选择学习。1课后选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练习写一写。2继续搜集关于昆虫奥秘的相关资料。3有条件的读一读昆虫记这本书。板 书 设 计蟋蟀的住宅 选址慎重、自己挖掘外部:隐蔽、平坦不肯随遇而安 住宅特点 内部:简朴、

30、清洁、枯燥、卫生 开工时间:十月 如何建筑 挖掘过程勤奋 不断整修课 后作 业课 后反 思 新城中心校西峰口语交际 共 1课时 第 1 课时学 科语文年 级四王茜时 间单 元三课 题 口语交际 课 型新授学 习目 标1.认识眼睛的结构,掌握近视形成的原因。2.要求学生做到预防近视,并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重 点难 点预防近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课 前准 备课件课 时导 学 过 程一、谜语导入。脸上,白天开窗望,晚上关紧窗。生:眼睛。师:对了,同学们都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同桌互看一下眼睛,看看眼睛是由什么组成的

31、?板书:保护眼睛,保护视力二、认识眼睛的结构。让学生同桌互看一下眼睛,在学生发现了中间有个小圆孔的根底上出示眼睛的外部结构图,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局部结构,再让学生指指认认,加深印象。师:刚刚同学们看到的小圆孔就是瞳孔,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最后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物了紧接着通过两张不一样瞳孔猫的图片,出示课件4揭露生活中的小常识,培养学生日常的观察能力。三、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概念以及近视的影响。1.小游戏:找茬!测测大家的眼力师生互动,找出不同的地方。2. 出示一张模糊的视力表,学生比拟后引出近视的概念。3.小组讨论。影响视力的原因。小

32、组讨论时,注意说话的音量,防止干扰其它小组。4.汇报总结。要求:不重复别人的话。如果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再继续补充。四、预防近视,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师: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呢?1.让学生讨论后交流得出:不注重看电视或用电脑用眼时间。不注重读写卫生。不认真做眼保健操。不注重饮食 归纳起来,都是增加了眼睛的负担,造成了眼睛调节过度紧张和疲劳。板书:近视 原因 造成眼睛过度紧张和疲劳2.针对近视的形成原因,提出预防近视措施。重点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坚持做到每天做眼保健操。积极锻炼身体。五、加强意识,明辨是非,答复以下问题。师:刚刚我们讲过很多的内容,接下来我就要考考同学们。通过问答环

33、节及判断图片是非做法,提高同学们对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认识。六、课堂总结板 书 设 计保护眼睛,保护视力 近视原因:造成眼睛过度紧张和疲劳预防近视: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眼睛课 后反 思 新城中心校西峰习作 共 课时 第 课时学 科语文年 级时 间单 元课 题 课 型新授学 习目 标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4.练习修改习作。重 点难 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从哪些方面进行细致、准确的观察。课 前准 备课件导 学 过 程一、激发学

34、生的写作兴趣师: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是作者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秘密,蟋蟀的住宅是作者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作者平时认真、连续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板书:写观察日记二、回忆日记格式。一回忆日记格式。1.学生齐读题目,说一说要求写什么?2.师导言:既然要写观察日记,我们就要了解日记的格式。谁能说说日记的格式是什么?3.学生:要写上年、月、日、星期和天气。6.师:大家翻开书,翻到第44页,再读一读苏联比安基的森林报·夏中的两那么日记,想一想,说一说:它和

35、我们以前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那么日记共同组成。7.师: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那么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今天,我们也可以写一写连续观察日记。二确定观察对象。1.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选择什么事物来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呢?大家翻开书翻到第46页,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准备观察什么?2.学生答复:他们想观察种子发芽、树叶颜色变化、月亮变化的过程、家里养的小猫。3.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对象,然后在全班交流。二确定观察对象。1.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选择什么事物来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呢?大家翻开书翻到第46页,看看这些小朋友

36、都准备观察什么?2.学生答复:他们想观察种子发芽、树叶颜色变化、月亮变化的过程、家里养的小猫。3.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对象,然后在全班交流。三、指导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习作。一指导观察方法1.过渡: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选好了要观察的事物,你能告诉我们一下,你怎样去观察选好的事物?1请观察同类事物(如水果类、植物类、动物类)的小朋友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大家一起讨论、探究,并将自己小组探究到的该类事物的特点写在纸上。2让学生将自己小组观察的结果与全班同学交流。3.引导学生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并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说得生动、具体。 1如是水果类,指导学生在全面细致观

37、察的根底上,让学生说说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并说说自己每步观察的结果。同时,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感观去认识事物、感知事物,可以闻,可以吃,可以发挥想象等。 2如是观察植物,引导学生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局部的特点,生长习性等,要仔细观察它的花、茎、叶、枝,对这株植物各个局部的形状、颜色、姿态作全面地了解。还可用鼻子闻一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板书:观察植物干、茎、叶等各局部的特点,生长习性3)如观察动物,就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板书:观察动物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二引导学生习作1.师导言:我们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出来,记录下事物的变化和自己的观察过程,以及自己的

38、想法和心情呢?请大家再读第44页苏联比安基的森林报·夏中的两那么日记,找出能表达作者观察细致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2.茅盾曾写过:“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由此可知,观察一个事物必须具体,细致。3.同样,写观察日也要像哨兵一样细心。其实,只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观察还要全面,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比方,看:眼睛看到什么?听:耳朵听到什么?触:手可以摸到什么?嗅:鼻子可以闻到什么?味:舌头是否可以尝到什么?另外,大家还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时辅以自己的感受:大脑里想到什么? 心中感受到了什么?自己的心情怎样?板书:有感受,

39、记下来4. 所以写观察日记除了“观,更要有“察,就是还要有观察后的感受。同时,别忘了写出观察对象最近几天或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哟!四、整理观察日记,组内分享日记。1.学生再读自己的作文,加以整理、修改,尽量做到观察细致入微。3.评一评:谁写的日记观察得细致,内容记得准确、形象。师总结:有人说过,生活,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理性思考,从而获取鲜活而丰富的写作素材。还有人说过: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生活。爱默生更说过: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由此可见,能够做到细致入微,并能从多方面对观察对象加以感知,记录下来,再辅以自己的体会,就可以形成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了。愿大家多观察,爱聆听,善思考,勤描写,做个有心人,写出更多、更精彩的观察日记吧!板 书 设 计写观察日记给日记取个标题第一行写上日期、天气、星期几 观察植物干、茎、叶等各局部的特点,生长习性观察动物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有感受,记下来课 后作 业 新城中心校西峰语文园地 共 课时 第 课时学 科语文年 级四时 间单 元三课 题 语文园地课 型新授学 习目 标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积累节气谚语。重 点难 点1.积累节气谚语。2.理解不同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