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_第1页
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_第2页
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_第3页
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_第4页
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上1、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 注释:1涉:渡。2、自:从。 3、坠于水:掉到水中。 4、遽-急忙。 5、契-雕刻。 6、所从坠:从掉下去的地方。 7、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 8、求之:寻找剑。 9、假设此:像这样 10、惑:糊涂。译文:有个想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在水里。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雕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

2、,不是很糊涂吗?道理:“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的 主观认识应该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否那么是行不通的。2、?杯弓蛇影?选自?晋书?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注释:1、久阔:久别。 2、广:乐广,人名。 3、蒙:承蒙。 4、方:正。5、意:心里感到。 6、恶:厌恶。 7、既饮:喝完酒。 8、疾:得

3、病。9、于时:当时。 10、听事:听事堂。 11、角:弓。 12沉疴:重病。译文: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时,友人答复说:“前些日子来家作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用漆在弓上画了蛇。乐广猜测杯中的蛇就是角弓的影子了。他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答复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客人心情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长久而严重的病顿时治好了。道理:但凡应多作调查研究,千万不能见

4、到一点痕迹就疑神疑鬼。 3、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注释: 1、曝:晒,这里指蚌上河滩晒太阳。 2、钳:夹住。 3、喙:鸟类的嘴。译文: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道理: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

5、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4、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那么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1.闵mn:同“悯,担忧。 2、揠yà拔。 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3.病:精疲力尽。 4.予:我。 5.趋:快走。 6.槁go:草木枯槁。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

6、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道理: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开展规律,万万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否那么只会适得其反。5、画蛇添足?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缺乏,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1、祠者:祭祀的人。 2、舍人:手下的办事人。 3、卮酒:一大杯酒。4、请:建议。 5、引:拿过。 6、且:将要。 7

7、、为之足:给它添上脚。8、安能:怎么能。 9、亡:失去。译文: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才差不多。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道理:比喻做事多此一举,节外生枝反而坏事。6、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郑人有且置1履者,先自度1其足而置2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2。反

8、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1、且:将要。 2、置1:购置。 3、置2:放。 4、度1:量。5、至之市:待到市场。 6、操:携带。 7、度2:尺码。 8、市罢:集市散了。9、试之以足:以足试之。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然后就把尺寸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的时候,他忘带了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寸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你为何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呢?他答复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道理:

9、挖苦了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这种人思想僵化,脱离实际,结果把事情办糟了。7、朝三暮四选自?列子?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假设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假设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注释:1、狙j:猕猴。 2、损:减少。 3、家口:家里的粮食。4、充:满足。 5、欲:要求。 6、俄而:不久。 7、匮kuì:缺乏。8、 驯:驯服。 9、诳:欺骗。 10、假设:你们。 11、芧xù:橡实。 译文: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

10、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快乐。道理:挖苦像猕猴一样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后来逐渐演化,常用来职责反复无常的人。8、杞人忧天选自?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假设屈伸呼吸,终日在

11、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假设躇步此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注释:1、崩坠:崩塌陷落。 2、寄:依附。 3、忧彼之所忧:为他的忧愁而担忧。4、晓:解释。 5、假设:你。 6、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7、行:行动。 8、止:停留。 9、果:果真。 10、星宿:星辰。 11、只使:即使。 12、中伤:击中。13、四虚:四处。 14:躇践踏。 15、跐:蹈。 16舍然:放心的样子。译文:

12、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忧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忧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快乐;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快乐。

13、道理: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六年级下 1、 滥竽充数?韩非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1: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2、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3、廪:粮食仓库。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快乐。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道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

14、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2、 自相矛盾?韩非子?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1、鬻yù:卖。 2、誉:夸耀。 3、陷:刺透。 4、或曰:有的人说。 5、莫不:没有不。 6、以:用。 7、俄而:然后。 8、莫能没有什么译文: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称赞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巩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

15、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也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道理: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3、守株待兔?韩非子?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走:跑,逃跑。 3、折:折断。 4、耒l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5、冀:希望。 6、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

16、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道理: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那么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4、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 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慨,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1、匡衡:西汉经学家。 2、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穿壁:在墙上打洞。 4、邑人:谓同县的人。 5、 大姓:大户人家。 6、

17、文不识:。 7、与:给。 8、佣作:被雇佣劳作。 9、偿:报酬。 10、怪:感到奇怪。 11、遍:尽 12、资:借。 13、遂:终于。 14大学:大学问家。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让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借你家所有的书,把它们读遍。主人听了,深为感慨,就把书借给他读。从此,匡衡努力学习,成了一个学问家。道理:学习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困难的客观条件难不倒有志者。5、 囫囵吞枣客有曰:"

18、;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那么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那么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注释:1、 狎:开玩笑。 2、绝倒:笑得前俯后仰译文: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但对脾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却对牙齿有损害。一个痴呆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吃梨子时只嚼不吞,就不能损伤我的脾;我吃枣子时只吞不嚼,这样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人和他开玩笑说:“你真是囫囵地吞掉一个枣。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道理: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多指在

19、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6、 铁杵磨针?方舆胜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1、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2、成:完成。 3、去:离开。4、逢:碰上。 5、方:正在。 6、卒业:完成学业。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答复:“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

20、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道理: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7、 名落孙山?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名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注释:1、滑g稽:能言善辩,应对如流。 2、赴举:参加科举考试。3、偕:同,一起。 4、失意:没考取。 5、缀:附着。榜末:录取名单的最后。6、解名:录取名单。解,乡试录取。 7、更:又。译文:吴国有一人叫孙山,是个能言善辩、语言流畅的才子。孙山去别的城参加科举,同乡人托孙山带儿子一同前往。同乡人

21、的儿子未被录取,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孙山先回到故土。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说:“中举人的名单上最后一名是孙山,您的儿子在我后面呢。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8、 沐猴而冠?史记?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土,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注释:1、引:率领。 2、说:劝说。 3、塞:要塞。 4、沐猴:猕猴。 5、冠:戴帽子

22、 6、烹:煮。译文: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有人劝项王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土,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说楚国人象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解释: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挖苦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经典诗词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23、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者简介:范仲淹 989 1052 字希文,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十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曾屡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注释:1、 衡阳雁去:大雁向衡阳飞去。 2、边声:边境特有的风声,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3、角:军中的号角。 4、千嶂:崇山峻岭。 5、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24、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余晖将城池紧紧围住。 喝一杯陈酒遥寄万里的思想情,还没有在燕然刻石记功怎能谈到还家!羌笛声飘荡不定,寒霜洒满大地。边疆的战士不能入寐,将军愁白了头发,战士们流下了思想的眼泪。赏析: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

25、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qíng) 苍,锦帽貂裘 (dioqiú),千骑 (jì) 卷 (jun) 平冈。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

26、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注释:1、左牵黄:左手牵黄狗。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 2、卷平岗: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3、倾城:全城人。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三国志?记载,孙权曾乘马射虎4、冯唐:人名,汉文帝时的一位郎官,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报战功时多报了杀敌六人而获罪,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这里作者是以以魏尚自比。 5、会:定将。6、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

27、侵略,这里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西夏军队。译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赏析:苏轼在熙宁五年1072,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初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

28、术构思,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3、?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但理想不能实现,终忧愤而死。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豪放词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其词悲壮豪放,抒发爱国情怀,代表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注释:1、破阵子:词牌名。题目是?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 2、挑(tio)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

29、亮。 3、梦回:梦醒。 4、吹角:军队中吹号角。 5、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 6、八百里分麾(hu)下炙:分牛肉给部下享用。麾下:指部下将土。麾,古代指军队的旗帜。八百里:牛。 7、 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演奏。 8、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9、沙场:战场。 10、的(dí)卢:一种烈性快马。 霹雳(p lì):雷声,形容射箭时弓弦震动的声音。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30、。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赏析:这首词,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开头两句写军中夜晚生活,“八百里三句写军队生活和阅兵场面。下阕开头两句写投入战斗,最后一句写破敌立功的愿望落空。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悲愤之情。4、?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作者简介: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注释:1、更深:

31、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3、偏知:才知。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过。 新:初译文: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突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赏析:?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

32、谓传神。5、?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温庭筠少敏悟,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注释:1、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2、驿墙:驿站的墙壁。 3、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噹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土。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

33、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赏析: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三、四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脍炙人口,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6、?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1、缫车:抽丝工具。 2、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3、漫:随便。译文: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

34、,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敲门试问野人家,戛然而止了,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7、?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

35、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注释:1、永昼:悠长的白天。 2、瑞脑:即龙脑,香料名。3、暗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4、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5、黄花:指菊花。译文: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36、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表达。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 浓 的情境。8、?南乡子 登京口北因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释:1、兜鍪móu:

37、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2、坐断:占据,割据。休:停止 3、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假设豚犬猪狗耳。"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着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

38、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赏析: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词挖苦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挖苦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9、?山坡羊潼关心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简介:注释:1、山坡羊曲牌名,“潼关心古才是标题。 2、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3、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