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 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教学难点 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1比较法 、阅读、讨论 2、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品故事、写故事文学常识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

2、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基础知识掌握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 ) .非醴( )泉不饮.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之上 .鯈( )鱼出游从容 2、重要词语解释(1)惠子相梁( ) (2)或谓惠子曰( )(3)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4)子知之乎( )(5)非梧桐不止( ) (6)非练实不食( )(7)非醴泉不饮( ) (8)于是鸱得腐鼠( )(9)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0)鱼出游从容( )(11)是鱼之乐也( ) (1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 )(1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重要句子翻译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6、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7、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整体感知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2、故事中的鹓鵮、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3、惠子相梁一则,庄子不直截了当的阐述自己思想,而用故事进行比喻,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采用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了庄子与惠子的一次辩论。显示了二者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

4、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合作探究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答: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 情节 人物 比喻 描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庄子选段。2查找积累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生平。庄子故事两则 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课内文言

5、知识累计运用2、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拓展达标训练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 (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 ,“鸱”比喻 ,“腐鼠”比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惠子相梁( )(2)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 (3)是鱼之乐也( )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翻译下列句子。(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6、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6、)a.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家) b.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于:在)c.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d.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完全,确定是)7.一词多义于 发于南海( ) 于是鸱得腐鼠( )固 子固非鱼也( )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于是鸱得腐鼠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c.请循其本 d. 鹓鶵过之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惠子相梁c.庄子来,欲代子相 d.我知之濠上也9.庄子见了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施,用讲故事的方法奚落他,这与直言痛斥惠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

7、同?10.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课外阅读能力提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秋水时至: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东面而视: (4)而轻伯夷之义者: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

8、一项是(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吾非至于子之门 d.生于忧患3、翻译句子 “我之谓也”译为 : 4、本选段主旨为: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答: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答: 3、

9、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4、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资料链接 理解庄子与惠子的友谊庄子送葬,过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去惠子墓地的路上,他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一个人把白色粘土涂抹在他的鼻尖上,(粘土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于是他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砍削掉

10、这一小白点。匠石听他的话挥动斧子,快得像一阵风,很快地砍过去,削去鼻尖上的白泥,并且没有伤到鼻子。郢地的人站在那里脸色毫无改变。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找来匠人对他说:你再给我砍一下试试。匠人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尽管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也没有搭档了,没有与我争辩的人了。”答案:第一课时答案 yun chú l háo liáng tiáo 2、重要词语解释(1)、惠子相梁( 动词,做宰相 ) (2)、或谓惠子曰( 有人 )(3)、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 (4)、子知之乎( 你 )(5)、非梧桐

11、不止( 栖息 ) (6)、非练实不食( 竹实,即由竹子所结的子 )(7)、非醴泉不饮( 甘泉,甜美的泉水 ) (8)、于是鸱得腐鼠( 在这时 )(9)、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前“吓”为拟声词,后“吓”为动词,吓唬  )(10)、鱼出游从容( 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 )(11)、是鱼之乐也( 这 ) (1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怎么 )(1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完全,确实是 )3、重要句子翻译1、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2、在这时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内搜捕三天三夜。3、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4、庄子与惠施在濠

12、水的桥上游玩5、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6、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7、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整体感知(内容及写法理解)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惠子相梁是庄子一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文中庄子不直言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借讲鹓鶵鸟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清高自守,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2、故事中的鹓鵮、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鹓鵮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 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3、惠子相梁一则,庄子不直截了当的阐述自己思想,

13、而用故事进行比喻,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答案: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形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体现了庄子语言机敏、幽默、诙谐,富有想象力的特点。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      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 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14、60;  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鹩鹌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复习学案答案1、庄子  秋水 战国 道 2、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喻庄子) 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 功名利禄 3、(1)动词,做宰相(2)前“吓”为拟声词,后“吓”为动词,吓唬(3)这(4)怎么 4、(1)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5、略。6.本题a项中“国”应理解为“国都”,b项“于”是“向、到”之意,c项“吓”应解释为“吓唬”。d项解释正确7. 于:介词,引出动作处所,从。 于:介词,在 固:副词,本来。 固:副词,固然8.本题中a项中“于是”在句中并非一个词,而是一个介宾短语,这个短语是由介词“于”加上代词“是”构成,可译为“在这时”,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作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答案:a9.本题中有三项属于词类活用,a、b、c三项中加点词语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中“过”由名词“过错”变为动词“犯过错”, b、 c选项“相”由名词“辅助君主的人”变为动词“当宰相”,只有d项是一般用法。 答案:d10.答案:庄子认为鱼“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