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易错题练习(含解析)(新版)沪教_第1页
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易错题练习(含解析)(新版)沪教_第2页
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易错题练习(含解析)(新版)沪教_第3页
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易错题练习(含解析)(新版)沪教_第4页
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易错题练习(含解析)(新版)沪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选择题(共15小题)1 .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质.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的有效成分为铀,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质子数为9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8B.核电荷数为92C.中子数为143D.铀是一种金属元素2 .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OO*8+Q0O甲乙丙丁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B.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3 .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

2、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D.该图可示意CO与Q的反应4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以下对该反应前、反应后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B.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二.”分子与“O二分子的个数比为4:35 .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GT该资料由能乌盘友情提供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6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3、()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A.B.C.D.7 .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l,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B. 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的含氧酸钾盐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D. 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8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8 .碱性溶液能使

4、酚血: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血: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10.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该资料由7及鬲提供C.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A.第组的原

5、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B.第组的粒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C.第组的原子都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D.第组的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14 .今年1月,广西柳州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馍-镉”充电电池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质量为112g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15 .葩137有放射性,过量摄入葩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葩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葩137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葩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葩137的

6、相对原子质量为137gC.葩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葩137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0二.填空题(共10小题)16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带正电荷的粒子有二17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一和核外带负电荷的一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电荷数称为元素种类是由_决定的.18 .(1)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和_两部分.(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它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原子的核内有一个质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一电子成为阳离子.(3)上述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2,由此可知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中子数为二该资料由友情提供19

7、.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物即B户c/一敏原子*0一迫源/皿分子示意图*48,"J国2看图回答:(1)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字母序号)(2) A中氮、氢原子数之比为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二(3) 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二.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20.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1)图甲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氛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甲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_(填序号)决定的.A.最外层电子数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D.质子数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2)图乙

8、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结合生成水.2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O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该资料由ABC(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 C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 B是由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 二2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根据如图1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填离子符号)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该粒子在化

9、学变化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D为离子,则B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图2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2)写出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3)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_(任写一点).24 .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基本学科观念,请你从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核等选项中选择序号填空.(1)原子序数主要取决于原子中的_(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3)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原子

10、中的_(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中的关系密切.2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反应类型为_三.解答题(共5小题)26 .以钠原子为例,(1)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2)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3)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7 .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问题:(1)甲分子中含有一个原子;(2)此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3)在化学变化中,_(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和缪,C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28.建立微观和宏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也让我们感受到化学微观世界的浪漫与奇妙

11、.(1)若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请按示例补充完成图中B、C图对应横线上的内容,并画出D中的微观示意图.该资料由二,益彘;友情提供A:单质B:C:D:混合物(2)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则图中可以用来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以是_(按“反应物一生成物”的顺序,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中钠原子或氯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是二(4)由上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29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锯(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1)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2)银原子核外电

12、子层数为二(3)银原子最外层容易电子.(填“得”或“失”)30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选填序号).甲乙丙(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选填序号)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该资料由A星学线友情提供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 .选择题(共15小题)1

13、 .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质.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的有效成分为铀,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质子数为9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8B.核电荷数为92C.中子数为143D.铀是一种金属元素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分析,金属元素的名称一般带有“金”旁.解答:解:A由于铀的质子数是92,原子核外电子数是92,故A不正确;日由于铀的质子数是92,核电荷数为92,故B正确;C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为=235-92

14、=143,故C正确;D由铀的名称可知,铀是一种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对原子结构的考核,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微粒之间的关系.2 .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OO180甲乙丙丁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B.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II拟图型.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

15、化,分析原子的变化;日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C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D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该资料由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A正确;日由上图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故B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D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正确.故选C.点评

16、: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3 .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戾)+00*)+*)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D.该图可示意CO与Q的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II拟图型.分析:观察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分析能否可示意CO与Q的反应.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

17、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故A正确;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的一种分子是由3个原构成,生成物的分子是由4个原子构成的,该图不可示意CO与Q的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4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以下对该反应前、反应后的说法错误的是(该资料由想为友情提供RhYtit反|电AA.反应前、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B.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

18、“0>”分子与“。0”分子的个数比为4: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II拟图型.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以及物质的总质量的变化等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微颗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均为混合物,故A正确;日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C正确;D由上图可

19、知,参加反应的“1二”分子与“口二;”分子的个数比为2:1,故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 .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GH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该资料由二卷杂为友情提供分析: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

20、学式为GH、乙物质的化学式为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O,利用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对所得结论的评价.解答:解:A、由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QH.故结论A正确;日由乙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乙物质是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结论B正确;C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由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kQ属于氧化物;丙物质的化学式为QHO,不属于氧化物.故结论C不正确;D由反应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故结论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

21、出物质的化学式,考查知识运用能力.6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A.B.C.D.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的结构和带电荷的情况考虑本题.解答:解:有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例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所以说法错误;原子和分子都时刻在不断运动,所以说法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说法正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说法正确;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

22、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所以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质子、中子、电子,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7 .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l,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B. 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的含氧酸钾盐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D. 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

23、组成.分析:根据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产-1.假设n=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质子数为7,符合题意;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根据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假设n=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质子数为7,符合题意;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A、由于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因此不可能形成X(OH3的碱,

24、故A不正确;B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可形成KNO或KClO3,故B正确;C当n=1时,没有此元素存在;当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核电荷数为7,该元素X为氮元素;当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核电荷数为17,该元素X为氯元素,故C正确;DXN元素能与金属Mg元素形成化合物MgNb,Cl元素能与金属Na元素形成化合物NaCl,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的关系,利用假设n分别为1、2、3来讨论即可解答,难度不大.8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B.碱性溶液能

25、使酚血: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血: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中子不带电考虑本题;B、根据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考虑;C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考虑;D根据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解答:解:A、中子不带电,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故A推理正确;B碱性溶液能使酚血: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血:试液变红的溶

26、液一定呈碱性,故B推理正确;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反应,不定是中和反应,故C推理错误;D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D推理错误.故选A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带电的微粒和不带电的微粒,酸碱盐与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中和反应的定义.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该资料由.氟崂想杷友

27、情提供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日pH小于5.6的为酸雨;C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DX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解:A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A错误;日pH小于5.6的为酸雨,故B错误;C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C正确;D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

28、是酸和碱.故选:C.点评: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结构、酸雨的界定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C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29、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根据是()这4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该资料由二记胃热扁友情提供A.它们都带有电荷B.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C.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微粒所带的电荷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进行解答.解答:解:A、在第二个和第四个微粒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呈中性,而其它两个都带有电荷,故A说法错误;日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

30、子的总称,由于微粒的质子数不同,不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故B说法错误;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应该是电子层数和每一层上的电子数也相同,可以看出前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最后一个多了一个电子层,故C说法错误;D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可知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D说法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A.第组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B.第组的粒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C.第组的原子都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D.第组的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

31、周期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去电子,同一族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离子化合物一般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第组的原子中碳原子不易得电子,故A错;日第组的粒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不位于同一族,氨位于零族,镁位于第二主族,故B错;C第组的原子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故C错;D第组的原子都是第二周期,故D正确.该资料由 印;湛而犷 1cM友情提供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4 .今年1月,广西柳州龙

32、江河发生镉污染.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馍-镉”充电电池.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质量为112g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从元素种类的造字上分析元素的种类;B.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真实质量上分析;CD.从原子中有关微粒的数量计算方法上分析微粒的数量解答:解:A.镉字的偏旁是金字旁,故镉是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B.原子的实际质量不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从题目看不能得出镉原子的实际质量,只能得出

33、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故B的说法错误.C.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也应为48.故C的说法正确.D.在原子中,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而质子数又等于原子序数,因此镉原子的中子数为112-48=64.故D的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质量的有关知识和原子中微粒数量间的关系的知识,注意在原子中“质子数位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数量关系.15 .葩137有放射性,过量摄入葩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葩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葩137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34、葩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葩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gC.葩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葩137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0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日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判断.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判断.D根据题意结合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解答: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已知葩-137的质子数为55,故核外电子数为55,所以错误.日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是“1”常省略,所以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已知葩-137的质子数为55,故核电荷数为5

35、5,所以正确.D已知葩137的中子数为82,由A可知核外电子数为55,因此葩137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2-55=27,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结构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明确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原子内部各种粒子间的质量、电荷、数目关系,是解题的基本要求2 .填空题(共10小题)16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带正电荷的粒子有原子核、质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各微粒带电情况来分析本题解答:解:分子、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带正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

36、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故答案为.原子核、质子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原子不显电性,质子和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17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故填:原子核,电子,核电荷数,质子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构成的知识,完

37、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 .(1)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它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原子的核内有旦个质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3)上述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2,由此可知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中子数为14.圜1图2友情提供该资料由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回答;(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回答;(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分析回答解答

38、:姐:(1)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它的原子的核内有13个质子,属于铝元素,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3)上述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2,由此可知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是13,中子数为:27-13=14.故答为:(1)核外电子;(2)金属,13,失去;(3)27,14,.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19 .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物即A,Bpc+D口一徐鞭子O一乳衍T段子.分

39、子示意图/4OO.看图回答:(1)属于氧化物的是C(填字母序号)(2) A中氮、氢原子数之比为1:3,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4:3.(3)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本门2N2+6H2O,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II拟图型.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计算、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和氮定条件气,反应的方程式是:4NH+3O-:2K+6H2O,由

40、此可知:(1)属于氧化物的是水;(3) A为氨气,氮、氢原子数之比为1:3,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4:(1X3)=14:3.一定条彳牛(4) 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了水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4NH+3Q2+6/0,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一定军平二故答为:(1)C;(2)1:3,14:3;(3)4NH+3Q'、2Na+6H2O,置换反应.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20.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氛

41、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甲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A(填序号)决定的.A.最外层电子数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D.质子数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2)图乙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图甲图乙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化学反应*II拟图型.分析:(1)依据反应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变化情况、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解答;(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的实质.解答:解:(1)依据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变化

42、过程中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可知,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答为:(1)A,离子;(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点评:此题是对物质间反应的微观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微观图示的有关含义掌握有关的分子结构情况;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O”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r.ABC(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混合物(选填“混合物”

43、或“纯净物”);(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分子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2: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II拟图型.分析:(1)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3)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构成的粒子;(4)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BC(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是由不同

44、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2)以上变化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分子构成的;(4)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2:1.故答为:(1)混合物;(2)化合反应;(3)分子;(4)2:1.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构成及种类,也才能正确的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方程式.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根据如图,1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该资料由修旭1型;友情提供A、B、G 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S2 (填离子符号)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该粒子在化学

45、变化中容易得到(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D为离子,则B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2)图2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回答;根据原子结构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对于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根据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回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分析回答解答:解:(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上述

46、示意图图1中,共有4种质子数,共包含四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在E中,核内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属于阴离子,是硫离子,符号为:S2.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由于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则m=17-2-8=7,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若D为离子,应为氯离子,化合价为-1价,B为钠离子,化合价为+1价,则B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2)图2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故答为:(1)四质子数;S2 ;7, NaCl; (

47、2)点评:本题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会根据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判断元素的种类,元素的性质等.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写出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Cl;(3)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电子层数相同(任写一点)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分析;(2)根据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写出其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3)根据原

48、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分析.解答:解:(1)由于元素的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的,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原子序数为11元素为钠元素,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为氯元素,钠为+1价,氯为-1价,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3)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可以看出,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电子层数相同等.故答为:(1)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NaCl;(3)电子层数相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4.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基本学科观念,请你从质子数、

49、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核等选项中选择序号填空.(1)原子序数主要取决于原子中的(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工(3)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原子中的工(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中的关系密切.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及原子的构成粒子分析,并知道它们对原子及元素的性质的关系来解答解答:解:(1)原子序数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该资料由里以萼友情提供(2)一个质子的质量约等于一个中子的质量约等于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原子质量的大小取决于质子和中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所

50、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故答案为:(1);(2);(3);(4).点评:熟练掌握原子中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即: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催化剂(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HOyC2HO,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加压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II拟图型.

51、分析:(1)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1)由图示可知,左方框图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2)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GHb+HzO傕化剂加压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答为:(1)混合物;催化剂加压C2HkO,化合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的反应类型及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内容.1 .解答题(共5小题)26 .以钠原子为例,(1)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

52、有哪几种?(2)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3)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两者的带电量相同,一正一负,所以整个原子显示的是电中性.故答案为:(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和电子;(2)钠原子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构成原子核,11个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3)钠的原子核中1

53、1个质子带11个单位的正电荷,1核外11个电子带1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内各量所带电荷情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27 .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问题:(1)甲分子中含有个原子;(2)此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3)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甲十和蒙,(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II拟图型.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分析甲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3)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甲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故答为:(1)2;(2)1:1;(3)原子.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