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讲高含水期油田油藏管理绪 论一、油藏管理概念二、油藏管理的任务三、油藏管理的模式四、油藏管理过程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 油藏工程油藏工程: 研究油田开发方法的一门科学技术。 从总体上认识和改造油气藏的综合工程学科。 从技术角度讲,包含二层意思:从技术角度讲,包含二层意思: (1)认识和分析组成油藏各个部分的物理化学)认识和分析组成油藏各个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油气开采中的作用;性质,及其在油气开采中的作用; (2)在开采过程中,油藏内部所发生的物理化)在开采过程中,油藏内部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和发生变化的机制,及其对油气开采的影响。学变化和
2、发生变化的机制,及其对油气开采的影响。 油藏管理是油藏工程的延伸和拓展油藏管理是油藏工程的延伸和拓展绪 论探井评价油藏评价开发规划油田投产一次/二次采油动态监测与分析开发调整EOR报废业务领域绪 论油气田开发的发展简史油气田开发的发展简史近代石油工业的起点:近代石油工业的起点: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Seneca Oil Co。DRAKEs Well:21米深米深 第一阶段(开始第一阶段(开始1930年前后年前后)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世纪30s40s)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世纪40s50s)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世纪50s以后)以后)绪 论 进入8
3、0s后期,世界油气资源的新发现越来越少,油田开发的对象逐步向难开发的地下资源,油气资源开采的技术难度、投资额度和分险程度日益增高。因此,油藏工程已发展为对多个油藏或整个油区如何制定及实施某种优化的、灵活的、适应全球化的油藏管理经营策略的进程。绪 论 近40年全球发现的油气田规模变化趋势油气田当量油气田当量(108 桶油当量)桶油当量)年年 代代607080900.5123526130031412105162113902517920817015451090956652101161164520绪 论 60年代所发现的油藏规模平均为年代所发现的油藏规模平均为1.15亿吨;亿吨; 80年代已降至年代已
4、降至0.12亿吨;亿吨; 90年代年代 进一步降至进一步降至0.05亿吨。亿吨。 单井日产量:单井日产量:1981年为年为19.5吨,吨, 到到1995年降至年降至6.7吨。吨。绪 论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石油工业的发展 20世纪世纪2030年代,重力、地震折射波、沉积学、年代,重力、地震折射波、沉积学、背斜理论,两个高峰:背斜理论,两个高峰: 19251930午,世界年平均发现原油约午,世界年平均发现原油约27亿吨;亿吨; 19351940年,世界年平均发现原油年,世界年平均发现原油41亿吨。亿吨。 20世纪世纪4050年代,电测方法、蒸汽法开采稠油、年代,电测方法、蒸汽法开采稠油、深水钻井、完
5、井技术、注水开发技术,年平均原油深水钻井、完井技术、注水开发技术,年平均原油发现率为发现率为3355化吨。注水技术使油田采收率普遍提化吨。注水技术使油田采收率普遍提高了高了1520。绪 论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石油工业的发展 20世纪世纪6070年代,板块理论、地震勘探年代,板块理论、地震勘探的叠加技术、定向钻井技术、大型水力压裂技的叠加技术、定向钻井技术、大型水力压裂技术,年平均增长量为术,年平均增长量为37亿亿56亿吨。亿吨。 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科技的发展进人年代以来,石油科技的发展进人了高新技术发展阶段。特别是当前的信息技术,了高新技术发展阶段。特
6、别是当前的信息技术,正对世界石油工业进行着一场革命。正对世界石油工业进行着一场革命。8090年年代,每发现和开发代,每发现和开发 l 桶原油的成本已下降了桶原油的成本已下降了60。绪 论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为石油工业在动荡的油价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起到为石油工业在动荡的油价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了保驾护航作用 世界大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成本变化趋势 单位:美元/桶年份年份19861986198719871988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发现成本发现成本7.017.004.896.704.504.604
7、.104.304.204.154.15生产成本生产成本5.045.004.895.105.295.014.894.504.004.113.83直接成本直接成本12.112.09.7811.89.799.618.998.888.208.267.98绪 论 二十世纪后期石油公司经营战略跨越了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后期石油公司经营战略跨越了三个阶段 : 20世纪世纪70年代规模取胜时代;年代规模取胜时代; 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成本取胜时代;年代以来成本取胜时代; 20世纪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了高新技术取胜的时代。年代以来进入了高新技术取胜的时代。 在新的技术革命冲击下,对石油生产、经营管理以至工作方式
8、、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油公司积极寻求一种新的灵活的具有商业观点的管理模式。“油藏管理”(多学科工作组)的出现就是顺应这种技术革命的要求而应运而生。一、油藏管理概念 油藏管理概念 1、定义:Judicious use of available resources to maximize economic recovery 正确地应用各种资源以求获得最大正确地应用各种资源以求获得最大经济经济采收率。采收率。 “resourcesresources”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措施)(措施) PeoplePeople、equipmentequip
9、ment、moneymoney、echnologyechnology 一、油藏管理概念 M.L Wiggin and R.A Startgman 认为:认为: 油藏管理从操作的角度是“从油藏的发现至枯竭和最终报废这一全过程中,对油藏进行识别、测量、生产、开发、监督和评价的一整套操作和决策。” 摘自 SPE 20747 (1990年) “An Approach to Reservoir Management”A. Satter, J.E. Varnon认为:认为: 油藏管理就是利用已有资源(人力、 技术和财政)通过优化开采并降低资本投 资和作业费用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 益。 摘自 SPE223
10、50 (1992年)“ Reservoir Management Technical Perspective”一、油藏管理概念2、发展历程 油藏管理(Reservoir Management)起源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完善于90年代(Advanced Reservoir Management),又称为油藏经营管理. 1) 70年代年代 认为油藏工程是油藏管理活动中唯一的技术,油藏工程学 科有 了长足的发展,如试井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和油田开发理论。 2) 80年代年代 油藏描述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起到了 越来越重要作用,油藏管理中形成了油藏工程师与地质家的密切合作。因此开发
11、地震,沉积相理论、测井解释等技术发展很快。一、油藏管理概念 3) 90年代年代 油藏地质、油藏工程、地球物理、钻井、采油、地面建设、经济评价各学科共同协调,共同经营油藏,形成了较完善的油藏经营管理。 有人认为:油藏管理不是一项技术,它有人认为:油藏管理不是一项技术,它是使石油资源实现最大价值的策略。是使石油资源实现最大价值的策略。一、油藏管理概念一、油藏管理概念油藏工程油藏描述油藏工程油藏工程地球物理地球物理油藏描述油藏描述油藏管理钻井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艺采油工艺地面建设地面建设环环 境境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油藏工程油藏工程一、油藏管理概念3 3、油田开发各个阶段、油田开发各个阶段 油气田开发具有
12、整体性、连续油气田开发具有整体性、连续性、长期性的特点。一个油田从发现、投入开发到采性、长期性的特点。一个油田从发现、投入开发到采出全部可采储量,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油出全部可采储量,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油藏管理始于油田的发现,终于油田报废。藏管理始于油田的发现,终于油田报废。 发现发现投入开发投入开发油藏经油藏经营管理营管理勘探勘探油藏描述油藏描述一次采油一次采油三次采油三次采油二次采油二次采油报废报废二、油藏管理的任务是否具有是否具有工业价值工业价值估算估算地质储量地质储量开发方案开发方案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最佳顺序最佳顺序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成本对比成本对比从发现
13、井资料估算出投入商业性开采所需最小储层范围和性质油田开发各个阶段油藏管理的任务 1、远景分析、远景分析 获取勘探许可证,勘探组负责远景分析。根据地震资料获取勘探许可证,勘探组负责远景分析。根据地震资料和探井资料,推测前景或有前景的其它井位,估计勘探储量和探井资料,推测前景或有前景的其它井位,估计勘探储量大小,寻求重大发现。大小,寻求重大发现。 2、评估阶段、评估阶段 在此阶段,要进行评价井设计,确定储层的在此阶段,要进行评价井设计,确定储层的范围和性质。(需要二年或更多时间)范围和性质。(需要二年或更多时间)二、油藏管理的任务 3、开发决策、开发决策 进行油藏工程研究和经济评价,进行油藏工程研
14、究和经济评价,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并制定适宜的实施方案。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并制定适宜的实施方案。 4 4、前期作业、前期作业 前期钻井作业、地面设施(海洋前期钻井作业、地面设施(海洋平台、油轮、管道)规划和建设。(需二年左右)平台、油轮、管道)规划和建设。(需二年左右) 5 5、生产阶段、生产阶段 最大限度提高单井产量,减缓产量的递减速度,最大限度提高单井产量,减缓产量的递减速度,延长稳产期。(可能长达十到几十年)延长稳产期。(可能长达十到几十年) 6 6、废弃阶段、废弃阶段 一旦生产不再经济可行,油田便被报废。(报一旦生产不再经济可行,油田便被报废。(报废的有关操作可能需废的有关操作可能需1
15、12 2年)年)二、油藏管理的任务 4321三、油藏管理的模式 1、油藏管理目标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从油藏中采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从油藏中采出最大量的油和气。即通过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优化出最大量的油和气。即通过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优化过程,使油田开发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过程,使油田开发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影响油藏管理的因素 油藏油藏管理管理储层特征市场需求分析法规限制工艺技术经济因素三、油藏管理的模式 三、油藏管理的模式 油公司内部环境:油藏经营目标、财政实力、内部机制、人员专业素质 经济环境 :总体经济形势、油气价格、投资机会与效益 社会环境 :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设施与安全、社会
16、法 规 技术力量和手段是油藏管理成功的基本条件 包括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技术和工艺(工具)应用、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三、油藏管理的模式物探地质地质部地质部油藏采油设备工程部工程部钻井井下作业部作业部生产经理3、组织管理形式 油公司根据油田开发项目的需要,组建由多学科专业人员构成的油藏管理团队(Multidisciplinanry Work Team)旧体制下的组织机构旧体制下的组织机构三、油藏管理的模式3、组织管理形式 新体制下的组织形式强调多学科间的协同作用,加强不同专业间的横向联系。使不同专业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进行互补,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专业知识。新体制下的组织机构新体制下的
17、组织机构职能领导部门职能领导部门生产经理生产经理多学科油藏管理团队成员三、油藏管理的模式油藏管理团队成员组成油藏管理团队成员组成油藏油藏管理管理三、油藏管理的模式新体制下工作模式新体制下工作模式获得开采权获得开采权勘探勘探开发开发勘探勘探采油采油处理处理旧体制下工作模式旧体制下工作模式经济经济效益效益三、油藏管理的模式4、油藏管理运作模式 (1)职能部门按具体任务组建油藏管理小组; (2)油藏管理小组制定并提交油藏管理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报告项目进展,向生产经理负责; (3)由职能部门经理和生产经理评价油藏管理小组地工作情况,根据完成任务情况,给予奖励; (4)若项目目标改变(一次/二次采油)
18、,油藏管理成员会随之增减,以满足目标需要; (5)项目专项费用小组提出,最终由工程/作业/监督或生产经理审核批准; (6)小组内部争异,由组长、生产经理、职能部门经理协调。四、油藏管理过程四、油藏管理过程实实施施完完成成调调整整计计划划市市场场分分析析评评价价监监控控实实施施制制定定计计划划设设定定目目标标四、油藏管理过程 1、建立目标 明确具体要求和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设定的目标包括:短期、长期目标 考虑的关键因素:油藏特征、整体环境、现有技术(包 括开发、地质、钻井、完井、采油过程中的先进 技术及其适应性) 短期目标为评价/早期开发规划而进行的钻井和地震数据 采集、开采和报废 长期目
19、标及早确定管理策略(油藏和油田管理中对油田 开采寿命的各项考虑)四、油藏管理过程 2、制定计划 (制定开发方案) 四、油藏管理过程 2、制定计划 (制定开发方案) 不同开发时期,开发策略不同。不同开发时期,开发策略不同。新油田:开发方式、开发层系、新油田:开发方式、开发层系、井网、采油速度、经济评价等;井网、采油速度、经济评价等;老油田:二次采油、三次采油老油田: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基础:多源数据资料、信息分析基础:多源数据资料、信息分析四、油藏管理过程 2、制定计划 (制定开发方案) 数据计划,采集时间和采集次序;数据计划,采集时间和采集次序;数据采集、分析和有效数据确认;数据采集、分析和有效
20、数据确认;数据存储,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存储,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四、油藏管理过程 2、制定计划 (制定开发方案) 建立三维储层模型,建立三维储层模型,进行开发生产历史拟合;进行开发生产历史拟合;预测不同开发方案开发动态。预测不同开发方案开发动态。四、油藏管理过程 2、制定计划 (制定开发方案) 建立三维储层模型,建立三维储层模型,进行开发生产历史拟合;进行开发生产历史拟合;预测不同开发方案开发动态。预测不同开发方案开发动态。四、油藏管理过程 2、制定计划 (制定开发方案) 四、油藏管理过程3、实施 方案实施,应尽可能地将油田投入生产。并由全部授权地项目经理来管理如下活动: (1)设计、制
21、造并安装地面、地下设备; (2)制定钻井和完井方案; (3)收集和分析开发井测井、取心和试井数据,确定油藏特征; (4)完善油藏数据库,修正产量和可采储量预测。四、油藏管理过程 4、动态监测 正确的油藏管理要求对油藏动态进行长期的监控,以确定油藏管理计划与油藏动态保持一致。 主要环节为:动态数据采集、实时分析 专业内容为:(1)油气水产量、含水率、气油比; (2)注水量、注气量、气油比; (3)静压、流压; (4)生产测试、注入测试; (5)产量、注入量随时间变化; (6)观测井的变化。四、油藏管理过程5、过程评价 油藏管理小组应建立确定项目成功的技术和经济标准。 一个项目可能在技术上是成功的
22、,但在经济上是失败的。 以确立的标准,认真地评价项目动态。四、油藏管理过程6、经济优化 经济最优化是油藏管理地最终目标。采用估算产量、资金、作业费用和金融数据,来评价项目地经济情况。四、油藏管理过程7、调整计划 当油藏动态不符合管理方案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对方案和策略作出修正。8、废弃 油藏管理方案应包括开发方案已全部完成时最终的油藏废弃任务。本阶段目标是拆除设施,终止许可证。使环境恢复原来水平。单井废弃目标是尽量减轻将来所担负责任的风险。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从勘探、开发到废弃,会收集到大量的数据。数据采集越多,资金投入越大。如何有效、经济、合理地采集、利用这些数据,是成功
23、地实施油藏管理的关键。数据管理包括: 数据计划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数据确认 数据库建立和使用 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1、油藏数据分类 油藏数据主要分为:地震、地质、测井、流体、 试井、生产数据 类别类别数数 据据测井时间测井时间责任人责任人地震地震构造、地层、断层、构造、地层、断层、厚度、流体、井间厚度、流体、井间非均质非均质勘探阶段勘探阶段地震学家地震学家地球物理工程地球物理工程师师地质地质沉积环境、成岩作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断层、用、构造、断层、裂缝、岩性裂缝、岩性勘探阶段勘探阶段开发阶段开发阶段地质师地质师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类别类别数数 据据测井时间测井时间责任人责任人测井测井深
24、度、层系、厚度、孔深度、层系、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原始饱隙度、渗透率、原始饱和度、气和度、气/油油,油油/水界面水界面钻井阶段钻井阶段地质学家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岩心岩心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岩石压缩系数、粒度、岩石压缩系数、粒度、孔隙结构类型、孔隙度孔隙结构类型、孔隙度 油层物理学家油层物理学家流体流体体积系数、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溶解度、化学组粘度、溶解度、化学组分、相态、比重分、相态、比重发现井发现井勘探阶段勘探阶段开发生产阶段开发生产阶段油藏工程师油藏工程师实验分析员实验分析员试井试井油藏压力、有效地层系油藏压力、有效地层系数、分层、
25、断层、生产数、分层、断层、生产指数、残余油饱和度指数、残余油饱和度发现井发现井探边阶段探边阶段开发生产阶段开发生产阶段油藏工程师油藏工程师采油工程师采油工程师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类别类别数数 据据测井时间测井时间责任人责任人生产生产和注入和注入油气水产量、累积产量、油气水产量、累积产量、气水注入量、累积注入量、气水注入量、累积注入量、注入和生产曲线注入和生产曲线开采阶段开采阶段注入阶段注入阶段采油工程师采油工程师油藏工程师油藏工程师基本数据基本数据油藏深度、层序、油藏厚油藏深度、层序、油藏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流度、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体饱和度有效数据确认阶有效数据确认阶段段 油层物理学
26、家油层物理学家流体流体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溶解度、化学组分、度、溶解度、化学组分、相态、比重相态、比重发现井发现井勘探阶段勘探阶段开发生产阶段开发生产阶段油藏管理小组油藏管理小组特殊数据特殊数据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岩石压缩系数、孔隙大小岩石压缩系数、孔隙大小分布分布多源数据分析多源数据分析阶段阶段油藏管理小组油藏管理小组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2、数据采集计划 数据采集时间、顺序、采集数量、 采集频率、可靠性确认 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3、数据的确认、数据的确认 由于油藏的数据量大,来源和采集渠道多,数据间存在很大的误差。因此,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要进
27、行细致的检查、复验,以获得真实可信的有效数据。 用岩心分析数据校正测井解释获取孔隙度、饱和度及分布;用状态方程和经验公式确认流体性质数据;地质图件的绘制基于沉积环境和沉积学的研究;断层、流体的不连续由井间干扰和脉冲试井或示踪剂测试;原始地质储量、水体大小和强度用物质平衡法、油藏模型;相渗曲线、流体性质、PVT资料用相关经验方法校正。 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地质信息地质信息集成集成开发信息开发信息集成集成油藏工程油藏工程计算计算开发动态开发动态管理管理经济分析经济分析与评价与评价数据库数据库维护维护油藏数据系统油藏数据系统4、数据管理系统 当多源数据经有效数据确认程序分析、修正并确认后,进入数据管
28、理系统和集成信息系统,供学科团组成员共享。 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五、油藏管理的数据库5、油藏管理信息集成系统 以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集成了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建模、开发、测试、采油等各方面信息,通过数据转换和分析,实现油藏管理小组内的数据共享。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1、油藏管理中的地质工程协同 油藏工程工作的重点是确定给定油田各个油藏单元的特性,评价生产历史,预测未来开发动态,编制和优选开发方案。在开发设计中,地质和工程协同化表现在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可直接用于油气藏数值模拟器。地质工程的协调贯串在整个油田开发过程中, 即:评估阶段; 规划阶段; 开发阶段; 油藏管
29、理阶段 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1、评估阶段油藏管理小组成员之间联系 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2、规划阶段油藏管理小组成员之间联系 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3、开发油藏管理小组成员之间联系 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4、油藏管理阶段小组成员之间联系 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总投资总投资成本与成本与费用费用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模型模型不确定不确定因素分析因素分析和风险和风险经济经济极限极限界定界定方案优先方案优先开发经济开发经济动态预测动态预测 油藏管理 油藏管理 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 2、油藏管理中的经济评价 油藏管理经济分析模式 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
30、用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1)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油藏管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指标体系 经济指标体系技术指标体系反映开发方案技术水平的指标包括: 总产量、总采出程度、稳产期末采出程度、采油速度经济指标体系由静态和动态指标组成: 静态:总投资、利润、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静 态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 动态:静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六、油藏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3、地质工程经济评价一体化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 从传统的决策评价方法看,大都习惯于在一次性提交的方案里选择最优方案,这种“开发方案经济评价优选方案”的单向评价程序缺少向开发
31、方案设计人员反馈信息的过程,经济评价者只是被动地应付已有方案的优选,而开发设计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又不能一次就准确地编制出在技术和经济角度均优的方案,使得技术设计和经济评价严重分离。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 因此,经济评价者应将初步的评价结果反馈给开发方案设计人员,使之明确各类方案、各种开发方式的经济效益水平,以便开发方案设计人员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调整、修改方案,提供更好的方案供评价人员评价、优选。这种多次循环反馈式的评价程序构成了油田开发方案优选的基本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1、综合开发指标评价体系 (1)反映开发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开发
32、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地质因素。在充分了解油藏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相应的开发方案。因此在单纯考虑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时,将试采期状况、稳产期产量和产能递减率作为评价指标。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1、综合开发指标评价体系 (1)反映开发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1、综合开发指标评价体系 (1)反映开发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试采状况:油藏试采期问,单井日产量的高低和开采的稳定性,反映天然能量的大小和能否保证油藏长期稳产高产方面的情况。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1、综合开发指标评价体系 (1)反
33、映开发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稳产期产量:稳产期的总产油量,反映采出程度的高低和忠产量的大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1、综合开发指标评价体系 (1)反映开发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产能递减率:进入递减期后的产能递减速度,直接影响总产油量和最终采收率。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钻井工程钻井工程投资投资采油工程采油工程投资投资酸化压裂酸化压裂工程投资工程投资集输工程集输工程投资投资辅助工程辅助工程投资投资净化工程净化工程投资投资开发投资开发投资1、综合开发指标评价体系 (2)反映开发投资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发投资由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全部开发工程手段的投资所构成。
34、油气田开发工程主要包括: 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钻井工程钻井工程投资投资采油工程采油工程投资投资酸化压裂酸化压裂工程投资工程投资集输工程集输工程投资投资辅助工程辅助工程投资投资净化工程净化工程投资投资开发投资开发投资1、综合开发指标评价体系 (2)反映开发投资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发投资由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全部开发工程手段的投资所构成。油气田开发工程主要包括: 钻前准备工程、钻井工程、测井工程、固井工程、完井工程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钻井工程钻井工程投资投资采油工程采油工程投资投资酸化压裂酸化压裂工程投资工程投资集输工程集输工程投资投资辅助工程辅助工程投资投资净化工程净化工程投资投资开发投资开发投资1、综合开发指标评价体系 (2)反映开发投资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发投资由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全部开发工程手段的投资所构成。油气田开发工程主要包括: 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相关工程,包括一、二、三次采油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七、油藏管理优化决策模式钻井工程钻井工程投资投资采油工程采油工程投资投资酸化压裂酸化压裂工程投资工程投资集输工程集输工程投资投资辅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翻译自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635-2024 《白头翁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373-2024 《油莎豆苗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
- 跨部门合作项目推进框架
- 电路2考试题及答案
- 软件开发项目进度跟踪管理工具
- 产品需求分析工具
- 地磅员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全日制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专理工考试题及答案
- 录入与排版教学计划
- 呼吸衰竭小讲课课件
- 气瓶检验员考试题库
- AAMA2605-铝窗(板)更高标准有机喷涂的非官方标准、性能要求、测试程序
- 第一章三国演义讲义课件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西语国家概况
- GB/T 5271.29-2006信息技术词汇第29部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与合成
- GB/T 28248-2012印制板用硬质合金钻头
- 淄博市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及答案
- 大运河前世今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