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岳阳楼记教学.doc_第1页
教学课题岳阳楼记教学.doc_第2页
教学课题岳阳楼记教学.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课题岳阳楼记教学教学课题 岳阳楼记 教学 目标 1、准确理解重点字句含义;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方法和能力。2、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重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教学难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写情,由情言志。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滕子京是很有才学的人,在岳阳楼落成之时,他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

2、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60 个字写景抒情,很有气势。但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写得就更好。岳阳楼记共 368 字,文情并茂,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岳阳楼记。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 岁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

3、,久不被重用。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2 )背景链接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 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2.生难字词 (1)字音 谪守(zh) 滕子京(tng) 衔远山(_ián) 浩浩汤汤(shng) 朝晖夕阴(hu) 潇湘(_io _ing) 迁

4、客骚人(so) 淫雨(yín) 霏霏(fi) 怒号(háo) 樯倾楫摧(qiáng)(jí) 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míng) 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u) 宠辱偕忘(_i) (2)词义 【谪守】贬官。守,指做州郡的太守。【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5、际涯,边际。【朝晖夕阴】早晚阴晴多变。晖,日光。【迁客骚人】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来也称诗人为“骚人”。【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芒。【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樯倾楫摧】桅杆拿倒下,船桨断折。【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冥冥,昏暗。【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谗畏讥】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3)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学的

6、能力。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共 5 段,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第二部分(第 24 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文的主体) 第一层(第 2 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二层(第 34 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第三部分(第 5 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三、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

7、句)振起全篇,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2第 2 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3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

8、哪些? 明确:(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明确: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5朗读第 3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6朗读第 4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步骤四 深层探究 探究写法 (一)深层探究 1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9、 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2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明确: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3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明确:“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4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明确: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5提问:怎样

10、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二)探究写法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