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河中桥荷载试验方案_第1页
五龙河中桥荷载试验方案_第2页
五龙河中桥荷载试验方案_第3页
五龙河中桥荷载试验方案_第4页
五龙河中桥荷载试验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宜昌市五龙河中桥荷载试验检测方案宜昌市虹源检测有限公司二零一八年十二月1 .项目概述12 .试验目的33 .试验依据34 .静载试验34.1 桥梁外观检查34.2 静力荷载试验用车34.3 荷载试验的力口载原贝U44.4 有限元计算44.4.1 有限元计算模型44.4.2 冲击系数的确定54.5 加载控制截面及应力和挠度测试截面与测点布置54.5.1 应力和挠度测试控制截面54.5.2 应力和挠度测点布置64.6 静载试验工况及加载效率74.7 静载试验车辆布置84.8 加载程序144.9 分级加载理论计算值174.10 试验的注意事项224.11 非正常终止试验条件224.12 荷载试

2、验时裂缝观测225 .动载试验235.1 有限元计算结果235.2 试验项目245.2.1 脉动试验245.2.2 跑车试验245.2.3 跳车试验245.2.4 刹车试验246 .荷载试验组织机构257 .本次荷载试验条件和时间安排257.1 荷载试验条件257.2 荷载试验时间安排258 .安全保障体系及环保措施268.1 车辆组织措施268.2 车辆安全管理279质量、进度保证措施271.1 质量保证体系271.2 建立健全的内部奖罚制度281.3 明确岗位职责281.4 检测结果提交2810 .安全保障体系及环保措施2910.1 结构安全保障2910.2 现场交通管制2910.3 试验

3、车辆及人员安全2910.4 试验设备的安全2910.5 环保措施3011 .安全应急预案3012 .仪器设备311 .项目概述五龙河中桥位于宜昌市夷桥路一五龙三路,桥梁纵向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体系,全桥3孔一联布置,跨径组成为(20+20+2。m,全桥长60m中心桩号K1+127,分左右幅,左幅和右幅结构板梁长度相等,桥位平面位于直线段,桥梁中心线和道路中心线左转斜交69°。本桥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单幅桥横向采用15片预制空心板,空心板梁结构高95cm桥梁立面布置示意见图1.1-1,平面布置见图1.1-2,上部构造跨中横断面见图1.1-3,空心板截面尺寸见图1.1-4。图

4、1.1-1桥梁立面布置图9图1.1-2平面布置图第1页共24页1IB3mmi-图1.1-3上部构造横断面图(cm)A-A1J0(a)中板跨中i.jn(b)边板跨中图1.1-4空心板截面尺寸(cm)桥梁设计主要技术标准为:道路等级:主干道,路幅宽度44m双向6车道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0kN/m2桥面宽度:2.5m(非机动车道)+4.5m(人行道)+11.5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6.0m(中央分FB带)+0.5m(防撞护栏)+11.5m(行车道)+4.5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44.0m桥面铺装:10cm厚C50混凝土+10cm厚沥青混凝土桥梁主要材料:预制

5、空心板及较缝、现浇桥面:C50混凝土桥面铺装:C5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第2页共24页2 .试验目的(D检验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和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通过荷载试验,建立桥梁“指纹”档案,为桥梁的使用、维修和管理提供依据。3 .试验依据(1)五龙河中桥设计文件和相关施工、竣工资料(2)五龙河中桥试验检测合同(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6)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J21-01-2015)(7)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

6、2011)(8)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10)(9)国家现行的其他公路、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4 .静载试验4.1 桥梁外观检查外观检查采用向有关部门(业主、监理、施工方)调查、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荷载试验前,对桥梁各测试截面处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及附属设施、伸缩缝、支座等进行现场外观检查,以查明各部位的实际技术状况,特别是对荷载试验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问题,如上下部结构物的裂缝、缺陷、损坏和钢筋锈蚀状况等,并在试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其变化,检查支座有无偏位、破损情况;在加载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后,也要对受加载影响较大的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4.2 静力荷载试验用

7、车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城-A级,本次试验荷载拟采用6辆重360kN的三轴载重汽车,加载车尺寸参数取值见图4.2-1。荷载试验前,对每辆三轴载重汽车进行准确装载称重,单车总重量尽量控制在360±10kN以内,前轴尽量控制在70±5kN以内,中轴和后轴总重尽量控制在290±5kN以内。第3页共24页70145145图4.2-1试验车辆的轴距(单位:m)和轴重(单位:kN)4.3 荷载试验的加载原则各工况下试验所需加载车辆的数量,将根据设计标准活荷载产生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下式所定原则等效换算而得:寸SSq一s1式中:“q静力试验荷载效率;&一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

8、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内力、应力或变位的最大计算效应值;,S一检算荷载产生的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应力或变位的最不利计算效应值;N一按规范取用的冲击系数值。静载试验荷载效率”q,对交(竣)工验收荷载试验,宜介于0.851.05之间。4.4 有限元计算4.4.1 有限元计算模型五龙河中桥上部结构为3x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根据现场条件和桥梁结构类型,选择左幅和右幅桥第1跨和第2跨进行静动载试验。采用MIDAS/CIVIL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计算模型如图4.4-1所示。(1) C50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Ec=3.45X04MPa;容重¥=26kN/m3。(2

9、)桥面系第4页共24页桥面铺装为10cm厚C50混凝土+10cm沥青混凝土,C50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容重分别取为26kN/m3和24kN/m3。考虑到沥青混凝土的抗弯刚度较小,另其与混凝土铺装层的粘结力也较较弱,因此在计算中不计入沥青混凝土层对上构抗弯刚度的影响。计入C50混凝土铺装对上构抗弯刚度的影响,10cm厚的沥青混凝土在计算时需考虑其质量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图4.4-1有限元计算模型4.4.2 冲击系数的确定按JTGD60-2004规范计算冲击系数见表4.4-1。表4.4-1结构振动基频和冲击系数规范计算跨径l0/m结构基频f1/Hz冲击系数2004205.0970.2724.

10、5 加载控制截面及应力和挠度测试截面与测点布置4.5.1 应力和挠度测试控制截面应力加载控制截面与应力测试截面见图4.5-1,1#跨为跨中截面A和剪力截面C;2#跨为跨中截面B和L/4截面D。1#跨挠度测试截面分别为13,2#跨挠度测试截面分别为46。第5页共24页小里程大里程3X20m1.20#口1#跨-一二二百3#跨3#台2#跨1#>2糠1.23.8510广了TRL/4口力控后控制中小里程制截控截,面制面D截C面A,B大里程1.2113.8一5一L10图4.5-1加载控制截面及应力测试截面和挠度测试截面(单位:m>4.5.2应力和挠度测点布置(1)测试截面应力测点布置见图4.5

11、-216左侧右侧17口厂|norinriri厂i厂i厂innilizih123456789101112131415(a)20m桥跨截面A、B和D应力测点布置左侧右侧1(b)20m桥跨剪力截面C应力测点布置图4.5-2A、B、C、D截面应力测点布置(单位:m)(一单向应变测点,汶应变花测点)(注:左右侧为从小桩号往大桩号看,下同)第6页共24页(2)A、B和D截面挠度及支座沉降测试布置见图4.5-4。控制截面挠度测点编号为flf8,支座沉降测点为s1s120挠度采用激光挠度仪测试,支座沉降采用百分表进行测试。图4.5-4截面挠度和支座沉降测点布置示意图(挠度和沉降测点)4.6 静载试验工况及加载

12、效率五龙河中桥左幅和幅静载试验共安排16个试验工况,见表4.6-1表4.6-1五龙河中桥荷载试验效率计算表静载工况控制截回控制项目加载车(辆-kN)加载效率系数"(加载弯矩、剪力/理论弯矩、剪力)加载方式1左幅截面A最大止弯矩止拶矩6-360500/529=0.95中载2左幅截面A最大止弯矩止拶矩6-360552/542=1.02偏载3左幅截面C最大剪力剪力6-360152/173=0.88中载4左幅截面C最大剪力剪力6-360249/241=1.03偏载5左幅截面B最大止拶矩止拶矩6-360500/529=0.95中载6左幅截面B最大止拶矩止拶矩6-360552/542=1.02偏

13、载7左幅L/4截面D止弯矩止拶矩6-360385/430=0.90中载8左幅L/4截面D止弯矩止拶矩6-360445/431=1.03偏载9右幅截面A最大止弯矩止拶矩6-360500/529=0.95中载10右幅截面A最大止弯矩止拶矩6-360552/542=1.02偏载第7页共24页11右幅破回C取大剪力剪力6-360152/173=0.88中载12右幅破回C取大剪力剪力6-360249/241=1.03偏载13右幅截面B最大止弯矩止拶矩6-360500/529=0.95中载14右幅截面B最大止弯矩止拶矩6-360552/542=1.02偏载15右幅L/4截面D止弯矩止拶矩6-360385/

14、430=0.90中载16右幅L/4截面D止弯矩止拶矩6-360445/431=1.03偏载注:效率系数中弯矩单位为kNm剪力单位为kN,弯矩截面下缘受拉为正,受压为负,荷载效率中的分母为控制截面单片梁的活载弯矩或剪力;本桥行车道净宽11.5m,按3车道城-A级进行布载计算,同时考虑人群影响;效率系数已考虑冲击系数的影响;试验工况按三级进行加载,一级卸载。4.7 静载试验车辆布置五龙河中桥静载试验各工况加载车辆布置见图4.7-1图4.7-121010小里程-L/控/制/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截面A,B大里程图4.7-1工况1口日=6#日4.2310r=日由35#=>日日0.5.S5白日尸2#

15、B=1#与5O7.022.981.1.22和工况5:左幅截面A、B最大正弯矩中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m)第8页共24页小里程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日日6#n日日=日日5#10W7*控制截/面/A,B4.2臼日3#E3日1.4E3日日2.80后日2#E3B10大里程4#3316.343.660.54图4.7-2工况2和工况6:左幅截面A、B最大正弯矩偏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m)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108.81.26#5#BE3浸点-be1.3巨3日£3eee日o3#2#=控制截.面二,中0T大里程日日4#二日十*rfire1#elh_#10m)8.02图4.7-3工况3:左

16、幅截面C最大剪力中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第9页共24页108.81.2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口.日E6#=日F3口,日目4#UBE3REE3S03#m日=号Em日=|2#3H05155F106.823.1800图4.7-4工况4:左幅截面C最大剪力偏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m)10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L/4控制截大里程4.2图4.7-5工况-104.527:左幅L/4截面D正弯矩中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第10页共24页小里程4.7-6工况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1010L/4一控制截面D5.228:左幅L/4截面D正弯矩偏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1.222.9857.020小里程

17、<=100.50.5asrSB1#2#日白.日日3#曰3日日44.2I-r*-占日4#日日-6#日e大里程中控制截A,B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10图4.7-7工况9和工况13:右幅截面A、B最大正弯矩中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第11页共24页小里程1050.543.666.340rT=1#日日izj!832#百£乖.80UJ4#日日上日日5#三日3#日由/aEa/匕=6#,日日二4.2大里程控心.截面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AB10图4.7-8工况10和工况14:右幅截面A、B最大正弯矩偏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108.021.3$曰4#曰曰曰口小里程013#日臼日日大里程1

18、-AE3日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1.28.810m)图4.7-9工况11:右幅截面C最大剪力中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第12页共24页3.186.8210U1#曰日42.8日日4#=小里程1日白5#E3S白日6#E3日大里程1.2m图4.7-10/制截/.而C8.8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10工况12:右幅截面C最大剪力偏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4.52104.2日日小里程4.21#-0.94.2亍臼5#2#=一6#一曰曰0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10图4.7-11工况15:右幅L/4截面D正弯矩中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第13页共24页大里程m)小里程5.22100,大里程右幅非机动车及人

19、行道D55.10图4.7-12工况16:右幅L/4截面D正弯矩偏载车辆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m)4.8加载程序为防止结构意外损坏,每个工况车辆分级加载,在前一级加载后,应变和挠度示值稳定后再进行下一级加载。加载分级如图4.8-1图4.8-12。在正式实施加载试验前,应先进行预加载试验,检验整个试验测试系统工作状况,并进行调试。加载时间间隔必须满足结构变位稳定对时间的要求,在前一荷载阶段内结构变位相对稳定后,方可进入下一荷载阶段。同一级荷载内,结构最大变位测点在最后5分钟内的变位增量小于第一个5分钟变位增量的15%或小于量测仪器的最小分辨值时,则认为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但当进行主要控制截面最大内

20、力加载程序时,加卸载稳定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小里程0511010I力控制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截面AB大里程小里程10控制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截面a,b1010_方二控制,"-7.02.1.2.98|H727一级加载10015#10.55F7.02.L2.980二级加载7大里程大里程小里程三级加载5F7.02.12.98一|.1.22010I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截面'AB第14页共24页小里程IO左幅m电动车及人行道控制截面A,BZ4#:1#:T6.3413.660.54图4.8-1工况1和工况5荷载分级示意图IO左幅m可动车及人行道0-大里程小里程1010跨控制截面A,B大

21、里程2.801.45#I16.34JJ3.660.547051小里程-p6.343.660.54二级加载工况2和工况6荷载分级示意图图4.8-2irr大里程8.028.02一级加载505011.2剪1力控制截三级加载1.2108.81.2剪1-7左幅m电动车及人行道面小里程小里程448.024.8-3工况3荷载分级示意图图101.277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小里程小里程34上05I6.8211105050C504#Hjri33二4二;侔二C516.823.18,6.82小里程O=i7F01芦0-0,力控制截面大里程剪力控制截大里程面C剪力控制截大里程5注剪力控制截大里程8.8

22、7一级加载小里程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4#10L/4.210,4.52j一级加载1.22J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二级加载小里程4.8-4工况4荷载分级示意图力控制截面大里程三级加载1.2L/4控制截面D5zu大里程一一71-小里程50L#lZbjC二4#:4.2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10L/4控制截面D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10L/大里程.小里程二级加载图4.8-5工况7荷载分级示意图第15页共24页控制截面D42大里程-10,4.52|三级加载小里程T5.22105.22一级加载控制/截面D控制截面D5.2210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控制截面D;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左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大里程小里程大里

23、程小里程大里程图4.8-6工况8荷载分级示意图51.222.987.02051.222.987.02051.222.987.020中JTr控右幅三可动车及人行道7控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7大里程>(:制截面10JA.B10制截面10B10二级加载三级加载图4.8-7工况9和工况13荷载分级示意图0.543.6656.34050.543.666.34050.543.666.34005大里程大里程小里程小里程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二级加载三级加载截面'B10I大里程小里程控制截面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AB10图4.8-88.0210中控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面a,b工况10和工况14荷载分级

24、示意图控制截面C1.211011小里禾i30右幅m晰动车及人行道大里程1.28.02大里程小里程小里程控右幅非机动车及人甘道截值C截上面C1.2一8.02104大里程右幅三可动车及人行道-控二级加载三级加载图4.8-9工况11荷载分级示意图第16页共24页大里程右幅m制动车及人行道5.0503.186.8251小里禾i8,33-剪,力控:截面C图4.8-10工况12荷载分级示意图4.524.521051小里程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5050控制截面控制截面控大里程小里程4.524.211-一ifam口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看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大里程小里程二;二=4"二匚*黑283#7r匚4

25、2广1ir大里程二级加载图4.8-11工况15荷载分级示意图5.2210CT3m#"«大里程大里程小里程小里程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505050505F控制截面控制截面5.224控制截4.2055.22P18T5#1I工4#.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右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小里程,=1大里程图4.8-12工况16荷载分级示意图4.9 分级加载理论计算值表4.9-1工况1、5和工况2、6作用下左幅A、B截面挠度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挠度理论计算值(mmf1f2f3f4f5f6f7f81,5第1级0.300.390.540.801.211.812.402.42第2级0.750.951.321

26、.942.873.784.083.81第3级1.561.972.713.844.815.255.164.692,6第1级0.260.330.470.701.061.612.382.90第2级0.670.861.201.772.643.754.524.73第3级1.311.662.303.344.635.485.835.79第17页共24页注:挠度向下为正(下同)。表4.9-2工况7和工况8作用下左幅A、B截面挠度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挠度理论计算值(mmf1f2f3f4f5f6f7f87第1级0.310.400.570.841.261.872.412.38第2级0.811.031.442.103.

27、063.944.153.80第3级1.581.982.723.834.785.215.074.558第1级0.250.330.470.701.051.582.292.70第2级0.670.861.201.762.633.704.394.47第3级1.341.702.363.414.675.475.725.55表4.9-3工况9、13和工况10、14作用下右幅A、B截面挠度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挠度理论计算值(mmf1f2f3f4f5f6f7f89,13第1级2.422.401.811.210.800.540.390.30第2级3.814.083.782.871.941.320.950.75第3级4

28、.695.165.254.813.842.711.971.5610,14第1级2.902.381.611.060.700.470.330.26第2级4.734.523.752.641.771.200.860.67第3级5.795.835.484.633.342.301.661.31表4.9-4工况15和工况16作用下右幅AB截面挠度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挠度理论计算值(mmf1f2f3f4f5f6f7f815第1级2.382.411.871.260.840.570.400.31第2级3.804.153.943.062.101.441.030.81第3级4.555.075.214.783.832.7

29、21.981.5816第1级2.702.291.581.050.700.470.330.25第2级4.474.393.702.631.761.200.860.67第3级5.555.725.474.673.412.361.701.34第18页共24页表4.9-5工况1、5和工况2、6作用下左幅AB截面应变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测点应变理论计算值(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5第1级85678101214172125303329530-4第2级191113161923283442505760574784-1-7第3级3822273339475462697678

30、787258104-2-82,6第1级7456781012151822273133640-6第2级18101215182126313744505559561040-9第3级3319232834404959687276777770128-1-11注:应变受拉为正(下同)。表4.9-6工况3和工况4作用下左幅C截面应变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测点应变理论计算值(科e)点1(中)点2(中)3第1级08第2级111第3级1134第1级016第2级121第3级123第19页共31页表4.9-7工况7和工况8作用下左幅D截面应变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测点应变理论计算值(1£)123456789101112

311级5333445781013182426450-3第2级1177810121418233138434542720-5第3级2113141721263443475256585752880-68第1级433334457811141925520-5第2级106678101214182330384446860-7第3级18111213161923293644515659581060-8表4.9-8工况9、13和工况10、14作用下右幅A、B截面应变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测点应变理论计算值(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9,13第1级532933

32、3025211714121087658-40第2级844757605750423428231916131119-7-1第3级1045872787876696254473933272238-8-210,14第1级643331272218151210876547-60第2级1045659555044373126211815121018-90第3级1287077777672685949403428231933-11-1第20页共31页表4.9-9工况11和工况12作用下右幅C截面应变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测点应变理论计算值(科e)点1(中)点2(中)11第1级80第2级111第3级13112第1级160

33、第2级211第3级231表4.9-10工况15和工况16作用下右幅D截面应变理论计算值工况分级测点应变理论计算值(科e)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5第1级452624181310875443335-30第2级724245433831231814121087711-50第3级885257585652474334262117141321-6016第1级52251914118754433334-50第2级86464438302318141210876610-70第3级1065859565144362923191613121118-80第21页共31页4.10 试验的注意事项

34、(1)试验一般应选在夜间进行,若试验过程持续时间较短,也可在白天温度变化相对稳定的时段进行,一般温度变化在5c以内可开展检测;结合桥梁具体情况本桥选择在温度变化不大的白天进行。(2)试验在荷载试验前必须对所有的加载车辆进行称重。(3)由于本桥桥墩较高,需采用桥梁检测车进行荷载试验准备工作。4.11 非正常终止试验条件(1)控制测点实测应力、变位(或挠度)已达到或超过计算的控制应力值时;(2)结构裂缝的长度或缝宽急剧增加,或新裂缝大量出现,或缝宽超过允许值的裂缝大量增多时;(3)发生其他影响桥梁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的损坏时。4.12 荷载试验时裂缝观测(1)裂缝观测:进行荷载试验前观察桥梁各构件是

35、否存在缺陷。如出现裂缝,需描述表面裂缝的分布情况及测量其长度、宽度和深度。(2)检测裂缝主要从裂缝的分布部位、裂缝的走向、长度和宽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用卷尺量测裂缝的起止点、转折点位置得到裂缝的长度、走向,并绘制裂缝展示图。采用裂缝测宽仪或测度卡测量裂缝的宽度。1)裂缝宽度检测测试仪器:裂缝测宽仪。对较宽裂缝采用裂缝测读卡。用探头对准裂缝,经过光学放大将裂缝显示在显示屏上,从而测读出裂缝的宽度;裂缝测读卡,当裂缝宽度较宽时,使用测读卡紧贴裂缝,通过刻度比对,量测裂缝的宽度。2)裂缝形态检测测试工具:直尺、卷尺、数码相机等。测试内容:结构裂缝(网状裂缝)的位置、长度及分布形态等几何参数。测试方法

36、:用卷尺量测裂缝的起止点、转折点位置得到裂缝的长度、走向;数码相机留存裂缝的相对位置和形态图片,供后期理论分析与评估参考03)裂缝监测对开裂明显、宽度较大的裂缝设置裂缝监测点,在荷载试验过程中对裂缝进行监测,记录裂缝长度和宽度变化,并观察是否出现新裂缝。第22页共31页5,动载试验动载试验包括振动频率和冲击系数,其目的是通过测量的数据和记录的波形,得到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评定桥梁的整体动力性能。5.1 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动载试验前,必须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以获取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等动态特性,并且根据振型特性进行传感器测点的布设。五龙河中桥前2阶固有频率计算值见表5.1-1,模态振型

37、图见图5.1-15.1-2表5.1-1五龙河中桥前2阶固有频率计算结果桥跨模态频率(Hz)2第1阶5.097第2阶20.139图5.1-1五龙河中桥20m简支空心板1阶振型图图5.1-2五龙河中桥20m简支空心板2阶振型图第23页共31页5.2 试验项目5.2.1 脉动试验(1) 测试方法使用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和放大器,测量外界各种因素所引起的桥梁微小且不规则的振动,然后进行谱分析,最终得到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参数。(2) 测点布置动载试验在桥梁第1跨和第2跨的跨中各设1个竖向振动测点,以测量桥梁的自振频率。5.2.2 跑车试验(1)测试方法用1辆300kN的汽车分别以20km/h、30km/h和

38、40km/h的速度往返匀速通过桥跨结构,以测定桥梁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车速在桥联(孔)上宜保持恒定,每个车速工况应进行23次重复试验。(2)测点布置在第1跨和第2跨的跨中各设1个动挠度(动应变)测点。5.2.3 跳车试验(1)测试方法在第1跨和第2跨的跨中桥面设置高度12cm的弓形木板,然后用一辆满载汽车分别以10km/h和20kmZh的低速越过木板后停车,以测定桥梁结构动应变和自振频率。(2)测点布置在第1跨和第2跨的跨中各设1个动应变测点和1个竖向加速度传感器测点。5.2.4 杀U车试验(1)测试方法以一辆300kN的汽车以40km/h匀速行驶,让后于桥梁试验位置时刹车,以测

39、定桥梁结构在车辆制动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2)测点布置在第1跨和第2跨的跨中各设1个动挠度(动应变)测点。第24页共31页6,荷载试验组织机构荷载试验成立荷载试验小组。试验小组组长由试验方人员担任。试验人员组织见表6.1-1。表6.1-1荷载试验人员组织序号姓名技术职称本项目职位人员分工1刘森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项目总负责2谢韶高级工程师检测工程师现场总负责3余春梅工程师检测工程师现场指挥4叶梦君工程师检测员应变数据米集、动载数据米集5刘金金助理工程师检测员挠度数据采集、动挠度采集6杨振助理工程师检测工程师应变数据米集、动载数据米集备注另有辅助人员若小7 .本次荷载试验条件和时间安排7.1

40、荷载试验条件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荷载试验,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桥封闭,需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交通管制。7.2 荷载试验时间安排序号工作阶段工作内容时间安排1现场准备应变片粘贴,挠度测点布置,车辆分级加载位置标记历时2天2静载试验应变、挠度测试历时2天,预计时间每天9:00/-18:003动载试验自振频率、动挠度静载试验后进行动载试验,预计时间第2天18:0019:004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制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编制荷载试验检测报告历时15天第25页共31页8 .安全保障体系及环保措施8.1 车辆组织措施1)车辆来源在试验正式开始前,在当地联络好试验加载车辆,确保车辆状况良好,车辆清

41、洁,能满足环保要求。2)车辆装载与通行试验正式开始时,试验方通知加载车辆于当日7:00开始进行装载,同时安排试验人员对装载车辆进行跟踪过磅,确保加载重量与所需重量相差不超过土1.5t,并记录车牌号码和车辆实际重量。车辆载重物由车主自行决定,但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污染桥面、路面。3)车辆进场及停靠试验加载车辆共计6辆,定于试验当天上午9:00前进入试验现场。进场后,由试验指挥人员统一指挥、调度,各桥跨试验车辆具体安排如下:试验车辆停放在临近桥面上,单幅路面每排不超过2辆,车距不小于15米。试验时,根据加载截面的不同,车辆加载前、卸载后车辆退出加载区域,车距同上,调车时速不大于5km/ho4

42、)车辆出场各加载车辆在撤离时应保证有序撤离,通常每次撤离单排车,撤离车辆速度不得超过10km/h,待最前面一排车撤离出试验区后,再开始下一排车辆的撤离工作,如此循环。5)车辆使用时间说明试验加载车辆正式加载从早上9:00开始,至下午19:00结束,完成后加载车辆可以撤离试验现场。6)车辆调度及组织在试验车辆进场后,对加载车辆进行统一安排,以2辆车为一组,每组安排一名队长,并对所有试验车辆驾驶员进行交底,试验单位安排2名现场联络人员,以便于进行各工况加载时车辆的调度和组织工作。7)车辆加载速度及运行流程各加载车辆在进入加载指定位置和撤离时,车辆速第26页共31页度不得超过10km/h,各车辆运行

43、流程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8.2 车辆安全管理1、为保证试验桥跨结构的安全,需对加载车辆进入和退出试验区进行控制,一般每次加载车辆总数必须控制在总体加载车辆的10%£右(车辆数量需求少者除外),加载和卸载速度必须控制在10km/h之内。2、明确加载车辆的停放区域,保证车辆前后排列距离,车辆前后净距离不低于30m3、在车辆上桥前应在相关位置预先设置彩旗、锥筒等相关标志物,上桥时派专人指挥车辆进行停靠。同时在车辆保证合理的安全操作距离,保证其启动和减速所需的距离,避免车辆之间由于操作不当引起安全事故。止匕外,对于抛锚车辆的牵引需要备有处置预案,以保证试验正常的进行。9 .质量、进度保证措

44、施9.1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建全严密的检测项目团队质量保证体系,对试验检测过程的质量严抓四个重要环节:(1)试验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精通熟悉业务,能够胜任其负责的试验检测工作。要不断加强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学习,接受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使检测项目团队的试验检测工作做到高效优质。(2)严格执行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各类试验检测规程;(3)对试验检测仪器定期保养和检定校准,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仪器和检测设备;(4)做好试验检测设备的环境控制,严格按照试验检测规程及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对试验检测结果认真校对复核,对所出数据的试验检测报告做到规范、科学、真实、准确。桥梁检测

45、工作中严格执行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使设备、人员的工作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水平,满足业主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特别是保证公正性程序、质量监督程序、安全管理程序、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程序。第27页共31页9.2 建立健全的内部奖罚制度我公司将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纳入年度考核、晋升、评优等活动中,加强检测人员的行政管理。9.3 工作克职尽守的检测人员,我公司将在精神、物质等方面给予适当奖励;2)建立健全内部及外部的监督机制,对玩忽职守、收受回扣、违反劳动纪律的检测人员,将坚决予以清退。9.4 明确岗位职责1、项目总负责全面负责项目组检测工作和生活管理,组织贯彻国家及部颁有关试验检测规程规范、检测大纲在项目中的执行,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确定项目组的组织机构、职能分配、资源配置。当实施组织机构变更时,确保维持检测机构的完整性。负责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实施组织内部沟通和外部业主、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负责与业主授权代表建立工作联系。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查与批准,检测报告及时出版并送交业主。负责组织对项目组内部人员的考核奖惩。2、现场总负责负责桥梁静、动载试验工作。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