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氧化还原反应._第1页
第一章§1氧化还原反应._第2页
第一章§1氧化还原反应._第3页
第一章§1氧化还原反应._第4页
第一章§1氧化还原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1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1、巩固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知识;2、在初中氧化还原知识基础上学会运用化合价及电子转移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 应;3、初步认识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4、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5、三种角度能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6、学会熟练运用双线桥法及单线桥法分析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7、熟悉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8、初步学会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9、学会判断归中反应和歧化反应;10、能够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二、教学难点: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结合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及其应用三、内容精讲:1、氧化还反应基本概念从三种角

2、度分析掌握基本知识:实例分析 1: CuO + H 2 = Cu + H 20CuO在反应中_H在反应中实例分析2:_了氧,Cu兀素的化合价 _,被,发生了 _反应,CuO是剂。 了氧,H元素的化合价,被 ,发生了 反应,H2是 齐叽占燃2Na + CI2 = 2点aCINa在反应中_电子,Na元素的化合价_,被发生了 _反应,Na是_剂。C12在反应中_电子,Cl元素的化合价_,被,发生了 _反应,C12是_剂。-占燃_-实例分析3: H2 + Cl2 = 2HCI点燃在反应后的HC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 _于H , H元素的化合价_,被,发生了反应,H2是_剂。_于Cl,H元素的化合价_,被

3、,发生了反_ ;现象是。在反应后的HC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 应,CI2是_剂。结论:氧化还原的实质是 附: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r活泼非金属单质:高价元素含氧酸和盐:常见氧化剂'某些过氧化物:高价金属阳离子 活泼金属:常见还原剂电气体:含低价或中间价元素化合物:练:几个不一定的练习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 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还原 得电子数多,不一定氧化性强;失电子数多,不一定还原性强 化合价正价高,不一定氧化性强 失电子难,得电子不一定容易 无氧酸(HCI)既可体现氧化性,又可体现还原性 有氧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

4、反应练:下列微粒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是()2-A、CuOB、S C、KMnO4D、Al练:在反应16HCI+2KMnO 4=2KCI+2MnCI 2+5CI2+8H2O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2、氧化还反应的判断和表示练: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CI2 + 6KOH =5KCI + KCIO 3 + 3H2OB、2NO2 + 2NaOH =NaNO 3 +NaNO 2 +H 2OC、SnCI4 + 2H2O = SnO2 + 4HCID、3CCI4 + 2K262O7 = 2CrO2CI2 + 3COCI 2 +2KCI练:指出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

5、还原反应的用双线桥和单线桥表示电 子得失与化合价升降及被氧化、被还原的关系:高温Fe2O3 +3CO = 2Fe + CO 22KCIO?= 2KCI + 3O2?HgS + O 2 =Hg +SO 22练:赤铜矿的成分是 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 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 反应:2CU2O + CU2S6Cu+ SO2 TM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 CU2OB.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6 3、氧化还原反应五规律(一)表现性质的规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

6、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 化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练:下列反应X+2Y=X 2+ +2Y-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X被氧化,Y是氧化剂B、Y被还原,X是氧化剂C X是还原剂,Y被氧化D Y被还原,乂+是氧化产物(二)性质强弱的规律冲氧化性强弱顺序#是;: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顺序是还慎剂还原产韧。#依据实验事实,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有如下规律:氧化剂(反应物)的氧化性 _氧化产物(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反应物)的还原性 _还原产物(产物)的还原性;练:根据下列离子反应:CS + 2Fe2+ = 2Fe3+ + 2CI-,判断有关分子或离子

7、的性质: 氧化性:_>_;还原性:_>_;练: 根据下列反应: X2+2Z-=2X-+Z2 Z2+2W-=2Z-+W2 W2+2Y-=2W-+Y2判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2、丫2、Z?、W2B、丫2、W?、Z2、X2C Z %、丫2、WD、X2、Z2、W、丫2练:根据下列反应: X2+2Z-=2X-+Z2 Z2+2W-=2Z-+W2 W2+2Y-=2W-+Y2判断反应:W+2X=2W+ X2能否进行?说明理由。(三)反应先后的一般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 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

8、剂,则它首先与溶 液中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作用。练:有一高考化学题中涉及到 NaBr、H2SO4、MnO?之间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知道,浓 H2SO4可氧化Br-、MnO2也可氧化Br-,究竟是发生反应 2NaBr+3 H 2SO4(浓)+ Mn O22NaHSO4+M nSO4 + 2H2O+Br2?,还是 2NaBr+3H 2SO4 (浓) =2NaHSO4+SO2f +2H2O+Br2 t ?请分析。(四)同种元素的转化规律阅读材料一一归中反应规律: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 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

9、叉现象。即:高价态.被还原间价态#低价被氧化一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一还原反应是:Y1 2 【11 +6 H2S §4氐 SO41 iA练:标出下列反应:KCIQ+6HCI=KCI+3CI 2 f +3H2O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 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思考:反应3CI 2+6NaOH=5NaCI+NaCIO+3H20跟上述反应的价态变化有何区别?把该反应定义为什么反应?(五)守衡规律在任何氧化一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 (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练:用2个XO(OH) 2+使5个SO32-氧化成SO42-时,试问XO

10、(OH) 2+还原后X的最终价 态是多少?4、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练:CI2通入浓氨水中发生反应:3CI2+8NH 3=6NH4CI+N 2,现通入10.65gCl2,反应后测得有1.7g NH3被氧化(1)写出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比?(2)标出反应中电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计算还原产物的质量。四课后作业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得氧与失氧B、化合价升降C、电子得失或偏移D、有无新物质生成2、请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的编号填入括号内:(1)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3)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4)

11、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5)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点燃A、2NaHCO3 = Na2CO3 + CO2+ H2O B、2Na + CI 2 = 2NaCIC、Zn + CuSO4 = Cu + ZnSO4D、2KCIO 3 = 2KCI + 30 2 fE、CaO + CO2 = CaCO3F、Fe2O3 + 3CO = 2Fe + 3CO 23、 在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是();水只作还原剂的是()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A、2Na + 2H2O = 2NaOH + H 2 f B、2F2 + 2H2O = 4

12、HF + O 2C、2H2O = 2电解f + Ozf D、3NO2 + H2O = 2HNO 3 + NO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例:(1)一种单质还原一种化合物:(2)一种单质氧化另一种单质(3)一种化合物氧化另一种化合物(4)一种非金属单质还原一种氧化物(5)种氧化物还原一种氧化物5、下列微粒中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的是()+2+-A、Na B、Fe C、MgD、Cl6、下列微粒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是()2-A、FeB、SC、KCI0 3D、Al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还原剂易被还原B、炼铁中CO为氧化剂C、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在反应中

13、氧化剂失去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得电子数8 在反应 16HCI+2KMn0'4=2KCI+2MnCI 2+5CI2+8H2O 中,盐酸是()A、全部被氧化B、全部被还原C、部分被还原D、部分被还原9、下列反应 X+2Y=X 2 +2Y-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X被氧化,Y是氧化剂B、Y被还原,X是氧化剂C、X是还原剂,Y被氧化D、Y被还原,X2+是氧化产物10、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B、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C、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越强D、Cu2+fc Fe2+氧化性强,Fe比Cu还原性强11、 下列哪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A、S

14、O2+CI2+2H2O=H2SO4+2HCI B、SO2+2H 2S=2H2O+3SC、SO2+2NaOH=Na 2SO3+H2OD、SO2+PbO2=PbSO4612、在反应 MnO2+4HCI=MnCI 2+CI21 +2出0反应中,被氧化的 HCI和未被氧化的 HCI分子数之比为()A、 1: 1B、1: 2 C、1: 4#13、在氧化还原反应 3S+6KOH=K 2SO3+2K2S+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个数之比为()A、1 : 2B、2: 1C、1: 1D、3: 2课题:第一章§ 2离子反应一、知识要点: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2、强、弱电解质的本质;3、写

15、常见的电离方程式;4、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6、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7、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问题;二、内容精讲:将化学反应:1、分成四种基本类型2、分成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3、化学反应还有什么分类方法呢?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预备知识:以 NaCI、HCI为例分别说出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这 两种物质分别由什么微粒构成?什么叫离子化合物?什么叫共价化合物?2) NaCI与HCI的导电条件有何不同?得出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导电条件区别是什么?(3 )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举例说明后归纳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物质种类:C02、SO2、NH

16、3等物溶于水能否导电?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为什么?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溶液 B、硫酸 C、二氧化碳D、一水合氨(NH3,出0) E、碳酸 F、氢氧化钠G、铜H、氯气I、三氧化二铝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CI2 C、NH4HCO3 D、SO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实验1-9比较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灯泡亮度较低的是分析讨论:(1)什么叫电离?(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金属导电本质上有何不同?(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 和上述导电实验中的五种电解质溶液已限制了

17、哪些条件相同?当、及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什么因素?灯泡亮度较高的溶液 中比灯泡亮度较低的溶液中的多。观察课本图1-10 , NaCl在水中的溶解情况。(4) 结论1:导电实验中引起导电能力不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结论2:电解质又分为 和,背出定义思考1: 一些不溶于水的盐,如 BaSG、CaCO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思考2:强电解质属于 电离物质,弱电解质属于 _电离物质。(5) 归纳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物质类别并强记:练习:1、 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_,非电解质_。A、Cu B、液氨 C、氯化钠晶体 D、硫酸溶液 E、干冰F、硫酸钡G、液氧 H、 金刚石2、 下列化合物

18、中,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NaCl B、C2H5OHC、H2SO4 D、NH4HCO3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B、其水溶液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4、下列物质导电能力最差的是( )A、 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体氯化钾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态HBr不导电,因此 HBr是非电解质B、NH3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 NH3是电解质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很强D、强电解质在液化时都能导电6、某固体化合物不导电,但熔化或溶

19、于水时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为非电解质B、A是强电解质C、A是离子化合物D、A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书写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03、Ba(0H)2、Fe?( SO) 3、H2SO4、K2CO3、NaHSOq、思考:若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如何写?NaHCO3情况又怎样?编号In出实验CuSO4溶液中滴入NaCl溶液CuSO4溶液中滴入 BaCl2溶液实验n的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及稀HNO3现象结论:CUSO4溶液与NaCI溶液的混合,是 微粒)的混合,有无发生化学反应?CuSO4溶液与 BaCI?溶液的混合,是 微粒)的混

20、合,未发生反应的是,发生反应的是 ,生成了,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体现该反应实质的式子:得出定义:什么叫离子方程式?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准备知识(自主学习,归纳总结背出)(1)物质的溶解性规律:课本 P182附录n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所有的钾、钠、铵、硝酸盐均;氢氧化物中有三类:可溶;微溶;不存在的AgOH实际开始是白色沉淀,但很快分解为棕色的Ag2O,表现为不稳定性;盐酸盐中除 _不溶外,其余均可溶;硫酸盐中除不溶_、_微溶外,其余均可溶;碳酸盐中除 盐可溶、微溶外大部分 _,还有两种在水溶液中不存在。(2)易电离物质(即强电解质):强酸 6种_、_、_、_、_、;强

21、碱(常见)4种绝大多数盐类 难电离物质(弱电解质):弱酸等;弱碱等;水;少数盐类如醋酸铅(CH3COO2)2Pb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以硫酸铜与氯化钡溶液为例(自主看书学练)(1)写:;( 2)改:(3)删:(在(2)中删)(4)查:(写删后的反应) 思考:从初中角度,为什么硫酸铜与氯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 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1) 氟化钠与盐酸 该反应为什么能发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离子反应的特点是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些离子浓度 的方向进行。(2)碳酸钠与盐酸结论: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条件是什么?它比初中复分解反应条件的范围扩展在何 处? 写出离子方程式: 盐酸与氢氧化镁磷酸与氢氧化钠溶

22、液碳酸钠与盐酸碳酸钾与盐酸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碳酸钙与盐酸 思考:说出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什么?+ . 练习1、离子方程式 H +OH =H 2O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盐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B、硝酸和氢氧化镁的反应C、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D、盐酸和氨水的反应2、把反应2FeCl3+H2S=2FeCl2+S J +2HCI改写成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2FeCl3+S =2FeCl2+S J +2ClB、Fe +H2S=Fe +S J +2HC、2Fe + S = 2Fe + SjD、2Fe +H2S=2Fe +S J +2H3、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H+OH -=H

23、2O B、Cu2+2OH-+Ba2+SO42-=BaSO4 J +Cu (OH ) 2 J+2+2-+C、Zn (OH) 2+2H =Zn +2H2OD、CO3 +2H =H2O+CO2离子反应的应用分别列举出如下要求的离子反应: 离子和离子 “原子”和离子分子和离子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 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条件)列举实例: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生成能电离物质:、等生成弱酸;OH-与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离子间发生 反应,如氧化性离子(Fe3+、NOJ、CIO-、MnO)与还原性离子(如S2-、Fe2+、SO32-)因在溶液中发生 反应

24、而不能*形成络合物:如 CuSO4+2NH3 出0 (少量)=J (蓝色)+Cu (OH) 2 +4NH 3 H2O=Cu ( NH 3) 4 ( OH ) 2 (深蓝色溶液)+4出0 即: Cu2+4NH 3=Cu ( NH3) 42+所以 Cu2+与 NH3不能。思考:凡是离子反应是否都可以写离子方程式?3、离子共存结论: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方法是什么?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问题思考方法: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则大量共存;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 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看清题目,审准题意,挖掘出隐蔽条件(酸、碱性,颜色等)1下列离子可大量共

25、存的+ + 、 A. K 、NH4、 HCO3 、OH3+2+2C.Fe 、Cu 、SO4、OH2、下列无色溶液中离子可大量共存的是A. Cu2+、SO42、Fe3+、Cl2+2C.MnO 4、Fe 、Na 、SO43、下列酸性条件下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2 2 一A.Na 、K 、CO3 、SO42+23+C.Cu 、SO4、NO3、Fe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注意点: 什么情况下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为什么? 关于酸式盐2 2 + +B. SO3、SO4、H 、NaD.Cu 、Fe 、SO4、NO32+ 2B. Ba 、Na、NO3、CO3+ + 2 D.Na 、NO3、K、SO42+ 2 +B.

26、 Cu 、SO4、HCO3 、NaD.OH 、Na 、Mg SO4A、酸式盐这一类物质按原始名称含义来理解,它的来历怎样? 完成方程式:H2SO4+2NaOH =若 H2SO4+NaOH =故酸式盐具有_的性质,它能继续能跟 发生_反应,再完成:NaHSO4+NaOH=NaHCO 3+NaOH=分别改成离子方程式: 、B、某些酸式盐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女如:(完成离子方程式)C、酸式盐的另一来历是:正盐+酸=酸式盐 分步完成离子方程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 CO2:再继续通入过量 CO2 : 离子方程式中对微溶物的处理:A、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用表示,完成离子方程式:硫酸钠与硝酸银

27、溶液:B、 当反应物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时,应当写完成离子方程式: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C、 当反应物里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应写_。完成离子方程式: 石灰乳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操作顺序不同或相对量不同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完成离子方程式:Ca( HCO3) 2溶液中滴入少量烧碱溶液:Ca( HCO3)2溶液中滴入过量烧碱溶液:练习:离子方程式正确性判断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氨水和醋酸溶液混合:NH3H2O + CH 3COOHNH4 + + CH3COO+ 出0B、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Na + 2H2O=Na + 2OH +出fC、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O32 + 2=CO

28、 2 f + H2OD、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H + OH = H2O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过量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CO2+ OH =HCO 3B、过量二氧化碳与 NaOH溶液的反应:2OH_ + CO2=CO32_+ H2OC、 氢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OH _ + H + = H2OD、小苏打溶液与 NaHSO4 的反应:HCO3_ + HSO4_ = CO2 f + 出0+ SO42_3、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 Ba(OH) 2溶液至中性时,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Ba +SO4 =BaSO4JB、2H + + SO42_ + Ba2+ + 2OH _ = BaSO4

29、J + 2 出0C、H + + OH _= H2OD、H + + SO42_+ Ba2+ + OH _ = BaSO4 J + 出0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2+ + 2C1O _+ H2O+ CO2=CaCO3( + 2HC1OB、 用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NH3, H2O + SO2=NH 4+ + HSO3_C、 硝酸铁溶液中加少量的氨水Fe3+ + 3 NH 3 H2O=Fe(OH) 3 J + 3 NH4+D、 碳酸钙溶于醋酸:CO32_ + CH3COOH=CH 3COO_+ CO2 f + H2O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K2CO

30、3+ 2H +=2K + + CO2T+ H2OB、BaCO3+ 2H =Ba + CO2 f + H 2OC、Cu + 2H + =Cu2+ + H2TD、H + SO4 + Ba + OH = BaSO4 J + H 2O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溴与水反应:Br2+ H2O=2H + + Br _+ BrO _B、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与Ba(OH)2混合:HCO3 + Ba + OH =BaCO 3 J + H2O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 2溶液至中性:2HSO4+ Ba + 2OH =BaSO4 + SO4+ 2 H2OD、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

31、NaOH溶液反应:Ca2+ HCO3_ + OH _ =CaCO3 + 出07、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A、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B、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 NH4+ + OH _=NH 3 f + H2OC、 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 + 2H =Ba + CO2 f+ H2OD、 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 2H + =Cu2+ H2O创新思考选择常用的仪器用简便的方法证明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高一化学学习方案知识要点:1、了解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2、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二、知识难点:运用化学反应

32、中能量变化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三、内容精讲: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阅读课文回答:化学反应都有 产生,同时还伴随着 _变化,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有时是为了 ,有时却主要是为了 。目前人类需的能量绝大部分是由 产生的,特别是由 _、_和 所产生的。(2) 实验1 3 ; 1 4完成两实验中化学方程式:(3) 结论:化学反应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什么变化?还有什么能量变化?(4) 背出定义: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思考题:木炭燃烧时开始需要加热,是不是意味着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 请列举实例说出放热反应有:吸热反应有:(5) 理解: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若E反 E生时,则该反

33、应为 _热反应;请用文字表述若E反v E生时,则该反应为_热反应;请用文字表述 结论:化学反应的过程,也可看成是 _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 _等被释放出来,或者是 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而被 起来的过程式。(6) 探讨化学反应放热、吸热本质时,要强调三点: 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_; 反应中的能量_;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 。(7) 物质稳定性与能量、吸热放热的关系记住原理:任何物质(微粒等)都遵循“能量越低越稳定”思考:试分析如下变化 H + H = H 2属于放热过程?还是吸热过程?2、燃料的充分燃烧 (自主学习问题)(1) 目前使用最多的

34、化石燃料有哪些?为什么叫化石燃料?(2) 初中学过的燃料燃烧的条件是什么?(3)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4) 燃料燃烧时,如果空气不足的危害是什么?空气过量有危害吗?(5) 工业燃煤燃烧时以怎样的方式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从面提高燃烧效率?(6) 煤炭直接燃烧的危害是什么?酸雨的成因是什么?7)煤炭脱硫(钙基固硫)的方法是什么?(8) 如何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完成煤气化时的化学方程式(背出):思考:1、电解质电离需要吸收热量,分别用40gNaOH和盐酸、醋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A、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2、先阅读下列原理,再回答问题:)C、前者小于后者D、无法判断(1)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热

35、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若参加反应的物质量越 多,则放热或吸热越多,而物质量要看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2)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聚集状态指固体、液体或气 体。在同温同压下,下列两组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Q2比Qi大还是小?第一组:2H2( g) + 2CI2( g) = 4HCI(g)放热 Q1 H2( g) + Cl2( g) = 2HCI( g)放热 Q2第二组:2H2(g) +O2 (g)=2H2O( g);放热 Qi 2H2( g)+O2( g)=2H2O(1);放热 Q23、12g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放出393.51KJ热量;12g金刚石与氧气

36、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放出 395.41 KJ热量,试比较金刚石与石墨哪个更稳定?+ne氧化剂 (有氧化性)复习(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组概念变化特征变化本质变化的兀素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物性质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n被还原p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性以上关系可以表示为:-ne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 被还原被(有还原性)(有还原性)2、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比较(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氧化能力递增,还原能力递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氧化能力递减,还原能力递增。(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来判断

37、:从左至右,金属单质的还原能力递减,金属离 子的氧化能力递增(除 Fe3+)。(3)根据元素所处的化合价态来判断:一般来说,同一种变价元素的几种物质,它们的氧化能力由含高价态的到含低价态的顺序逐渐减弱,还原能力 则逐渐增强。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氧化性:HCIO > HC1O 4, H2SO3>稀H2SO4(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来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 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否则反应不能 进行)。(5)由反应条件的难易判断: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 易,氧化性越强;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还原

38、性越强。例题解析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了11.4g FeSO4。当加入含2.525克KNO 3溶液后,其中的 Fe2+全部转化成Fe3+,KNO 3也反应完全,并有 NxOy氮的氧化物逸出。推算出x=,y=。解题思路:先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再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求出N的氧化物NxOy的化学式。从题目中可看出 FeSO4中的Fe2+被氧化为Fe3+,那么FeSO4为还原 剂,KNO 3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还原成氮的氧化物。正确答案:(1) x=1,y=11971年美国的斯图杰尔和阿佩里曼在0 °C以下将氟气从细冰末上通过,成功地合成了一直认为不存在的氟的含氧酸一一次氟酸。

39、(1)写出次氟酸的结构并指出各元素的化NaI )又可表现还原性合价;(2)次氟酸刹那间被热水分解得到可表现氧化性(对(对KMnO J的溶液,写出次氟酸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题思路:(1) H、F只能形成单键的结构,其结构肯定为H 0 F,绝大多数的同学易机械模仿次氯酸(H 0 CI),将F的化合价定为+1价,应知氟无正价。正确的方法 是,先确定氟的化合价为-1价(因为氟的非金属性最强),再分析氧的化合价就容易了,H 为 +1、0 为 0、F 为-1。(2)次氟酸被热水分解也有同学机械模仿次氯酸分解,写成2HFO=2HF+O 2 f,要知道产物既可以氧化 Nal,又可以被 KMnO 4氧化,

40、然而上述反应的产物无还原性,显然反应式是 错误的,正确分析应该从H O H断键的角度考虑:H OF t H F + H OO H,即得到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双氧 水溶液。正确答案:(1) H O F ( H为+1价、O为0价、F为-1价)(2)HFO+H 20=HF+H 2O2规律探讨:遇到似曾相识的问题时,只要善于找特点,寻找新旧事物间的相似属性和个性差异,用比较求同和比较求异的辨证思维方法,进行求异思维,大胆创新,便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走出机械模仿的误区。3. ( 2004年江苏)CI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 以下反应制得CIO2 : 2KCI

41、O 3+H2C2O4+H2SO4 A 2CIO2 I+K2SO4+2CO2T+2H2O 下列 说法正 确的是 ()A . KCIO 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 . CIO2是氧化产物C.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 . 1 moIKCIO 3参加反应有2moI电子转移正确答案:AC()某温度下,将 CI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 NaCI、NaCIO、NaCIO?的混合液, 经测定CIO-与CIOJ个数之比为1 : 3,贝U CI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 化的氯元素的个数之比为A. 21 : 5 B. 11 : 3 C. 3 : 1 D . 4 : 1填空简答题目前,科学家致

42、力于研制高效、安全、无毒的饮用水消毒剂。科研人员发现在氯消毒的饮用水中,含微量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作用的含氯化合物。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在自来水中加氯气,推广采用广谱性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IO2,黄绿色气体)。目前欧洲和我国主要采用Kesting法(原料氯酸钾和盐酸)制CIO2,该法的缺点是同时产生 CI2 (占CIO2体积的一半),使产物纯度降低。 试写出该法制CIO2的化学方程式 CI2和CIO 2都是通过氧化作用而杀菌消毒,试计算在同质量时,CIO 2的氧化能力是CI2的倍。由稀有气体元素 Xe (氙)形成的一种化合物 XeO3极不稳定。将适量的XeO3投入30ml 0.1mol/

43、L Mn2+的水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放出的唯一气体是Xe单质,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56mL。则 有关反应现象。 若XeO3是分子晶体,写出离子方程式 )。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里,二氧化锰的催化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解释。鉴于制得的氧气中有氯气的气味,生成的氯化钾又略显紫红色,认为反应过程如下:I: 2KCIO 3+2M nO2=2A+B f +C f n: 2A=D+M nO 2+C f川:B+D=2KCI+MnO 2+O2 f 反应I氧化产物为(填化学式)。 反应川的化学方程式为。 按照上述反应过程,若生成1.5moIO2,总共有-mol电子发生转移。(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

44、氯酸钠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成蓝色,这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 在淀粉和碘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Na2SO3溶液,又发现蓝色消失,这是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 对比以上两组试验所得结果,将12、CIO-、SO42-按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离子反应复习1.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2. 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及书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3. 掌握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重 点:书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判断、离子方程书写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写”第一步:“拆”第三步:“删”第四步:“查”哪些物质可拆写成离子形式? 哪些物质不可拆写成离子形式、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一般

45、方法1 反应能否发生,以及是否为 可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例:在括号内打“/或“X”()2+ +)(1) Fe + H2S = FeSj + 2 H(2) Ca + CO2 + H2O = CaCOsJ + 2 H()(3) Br2 + 2 C= 2 Br- + Cl 2()(4)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H+ + Cl- = HCI f()(5)氯化铵固体与消石灰共热:NH4J0H _=NH3f +H2O2. 产物是否正确。例如铁与稀盐酸反应:2 Fe + 6 H + = 2 Fe3+ + 3 H2 f()铁与稀硝酸反应:Fe + 2 H+ = Fe2+ + H2 f()3 离子、分子等化

46、学符号的书写是否符合实际的电离情况。例如 CHCOOH与 NaHCO溶 液作用应写成: CHCOOH + HCO = CH3COO+ CO 2? +出0,若把 CHCOOH拆开写成 X、将 HCO拆开成CO2-就错了。4 .是否符合“三个守恒”,即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例如将 2Fe3+ + Cu = 2Fe 2+ + Cu 2+ 写成 Fe3 + + Cu = Fe 2+ + Cu 2+ 就错了。5 .“ =、f、J、”等用法是否正确。6 .配比是否合理,是否忽略了 隐含的离子反应。例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若写为:H + SO 42- + Ba 2 + + OH- = BaSO4

47、 J + H2O就错了,因为 SQ2-与Ba2+按1 : 1的物质的量反应时, 与SQ2-的物质的量应为 2 : 1, Ba2+ 与OH的物质的量也应为 1 : 2,所以正确的写法应为:又如NHHCO溶液与足量 了,显然忽略了 NH+ +a-=2NH3? + H2O这一反应,正确的写法应为:NaOH溶液加热反应若写成:HCO + OH = CO 3 + H 2O就错7 .是否符合反应物的用量。例如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应写为: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应写为: 少量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应写为: 过量氯气通入FeB2溶液中,应写为: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 少量烧碱溶液 碳酸

48、氢钙溶液中加入 过量烧碱溶液&微溶物质的处理例如: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石灰乳中滴入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硝酸钙浓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析出晶体三、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所谓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就是离子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离子反应而生成新的物质,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的一般思路为:1 .离子间发生 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1) 生成沉淀:关键是掌握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酸:H*与 SQ32-、AIO2、*S2Q2-;碱:OH与 M、Al 3+> Zn2J Fe2*、Fe3+> Cu2+> H、Ag* 等;盐:如 Ag

49、*与 Cl-、Br-、I-、CO2-、SQ2-、S2-、PQ3-等;Ba2*与 SQ2-、CO2-、SO2-、PQ3-等; Cai *与 CO2-、SO2-、PO3-、HPGf-等。(2) 生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关键是记住常见的弱酸和弱碱。H*与 OH、CO2-、HCO、SO2-、HSO、S2-、HS、PQ3-、HPO、H2PQ-、CIO-、AIO2-、 SiO32-、CHCOO GHO、F-等;OH与、NH*、HCO、HSQ、HS、HP/、H2PQ-等。(3) 生成 气体:H与 CO2-、HCO、SQ2-、HSQ、S2-、HS等。2 .离子间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例如F

50、e3+与、S2、HS;MnO4(H+)、NO3(H+)、CIO与 Fe2+、S2、HS、SO3R、HSO3一等。5.注意题目要求离子共存的 限定条件:(1) 溶液的颜色:若为无色,需排除 Cu2+(蓝)、Fe3+(黄)、Fe2+(浅绿)、MnO4-(紫)、 Fe(SCN)(红卜 * Fe(CeH5O)6(紫)。(2) 溶液的酸碱性:a.酸性溶液(限定pH<7或给定指示剂颜色);b.碱性溶液(限定pH>7或给定指示剂颜色)。C.酸性或碱性溶液(加入铝片后放出H2的溶液,既可能是强酸性又可能是强碱性,则与H+或OH-不能共存的离子均不能存在)。(3) 其它限定条件:如“因发生氧化还原反

51、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等限制。思考练习1. 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在括号内划“/'或“ X”):)(1)铁跟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f(2) 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Na + 2H2O = Na * + 2OH- + H 2?(3) 氯气跟水反应: Cl 2 + H 2O = 2H * + Cl - + CIO -(4) 硫酸铜溶液与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 SO 42- = BaSO4 J2 *3*()(5)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 + CI 2 = Fe + 2CI(6) 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2 + 2H * = Ca

52、 2* + 2H 2O + 2CO2 ?(7) 氢氧化铜中加入盐酸:OH + H * = H2O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 NH4*、Al3*、SQ2-、NO- (B)K *、Na*、AIO2、NO-(C)K *、NH*、MnO、SQ2- (D)Na *、K*、NO-、HSQ3. 下列各组离子:I-、CIO-、NO-、K*、NH*、HCO、OH; SO2-、SQ2-、Cl-、OH : Fe*、Cu*、SQ、Cl ;、K*、AIO2、HSO ; ® Ca*、Na*、SQ、CO。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和(B)和(C)和(D)和4. 某无色

53、透明的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其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Ba2*、Mg *、OR SO2-、Cl-、CO2-,试对以下两种情况作出判断:(1) 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除0H离子外,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 离子,可能存在离子;(2) 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除H+离子外,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 离子,可能存在 离子。5、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A、Na+> NhT、NO、CO2-BCD+、Na、Na+、K+、NO、Cl- 、k+、Al3+、Fe2+、NO-2 +Mg、Br、HCO、A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Na+、Cif+、Cl-、HS()B+、Na、K+、OH、HSCD+ 2 -、K、AIO2、CO 、Br、Na+、屮、Cl、SO7、等化学计量数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是( )2A 、HCO 3 一+OH 一=H 2O+CO 32 一B 、2HCO3 一+ Ba(OH) 2= BaCO 3J +2H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