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ppt课件_第1页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ppt课件_第2页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ppt课件_第3页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ppt课件_第4页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学生教师教师教材教材传统的教学论三角形传统的教学论三角形教师教师学生学生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思思问问质质教学情感场教学情感场 “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弄清了这一点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点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奥苏贝尔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正确、清晰、稳定正确、清晰、稳定的知识经验的知识经验错误、模糊、潜在错误、模糊、潜在的知识经验的知识经验课内课外妨碍新知识

2、的理解促进新知识的理解ST学生学生学生学生ST教师教师ST学生学生SC学生学生ST教师教师SC学生学生ST教师教师SC ST学生学生生活生活概念概念科学科学概念概念生活生活概念概念科学科学概念概念 学习前学习前 学习中学习中 学习后学习后物质受热膨胀的原因是: A. A.组成物质的粒子变大组成物质的粒子变大 B. B.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距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距离增大离增大 C. C.组成物质的粒子数增多组成物质的粒子数增多 文字表述题 79.0%13.7%73.8%13.3%0.0% 20.0% 40.0% 60.0% 80.0% 100.0% AB CT如图所示,以肥皂膜套如图所示,以肥皂膜套

3、上空瓶口(图中的小圆上空瓶口(图中的小圆圈表示空气粒子),把圈表示空气粒子),把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水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会生成大的肥皂泡槽中会生成大的肥皂泡。当肥皂泡变大时,瓶。当肥皂泡变大时,瓶子中的空气粒子有何变子中的空气粒子有何变化?化? A.A.空气粒子变大空气粒子变大B.B.空气粒子间间隔变大空气粒子间间隔变大C.C.空气粒子数增多空气粒子数增多D.D.空气粒子受热上升空气粒子受热上升ABCD问题情境题46.8%38.7%17.7%37.9%7.7%0.0%20.0%40.0%60.0%80.0%100.0%ABCDT 文字表述题 79.0%13.7%73.8%13.3%0.0%

4、 20.0% 40.0% 60.0% 80.0% 100.0% AB CT对学生探测结果的分类A与事实性知识冲突的不当认识与事实性知识冲突的不当认识B缺乏原理性知识导致的不当认识缺乏原理性知识导致的不当认识C狭隘的思维方式(或价值取向)带来的不当认识狭隘的思维方式(或价值取向)带来的不当认识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教学设计传统的分析教材的思路传统的分析教材的思路 教材编写的思路教材编写的思路 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系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系 知识点的构成及其深广度知识点的构成及其深广度 教材中的习题和实验教材中的习题和实验 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联系社会生活

5、实际的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内容教师教师传递者传递者学生学生接受者接受者内容内容信息被预先建构了信息被预先建构了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材观,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材观,将教科书视为预先确定的、至将教科书视为预先确定的、至高无上的、不能随意更改的东高无上的、不能随意更改的东西,它控制和规范着教师的教西,它控制和规范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就是教和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将教科书规定的知识内容传师将教科书规定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则是去接受这递给学生,学生则是去接受这些知识信息并把它储存在自己些知识信息并把它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中。的头脑中。 信信 息息教科书教科书教师教师学生学生信信 息息

6、教科书教科书教师教师学生学生 任何科学知识都是科学家运用一定的任何科学知识都是科学家运用一定的科学方科学方法法,经历艰难曲折的,经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探索过程而获得的,这而获得的,这个过程倾注了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家个过程倾注了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家的的思想和观点思想和观点。 化学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化学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智慧结晶,它所承载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字面智慧结晶,它所承载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字面所表达的含义,更有知识在发现过程中人的所表达的含义,更有知识在发现过程中人的智慧和情感的付出,这正是化学知识的丰富智慧和情感的付出,这正是化学知识的丰富内涵所在。

7、内涵所在。化学知识的内涵化学知识的内涵知识的知识的“冰山模型冰山模型”具体知识具体知识(事实、概念、原理)(事实、概念、原理)方法论知识方法论知识(过程、方法)(过程、方法)观念性知识观念性知识(观念、态度)(观念、态度) 每一化学知识都是由事实、观点、思每一化学知识都是由事实、观点、思想、方法、态度等的融合,都具有丰想、方法、态度等的融合,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富而深刻的内涵。 分析和挖掘化学知识价值的过程,就分析和挖掘化学知识价值的过程,就是是深入揭示化学知识内涵深入揭示化学知识内涵的过程,就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思维和认识不断深入发展是引导学生思维和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的过程。化学知

8、识的价值分析化学知识的价值分析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价值的价值认知价值认知价值迁移价值迁移价值情意价值情意价值认识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生存发展生存发展精神丰富精神丰富社会社会个体个体认识物质认识物质改造物质改造物质应用物质应用物质1673年,波义耳对化学反年,波义耳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应进行定量研究1756年,罗蒙诺索夫对化年,罗蒙诺索夫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提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提出质量守恒定律出质量守恒定律1777年,拉瓦锡进行同样年,拉瓦锡进行同样的实验,发现质量守恒定的实验,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律20世纪初(世纪初(1908,1912),德国、英国化学家分别,德国、英国化学家分别进

9、行了精密度极高的实验进行了精密度极高的实验(0.0001g)“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知识价值分析知识价值分析 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方法(质量守(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条件)恒定律应用条件)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对化学(对化学学科发展的贡献,以及学科发展的贡献,以及定量研究对仪器设备的定量研究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要求) 科学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归纳法的(归纳法的特点及局限性)特点及局限性) 下雨了,掬一把雨水,想一想,这些水分子是从哪里来下雨了,掬一把雨水,想一想,这些水分子是从哪里来的?当然,现在它们来自于你头顶上的那片乌云,可是的?当然,现在它们来自于你头顶上的那片乌云,可是去年,兴许它们还

10、凝固在黄河源头的冰川里,抑或流淌去年,兴许它们还凝固在黄河源头的冰川里,抑或流淌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里呢!下雨,只是水天然循环中的一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里呢!下雨,只是水天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大自然中的水究竟是怎样循环的?个环节!大自然中的水究竟是怎样循环的?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太阳为水提供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太阳为水提供能量,使水分子的运动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便摆脱能量,使水分子的运动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便摆脱彼此束缚,变为水蒸气,扩散到空气里,升腾到高空中彼此束缚,变为水蒸气,扩散到空气里,升腾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凝结成云;云随风迁徙,再遇冷又转变成,在高空遇

11、冷凝结成云;云随风迁徙,再遇冷又转变成雨或雪,返回地球,汇入江河湖海,渗入山川平地。通雨或雪,返回地球,汇入江河湖海,渗入山川平地。通过这一过程,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过这一过程,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大自然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地为地球的重新分配。大自然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知识价值分析知识价值分析 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离开这个基本点,就不是化学。 建立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是中学化学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化学

12、学科的思维方式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化学学习的三重表征化学学习的三重表征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三重表征。 通过水分子的运动这个微观视通过水分子的运动这个微观视角来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在角来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这就是宏观自然界中的循环,这就是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这段学习材料的根本出发点就这段学习材料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以水分子的运动为思维视角是以水分子的运动为思维视角,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在,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这一宏观现象自然界中的循环

13、这一宏观现象展开微观想象,达到训练学生展开微观想象,达到训练学生化学思维方式,加深对物质微化学思维方式,加深对物质微粒性认识的目的。粒性认识的目的。“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知识价值挖掘知识价值挖掘 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水通过: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天然循环。 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水分子:水分子 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宏观与微:宏观与微观的联系。观的联系。 观念性认识观念性认识:宏观物: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处于不的,微观粒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停的运动之中。 活动天地:空气中氧活动天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气含量的测定(Cu与与O

14、2反应)反应) 阅读材料:分离液态阅读材料:分离液态空气空气 实验探究:通风不畅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的空气与新鲜空环境的空气与新鲜空气中气中CO2含量的区别含量的区别“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知识价值分析知识价值分析 混 合 物混 合 物分 离 和分 离 和提 纯 的提 纯 的原理原理 从 气 体从 气 体混 合 物混 合 物中 把 某中 把 某种 气 体种 气 体转 化 为转 化 为非 气 态非 气 态物 质 而物 质 而除去除去 汤姆森汤姆森的原子的原子西瓜模西瓜模型。型。 卢瑟福卢瑟福的的粒粒子散射子散射实验实验认识认识“原子结构原子结构” 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设计1.1.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粒

15、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了什么?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了什么?2.2.有一小部分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前进粒子改变了原来的前进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弹了粒子被弹了回来又能说明什么?(回来又能说明什么?(粒子是一种粒子是一种带正电荷且比电子的质量大的多的粒带正电荷且比电子的质量大的多的粒子)子)3.3.描述你心目中原子内部是什么样的?描述你心目中原子内部是什么样的?4.4.你对原子的结构还想知道什么?你对原子的结构还想知道什么?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问题组问题组学科内容学生经验社会知识问题设计问题设计创设情境创设情境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16、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创设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创设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内容、活动、情景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完内容、活动、情景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一种全孤立的,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你”的关系。其中任何一部分都需要的关系。其中任何一部分都需要其他部分的支撑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其他部分的支撑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学习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指向特定的学习学习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指向特定的学习内容,要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要能内容,要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要能从中产生一般性的知识结论。从中产生一般性的知识结论。内容内容情景情景活动活动科学

17、科学素养素养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价值观过程与过程与方法方法知识与知识与技能技能传授知识传授知识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l知识与技能是达成过知识与技能是达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价值观目标的基础。l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情感态识与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中介,是实度价值观的中介,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关键。现三维目标的关键。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动力,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动力,发挥调控作用。发挥调控作用。这样的目标陈述,从表面上看,学习结果全面、具体。但是三维目标之间具有什么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三者的和谐统一?这样的目标陈述只是反映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对如何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教学活动设计却缺乏明确的指导。 (1)(1)以汤姆逊阴极射线实验和卢瑟福以汤姆逊阴极射线实验和卢瑟福散射实验事实为基础,推论物质的原散射实验事实为基础,推论物质的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构成的。 (2)(2)根据电子的电性和质量,推论原子根据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