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知识点梳理_第1页
师说知识点梳理_第2页
师说知识点梳理_第3页
师说知识点梳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师说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二、词类活用。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作动,低于)2.吾未见其明也。(形作名,高明的地方)3.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4.而耻学于师。(形容词意动,以为耻。)。5.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6.小学而大遗(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三、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4.吾从而师之。 古义:

2、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5.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6.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7.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因果关系连词四、虚词归纳(一)而1.小学而大遗。2.则群聚而笑之。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4.吾从而师之。(二)之1.青,取之于蓝。(代靛青)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3.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6.郯子之徒。(代词,这)7.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蟠)8.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9.彼童

3、子之师。(的)10.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11.古之学者必有师。(的)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1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三)于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4.而耻学于师。(向)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6.其皆出于此乎?(从)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4、(四)乎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4.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5.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6.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五)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六)则

5、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如果)五、一词多义(一)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4.吾师道也。(学习)5.齐师伐我。(军队)(二)传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三)惑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2.惑而不从师(有疑惑)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四)行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实行) 3.必能使行阵和睦(队伍,行列)4.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品行

6、,行为)5.行弗乱其所为(用行动)(五)复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又)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再,又)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繁复)5.不敢出一言以复(回答,回复)(六)所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七)道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3.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4.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德)6.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7.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8.废先王之道。(治国策略)(八)解1.师者,所以

7、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解释)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理解)六、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七、文言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判断句)3.今其智乃反不能与(之)。(省略句)4.吾从(之)而师之。(省略句)5.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6.学于余。(状语后置句)7.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10.不拘于时。(被动句)八、其他重点词语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更加)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自己)4.小学而大遗(丢弃)5.士大夫之族(类)6.今其智乃反不能与(竟然)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8.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九、重点句子翻译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

9、疑难的人。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