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_第1页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_第2页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_第3页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1 1、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2 2、二战以后美国把传播学最发达。3 3、把关人是库尔特卢因(美)提出的。4 4、哈特把有史以来的媒介划为三类。(1 1)示现的媒介系统;(2 2)再现的媒介系统;(3 3 )机器媒介系统。5 5、赖特的第四种功能。提供娱乐。6 6、2020 世纪 3030 年代研究传播的效果的核心。“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7 7、 首次从科学的角度整理总结以往传播学的学者。施拉姆8 8、控制论模式有几种代表性。(?)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9 9、拉斯韦尔的 5W5W 模式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1010、麦克卢汉电视是

2、冷媒介,报纸是热媒介。1111、“知沟”理论导致人类知识沟不断扩大的原因。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1212、主我客我提出者。G.HG.H 米德(美)1313、镜中人提出者。C.H.C.H.库利(美)1414、拉斯韦尔提出被赖特把什么改成社会化。文化传递功能1515、传播的螺旋的核心观点。效果观。(?)1616、麦克罗汉理论的中心点。媒介即讯息。1717、 反馈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哪一模式。控制论模式。1818、新闻框架的四种功能。(1 1 )提供问题定义;(2 2)阐释事件原因;(3 3 )提供道德评价;(4 4)示意解决方案。1919、通过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可将传播过程分为哪三种主要模式?(

3、1 1 )线性传播模式; (2 2)控制论传播模式; (3 3)系统论传播模式。二、名词解释:1 1、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 2、议程设置功能: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大众传媒,大众 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3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 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一 的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4 4、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5 5、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4、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_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6 6、个人的社会化:大众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人的 社会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7 7、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8 8、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

5、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9 9、媒介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不如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 压力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 的过程”。在文化扩张过程中,大众传媒是一种最有力的制度化手段。1010、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与他人的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三、简答题:1 1、在社会传播过程中参与或介入进来的除了符号本身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具体的社会传播活动中, 参与或介入进来的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意义,还有传播者的意义、受传

6、者的意义以及传播情境所形成的意义等。2 2、简答技术中性论主要观点。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它无非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1 1、技术本身是工具和手段,不承载特殊的伦理和道义问题;2 2、是技术成为“善”和“恶”的,是创造和实用技术的人;3 3、技术可能带来社会问题,但技术也在解决社会问题,而人类拥有管理和控制技术的能力。)3 3、把关过程的实质说明了什么问题。(概括+ +观点)第一,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7、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 但在媒介内部可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4 4、麦克卢汉认为人类传播的活动和传播媒介发展经历哪三个阶段?口语媒介(部落社会)一一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一一电子媒介(地球村)5 5、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有哪些?大众传播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

8、和行 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 也就是说, 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 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 的趋势。6 6 有限效果论的主要缺陷。(1 1 )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有限效果论”只探讨了后两者而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一一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2 2)它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四、论述或案例分析题:1 1、结合实际谈谈受众及市场的关系?把受众看成消费者的观点, 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认识的基

9、础之上的:(1 1)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出去;(2 2)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换句话说,即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3 3)传媒活动既然是市场活动,那么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 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作为消费者的受众。2020 世纪 8080 年代以前,多数传媒把受众看做一个未分化的“大众”市场,其有效经营方式是提供能够满足普遍需求的信息产品或服务;而在媒体丰富化的今天,许多传媒认为大众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准确进行受众定位,开拓具有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成了保证经济效益 的最佳选择

10、。它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传媒负责提供,受众只能在被提供的商品范围内进行选择;对媒介而言,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营销”使受众接受这些商品,而对受众来说最大的问题则是如何“盘算”着花钱。在这里,复杂的社会传 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第二,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受众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如收入、年龄、学历等,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第三,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一一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 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第四,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

11、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思考问题。因为在受众看来,他们并不单纯是消费者,而且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2 2、试着论述大众传播的重要特点。其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其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其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其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其五,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 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其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

12、化的社会传播。3 3、试着论述议程设置的基本含义?试谈这个理论在网络传播的适用性?(适用性举例)P195+199P195+199第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 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 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 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及认知层面 上的效果。第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 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中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 的、宏观的社会效果。第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此,“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创始人麦库姆认为,断定衰退还为时尚早。他的理由是:(1 1)从信息社会的知沟或数字鸿沟的现状来看, 还有许多人不能利用网络媒体;(2 2)就能够上网 的网民而言,还没有形成定期阅读的习惯; (3 3)网络媒体的议题虽然是多元化的, 但单个渠 道的访问用户并不多(如博客);(4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