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支架”在作文教学中开花_第1页
让“教学支架”在作文教学中开花_第2页
让“教学支架”在作文教学中开花_第3页
让“教学支架”在作文教学中开花_第4页
让“教学支架”在作文教学中开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教学支架”在作文教学中 开花让“教学支架”在作文教学中开花姜堰区张沐初级中学游小燕学生怕作文似乎常见得很,“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这一 恶搞段子倒是道出了很多学生怕作文的心里话。我们教师自是应当“头疼”在 先,研究一番作文教学的有效妙招,医得学生“头疼”之症才是。笔者且结合 十五年教学经历,谈一谈作文教学中“教学支架”的设计与运用。(一)“教学支架”之我见提及支架式教学,学术界有许多不同观点。诸如,支架式教学是教师教学 先学后教的一种新型方法、策略;支架式教学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概念框架,为 学生自主探究指引方向;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备课、授课过程中一种新型教学思 想这些观点的共同之

2、处在于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 标要求。笔者认为,所谓支架式教学,是以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 展区理论”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 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框架,这种框架是 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需要的,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和知识体系 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形成完整、明了的知识结构框架。 简言之,就是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一系列 活动,最后移走“支架”,使之成为已有“大支架”的一部分,从而完善学生的 知识体系,使之学会综合运用,实现“点、线、面”的完美结合。

3、如果教师能在作文教学中适时地提供精心设计的支架,将对学生的写作质 量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写作是以书面语言表达观 念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作文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不同水 平的信息加工的同时进行。为学生提供支架,就可以避免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 同时进行以降低作文的难度,让学习者经历一些更有写作经验的学生或教师所 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写作中隐性知识地体悟与理解。通过学习支 架,学生可以“模仿” “体验” “实践”的方式内化支架所蕴含的写作思维策 略与问题解决方法,获得写作能力上的增长。笔者认为,我们的老师最缺乏的是支架设计的意识和方法。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

4、,想帮助学生却不知从哪里使劲。支架的类型较多,“支架问题”最为 常见。设计一些很有针对性的支架问题,就可以真正帮上学生一把。(二)支架式教学五步骤1 .搭建支架教师围绕三维目标,根据本班学情,分析教材内容,按照“最近发展区” 的要求将教学任务加以分解,建立基本的概念框架。这个基本支架形式可以多 种多样。2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将学生引入一定问题情境,其实质就是引导其进入知识框架中的某一 个位置,使之发现已有经验的不足或者产生探索兴趣。要求教师创设最佳问题 情境。3 .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探究的大体方向,在学生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其进度和方式,做到“眼要尖、耳要灵、手要快

5、” ,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演示等方式给予一定启发。4 .协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强调其在学习活动中的 交往性、互助性和合作性,使学生在讨论、沟通、交流等群体活动中完成探究, 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冲突的复杂局面变得协调一致,最后与教师共同分享思维 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5 .效果评价支架式学习是学生在不断反思和探究中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效果评价是 与问题探索一体的。评价方式根据情境决定,可以由教师评价,也可以由小组 成员互相评价,当然,高中生具有自我评价能力。效果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每 一个学生把所学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转化为能力,促进

6、其学有所用。(三)作文教学中“教学支架”的设计与运用示例且举笔者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一、运用教学支架,教学生学会细节描写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呈现一个写作片段:“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 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一段作文,写一生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 “紧张得要 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呢?(教 师呈现支架问题,学生进入自主探究和协助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出原因:未能用具体可感的描写代替抽象的概述。接着,教者继续抛出支架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7、?我 们可以尝试运用哪方法对“紧张”这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呢?又如何来进行环 境、语言、行动、心理甚至幻觉式描写呢?师生在讨论、沟通、交流等群体活动中完成探究,最后与教师共同分享思 维成果,并展示出课堂练笔片段,交流分享,从而巩固所学写作技巧。在最后的“效果评价”环节中,学生展示出精彩的片段,如:(一)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 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 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 72分, 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二)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

8、,一个鲜红的4 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 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 ,可怜的48,我唉”的 一声便瘫在了桌上。(三)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 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 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 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四)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走来,使我不得动 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 声和旁人的嘲笑声。二、运用教

9、学支架,教学生学会联想与想象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在作文中创造出 新的形象,使文章写得更深、更新、更活。如何运用教学支架,引导学生学会 联想与形象呢?首先故事导航,进入情境。世说新语中一个故事: 东晋丞相谢安喜爱文学,善于清谈。一天,窗外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谢安与侄儿侄女一道欣赏雪景,不由诗兴大发,他想 考一考侄辈的诗才,便指着窗外的大雪笑问:“白雪纷飞何所似? ”侄子谢朗略 一凝 思说:“撒盐空中皆可拟,侄女谢道鼠从容不迫的说:“未若柳絮因风起”。那么,谢朗与谢道盟的联想哪一个更好一些呢?谢安听了谢朗的话说:“不好,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盐撒得满天都是?盐在 空中马上

10、就要落下来。用撒盐做比喻,能准确的表现大雪飞舞的动态吗?”而 谢安听了侄女的话后,拍手大笑说:“好!好!风吹柳絮上云霄,正像雪花漫天 舞,絮白似雪,雪轻若絮,这个比喻真是又形象又贴切。”过渡:由上例可见,运用联想要注意些什么呢?(教师呈现支架问题,学生进入自主探究和协助学习)生讨论探究,共明确:运用联想的两个要素:a.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力 b.知识的积累。过渡:常见的联想的方法有哪些呢?(呈现支架问题,学生进入自主探究 和协助学习)师生共明确例释联想的几种方法:同向联想这种联想是由所写人、事、物联想与之有相同.或和似特点的人、事、物。 例如:天上的街市里“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

11、上的明 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作者先由远远的街灯联想的明星,然后又由 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反向联想这种联想是由所写人、事、物联想与之相反.的人、事、物。如故乡中 写到中年闰土的贫困、衰老、精神麻木,与少年闰土的健康、活泼、天真烂漫 的小英雄形象,形成对比,突出闰土变化之大。多向联想这种联想是以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由此任意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事物。在 进行多向联想 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想的广度、深度和新颖度。例如由“幸福” 一词运用多向联想,可以联想到获取幸福的方法,幸福的颜色,我的种种幸福, 名人的幸福观,幸福的定义,世间的种种不幸福等。过渡:只有掌握了联想,我们在作文的时候才能浮想联

12、翩,自然文如泉涌。接下来进入想象空间运用想象的注意点有哪些呢?(呈现支架问题,学生进入自主探究和协助 学习)师:想象并不是胡思乱想,而且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方法。生讨论后,师明确:第一:想象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第二:根据材料想象必须服从作文主旨的需要。第三:选择好想象的“触发点”,从眼前所见所闻出发,拣出想象的“线 头”。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形象的“触发点”就是“街灯”,由眼前的实景“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想象开去,创造出天上街 市的美景。第四:眼前的实景与想象中的“虚景”要注意过渡、衔接,做到妥帖、自 然。合作交流,实战演练(进入“效果评价”环节)(学生合作交流)最后

13、,师生共评价,师总结:缺乏联想和想象,再精彩的文字也只能是白 纸黑字,无法形成一幅幅缤纷多彩的画面;缺少联想和想象,斑驳陆离的古墙 也只能是一段残垣,璀璨的文化长廊中就会失去一个传奇的故事。联想和想象 就是文章飞翔的翅膀。三、运用教学支架,教学生学会场面描写首先片段引领,创设情境。科代表拿着试卷,刚进教室门,同学们立刻蜂拥而至,好像是狗仔队见着 了寻觅已久的大明星。科代表随即淹没在人群之中。“曾琴,98分!” “哇! !”教室里一片惊叹。曾琴满脸笑容的拿到试卷回到座位。拿到试卷的人,有的伸长 脖子到处问:“你考了多少分?”有的语带讽刺夸奖别人:“你考得好好哦!”还 有的后悔的说:“早知道就不该

14、改答案呀! ”最后拿到试卷的林小雨,不断摆头, 似乎在后悔不已,又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怀疑老师将分数算错了,翻着 卷子,念念有词的算分,结果丝毫不差。他气得把试卷揉成一团,觉得不妥, 又打开,这时试卷就像泡菜坛子里的咸菜一样。 他“唉”的一声趴在了桌上。“死 得惨哦”,“看来不怎么样”,他后面的同学小声议论,“回去有笋子炒肉吃了” 在分数的指挥下,同学们奏出了喜怒哀乐的乐章。师提出:1.这个片段描写是围绕什么中心去写的?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哪些是略写,哪些是详写?(呈现支架问题,学生进入自主探究和协助学习)讨论总结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明确:以上这段场面描写是围绕成绩公布时学生的表现展开的,

15、详略得当,生动形象。 场面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主旨一一一个“中心”(气氛)。面点结合一一两个“基础”。同学们在看电影或电视(包括风光纪录片)时, 一定会看到摄影师不仅运用全景(远景)镜头反映大场面的画面,也常结合使 用特写(近景)镜头反映局部个别的画面。这里的“面”指的是事物的全局和总貌(概括描写,顾及全局),“点”指的是事物的有代表性的局部(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情景)详细描写,突出重点。这种把反映事物的整体、全貌的情况和 反映事物个别的情况这两者紧紧地结合起来写的方法,就叫点面结合法。另外还要知道几个小窍门:(1)特写镜头: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2)侧面烘托(口技课文里的侧面

16、描写是典范)。迁移运用提能力(进入效果评价环节)师展示文段:下课了,老师还没有走出教室,同学们就已经开始各做各的事情了,有的 同学上厕所,有的同学讨论作业,最热闹的是任君杰在开个人演唱会。教室里 一片喧腾。1 .请评价这段场面描写。也就是要求同学们来找找这段文字的不足,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进行讲评:是否渲染整个场景气氛;是否使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点的描写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是否写具体;语言是否生动,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没有;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2 .请生选择文段三中的某一句话进行口头修改,并让生现场展示、互评3 .展示修改后的文段下课了,老师扯着嗓子布置今天的作业,满座学生仅十余人听

17、着,其余人早已开始成就自己的大业了。一时间,教室百态,尽收眼底,二分之一者问老师留了哪些作业,四分之一者冲向 WC其余人在关注着任君杰开办的小型演唱 会。此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片沸腾。哎呀,还真有点派头,偶像小天王任君杰大显身手,拿着扫帚当吉它,一只荧光笔当麦克风,开始表演了。他清 了清嗓子,暗示为他伴奏的铁哥们准备。老韩像鬼魂一样悠然飘来接过“吉他”。“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飞翔”呵,还真是神气十足,任君杰的个子比较矮,在人群中像个跳蚤,他越唱越起劲,自我陶醉得把眼睛都闭上了,像获胜的将 军走过凯旋门一样。“谢谢大家”,自恋使他的声音十分响亮。他把头一甩, 摆出一个沉思者的造型。他的“铁杆粉

18、丝”十分兴奋,“再来一个! ”“偶像!签名!”喝彩声、起哄声把课间十分钟推向了高潮。叮铃铃上课了,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像澎湃的潮水开始退潮了。 同学们回到座位上,由于课间十分钟使大家紧张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缓冲,同学 们又聚精会神地去迎接新的课堂。4 .生完成后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交换修改并做出评价,对习作中出现的 精彩构思和生动的语言给予表扬,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5 .小组讨论推荐展示作品,让学生自己感悟写作中的优劣得失。6 .师总结。支架式教学模式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支架式 教学模式能减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负担;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 还能培养其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写好一篇文章,注意点、技巧实在太多,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 自然,怎样安排详略,如何布置明线和暗线,如何构思,如何追求文采,等等, 实在是学问很多。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结果呢?较为普遍的情况是教师讲 得头头是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