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滕州二中高二一部王晓波课题报任安书课型文言文新授课课时第1、2、3课时教具多媒体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2.掌握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能力点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教2.学学习本文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的行文特点。1.目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标教育点愤慷慨的情感。2. 学习司马迁的精神,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1. 理解作者隐忍苟活原因,把握作者的价值观。重难点2. 把握作者人生观,树立正确荣辱观和生死观。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归纳与积累)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PPT)龙门有灵秀, 锺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 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
2、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师:大家知道郭沫若的这首诗是写谁的吗?生:司马迁师:对,我们以前学过司马迁的文章吗?生齐:廉颇蔺相如列传 、鸿门宴师:非常好。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司马迁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史记,让我们一起走进报任安书 (板书)。我们先来展示一下我们预习的成果:(PPT)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曩者()阙然()卜祝()倡优()榜箠()圜墙()强颜()系狱()槛阱()贪生恶死()缧绁()倜傥()愠色()剌谬()2. 司马迁,西汉时期史学家、 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这部巨著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
3、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 书”“答 书”“与 书”“上 书”“寄 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4、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 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在这期间, 任安写信给他, 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 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
4、一旦被处死, 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 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PPT展示教学目标)(教师预设 )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积累知识,走进文本,触摸语言,把握情感)提示自读要求:跟着录音划出重要句子的停顿,一些重要字词的读音,注意文章情感色彩的把握。三、自主阅读,总结积累1 、借助文章旁批,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内容2、总结归纳重要文言知识现象(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成果)生1:通假字诎体诎同“屈”关木索关同“贯”套上头枪地枪同“抢”罪至罔加罔同“网”法网大底底同“抵”放失旧闻失同“佚”前辱之责责同“债”生2:词类活用固主上
5、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 也轻:轻视,看不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死:为 死为动用法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衣:穿名词活用为动词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 乎?贵:尊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故述往事,思来者思:使来者思动词使动用法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固陋:鄙陋想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生3:古今异义词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古:推荐人才今:科举时代考取殿试的人素所自树立 使然古:立身、从事今:建立在尘埃 之中,古今一体古:监狱今:尘土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古:妻子儿女今:妻子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古:地位卑微今:无耻,卑鄙生4:一词多义引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隐退不
6、能引决自裁下决心,指自杀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拖,拉引兵欲攻燕率领,引领通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实行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通晓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四通八达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抒发第二课时(文本研习与对话)一、初读,梳理文意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翻译( 2)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前半部分都是在写“在粪土之中,隐忍苟活”,后半部分都是在写为什么要使“文采表于后世”。二、再读,辨析论难“隐忍苟活”,是司马迁的选择,为什么选择隐忍苟活,在生死荣辱面前, 司马迁做出过什么样的艰难思考和选择
7、?阅读第二三段,思考:1. 司马迁是如何描写他的屈辱难当的?a. 宫刑是残酷性仅次于大辟的一种肉刑,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人们认为生殖器的价值仅次于头颅。 中国传统中有身之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刑余之人已属不孝,不能传宗接代更属不孝之大者。 一旦与此事沾边, 可以说就是进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不仅其本人而且其祖先及后人都会因此而蒙羞。 这种认识,即便在今天也是如此。(五种刑罚:墨、劓、刖、宫、大辟)b. 刑不上大夫:大夫身份尊贵,对犯罪的大夫施刑就会破坏他们的人格节操, 所以要慎重;而士大夫也要自我珍重,犯了罪之后要主动的自杀, 避免受刑以保全自己的节操。司马迁受了大辱也没自杀, 所以人格节操都
8、没有了。2. 受奇耻大辱,却能忍辱不死,司马迁对死亡做出过何种考虑?(1)假令仆伏法受诛 卒就死耳。死,固然一了百了,但罪名不当,身份不显,且会被认为罪有应得,(2)今仆不幸 况仆之不得已乎?阉割是十种凌辱中最不能忍受者, 碰到这种情况, 即使是非常惜命的寻常奴仆都会自行了断,以避免凌辱。受极辱,应当死, 不怕死,却不能死。这种心情是何其的曲折矛盾!齐读二、三段。三、品读,披文入情司马迁为何如此的珍重生命, 看重死亡? 这里有一个问题不能不说, 自有人类意识以来, 人们就知道, 有生就有死,人们在知道必死的前提下, 强烈地追求着永生。 肉体是不可能永生的, 什么能永生呢?精神能永生。 精神的永
9、生叫不朽。那么怎么才能算不朽呢?古人给出了三个标准:立德、立功、立言。最高层次是树立德业,第二层次是建立功勋,第三层次是著书立说,只要实现其中的一项,就可以实现不朽。 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 英才俊彦都为实现不朽而孜孜以求, 奋斗不息。司马迁就是想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来实现不朽。司马迁具备不具备通过立言来实现不朽的条件,具备,太具备了!司马迁先世为周代史官,掌管天文地理,显名后世,其父司马谈任汉武帝太史令, 博学多识,早年即立志撰写一部通史。但还未动手,就因病早逝,在弥留之际,对儿子司马迁谆谆嘱咐,一定要继承遗志,写好一部史书。司马迁本人才情极高,又作了大量的准备:司马迁少时跟从大儒董仲舒、孔安国
10、学习,二十岁后漫游全国,接触底层,积累史料。后来得继父职,他博览汉室藏书,参以游历见闻, 在其父累积编次的大量史料基础上,于前 104 年(太初元年)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但就在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却飞来横祸 此时的司马迁能不能死?如果死,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亲的嘱托, 对不起时代赋予他的使命。如果死了,家族几百年才出现的不朽机会也就永远地丧失了。而且,司马迁也从他笔下的身处逆境却发愤著书的圣贤身上找到了精神的支柱,看到了人生的方向。 此时,想通了的司马迁应是慷慨、 决绝,充满了无往而不胜的信心和勇气。齐读。齐背。终于,巨著完成,我们来看一下史记的编写体例和创作宗旨:上至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
11、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么短短的几句话, 我们可能很难感受到他付出的巨大心血,他想要经天纬地的巨大抱负,以及完成史记之后的巨大喜悦。四、深读,探究体悟生命只有一次,贪生怕死,避死向生是人类的本能,但人类和其他生命体不同的是, 人是有思维的动物, 所以在生死的选择上不是一味的凭着本能能动。 有时人可以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 主动地选择死亡, 比如屈原,比如文天祥,比如谭嗣同,一旦人们在可以生的时候选择了死,总是表现出轰轰烈烈、 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 而有的人也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在可以轻轻一死的时候选择了生,比如司马迁,比如史铁
12、生,这未尝不是另一种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对这些先贤生死的选择,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想一想,谈一谈。第三课时(练习与反馈)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PPT)完成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各题。孙武既死,1后百余岁有孙膑。 2膑生阿鄄之间,3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4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 得为惠王将军,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5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6 欲隐勿见。 7齐使者如梁, 1孙膑以刑徒阴见, 2说齐使。 3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4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5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6马有上、中、下辈。 7
13、于是孙子谓田忌曰: “君弟重射, 8 9 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 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 10 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11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 12 遂以为师。 13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1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2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 3 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 4救斗者不搏撠, 5 批亢捣虚,6 形格势禁,7 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8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 9老弱罢于内。 10 君不若引
14、兵疾走大梁, 11据其街路, 12其方虚, 13 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 魏果去邯郸, 14 与齐战于桂陵, 15大破梁军。后十三岁, 1 魏与赵攻韩, 韩告急于齐。 2齐使田忌将而往, 3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 4 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5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6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7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8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 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 9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10乃弃其步军, 11 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15、12 孙子度其行, 13暮当至马陵。 14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15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 16“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17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18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19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到, 20曰:“遂成竖子之名!” 21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22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给下列加点字释义。乃阴使召孙膑()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遂以为 师()齐使田忌将而往, 直走大梁()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齐使以为奇,窃载与
16、之齐。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3、孙膑与庞涓曲折离奇的经历总给后人留下许多耐人咀嚼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 但“读史使人明智”,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请你联系实际作答。参考答案:1. 暗地里名词用作状语,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把 当做逃跑2、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这一建议, 魏国的军队果然丢下赵国的都城邯郸, 撤兵回国, 和齐军在桂陵交战, 魏军被打得大败。孙子兵法说:每天行军百里去争利,一定会使大将受挫折;每天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军队只有一半能到达。3、示例:诗人艾青指出,妒忌心是心灵的肿瘤。它最终将会从心灵到肉体彻底毁灭自己。庞涓妒忌孙膑的才华,使用阴毒的手段谋害同窗,他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遭遇灾难不气馁, 不悲伤,重新找到生命的出口。 善于抓住机遇, 创造成功。孙膑在“田忌赛马” 中崭露头角, 赢得了赞誉, 其后便跟随田忌大显身手。 朋友也是对手, 对手应该是公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 消防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乒乓球裁判题库及答案大全(可下载)
- 定期考核人文医学完整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 2025年建筑工程专业技术资格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海南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输血科护士输血反应处理常识考核答案及解析
- 演员测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财会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600题)
- 液力元件制造工安全意识强化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充电桩维修安全培训课件
- 肺癌心包积液的护理查房
- 课题专家咨询方案
- 2025年上海美术馆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博弈论在多波次防空杀伤链算法设计中的应用
- LNG安全消防培训课件
- 酒店基础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车辆查控教学课件
- 新罪犯入监心理辅导团体方案设计
- 冬季行车安全培训
- 大学生咖啡创业计划书范例与实施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