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要点_第1页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要点_第2页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要点_第3页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要点_第4页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要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物理层2.1基本概念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四个特性:机械特性一一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的数目和排列、固定的所锁定装置等电气特性一一指明接口电缆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功能特性一一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条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过程特性一一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系统的三大部分一一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数据一一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一一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现模拟的一一表示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数字的一一表示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码元一一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表示的基本波形单工通信(单向通信

2、)一一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不允许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一一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消息,不允许同时发送或接收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一一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接收消息基带信号一一来自源的信号调制一一基带信号含有信道不能传输的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基带调制(编码)仅仅变换波形,变换后仍是基带信号带通调制一一使用载波调制,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到较高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带通信号一一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通过信道)基本带通调制方法一一调幅 (AM)、调频(FM)、调相(PM)码间串扰一一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波形失去了码元之间的清晰界限的现象奈式准则一一

3、在任何信道中,码元的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成为不可能数据的传输速率(比特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即二进制数字(0或1),单位bit/s、b/s、bps码元传输率(波特率)每秒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B传信率(比特率)与传码率(波特率)的关系一一 兀:(N为码元的进制数)比特率=n*波特率(n为每个码元的比特,二进制时带1比特,三进制时带2比特,八进制带3bit) 信噪比一一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记为S/N,单位分贝(dB)信噪比(dB)=10log10(S/N)(dB) 如当 S/N 为 10 时信噪比 10,S/N 为 1

4、000 为 30 香农公式一一信道极限信息传输率 C = W log2(1+S/N) b/sW信道带宽(单位Hz)、S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高斯噪声功率奈氏准则公式 C=2WRb=2WRBIog2N即每赫带宽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率是每秒2个码元2.4通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FDM)用户在分配到一定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频率带宽时分复用(TDM)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间隙。(信道利用率不高) 统计时分复用(STDM)前提是假定各用户都是间歇地工作,

5、每个时隙要有用户地址信息波分复用(WDM)光的频分复用,因光载波频率很高,习惯上用波长表示使用的光载波8路2.5Gb/s光载波经光的调制,在一根光纤上的总速率为20Gb/s100根2.5Gb/s光纤的光缆,采用16倍密集波分复用,得一根4Tb/s 码分复用CDM 将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m个短的码片(码分地址CDMA)给每个站点分配码片序列,不同站点的码片序列正交当发送码片1时就发送该站点码片序列,比特0时发送反码当S站点向T站点发送数据时,T站点接收的是所有站点发送的序列和 T站点用S站点的码片序列与接收的序列和做内积运算非S站点的序列得0, S站发送的比特0得-1、比特1得1 规格化内积公式

6、一一各项相乘之和除以项数量脉冲调制PCM体制北美 24路PCM标准T1速率为1.544Mb/s欧洲30路PCM标准E1速率为2.048Mb/s同步光纤网SONET 第一级同步传送信号STS-1传输速率51.84Mb/s(第一级光载波 0C-1)同步数字系列 SDH 基本速率(第一级同步传递模块 STM-1)为155.52Mb/s( OC-3)3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广播通信一一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 链路一一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其他交换结点。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数据链路一一除了这些物理线路,还必须有

7、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如果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帧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IP数据报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验封装成帧一一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 帧定界一一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 最大传送单元(MTU)链路层协议规定的所能传送的帧的数据部分长度上限帧定界符一一当数据是由可打印的ASCII码组成的文本文件时,帧定界可使用帧定界符SOH 帧开始符,十六进制编码01,二进制编码00000001, Start Of HeaderEOT 帧结束符,十六进制编码04, 二进制编码数据链路层的帧长

8、帧开始符帧结束符00000100, End Of Transmission< MTUSOH装在帧中的数据部分EOT发送在前透明传输一一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字节填充一一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前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 ”在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把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ESC转义字符,十六进制编码1B,二进制编码 00011011, Byte Stuffing1原始数据|SOHEOTSQH|escSOHEOT'字节填充& _ %字节填丸/字节斑充1* iSOHESC EOTESC SUHESCESC S JHEOT发送在前

9、经过字节填充后发送的数据帧开始符_帧结束符差错检测: 比特差错一一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1变成0,0变成1误码率BER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例,Bit Error Rate信噪比越大,误码率越小循环冗余检验CRC把数据分为每组 k个比特在待传送的一组数据 M后添加n位冗余码 冗余码的计算方法在M后加上n个0得到(2An)M除以事先选定好的(n+1)位除数P得到商Q和n位余数R(用竖式做除法,商右移补0至位数与除数相等,相异得1,相同得0) 余数R作为冗余码接在M后发送出去循环冗余检验 CRC 把收到的每一帧除以P,检查得到的余数 R'若R'=

10、0,则判定这个帧没有差错,就接受若R'!=0,则判定有差错,就丢弃帧件检验序列 FCS在数据后面添加冗余码,Frame Check Seque nee而CRC是一种常见的检错方法 FCS可以用CRC这种方法得出,但 CRC并非获得FCS的唯一方法 在数据链路层使用 CRC检验,能实现无比特差错传输,但这还不是可靠传输,只能做到无 差错接收,要做到可靠传输,必须加上确认和重传机制。点对点协议PPP用户计算机和ISP进行通信时使用的链路层协议(只支持全双工链路)PPP协议应满足的需求一一简单一一这是首要的要求封装成帧透明性多种网络层协议多种类型链路差错检测 检测连接状态最大传送单元网络层地

11、址协商数据压缩协商 PPP协议不需要的功能一一纠错流量控制序号多点线路半双工或单工链路PPP协议三个组成部分一一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链路控制协议 LPC(Li nk Co ntrol Protocol) 网络控制协议 NPC(Network Control Protocol)PPP用同步传输链路,采用硬件完成比特填充;异步传输时使用字符填充法P75零比特填充一一PPP协议在使用SONET/SDH链路时,是使用同步传输的,此时采用零比特填充实现透明传输;发送端:5个连续1填一个0,接收端删除。媒体共享技术一一静态划分信道: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

12、随机接入、受控接入世界第一个局域网产品(以太网)规约DIX Ethernet V2IEEE的802.3标准与 DIX Ethernet V2差别很小,可以简称为“以太网”局域网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一一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局域网的主要优点一一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的访问全网便于系统的扩展和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适配器一一连接计算机与外部局域网,嵌在计算机主板上 适配器的主要功能一一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以太网协议计算机硬件地址在适配器的ROM中,计算机软件地址一IP地

13、址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以太网采取的两种措施一一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可靠交付 发送的数据都使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CSMA/CD协议一一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 多点接入一一总线型网络,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一一在发送数据前检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子在发送数据 碰撞检测一一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A1 亦B一碰撞二B 发送数据u检测到发生砸撞/= T 单程端到端 传播时延记为厂电磁波在1km电缆的传播时延5卩s争用期2 t 以太网端到端往返时延,具体争用期时间为51.2卩s对于10Mb/s的以太网,在争用期可发送512bit,

14、即64字节退避算法一一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取争用期2t定义重传次数k=Min已经重传的次数,10从0 , 1, ., 2Ak-1中随机抽取数r重传推后时间为r倍争用期 重传达16次仍不成功,抛弃该帧最短有效帧长一一争用期是512比特时间时,发生冲突一定在前64字节内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64字节,小于64字节的都是无效帧强化碰撞一一当发现碰撞时,停止发送数据,再继续发送若干比特人为干扰信号 帧间最小间隔9.6卩s,即96比特时间CSMA/CD 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首尾组成以太帧,放入适配器缓存准备发送 检测到信道96比特时间内保持空闲,就发送这个帧 若检测到碰撞,则中止数据的发送,

15、并发送人为干扰信号 发送完干扰信号后适配器执行退避算法,等待r倍512比特时间,返回步骤 2CSMA/CD十六字方针:先听先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双绞线以太网采用 星状拓补在星形的中心增加 集线器(星形网10BASE-T的标准是8023)占用期发主碰撞1争用期争用期III1争用期1T发送成功发送一帧所需的平均时间定义参数a=T /To a的值越小信道利用率越高极限信道利用率 Smax=To/(To+ t )=1/(1+a)只有a远小于1才能得到尽可能高的 SmaxI/G位一一IEEE规定地址字段第一个字节最低位,0表示单个地址,1表示组地址G/L位一一地址字段第一个字节最低第二位,0

16、表示全球管理,1表示本地管理三种帧一一单播,广播,多播常用以太网 MAC帧格式两种标准 DIX Ethernet V2标准IEEE的802.3标准左图数字的单 位是字节(byte)前同步码IEEE802.3规定无效的帧一一帧长度不是整数字节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 FCS查出有差错收到数据字段长度不在 46到1500字节之间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一一主机使用光纤和一对光纤调制解调器连接到集线器 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的优点一一使计算机能够跨碰撞域通信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缺点一一碰撞域增大了,吞吐量并未提高不同数据率的碰撞域无法互联网桥一一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网桥依靠转发表来转发帧。网桥的好处一一过

17、滤通信量,增大吞吐量提高可靠性扩大物理范围可以连接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不同数据率的局域网网桥的缺点一一存储转发增加了时延MAC子层没有流量控制功能只适合用户不太多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网桥和集线器的不同一一网桥是按存储转发方式工作的,一定是先把整个帧收下来子啊处理但集线器(或转发器)是逐比特转发。网桥丢弃CRC检验有差错以及无效的帧 网桥在转发帧前必须执行 CSMA/CD算法 集线器在转发帧时,不对传输媒体进行检测、 透明网桥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透明网桥一一自学习和转发帧在网桥的转发表中记录地址、接口和时间 生成树算法一一为了避免转发帧在网络上不断的兜圈子 源路由网桥一一源路由网桥在发

18、送帧时将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首部该网桥对主机是不透明的以太网交换机一一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网桥,工作在链路层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一般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虚拟局域网VLAN 是一些由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它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不是一种新型的局域网 VLAN的优点一一限制了接收广播信息的工作站数使网络不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引起性能恶化虚拟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 MAC帧格式(最大帧长由1518变为1522字节):4字节的VLAN标记字节624(5- 1500斗S02.3MAC帧目地地址源地址长度类型数据FCS长度类型=S02.1Q标记类型标记控制信息10000001

19、 00000000Z JVID2字节7】2字节用户优先级CFI高速以太网速率超过100Mb/s的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100BAST-T(争用期是5.12s,帧最小间隔是 0.96s,最短仍是64字节)吉比特以太网标准 IEEE802.3Z的特点:允许在1Gb/s下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方式工作;在半双工方式下使用CSMA/CD协议;使用率IEEE802.3协议规定的帧格式;与 10BAST-T和100BASET-T技术向后兼容。吉比特以太网在半双工方式小采用“载波延伸”和发“分组突发”的方法,在全双工下不用。10吉比特以太网一一与 10Mb/s以太网帧格式完全相同,保留了 802.3规定的最大(小)

20、帧长,只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因此不存在争用问题,也使用CSMA/CD协议。以太网是一一可扩展的、灵活的、易于安装、稳健性好IIP翹堀报殷IJI$F7EA FF03、信息部分FCS先堂送221不站51 1500字节PPP 帧字节 111补充PPP帧格式:网络层采用分组交换方式传输数据 分组交换有两种形式数据报、虚电路 因特网的设计思路一一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灵活的、 传输的可靠性不是由网络而是由端系统完成的 网络互连的层次及设备一一物理层:使用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中继站(如HUB)在不同电缆段之间复制位信号虚拟互连网络(IP网)链路层:使用网桥(或交换机)在局域网之间存储转发数据帧

21、网络层:使用传输层及以上:使用协议转换器 (网关)提供更高层次的接口 逻辑互连网络(互联网可以由很多异构网络组成)路由器在不同网络间存储转发分组(主机协议五层,路由协议只有下三层) 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 解决因特网互连问题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协议一一地址解析协议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IP地址一一给因特网上的每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 分配一个全网唯一的 32bit的标识符; 由因特网名字和数字分配机构ICANN进行分配采用点分十进制法表示IP地址的编址方法一一分类的 IP地址、子网的划分、无分类编址网际协议IP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谅 fTELN

22、ET, FTP, SMTPTCP. UDPIICMP IGMP网际层IP| RARP ARP |冈曙接口层与苦种网発接口i il il物埋硯件1-M-!B!B"(构成超网)IP地址的组成网络号:标志主机所连接到的网络(整个因特网范围内唯一)主机号:标志该主机或路友器(在网络号指明的网络范围内唯一)it*分类IP地址的使用范围IAit«节十谨制范困引用肖緒地址数A类地址中:IP地址中网络字段全 0是保留地址,表示本网络; 网络号127(01111111)留作为本地软件环回测试0 127主.主.主126(2/ 2)167772142)1101110111112B-191刚.网注

23、主65534 (21-2)B类地址不指派C类地址不指派 所以它们可指派的网络数均要减m-2232242392A0-2552097152<2aIP全搞地址:外网(Int&rn&t)使用 局部(可重用)地址:內网使用254(2*-2)B農地址10 ;0 net-id 8bh主机字段全0表示本机;主机字段全1表示该网络上所有主机。分矣叫屮把Airhost-id24brt局部IP地址丄 1个A类地址:10.0.0. 0-10. 255. 255. 255 16个B类地址:1/2. 16. 6 0-1/2.31. 2血2他 25&个C类地

24、址:192 16R 0 n-197 1AR ?55 鮎hnet-id16 bithost-id16 bitn&t-id24 bit辛播地fithot-id T & bitIP地址分级的好处一一方便IP地址的管理、节省路由空间并提高路由表查找速度IP地址与硬件地址作用层次IP地址与硬件地址理解IPS据搖i 网出匚怔爭IP地址应用淫柱拒T3衣MAC KIP地址主要用于网络间通信;MA G地址用于网络内部节点间通信: 没有IP地址找不到冃标机器: 没有閘AC地址无法标志一个物理设备 二者之间的转换靠ARP和RARP解决。ARP协议的用途一一从网络层使用的IP地址解析出数据链路层使用的

25、物理地址ARP高速缓存一一含有最近使用过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列表 (本局域网上主机,路由)APR请求和答应方都把对方的地址映射存储在APR高速缓存中ARP运行过程一一当主机 A向本局域网上主机 B发送IP数据报时,没有在 ARP高速缓存 中找到主机B的IP项目,主机 A就自动运行 ARP(1)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一个 ARP请求分组该局域网上所有主机运行的APR进程都收到这个 ARP请求分组(3)主机B的IP地址与ARP请求分组要查询的IP地址一致,就收下这个 ARP请求分组,并向 A发送ARP响应分组,其中写入自己的硬件地址, 并在自己的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 A的IP地址到硬

26、件地址的映射。 主机A收到B的ARP响应分组,就在自己的 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 机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生存时间一一ARP把保存在高速缓存中的映射地址项目都设置生存时间凡超过这个生存时间的项目就从高速缓存中删除掉注意一一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 的主机或路由器IP地址和硬件地址映射问题的(不同局域网则通过中间路由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IP数据报格式:从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解析是自动进行的,主机用户不知道这一过程首部长度:4byte 个单位01011111 (20 字节 60 字节)总长度:单位byte (最大2X6-1)首部和数据之和(首部和分片数据和)超过MTU (以太网是1500

27、字节)分片 标识: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就加1相同标识字段分片得以重组标志: MFmore fragme ntMF=1还有分片,MF=0最后一个分片DFdon 'fragme ntDF=1不能分片,DF=0允许分片片偏移:8byte 一个单位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相对于数据段的起点,该片从何处开始生存时间TTL :经过路由器减1,跳数0丢弃 首部检验和:只检验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 右图数字的单位是位(bit)IP首部检验:接收端数捱报首部数据郎分 不参与检验和的说算IP数据报*16位r字1 1E位 字 2 16 (醴和反码算术运算求和若结果为0,则保留i 否则,丢弃该数爭报驭

28、反码早期IP地址设计不合理一一IP地址空间利用率有时很低给每个物理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使路由表变大网络性能变差 两级IP地址不够灵活划分子网的原因一一有效利用地址空间;便于管理;隔离广播和通信,减少网络阻塞;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划分子网的方法一一将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标识子网,一部 分仍作为主机号。IP地址结构由两级变为三级。划分子网增加了灵活性,却减少了能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数。不同的子网掩码可能得出相同的网络地址,但是不同的掩码效果是不同的。划分子网的缺点浪费了一些IP地址;使路由表项目增长无分类编址CIDR使用二叉线索查找路由表网络控制报文协议ICMPICMP差错

29、报告文:终点不可达、源点抑制、时间超过、参数问题、改变路由(重定向)不应发送ICMP差错报告文的情况:ICMP差错报告文、后续分片、多播数据报、特殊地址 ICMP询问报告文:回送请求和回答、时间戳请求和回答路由协议一一内部网关协议 IGP (如RIP和OSPF协议等)外部网关协议EGP (如 BGP)路由信息协议RIP 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标准协议,简单 最多包含15个路由器(距离16),只适合小型互联网RIP协议特点一一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的是路由表(即所有信息);按固定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使用用户层数据报 UDP传送)路由表更新原则一一找出到每个目的网络

30、的最短距离距离向量算法一一将原来没有的目的网络加入,下一跳改为R1,距离加1(R1给R2)将原表中所有下一跳是 R1的都按照收到的表更新,距离加 1若目的网络相同,但但下一跳不是R1,比较它们的距离,选择短的留下RIP优缺点一一RIP限制了网络规模;坏消息传播得慢;随着网络规模扩大,开销也增加。实现简单,开销较小。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用 IP数据报传送)OSPF特点一一向本自治系统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范洪法)发送的是与相邻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部分信息:相邻的路由器及其度量 ) 只有当链路状态改变时才向所有路由器用范宏法发送此信息OSPF的五种分组类型一问候、数

31、据库描述、链路状态请求、链路状态更新、链路状态确认OSPF协议对多点接入的局域网采用了制定指定的路由器的方法边界网关协议BGP采用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使用BGP的原因一一因特网规模太大,使得AS之间的路由选择非常困难AS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有关策略BGP-4 的四种报文 OPEN、UPDATE、KEEPALIVE、NOTIFICATION路由器一一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转发分组路由器的两大部分一一路由选择部分和分组转发部分分组转发的三个部分交换结构、一组输入端口、一组输出端口交换结构的作用一一根据转发表对分组进行处理将某个输入端口进入的分组从一个合适的输出端

32、口转发出去交换结构常用的交换方法一一通过存储器、通过总线、通过互连网络IP多播一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使用IP数据报传递报文,是网际协议IP的一个组成部分IP多播一多播路由选择协议:找出以源主机为根节点的多播转发树多播路由选择协议在转发多播数据报的方法:泛洪与剪除、隧道技术、基于核心发现技术第五章:运输层端到端通信一一应用进程间的通信运输层重要功能一一复用和分用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运输层主要功能一一为进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验需要两种运输协议:面向连接的TCP、无连接的UDP端口号的分类一一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熟知

33、端口号和登记端口号客户端使用端口号UDP在IP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的功能:复用分用功能和差错检测功能UDP特点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面向报文、无拥塞控制、首部开销小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交互通信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TCP 传输控制协议TCP主要特点一一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TCP提供可靠交付服务TCP提供全双工通信TCP是面向字节流的TCP连接的端点套接字 socket( IP地址:端口号)停止等待协议:自动重传请求ARQ (优点简单、缺点信道利用率低)连续ARQ协议:优点容易实现。缺点不能向发送方反映出接收方已

34、经正确收到的所有分组信息UDP检验和计算:伪首部+首部+数据部分TCP首部一一序号: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确认号: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的第一个数据字节序号确认ACK : ACK=1确认号字段有效,ACK=0无效同步SYN : SYN=1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窗口: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以字节为单位)终止FIN :用来释放一个连接,FIN=1表示此报文发送方数据发送完毕,要求 释放运输连接检验和:伪首部+首部+数据选择确认SACK:指明一个边界要4个字节,最多指明4个字节块,另还需2字节RTT:报文段往返时间RTTs:加权平均往返时间新 RRTs=(1-a)旧 RT

35、Ts+a(新 RTT 样本)RTO :超时重传时间RTTD : RTT的偏差的加权平均值RT0=RTTs+4RTTDRTTD=(1-b)旧 RTTD+b|RTTs-新 RTT 样本 |流量控制一一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拥塞一一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性能就要变坏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拥塞控制一一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所前提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网络能够承受现在所有的网络负荷是一个全局性过程流量控制一一往往指点对点通信量控制,是个端到端的问题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

36、送数据的速率,以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提供的负载一一单位时间内输入给网络的分组数目(输入负载、网络负载)吞吐量一一单位时间内网络输出的分组数目拥塞控制大方面分为两种方法: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拥塞控制的具体四种算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慢开始算法一一由小到大逐渐增大发送窗口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 RTT,发送方拥塞窗口 cwnd就加倍慢开始门限cwnd<ssthrest时,使用慢开始算法cwnd=ssthrest时,既可使用慢开始算法,也可用拥塞避免算法cwnd>ssthrest时,使用拥塞避免算法拥塞避免算法一一没经过一个往返时间RTT,cwnd就加1无哪种阶段,只要发送方判断网

37、络出现拥塞(没有按时收到确认),就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t设置为出现拥塞时的发送方窗口值得一半,拥塞窗口 cwnd重新设置为1,执行慢开始算法。AIMD算法一一加法增大乘法减小快重传一一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后就立即发出重复确认发送方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就应当立即重传对方尚未收到的报文段快恢复当发送方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时,执行乘法减小算法,把慢开始门限减半发送方不执行慢开始算法,而是把拥塞窗口cwnd设置为慢开始门限减半后的数值,进行拥塞避免算法。随机早期检验RED为了避免发生网络中的全局同步现象,路由器采用的措施TCP运输连接三个阶段 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释放TCP连接建立方

38、式一一客户服务器方式主动发起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叫客户,被动等待的叫服务器591 TCP的连接建立用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的各状态客户ri aESTABLISHED雀动打开SYN报文段不携带数据,但要消耗掉一个序号, 所以A发送初始序号seq=x,则B发送的确认报 文的ack为x+1,而B发送的SYN报文初始序号 seq=y, A随后发送的确认报文中ack为y+1。A在收到B确认报文后还要发给 B确认的原因: 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又突然传送到 了 B,因而产生错误。TCP连接必须经过时间2MSL后才貞正释放掉。客尸服努器知用稈 通应讲CLOSEDA连接释放报文段首部终止控制位FIN置1

39、FIN不携带数据,但消耗一个序号MSL最长报文段寿命A等待两个MSL的原因:为保证A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段能够 到达B ;防止上一节提到的“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 段”出现在本连接中TCP连接释放过程是第四次握手CLOSED 第一章:概述网络是指三网一一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重要功能一一连通性、共享(指资源共享) 网络一一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互联网一一网络的网络因特网一一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因特网发展三个阶段一一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逐渐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主干ISP、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