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归纳_第1页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归纳_第2页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归纳_第3页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归纳_第4页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恒定电流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一、电流、电阻和电阻定律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条件:内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外因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与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 t的比值。(定义)l=Q/t I=Q/t ;假设导体单位体积内有 n个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假若导体单位长度有 N个电子,则l= Nesv. 表示电流的强弱,是标量.但有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外电路中正-负,内电路中负-正 单位是:安、毫安、微安 1A=103mA=106卩A 区分两种速率:电流传导速率(等于光速)和电荷定向移动速率(机械运动速率)。2. 电

2、阻、电阻定律(1)电阻: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R=U徒义)(比值定义);U-I图线的斜率电阻定律:温度一定时导体的电阻 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 S成反比。R-(决定)S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U无关.(3)电阻率:电阻率p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由材料决定,但受温度的影响.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2)公式:|R(3)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导体、电解液导体,不适用于空气导体和某些半导体器件.图象: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导体中的电流随随导体两端电压变化图线,叫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3、例如UI图象。注意:我们处理问题时,一般认为电阻为定值,不可由 I、U R必须是对应关系(对应于同一段电路)R=U/I认为电阻R随电压大而大,随电流大而小. 即I是过电阻的电流,U是电阻两端的电压.三、电功、电功率1. 电功:电流做功的实质: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只有力才能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其它形式的能。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二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单位:J; kwh电场力做的功 W = qU=Ult = = I2Rt=U2t/R(只适于纯电阻电路)2. 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快慢,即电流通过一段电路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对电流做功的总功率,P=UI ;单位:w;3.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一段只有电阻

4、元件的电路时,在t时间内的热量Q=I2Rt.4. 电功率与热功率之间的关系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等于热功率,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只有一部分转化成热功率.纯电阻电路: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如电熨斗、电炉子等.非纯电阻电路:电机、电风扇、电解槽等,其特点是电能只有一部分转化成内能.规律方法(1)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条件: 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用电器中的实际电流等于其额定电流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等于其额定功率.由于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得到满足时,其余两个条件必定满足,因此它们是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等效条件.,认为它将被烧毁用电器接入电路时: 纯电阻用电器接入电路中,若无特别说明,应认为其电阻不

5、变用电器实际功率超过其额定功率时串、并联及混联电路-、串联电路 电路中各处电流相同.1 = 12 = 13=, 串联电路 两端的电压 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U=U 1+U2+U3, 串联电路的 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即R=R + FU, + Rn 串联电路中 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 跟它的阻值成正比(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一一制电压表),即W =土二丛=1 so DDR1R2Rn 串联电路中 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 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空 二巴=i2Rl R2Rn注意: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各串联电阻额定电流的最上值;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x R总电路的总功率=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之

6、和.二、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相同.U=U1=u2=U3, 并联电路总电路的电流 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 = I 1 + I2 + 13=,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 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11丄1丄*1R R1 R2Rn-n个相同的电阻 R并联R总= ;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电阻小y两个支路时R总= 特别注意:在并联电路中彳增加支路条数,总电阻变小-三个支路时R总= I增加任一支路电阻,总电阻增大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 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一一改装电流表),即I 1R = I 2艮=,=I nR,= U .支路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 并联电路中各个

7、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即 RR=P2R2=, =PnF=U2 .注意:几条支路并联,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和支路额定电压的最小值;最小的额定电压总允许的最大电流 R总电路的总功率=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电源1. 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2. 电动势:单位:V。非静电力搬运电荷所做的功跟搬运电荷电量的比值,E=W/q。厂 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 n电能本领的大小,等于电路中通过1C电量时电源所提供的电能的数值3 在数值上=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板间的电压,'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E= U外+ U内.3.电动势是标量.要注意电动势不是电压;电动势

8、电势差物理意义反映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把其它 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情况反映电路中电场力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 情况定义式E=W/qW为电源的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电 源内由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U=W/qW为电场力把正电荷从电源外部由正极移到负极所做的功量度式E=IR+lr=U 外+U 内U=IR测量动用欧姆定律间接测量用伏特表测量决定因素与电源的性质有关与电源、电路中的用电器有关特殊情况当电源断开时路端电压值=电源的电动势(I = 0)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对于给定电源:一般认为 E, r不变,但电池用久后,E略变小,r明显增大。)内、外电路内电路:电源两极(不含两极)以内,如电池内的溶

9、液、发电机的线圈等.内电路的电阻叫做内电阻r.内电路分得的电压称为内电压,外电路:电源两极间包括用电器和导线等,外电路的电阻叫做 外电阻R,外电路分得的电压称为外电压(在电闭合电路中两源两极的电压是外电压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 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即I=E/ (R+r)研究闭合电路,主要物理量有E、r、R、I、U,前两个是常量,后三个是变量。厂E =U外+ U内 表达形式:Ju*1®1关系)S I =(I _R关系)R+rR= E(U _R关系)R卄 讨论:1外电路断开时(1=0),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10、(即U=E);而这时用电压表测量时,其读数略小于电动势(有微弱电流) 2外电路短路时(R=0,U=0)电流最大|短=E/r ( 一般不允许这种情况,会把电源烧坏)(3)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路端电压: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U = E- Ir,路端电压随着电路中电流的增大而减小;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情况:RJt ifT U J,反之亦然。 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一一路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图象:(UI关系图线)图象的函数表达:U= E-Ir广当外电路断路时(即Rs ,I = 0),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 E = U端);当外电路短路时(R= 0,U = 0),横坐标的

11、截距表示电源的短路电流I短=E/r ;/图线的斜率 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电阻.某点纵坐标和横坐标值的乘积 为电源的输岀功率,在图中的那块矩形的“面积”表示电源的输岀功率,I该直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该状态时外电阻的大小;当口= E/2(即R=r)时,卩岀最大。n = 50%注意:坐标原点是否都从零开始:若纵坐标上的取值不从零开始取,则该截距不表示短路电流。(4).闭合电路的输出功率 电源的总功率:P总=IE=IU 外十IU内=IU + I2r,(闭合电路中内、外电路的电流相等,所以由E = U外+U内)-(I口 电源的输出功率 与电路中电流的关系:P =UXI ;当1匸时口!,当1 J

12、时U f ,表明UI有极值存大。22 E2 E , E 2P =IE I r 二-r(I -I ) = -rI -2I ()r2r 2r 4r当| =E: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pm =e;£ 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等效于如图所示的电路)2 2p出丰-P内 7E J r“U T RfE)2r =(Re2r_r)2 - 4RrE2当R= r时(I=E/2r),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P axE24r结论:当外电路的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要使电路中某电阻R的功率最大;条件R=电路中其余部分的总电阻例:电阻R的功率最大条件是:R= R0+r 输出功率随外电

13、阻R变化的图线 (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I.对应于电源的非最大输出功率 P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外电阻 R和F2,不难证明 r =丽.£-'2rII.当R<r时,若R增大,则P出增大;当R>r时,若R增大,则P出减小.电源内阻上的热功率:P内=口内1 = l2f。n = 50% 电源的供电效率Pb IU U 12 R R当电源的输出功率达最大时,2P总IE E I (R r) R r(5)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联系:它们都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线;区别:它们存在的前提不同,遵循的物理规律不同,反映的物理意义不同; 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在电源的电动势用内阻r一

14、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外电路的电阻R使路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遵循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U = E Ir,图线与纵轴的截距表示电动势E,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r。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在给定导体(电阻R)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而得到的电流I随电压U变化的图线;遵循(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 丄;R图线斜率的倒数值表示导体的电阻R。右图中a为电源的U-I图象;b为外电阻的U-I图象;两者的交点坐标表示该电阻接 入电路时电路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该点和原点之间的矩形的面积表示输出功率;a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大小;b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外电阻的大小;当两个斜率相等时(即内、外电阻相等时图

15、中矩形面积最大,即输岀功率最大(可以看岀当时路端电压是电动势 的一半,电流是最大电流的一半)。1-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导体中的电流随随导体两端电压变化图线,叫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区分三种图线:.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一一路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图象:(UI关系图线)-输出功率随外电阻R变化的图线规律方法 1、电路结构分析电路的基本结构是串联和并联,分析混联电路常用的方法是:节点法:把电势相等的点,看做同一点.回路法:按电流的路径找岀几条回路,再根据串联关系画岀等效电路图,从而明确其电路结构 其普遍规律是:凡用导线直接连接的各点的电势必相等(包括用不计电阻的电流表连接的点) 在外电路,沿着电流方向电

16、势降低。= hr 凡接在同样两个等势点上的电器为并联关系。 不加声明的情况下,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2、电表的改装:电流计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1)灵敏电流表(也叫灵敏电流计):符号为G用来测量微弱电流,电压的有无和方向其主要参数有三个: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 Rg、满偏电流lg、满偏电压Ug。满偏电流Ig即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也叫灵敏电流表的电流量程.满偏电压U g灵敏电流表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表两端的电压.以上三个参数的关系 Ug= Ig Rg.其中Ig和Ug均很小,所以只能用来测量微弱的电流或电压.采用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2)半值分

17、流法(也叫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其原理是:当Si闭合、S2打开时:I g(rgR, E当S2再闭合时:UG U R2二E ,丄爲(丄g G纠R, =E 222 R2联立以上两式,消去 E可得:21 2R =r R r -51g1 g M g得:r = R r2可见:当 Ri»R2 时,有:rg = R29 F - R2电流表:符号A,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联电阻分流原理如图所示为电流表的内部电路图,设电流表量程为I,扩大量程的倍数n=l/lg,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得:lgRg=:(|-|g)R=R 匕Rg二 R g为量程的扩大倍数)I - I gn -1RRR内阻a,由这两式子可知,

18、电流表量程越大,Rg越小,其内阻也越小.(4)电压表:符号V,设电压表的量程为R +Rgn用来测量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串联电阻分压原理 女口图所示是电压表内部电路图.U,扩大量程的倍数为 n=U/Ug,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得:UgU-UgRRg R-1=(灶)r二上(n -1 ) R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Ug1g电压表内阻rv =R Rg =nRg ,由这两个式子可知,电压表量程越大,分压电阻就越大,其内阻也越大.(5)改为欧姆表的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g= E/(r+R g+R 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lx= E/(r+R g+R o+R x) = E

19、/(R中+Rx)由于l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非理想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略,解题时应把它们看作是能显示出本身电压或电流的电阻器 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实际上是被测电路与电压表并联后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内阻不可能无限大, 因此测得的电压总比被测电路两端的实际电压小,表的内阻越大,表的示数越接近于实际电压值 用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实质上是被测量的支路(或干路)串联一个电阻(即电流表内阻)后的电流.因此,电流表内阻越小,表的示数越接近于真实值规律方法1、动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高考热点)动态电路变化的分析是根据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来分析电路中某一电阻变化而引起的整个电路中各部分电

20、学量的变化情况,;j"iC 1r| 1:1常见方法如下:(1)程序法: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各部分量的变化情况局部变化= R总=l总=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变化部分局部变化Ri = R总=订总x = U内-=U露 =再讨论其它(2)直观法:即直接应用“部分电路中 R、I、U的关系”中的两个结论。 任一个R增必引起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减小 ,其两端电压Ur增加.(局部电阻本身电流、电压) 任一个R增必引起与之并联支路电流I并增加;与之串联支路电压 U串减小(称串反并同法)厂 Ir局部Rj二八'二与之串、并联的电阻J并r _.nU iU 串

21、4I1 R1总结规律如下:,_.:一- 总电路上R增大时总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 U增大; .一 变化电阻本身和总电路变化规律相同; 和变化电阻有串联关系(通过变化电阻的电流也通过该电阻)的看电流(即总电流减小时,该电阻的电流、电压都减小); 和变化电阻有并联关系的(通过变化电阻的电流不通过该电阻 )看电压(即路端电压增大时,该电阻的电流、电压都增大)(3)极限法:即因变阻器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变阻器的滑动端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4)特殊值法:对于某些双臂环路问题,可以采取代入特殊值去判定,从而找岀结论。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 Pmax=E2/4r而效率只有50%,2、 电路

22、故障分析与黑盒子问题闭合电路黑盒。其解答步骤是: 将电势差为零的两接线柱短接,如果黑盒内只有电阻,分析时,从阻值最小的两点间开始。 在电势差最大的两接线柱间画电源 根据题给测试结果,分析计算各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分配,并将电阻接在各接线柱之间。 断路点的判定:当由纯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中仅有一处发生断路故障时,用电压表就可以方便地判定断路点:凡两端电压为零的用电器或导线是无故障的;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的用电器或导线发生了断路。3、 电路中的能量关系的处理要搞清以下概念:(1)电源的功率。电源消耗的功率、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功率、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都是指£ I或I2( R外+ r)2 2(2)

23、电源的输出功率、外电路消耗的功率都是指:IU或I £一 I r或I R外(3)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l2r(4)整个电路中 P电源=P外 十P内4、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容器是一个储存电能的元件.在直流电路中,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路里有充放电电流,一旦电路达到稳定状态,电容器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一个阻值无限大(只考虑电容器是理想的不漏电的情况)的元件,在电容器处电路看作是断路,简化电路时可去掉它简化后若要求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时,可在相应的位置补上.分析和计算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稳定后,由于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通过所以在此支路中的电阻上无电压降,因此电容器两极

24、间的电压就等于 该支路两端的电压.(2)当电容器和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时,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与其并联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3)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 ,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 将通过与它并联的电路放电.电容器两根引线上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同的,所以要根据正极板电荷变化情况来判断电流方向。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的差;如果变化前后极板 带电的电性改变,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和。电学实验专题(一)测电动势和内阻(i)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

25、压 U为电动势 通用方法:伏安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 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l图中描点,最后由(3)特殊方法(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E ;U=Eu-l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图2Ii(Ri r)E“2(R2 r)匚 _i2(Ri-R2)一 I2-IiIiRi -I2R2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I 2 - I iE =uiE U2IirI2rE _ IiU2 - I 2Ui"Ii-I2U2 - 6(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Ii-I2E =U2ui+ rRiU2

26、rR2UiU 2 (R i - R 2)u2 Ri - u iR 2r =(Ui-U2)RiR2 (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u2Rt - qR2£和内阻r有甲(内接)、乙(外接)两种接法,如图(二)测电源电动势甲法中:不考虑电流表分压的影响,但是要考虑电压表分流。甲图11<x)所测得£和r都比真实值小,£ /r测=£测/r真;乙法中:不考虑电压表分流的影响,但是要考虑电流表分压。£测=£真,且r测=r+rA。(三)电源电动势£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 A、B测定,单独使用A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读数是Ub,

27、 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 U,贝U £ =U aUb/ ( U A U )o结论:电源内阻小的时候,用内接法;用外接法测的误差总比内接法测来得大。测电源内阻用内接法如图甲;测电动势用外接法,如图乙。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 g = E/(叶R g+R 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 E/(r+R g+R o+R x) = 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

28、、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电桥法测:RiR2R3十RxR2 R3Ri半偏法测表电阻:断S2,调Ri使表满偏;闭S2调R2使表半偏.则R 表 =R2;Ri电学实验专题(二)电阻的测量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安全性好,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操作方便.实验电路-可分为两部分: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一、测量电路两种方法(内、外接法)记忆决调 “内”字里面有一个“大”字类型电路图R测与R真比较条件计算比较:知RvRA及Rx大致值时内R 测=U R +U a =Rx+Ra > RxI

29、Rx £ Rv » Ra适于测大电阻Rx > J Ra R v外RR 测=U RxRv vRxlv +Ir Rx +RvRxRA W Rv适于测小电阻Rx <JRaRv测量电路(内、外接法)有三种方法直接比较法:Rx与Rv、Ra粗略比较:当Rx»Ra时用内接法,当 Rx«Rv时用外接法.临界值计算法(计算比较法):Rx与、,巨瓦(为临界值)比较:当Rx茫JRaRz时内、外接法均可.当Rx>. RAR,(即Rx为大电阻)时用内接法;当色 > 邑时,用电流表内接法.Rx Ra当RxV . RARy (即Rx为小电阻)时用外接法;当rl

30、v R_时,用电流表外接法;RvRxRa测试判断法(实验判断法):当Rx,Ra,Rv大约值都不清楚时用此法.“谁变化大,电阻就与谁近” 如图所示,将单刀双掷开关 S分别接触a点和b点,与a接时(J;山);与b接时(b;也)若I有较大变化(即| U1-U2卩1-丨2 )说明V有较大电流通过(分流影响较大),采用内接法Ui" Il若u有较大变化(即I U1-U2 |1-|2 )说明A有较强的分压作用(分压影响较大),采用外接法UiIi说明: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电路中,由于电阻丝电阻较小,所以实验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通常只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对R来说)、供电电路(限流

31、式、调压式)电路由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部分组成 ,其组合以减小误差,调整处理数据两方便电路图电压变化范围电流变化范围优势选择方法測曇ife嘛1 |限流R EER x + R 滑EER X + R 滑R x电路简单附加功耗小Rx比较小、R滑比较大, J _ _ 一"- -R滑全n倍的Rx通电前调到最大一翩盘碾一r&PH调压0EE0Rx电压变化范围ELeKLKJfcE E H ” 戶Rl IE 側大要求电压连续可调并从0开始变化Rx比较大、R滑比较小R滑全Rx/2通电前调到最小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以大控小”的原则R滑唯一:比较R滑与Rx确定控制电路R

32、xR滑10 Rx二限流方式芽R滑tR x =分压接法R 滑" Rx两种均可,从节能角度选限流R滑不唯一:实难要求二 确定控制电路二R滑 实验要求:负载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大。 负载两端电压要求从 0开始变化。 电表量程较小而电源电动势较大。有以上3种要求都采用调压供电。无特殊要求都采用限流供电特殊问题中还要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以及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来反复推敲,以便能减小误差的连接方式为好.电路设计具有培养和检查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的特点,它包括测量电阻值Rx、电阻率p,电功率p和电源电动势E、内阻r.有下列几种情况的一定要用分压法:(1)被调节的

33、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一定要从0开始连续调节(2)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电表量程或超过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时在给予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远小于用电器的电阻时在可用分压法也可用限流法时,用限流法一般节省能耗,连线方便。不过在不强调能耗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都可用分压法。 分压法更要考虑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不得超过其限度二、选实验试材(仪表)选用和电路实物图连接,(1)仪器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三方面因素:(原则:表不超程、电器不超压) 安全因素,如通过电源和电阻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 误差因素,如选用电表量程应考虑尽可能减小测量值的相对误差;选量程的原则:电压表、电流表尽可能使指针接近满刻度的

34、中间量程,其指针应偏转到满刻度的 1/32/3之间;使用欧姆表测电阻时宜选用指针尽可能在中间刻度附近的倍率挡位.选择滑动变阻器要考虑它的额定电流, 然后对采用分压法的滑动变阻器选总阻值较小的,对采用限流法的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选比电路中的电阻稍大些为好。对于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 便于操作,如选用滑动变阻器时应考虑对外供电电压的变化范围既能满足实验要求,又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调节时应用到大部分电阻线,否则不便于操作.方法:先估算电路中最大值,初定仪器的规格和接法;再算的变化范围,确定限流还是调压供电,和滑动变阻器规格(2)选择仪器的一般步骤是: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合理的

35、实验电路;根据电路选择滑动变阻器;选定电源,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以及所用的量程.(3)连接实物图的基本方法是:按题设实验要求先画电路图,能把实物组装连接成实验电路。连接各元件(按先串再并的连线顺序); 精心按排操作步骤,过程中需要测?物理量,结果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画出实验电路图; 分析各元件连接方式(先串再并的连线顺序),明确电表量程; 画线连接各元件,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到开关,再到滑动变阻器等,先画主电路,正极开始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元件依次串联,后把并联无件并上。(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中要串联的元件依次串联起来;其次 将要并联的元件再并联到电路中去 );画线连接各元

36、件,铅笔先画,查实无误后,用钢笔填。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查,检 查电路也应对照电路图按照连线的方法和顺序进行.(4)注意事项:表的量程选对,正负极不能接错;导线应接在接线柱上,且不能分叉;不能用铅笔画用伏安法测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路用外接法,供电电路用调压供电。(5)实物图连线技术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即:先接好主电路(供电电路).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 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 ,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

37、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 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实物连线的总思路画岀电路图T连滑动变阻器T分压(滑动变阻器的下两个接线柱一定连在电源和电键的两端 鬥丿限流(一般连上一接线柱和下一接线柱)连接总回路: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丿总开关一定接在干路中C (两种情况合上电键前都要注意滑片的丿正确位导线不能交叉补充:滑动变阻器的两种特殊接法(要特别引起重视):右图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至肚中点位置时外电阻最大,总电流最小。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可以证明:Ai

38、的示数一直减小,而 A2的示数一直增大。右图电路中,设路端电压 U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总电阻逐渐减小;总电流 I逐渐增大;RX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电流 lx也逐渐增大(这是实验中常用的分压电路的原理);滑动变阻器r左半部的电流I /先减小后增大。I lx八Rxj-pA在”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一般选用总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 器,前者可方便调节,因为电阻丝的电阻很小;后者可减少误差,因为它与大阻值的电压表并联,使流过电压表的电流较小,电流表测的值更接近干路上的总电流。另外这两个实验的电压与电流都不大,电表量程一般取3 V与0.6 A的

39、量程。电路故障问题的分类解析1. 常见的故障现象断路: 是指电路两点间(或用电器两端)的电阻无穷大,此时无电流通过,若电源正常时,即用电压表两端并联在这段 电路(或用电器)上,指针发生偏转,则该段电路断路,如电路中只有该一处断路,整个电路的电势差全部降落 在该处,其它各处均无电压降落(即电压表不偏转) 。短路: 是指电路两点间(或用电器两端)的电阻趋于零,此时电路两点间无电压降落,用电器实际功率为零(即用电器 不工作或灯不亮,但电源易被烧坏)2. 检查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电压表检查法: 当电路中接有电源时,可以用电压表测量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通过对测量电压值的分析,就可以确 定故障。在用电压表检

40、查时,一定要注意电压表的极性正确和量程符合要求。电流表检查法: 当电路中接有电源时,可以用电流表测量各部分电路上的电流,通过对测量电流值的分析,就可以确 定故障。在用电流表检查时,一定要注意电流表的极性正确和量程符合要求。欧姆表检查法: 当电路中断开电源后,可以利用欧姆表测量各部分电路的电阻,通过对测量电阻值的分析,就可以确 定故障。在用欧姆表检查时,一定要注意切断电源。试电笔检查法: 对于家庭用电线路,当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试电笔进行检查。在用试电笔检查电路时,一定要用手 接触试电笔的上金属体。电学实验专题(三) 多用电表的使用与读数1多用电表的读数电流表、电压表的刻度是均匀的,读数时应注意

41、量程;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读数时应注意乘倍率。2多用电表使用的几个注意事项(1)电流的流向:由于使用多用电表时不管测量什么,电流都要从电表的“”插孔(红表笔)流入,从 “”插孔(黑表笔)流出,所以使用欧姆挡时,多用电表内部电池的正极接的是黑表笔,负极接的是红表笔。(2)要区分 “机械零点 ”与 “欧姆零点 ”: “机械零点 ”在表盘刻度左侧 “ 0位”置,断电的时候用表盘下边中间的指针定位螺 丝调整; “欧姆零点 ”在表盘刻度的右侧电阻刻度 “0”位置,打开电源表笔短接用欧姆调零旋钮调整。(3)测电阻时每变换一次挡位,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4)选倍率:测量前应根据估计阻值选用适当的挡位。

42、由于欧姆挡的刻度不均匀,使用欧姆挡测电阻时,指针偏转过 大或过小都有较大误差,通常只使用表盘中间的一段刻度范围。(5)测电阻时要将电阻与其他元件断开。测电阻时不要用手接触多用电表的表笔。(6)多用电表使用完毕应将选择开关旋至“OFFg或交流电压最高挡。电路习题1. (2015北京理综)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0.02A ; Ri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 2; 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 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 0.04A B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

43、时,每一小格表示 0.02A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 0.06AD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含容电路问题2. (2016全国卷n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的比值为()2132a 2B. 2C. 3d. 2S,电流再次稳定后, C所带的电荷量为 Q2。Q1与Q23. (2016湖南浏阳一中月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则正确的是()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B .灯L2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 .灯L1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 .灯L2变亮,电容器的

44、带电量增加当闭合开关S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下调节,4. (2016 宁沈阳高三质量监测)如图所示的电路,R1、R、R3是定值电阻,R4是滑动变阻器,电源内阻 不可忽略。闭合开关,在电路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中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示数变小B 电容器放电C .电源的总功率变小D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2016陕西西安一中模拟)(多选)如图所示,I为电流表示数,U为电压表示数,P为定值电阻R2消耗的 功率,Q为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W为电源通过电荷量 q时电源做的功。当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右缓慢滑 动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关系的是()解析AB 变阻器滑动

45、触头向右缓慢滑动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R2消耗的功率为P= I2R, Px I2,故A正确;电容器 C的电压UC = E I(R2 + r),电荷量 Q= CUC = CE I(R2 + r),则£QC(R2 + r),保持不变,则 Q I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线,故 B正确;电压表示数 U = E Ir,U I图象应是向下倾斜的直线,C错误;电源通过电荷量q时电源做的功 W= qE , E是电源的电动势,则 W I是过原点的直线,故 D错误。6. (2016黑龙江双鸭山一中考试 )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3.0 V,内阻不计, 格的小灯泡,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

46、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Li、L2、L3为三个相同规A . Li的电流为L2电流的2倍B . L3的电阻约为0.33 QC . L3的电功率约为1.20 WD . L2和L3的总电功率约为3 WLi®J 匚 ®E(1)1一 1D.4 O S L27.(2016河北衡水冀州中学一轮)(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 端向右滑动后,理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当滑动变阻器R滑动Al、AI2,理想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A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B 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C. AU与AI1比值一定小于电源内阻rD

47、. AU与Ab比值一定小于电源内阻r解析BC 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端向右滑动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夕卜电路总电阻增大,则总电流减小,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减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分析可知,并联部分电压增大,即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故 A错误,B正确;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2= I汁I, A2的示数I2变小,通过定值电阻 R1的电流增大,则A1的示数I1变小,所以AI1 一定大于A2°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 EDr可知,建=r,而AI1大于凶2,所以 詈,故D错误,C正确。电流兀冋题& (2015安徽理综,17, 6分)(难度)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

48、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p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 n,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 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p evC. p nev D. $l22小mvmv SnA.B.2eLe西e电阻。使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 5 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kQ;导线若干。解析:欧姆定律1 = R,电流的微观表达式1 = neSv,电阻定律R= pS,则金属棒 内场强大小为EU =曙=p nev C正确.9. (2015北京理综)真空中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可以用作光电转换装置,如图所示.光照前两板都

49、不带电. 以光照射A板,则板中的电子可能吸收光的能量而逸出.假设所有逸出的电子都垂直于 A板向B板运动,忽略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光照条件不变.a和b为接线柱.e.已知单位时间内从 A板逸出的电子数为 N,电子逸出时的最大动能为 Ekm,元电荷(1) 求A板和B板之间的最大电势差 Um,以及将a、b短接时回路中的电流I短;(2) 图示装置可看作直流电源,求其电动势E和内阻r;在a和b之间连接一个外电阻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外电阻上消耗的电功 率设为P,单位时间内到达 B板的电子,在从 A板运动到B板的过程中损失的动 能之和设为圧k.请推导证明:P= AEk.答案1 k”档内部电路的总1.

50、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X量程为0.6 A,量程过大,不能直接使用电流表A1,必须重新设计实验方案。量程为0.6 A,量程过大,不能直接使用电流表A1,必须重新设计实验方案。(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X1 k ”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 ,调零点。(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 (填“1或“ 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kQ和V。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 k Q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 kQ。多用电表电阻档的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右图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V,电阻“X 1 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k Q答案:(1)短接 (2)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