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及赏析_第1页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及赏析_第2页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及赏析_第3页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及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及赏析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半卷红旗临易水, 报君黄金台上意, 译文甲光向日金鳞开 塞上燕脂凝夜紫 霜重鼓寒声不起 提携玉龙为君死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 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注释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 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 摧

2、: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 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 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 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 开。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 成。凝夜紫,在暮色中表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 暗指战场血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 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

3、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 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 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 低沉不扬。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 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 才。意:信任,重用。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系年,有两种说法。一作说法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 九年(814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 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

4、行。另一种说 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 首,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元和二年(807年)。赏析李贺的很多诗向称难解,这个首解者纷纭,却莫衷一是。对于诗 意的理解也异常分歧。这首短诗,后面写兵临易水、提剑誓死?其主题确与战斗相关。 但前四句 着重写景,除''甲花”、“角声”表明此处有兵士而外, 围城、突围等等全无 明确描写。所以,解说之分歧,多出于对“言 外之意”的不同体会。“言”外 之“意”虽在“言”夕卜,仍然来自 “言”。一首诗积字成句,积句成篇,成为 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这 篇诗前四句颇难碓解,后四句却比较显豁。说清后四句, 再反观前 四句,通篇

5、的意义便不难领会。先看后四句。“半卷红旗临易水”,暗示“临易水”之前有一段 进军过程。“半卷红旗”是为减少阻力,是进军的特征,如“红旗半 卷出辕门”之类。“临”字也表现行军的动势。那么,“临易水”之 后是否遇上敌军?如果遇到的话,力量对比如何?形势对谁有利?这 个切,后三句都未作正面描述,来说外之意却比较明晰:一、“临易 水”表明前进受阻,又令人联想起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击鼓为了进军,而“霜重鼓寒声不起”通 过自然条件的不利暗示出战争形势的严峻。三、末尾两句,写主将提 剑上阵,誓作殊死战斗以报君恩,则大敌当前,己不言可知。首句于“云”上着“黑”字,已感气氛沉重。

6、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云”上特加“黑” 字,自然不会用以象征我军而是象征敌军。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 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彩和形 相上与上句形成强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当然是指我军。始 而黑云压城,适度围逼,既而黑云崩溃、红日当空,我军将士的金甲 在日光下犹如片片金鳞,耀人眼目。就是说己经杀出孤城,击败敌兵。一、二两句写围城与突围,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以下八句写乘胜 追杀,直至兵临易水,是又一个意义单位。“角”,古代军用乐器。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有“吹角收兵”的记载。联系上下文看, “角声满天秋色里” 一句,正是以虚写实

7、。在读者想象中体现敌退我 追的壮阔场景。“塞上胭脂凝夜紫”中的“夜”字照应第一句中的 “日”字,表明从突围至此,己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双方互有杀伤。 “塞上胭脂”,旧注引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 解释,大致不错。紧承“角声”、“秋色”描绘塞土赤紫,己令人想 见战血;于“紫”前加一 “凝”字,更强化了这种联想。由“日”到“夜”,以至夜深“霜重”,追兵己临易水,敌军自 然先到易水。追兵尾随,敌军倘要渡水,便可能全军覆役,因而只能 背水一战。“陷之死地而后生”,想到韩信的背水阵,就知道追兵面 临的形势何等严峻!鼓声不起,主将誓死,正是这种严峻形势的反映。 至于快战的结果如何,却让读者去想

8、象。诗人使用特殊的艺术手法表 现独特的艺术想象,或用象征,或用暗示,或用烘托,或以虚见实、 以声显形、以部分代全体,给读者留下了过于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 读者的理解因人而异。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李贺诗 歌的突出特点。在雁门太守行里,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 体现。仅以后两句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设色和造型。这两句写主将 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却不用概念化语言,而通过造型、 设色、突出主将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活动。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 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玉龙”,唐人用以称 剑。黄金、白玉,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 代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