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导学案3_第1页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3_第2页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3_第3页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人墓碑记导学案教师寄语: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同学们珍惜这段美妙的时光吧,不要在“过了那 个村”之后沉浸在“没有那个店”的惋惜之中,尽力了,我们就无悔了。无悔了,我们就能 收获快乐!【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2、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义举中,领会“生死之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 道理,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3、学习本文将叙事、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手法,掌握文章层层对比,步步深入, 情节跌宕,结构严谨的特点。一、通读课文一遍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蓼 ( )洲周公逆阉 ( )废祠 ( )溷 ( )藩曷( ) 故傫 () 然冏卿 ( )湮 ( )没皦皦()猝

2、( ) 然 逡 ( )巡缙 ( ) 绅赀 ( )财缇 ( )骑户牖 ( ) 社稷 ( )抶( ) 而仆之 詈 ( ) 骂二、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知识。1、作者简介张浦(1602-1641) 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 .他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 都要亲手抄写, 抄好朗读之后烧掉, 再抄, 一直要抄六、 七遍。 因此他的书斋起名 “七录斋”。 崇祯二年, 他结交社会上有节气、 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 联合起来组成爱国社团” 复社”, 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质朴, 五人墓 碑记是其中的代表。有七录斋集行世。2、时代背景明朝万历

3、年间, 用政治暴力兼并民田的情况愈演愈烈, 江南是全国首富之区, 情况更加 恶劣。明神宗朱翊钧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大事营建宫殿,为搜括财物,他大兴矿税,通都大 邑,都设税监, 税监又滥用群小, 布满城乡, 竭力榨取、 掠夺。 一时间农商交困, 民怨鼎沸, 因而爆发多次大规模群众性的抗税、反税、惩治税监的斗争。当时江南地主阶级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了政治清明, 减少社会矛盾, 挽救江河日下的局 面,常常在一起议论朝政。因为他们的领袖顾宪成等 。在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所以这 些知识分子就被称为东林党。 对于当时反矿税、反税监的斗争, 他们不仅同情, 而且积极支 持并参加。 ( 关于东林党:明神宗万历二

4、十二年 (1594) 顾宪成革职还乡,于无锡东林书院讲 学,议论朝政,得一部分士大夫支持,形成改革派的政治集团,世称“东林党” 。)天启元年 (公元 1621年)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贤受命为司礼秉笔太监,执掌要职; 后来他又兼掌特务机关东厂,加紧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实行阉党专政。熹宗初年, 东林党人在朝任职的人还较多,他们一再上疏熹宗,反对魏忠贤, 反对横征暴敛,反对专制 统治,要求任用贤能,关心民生,允许知识分子公开讲学,议论朝政。这些主张是符合广大 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 但是由于熹宗的包庇, 东林党人的斗争都遭到失败。 在朝的东林党主 要人物,有的被革职、贬谪,有的被逮捕酷刑致

5、死。江南广大人民深受阉党之害, 同情并支持东林党人。 因此, 当阉党在天启六年以莫须有 的罪名, 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时, 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反抗阉党的暴动就爆发了。 事后统治者 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 崇祯皇帝继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 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 。张浦于崇祯 元年 (1628) 写下这篇五人墓碑记 。3、五义士简介周顺昌 (1584 一1626) ,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任福州推 官(掌管州中刑狱的官 )

6、。后来进入吏部,任文选司员外郎 ( 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 动等事 ) ,他虽掌管人事大权,但仍极清廉正直。后来离京回南方时,只有“行李一肩,都 门叹为稀有” 。 他为人正直、清廉,关注民间疾苦。像他这样的人,人民欢迎,阉党不容, 被魏忠贤列名东林点将录 (阉党捕人的黑名单 ) 。天启五年 ( 公元1625年) ,被迫害的“六 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家居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 , 还把女儿许配魏的孙子。 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这事被缇骑报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 革职。周顺昌被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 周顺昌曾为文

7、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 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被拷打得体无完肤, 仍痛骂 魏忠贤如故。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侦元年才得到昭雪,谥忠介。周顺昌被捕时,群众万余人尾随。 一向好打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 高举着香火,沿途 呼喊:“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 跟我来!”他情愿自己去代周顺昌吃官司。市民马杰也一路敲 梆子,号召群众。当阉党爪牙缇骑威胁群众时,马杰破口大骂魏忠贤,杨念如、沈扬也上前 仗义陈词,不许东厂缇骑逮捕周顺昌。缇骑恼羞成怒,拔出利剑,扬言要割掉马杰的舌头, 聚观的市民鼓噪起来, 堤骑更加凶横

8、, 首先举剑扑击沈扬、 杨念如。这时周顺昌的轿夫周文 元也怒不可遏,夺取了缇骑的武器,同堤骑扭打起来, 结果额头受伤。 聚观的市民一见缇骑 动武伤人,就一起鼓噪围攻,吓得缇骑们东逃西窜,有的爬上树顶,有的躲到厕所里,有的 逃上屋顶。其中两个缇骑被群众打死。颜佩韦等五人过去互不相识, 而且除周文元外, 其他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 完全是激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 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位壮士大骂魏忠贤及其亲信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 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事后,为了抗议杀害五人, 苏州市民曾倡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

9、月之久。 群众斗争的威力, 惊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逡巡畏义” ,从此“不敢复有株治” 。十一个月后,熹宗死了,魏忠 贤失了靠山, 畏罪自杀。 苏州人民倡议公葬五位义士, 一夜之间, 把毛一鹭为向魏忠贤献媚 而监造的魏忠贤生祠拆为平地,在它的废基上修建了五义士的墓。4、解题: 碑记,又称碑志,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上的文字。三、对照课下注释,参照有关参考书再次仔细通读全文。要求:1、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重点的字词,特殊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等。2、把课下注释迁移到课文中来。3、把理解不了的地方逐一记录到笔记本上。【课堂学习】 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课前把预习学案的注音部分先写到黑

10、板上,师生一起纠正。学生推荐一学生泛读课文。 提问预习学案中有关的文学常识。整体感知文章结构思路 (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12段) : 第二部分 (34段) : 第三部分 (56段) : 第四部分 (7段) : 师生共同顺通文意: 小组长领着小组同学逐段顺通文意, 尤其是预习过程中有问题的地方, 然后把本组的疑难点 记录下来。各小组逐一质疑,其他小组解答,最后由老师点拨总结。课外链接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二十三岁时他在苏州创,风神摇曳,正气浩然,张溥之死 一介书生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满怀一腔热血,之士, 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 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 立应社

11、,团结了吴中有抱负的文人;二十六岁愤而作五人墓碑记矛头直指腐败的明王朝的宦官和贪官; 二十七岁入太学,目击朝纲不振,丑类猖狂, 与北京 文人结成燕台社, 作檄文揭发阉党罪行;二十八岁又召集了尹山大会,在会上, 张溥倡导合 大江南北文人社团为复社, 关心国家政事和民族兴亡。 崇祯六年, 三十二岁的张溥主盟召开 著名的虎丘大会。 “山左 ( 西) 、江左( 西) 、晋、楚、闽、浙以舟车至者数千人” 。他站在千人 石上登高一呼,群起响应,朝野震惊。在当时,复社成员发展几乎遍及国内,著名的爱国文 人陈子龙、夏允彝、侯岐曾、杨廷枢、顾炎武、文震孟等都是社内中坚,苏州一带的文人入 盟最多, 他们有的在朝,

12、 有的在野,结成了浩荡洪大的政治力量。由于张溥等人的筹划和努 力,当时的文人士气大振。打破门户之见,以国家为重,年轻的张溥在阉势熏天的日子里, 不计危殆,挺身而出,振臂而呼,树起了以文会友的旗帜,他匡扶正义的勇气,歆动天下。 然而,这只是书生意气,他在幕后操纵朝政,反被高官大臣利用,聪明反被聪明误,抱着遗 恨而死,年仅四十,留下了值得后人深思的无数问号。 张溥生于苏州太仓。因为庶出 ( 其 父与婢女所生 ) ,家族中都看不起他,但张溥不妄自菲薄,与好友张采日夜在家苦读,并对 经典一而再、再而三地抄录、默诵,直到能够流利背诵为止。著名的“七录斋”的故事由此 产生。 明天启四年,张溥与江南文人在苏

13、州创立应社,人员有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 麟、吴昌时等十一人,以文会友,兼议朝政。他们崇尚气节,欲在明末的风云变幻中有所作 为。应社诸人就是未来复社的骨干。 苏州周顺昌被捕,五人奋起于平民百姓间,为周顺昌 鸣不平,结果不屈而死。张溥在五人墓前, “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哀痛五人墓只是 块无字石,便写下了著名的五人墓碑记 。文中赞扬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这也是 他自己的写照。 事后他对张采说: “我们这些人应当为国事奉献自己的生命” 。他在北京结燕 台社、吴江结复社,都是“目击丑类猖狂,正绪衰歇” ,忧国忧民,指出应对污浊的政治反 抗,伸张正义。自复社建立后,他们更是连连发起驱

14、逐阉党顾秉谦、阮大铖的行动。 明末, 朝廷中高官斗争激烈, 复社兴起时,周延儒为首辅,他是张溥考取进士的宗师, 复社中有许 多人都出自他的门下。 周便利用了这支力量。 其实在周延儒的内心对东林党与复社均无好感, 甚至还有些仇恨。 后来, 周延儒被罢官,温体仁当上了首辅。温早就对复社和张溥目为眼中 钉,如今他一朝成为首辅,不久就策动属下伺机陷害张溥、张采。 温体仁等在皇上面前累进谗言, 说张溥以天如为名号是把自己比作天, 并说复社欲倾覆宗社, 并将自然界的风蝗之灾 附会说是因复社招致。复社又揭露阉党,双方斗争激烈,不久,温体仁被崇祯帝罢官,后来又被赐死。 张溥等复社成员,误以为只要能推出他老师周延儒,就可以改变大局, 于是全 力推动这个老奸巨猾的大官复出。周延儒的东山再起,全靠张溥的幕后活动, 周延儒重新 当上了首辅, 朝政也确实有所更新。 张溥兴奋异常, 与复社同仁研究了改革国事现状的许多 主张,到处议论朝政,还把自己的建议写成两册, 呈给周延儒, 大家都沉浸在喜洋洋的氛围 中,觉得大有作为的时机来临了。孰料乐极生悲,书生意气哪敌得了政客绵里藏针的狠毒。 当他兴冲冲返回太仓家中,当夜就腹部剧痛不已, 一命归西,死得实在离奇。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