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_第1页
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_第2页
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_第3页
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_第4页
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摘要: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的重心转向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的实施状况成为教育者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之一。该调研报告主要以西南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等部分师范院校为例,以所抽样的84名在校大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同时个别采取交谈的方式,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主体认识不到位、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化、课程内容单一化等。针对这些问题,列举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课程实施基本理念(一)育人为本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观,吸收研究新成果,体现社会进步对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实践取向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

3、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三)终身学习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增强适应性和开放性,体现学习型社会对个体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问题提出教师教育类课程指的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未来合格的教师而开设的一系列教育类课程,具与师范生各种教育科学素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高质量的教师是

4、通过教师教育实现的。因此,教师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教育是对未来理想的教师的培养教育,其核心是教师素质的培养,而教师素质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各大高等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否尽快转换角色,承担教学任务并胜任学校其它工作,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教育类课程一直关注并致力解决的问题。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在教师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在实际生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却成了一个重要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中,对课程实施的关注度没有显著的提高,依然秉承惯有的思维。认为只要根据课程计划,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就能够

5、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忽略了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情境和具体问题。由于这种错误的假设,使得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效果还不够理想,许多高等院校的师范生都普遍认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有问题,想通过该课程学到一些教师教育技能但是却只是学到一些理论。因此,本调研报告将从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的角度出发,主要以西南大学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探索某些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状况,并以师范生为视角,分析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策略,以实现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效度的提高和师范生教育科学素养的提升。二、研究方法本调研报告旨在调研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以课程实施的部分维度进行问卷设计,同时个别采

6、取访谈的方式。问卷主要是选取了某些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进行调查,其中也有上过教师教育课程的非师范的本科生,旨在从各个角度来了解学校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问卷采取全校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问卷采取网络填写的方式,收回8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无效问卷0份,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为100%三、结果与分析(一)问卷对象基本信息该问卷调研对象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其中大一的占42.86%,大二的占48.81%,还有少数的大三大四的同学,涵盖了整个大学阶段的本科生,使得问卷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其中80.95%的为女生,78.57%为师范生。(二)师范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专业认同度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主体

7、包括进行教育类课程实施的教师和师范生,本次调研报告主要围绕师范生这一主体进行调查研究。调研从学生选教育类课程的动机、课堂外是否利用与实践主动学习教师教育类的知识、投入时间、是否与任课教师有关、教师教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价值的认识、教师教育课程对师范生的帮助这六个方面对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度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参见数据表。统计分析表明,在调查的84名同学中,67.86%的学生选课动机是认为实用,61.9%的学生选择该类课程纯粹为了学分;对于课外是否会利用与实践教师教育课程知识,结果显示各占一半;相比其他课程而言,有45.24%的学生在教师教育课程上面投入时间为一般,投入较多一点的只占22.62

8、%;94.05%认为该课程的实施与任课教师有关;对于该类课程对于学生的教师专业培养的价值,63.1%学生认为还是很大的,3.57%认为不大;最后上完这类课程后,对学生帮助最大的结果是67.86%的认为具有正确教育观,60.71%具有正确的教师观,58.33%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等。以上结果说明,作为教育类课程实施主体的师范生专业认同度不高,只有较小部分师范生学习并很好的利用教育类课程,当然在课程的认识上普遍还是认为实用,甚至有的仅仅是为了学分而学习,对教育类课程认识还停留在学分上面,在课程上学生的学习最终的收获普遍是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师观,对于其他的方面认识还不是很深。(三)师范生对教师

9、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本调研报告从学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兴趣度、学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评价、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应采取的较好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态度、是否应该加强实践性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生认为学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学生自己认为有用的课程、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学生对于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议十个方面将师范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师范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存在差异性:首先在兴趣度上有42.86%感到一般,感兴趣的不到一般;学生对于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实践性太少,占57.14%,44.05%认为枯燥抽象,理论性太强,45.24%认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任课教师的上课方法,57.1

10、4%采取案例教学,52.38%纯理论教学,45.2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到一半;对于教师应采取的较好教学方法的问题,82.14%学生认为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64.29%采取案例教学,59.52%注重实践性教学;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度是54.76%禺尔征求学生意见来调整课堂教学方法,甚至有17.86%从不征求学生意见;94.05%认为应该加强实践性教育课程的设置;70.24%的学生认为实践性的课程太少,53.57%对专业技能的课程不够重视,35.71%认为课程类型单一,30.95%认为课程结构混乱和教师教育类课程地位不高;认为有用的教育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心理学、教师礼仪、专业课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

11、计;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是45.24%还是觉得不错;学生对于课程的建议主要是实践性与知识结合,对于任课教师的意见还是比较大,主要都是认为任课老师过于理论化,啰嗦,甚至有的学生在访谈中谈到某些任课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些令学生反感的行为,比如用成绩来威胁学生认真听课,学生没有人回答问题就劈头盖脸地骂学生等。说明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的兴趣度并不是很高,正如大部分学生选择教师教育课程是为了学分一样,然而从学生对于该类课程的评价和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来看,主要是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是很满意,普遍认为任课教师授课枯燥、过于理论化,主要是课程做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甚至任课教师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来调整课堂教学方法,说明

12、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态度还存在一定问题,也同时对学生对教育类课程的态度有一定的影响。在调研对象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应该加强实践性教育课程的设置,说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是在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上,以及实践性课程少,学生锻炼少,对专业技能的课程不够重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单一化,也可以反映出管理者以及学生自身对于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这些都说明加强管理和学生的重视度,任课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加强理论实践结合及与各科专业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满意度的关键之处。(四)课程管理满意度情况为深入调查某些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中课程管理的实施情况,调研主要从实习最佳时间段、实习时间长短、理

13、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学校对于教师教育类课程采用最多的考核方式、对学校教育课程的设置满意度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整合。从中可以发现师范生对实习的认识和课程管理一致,时间段和时间长短都是一致的;对于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比例的满意度,72.62%认为理论课太多,实践课太少,同师范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是一致的;教育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只有三种形式,包括闭卷、开卷和论文,相对有些单调;对于学校教育课程的设置满意度,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均占41.67%。这说明教育类课程实施的管理部分最大障碍是管理者在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比例不协调。(五)课程文化的结构情况教师教育类课

14、程文化结构中最主要的一对关系就是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在教师教育中应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本调研从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着手,探寻了某些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文化的结构情况。从学生平时上课过程中可以看出学术性与师范性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一方面教授着这样做着,然而面对学生时上课却是另一种做法,课堂上知识点的强调和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不一致,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就教师自身而言,这种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失调,对学生的教育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但是从学校中举行的一些关于师范生的比赛来看,还是比较注重师范性的,因此这说明问题主要是出现在课堂中,部分教师没有注重学术性和师范性均分,导致部分的教

15、师教育正处于一种失衡的现状,过分强调了教育的学术性,忽视了教育的师范性。四、讨论与建议在上述调研结果与分析中,大致认为教育类课程的开设现状存在四大方向的问题。一是作为课程主体认识不到位。调研中的师范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将教育类课程的地位放在专业课之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学习。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堂中大部分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对师范生进行的是知识灌输,而忽视了教师技能培养和智慧启发。三是课程管理不完善。学校对教育课程的重视度明显不足,在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设置比例失调,课程评价的方式单一化。四是课程文化缺失。调研发现,部分师范大学的教

16、育类课程透露出比较浓厚的学术氛围,其学术性与师范性比例失调,出现了师范性文化的缺失。为改变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 着力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意识,提高教育类课程的专业认同度师范生作为师范生的一大组成部分,其师范意识的培养是改进教育类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强化师范生的师范意识,即让师范生意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类课程对其师范技能发展、教育理论提升、教学方法的充实等都起专业课程无法代替的作用。学校及教师不仅要让师范生意识到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让师范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使师范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投入到教

17、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从而发挥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获得最大效益的发展。(2)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技能,形成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师范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能让师范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将“一言堂”贯穿始终。在教育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技能,将讲授、讨论、综合实践等结合起来,让师范生既能学到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也能了解到当前基础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不仅能够拓宽师范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甚至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师范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师范生形成自

18、己的教学风格有着促进作用。止匕外,教师在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将教育类知识与师范生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以便师范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形成,这对师范生们未来要担任的工作岗位有很重要作用。(3) 适时更新学校管理意识,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没有科学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作保证,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难以实现质的突破。所以学校理制度的重构,例如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划分课时,并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以保证其实施的进行。其次,学校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类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动员全体老师、师范生,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优化课程设置,并注重有条不紊的发挥课程实施的再调整功能。最后,还可以对教育类课程实施进行评价

19、,这样利于从多个方面来看到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不足,以便改进,同时课程实施的评论要多元化,主要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一整套的评价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局限的师范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管理者应该适时更新管理意识,重新建构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管理方面的策略。(4) 转变课程文化失衡现状,落实教师教育的双学性课程文化是教育类课程实施发展有效性的土壤,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课程文化可以促进教育类课程的顺利实施。师范性和学术性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双翼,学术性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师范性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改进指明了方向,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促进高等师范院校的继续发展。鉴

20、于部分师范大学学术气氛浓厚的情况,应加大力度,努力转变这种不利于教师培养的失衡现状,在重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中加强师范性的建设。如对师范生的学业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学术成绩,还要包括其教育教学的技能、态度、观念等。止匕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彰显师范性的活动,如各类师范技能大赛、课堂模拟等。从而为教育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一方沃土。(5)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指导1 .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21、#187;,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学习领域、建议模块和学分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保证新入职教师基本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3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

22、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4 .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通过科研立项、遴选评优和海外引进等途径,构建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大力推广和使用“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5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

23、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将现代教育技术渗透、运用到教学中。6 .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支持建立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长期稳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习基地。高校和中小学要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师范生实习指导教师。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农村中小学,引导和教育师范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服务农村教育。7 .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营造良好教育文化氛围,激发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兴趣,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邀请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对师范生言传身教,感受名师人生追求和教师职业精神。开展丰富多彩师范生素质培养和竞赛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