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天文学试题库_第1页
航海天文学试题库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4567891011121314天文航海第一节天球坐标系天体高度是在天体垂直圈所夹的一段弧长。B.格林午圈和天体中心A.测者真地平圈和春分点72C.天体方位海区测者天顶D.测者真地平圈和天体中心以天顶、天底为起止点且通过天体的半个大圆是A测者午圈C.天体时圈过两天极且通过天体位置的半个大圆称为。A.天体时圈C.天体赤纬圈当测者移动时,天球上的圈也随者移动。A.天体时圈C.春分点时圈天球上的南点或北点是的交点。A.测者子午圈和天赤道C.测者子午圈和测者真地平面过两天极且通过的半个大圆称为测者午圈。A.天体C.天底通过的半个大圆称为天体垂直圈。A.天顶、天体和天底C.天顶、测者地理位置和天底

2、第二赤道坐标系的辅助圈是。A.天体高度圈和方位圈C.天体赤经圈和赤纬圈B.天体垂直圈D.天体赤纬圈B.天体垂直圈D.测者子午圈B.天体垂直圈D.天体赤纬圈B.天赤道和测者真地平圈D.天体周日平行圈和测者真地平圈B.测者地理位置D.天顶B.天北极、天体和天南极D.仰极、天体的俯极B.天体时圈和天体赤纬圈D.测者子午圈和卯酉圈太阳、月亮和行星的周日视运动的轨迹,严格地说,是一条。A.曲线B.凸向赤道的曲线C.连续的球面螺旋线当测者移动时,天球上A.天体垂直圈D.凹向赤道的曲线圈不随测者移动。B.天体时圈C.测者子圈D.测者子圈以两天极为起止点,过天体的半个大圆称为A.测者午圈B.天体垂直圈C.天体

3、赤纬圈D.天体时圈天体垂直圈是指通过和任一天体的半个大圆。A.两天极B.测者地理位置C.天顶、天底D.东点、西点天球上,与真地平圈相交的两点称为A.天赤道C.格林子午圈N、S点。B.测者子午圈D.测者真地平圈通过天体,并且平行于的小圆,称为高度平行圈。A.天赤道C.格林子午圈B.测者真地平圈D.测者子午圈过测者天底和两天极的半个大圆称为。A.测者真地平圈B.天体时圈C.测者子圈D.测者午圈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测者子午圈将天球分为A.上天半球和下天半球B.南天半球和北天半球C.东天半球和西天半球队D.左天半球和右天半球的连线与地面的交点称为天体地理位置。A.天

4、顶与天底B.天顶与地心C.地心与天体中心D.天极与天体中心天球上的仰极是A.天南极B.与测者纬度同名的天极C.天北极D.与测者纬度异名的天极第一赤道坐标系的原点是。A.格林午圈与天赤道的交点B.天赤道与真地平圈的交点C.天体垂直圈与真地平圈的交点D.测者午圈与真地平圈的交点垂直于的连线且通过地心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测者真地平圈。A.天顶和天底B.天北极和天南极C.天赤道D.格林子午圈将卯酉圈分成卯圈和酉圈A.格林午圈B.测者午圈C.测者铅垂线D.天轴平行于称为天体周日平行圈。A.真地平圈的小圆B.天赤道的小圆C.高度圈的小圆D.黄道的小圆通过地心且垂直于测者铅垂线的平面与天球截得的大圆称为

5、。A测者子午圈B天赤道C.东西圈D.测者真地平圈测者的真地平圈将天球分成。A.上天半球和下天半球B.东天半球和西天半球C.北天半球和南天半球D.以上均对能直观反映天体高度的天球图是:天赤道面平面图;子午面天球图;真地平平面图。A.B.C.D.以两天极为起止点且通过天体的半个大圆称。A.东西圈B.天体垂直圈C.天体时圈D.测者子午圈以天顶、天底为起止点且通过天体的半个大圆称。A.天体垂直圈B.天体时圈C.东西圈D.测者子午圈过天顶、天底和A.天体时圈E、W点的大圆称。B.天体垂直圈C.东西圈D.测者子午圈以天顶、天底为起止点的半个大圆称A天体时圈B.天体垂直圈C.东圈D.西圈以天顶、天底为起止点

6、通过西点的半个大圆称A.天体时圈B.天体垂直圈C.东圈D.西圈以两天极为起止点且通过测者天顶的半个大圆称A.测者子圈C.测者子午圈以两天极为起止点且通过测者天底的半个大圆称A.测者子圈C.测者子午圈以两天极为起止点且通过格林天顶的半个大圆称A.测者子圈C.测者午圈以两天极为起止点且通过格林天顶的半个大称A.测者子圈C.格林子圈地球赤道面无限向四外扩展与天球截得的大圆称A.真地平圈C.测者子午圈天球上的天赤道与地球上的对应。A.经线C.纬线在真地平以上的天极称A.天北极C.俯极与测者纬度同名的天极称A.天北极C.天南极测者真地平圈与测者子午圈的两交点分别称为A.E点和W点C.E点和S点测者真地平

7、圈与天赤道的两交点分别称为AE点和W点CE点和S点天球上的E点和W点是。A.真地平圈与天赤道的两交点C.天赤道与天体垂直圈的两交点的连线与地面的交点称为天体地理位置。A.天顶与天底C.地心与天体中心天球上的仰极是。A.天南极B.测者午圈D.东西圈B.测者午圈D.东西圈B.格林午圈D.格林子圈B.测者午圈D.格林午圈B.天赤道D.天体垂直圈B.赤道D.东西距B.天南极D.仰极B.仰极D.俯极B.S点和N点DN点和W点B.S点和N点DN点和W点B.真地平圈与测者子午圈的两交点D真地平圈与天体垂直圈的两交点B天顶与地心D天极与天体中心B.与测者纬度同名的天极293031323334353637383

8、940411718192021434445464748495051525354D与测者纬度异名的天极C.天北极第一赤道坐标系的原点是B.天赤道与真地平圈的交点A.格林午圈与天赤道的交点C.天体垂直圈与真地平圈的交点D.测者午圈与真地平圈的交点B.天北极和天南极D.格林子午圈B.测者午圈D.天轴B.天北极D.与测者纬度同名的天极垂直于的连线且通过地心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测者真地平圈。A.天顶和天底C.天赤道将卯酉圈分成卯圈和酉圈A.格林午圈C.测者铅垂线天球上的仰极是。A.天极C.天南极过天体且平行于真地平圈的小圆称为。A.天体垂直圈B.天体时圈C.周日平行圈D.高度平行圈过天体且平行于天赤

9、道的小圆称为。A.天体垂直圈B.天体时圈C.周日平行圈D.高度平行圈将测者子午圈分成测者午圈和测者子圈A.天顶和天底C.N点和S点将东西圈分成东圈和西圈。A.天极C.N点和S点天球上的东、西天半球是。A.固定不变C.随天体而测者在海上看到的天空是。A.上天半球C.南天半球队如果南纬某测者测得天体的圆周方位角为B. E点和W点D.天极B.天顶和天底D.E点和W点B.随测者子午圈而变D以上均不对B北天半球D视测者位置而定060°则用半圆周法表示时应为A120°NEB060°NWC120°SE天体赤经RA与共轭赤经SHA之间关系为ARA+SHA=360

10、6;D60°SWBRASHA=180CRA+SHA=90DRASHA=180天球地平坐标系的原点是。A.格林午圈和天赤道的交点C.测者子午圈和测者真地平圈的交点B.天体垂直圈和天赤道的交点D.黄道和天赤道的交点某测者经度为100°E,晚上恰有一颗星体在其头顶上方,此时该星的格林时角约为A.260°B.100°C.000°D.060°如果南纬测者测得某天体的半圆为位是50°SE,则其圆周方位角为A.130°C.050°天文船位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A.测者地理位置,天体真顶距C.天体地理位置,高度差B.230

11、°D.310°B.测者地理位置,高度差D.天体地理位置,天体真顶距在天球上,天赤道和天体在天体时圈上所夹的弧距称为。A.天体高度B.天体极距C.天体赤纬D.天体顶距天体圆周方位等于300°测者纬度等于10°N,化为半圆方位应为A.060°NEB.120°SWC.060°NWD.120°SE天体地方时角是由A.测者子午圈C.格林子圈当天体时圈与测者午圈重合时,天体地方时角为A.0°C.180°测者在海上看到的天空是A.上天半球C.南天半球队如果南纬某测者测得天体的圆周方位角为060°A.

12、 120°NEC.120°SE天体位置是()A.地球与天体连线长与天球面的交点B. 测者天顶与天体连线延长与天球面的交点C. 地球中心与天体中心连线延长与天球面的交点D. 地球中心与天体中心连线与地球面的交点测者天顶是()A.测者与北极的连线延长与天球面的交点B. 测者与天体连线长与天球面的交点C. 地心与测者连线向上延长与天球面的交点D. 地心与测者连线向下延长与天球面的交点格林午圈是()A.过两天极和格林天顶的圆C.过两极和格林天底的半个大圆天体时圈是()A.过两天极和天体的半个大圆C.过两天极和天体中心的半个大圆过两天极及测者天顶、天底的大圆是(A.测者子午圈B.卯酉

13、圈天体方位圈是()A.过两天极和天体的半个大圆C.过测者天顶、天北极和天体的大圆起算的。B.格林午圈D测者午圈OB.90°D.170°B.北天半球D.视测者位置而定则用半圆周法表示时应为B.060°NWD.60°SWB.过两天极和格林天顶的半个大圆D.过两极和格林尼林尼治的半个大圆B.D.)C.时圈BD.过天顶、天底和天体的大圆过两天极和天体的大圆D.方位圈过测者天顶、天底和天体中心的半个大圆过测者天顶和北点的半个大圆5556575859495062636465666768天赤道将天球等分为()A.上、下天半球C. 东、西天半球69第一赤道坐标系的基准大

14、圆是(A.天赤道与测者子午圈C.天赤道与格林午圈或子圈70. 天体时圈和天体赤纬圈是()A.第一天赤道坐标系的辅助圆C.地平坐标系的辅助圆71. 第二天赤道坐标系的基准大圆是(A.测者(格林)午圈与天赤道C.测者子午圈与天赤道72. 天体赤纬是()B.南、北天半球D.南、东天半球)B.天赤道与格林子午圈D.天赤道与格林(测者)午圈B.第二天赤道坐标系的基准大圆D.平坐标系的基准大圆)B.春分点时圈与天赤道D.测者(格林)午圈与测者真地平圈A.由天赤道起沿天体方位圈向东、向西到天体的弧距B. 由天赤道起沿天体时圈向北或向南到天体中心的弧距C. 由测者真地平圈起沿测者午圈到天体的弧距D.由格林午圈

15、起向南、向北到天体的弧距73. 格林圆周时角是()A. 由午圈起沿天赤道向西到天体的弧距B. 由格林午圈起沿天赤道向西到天体时圈的弧距C. 由格林午圈起沿天赤道向东或向西到天体的弧距D. 由格林午圈起沿天赤道向东到春分点的弧距74. 春分点地方半圆时角是()A.由春分点起沿天赤道向西到天体的弧距B. 由测者午圈起沿天赤道向东或向西到春分点的弧距C. 由测者午圈起沿天赤道向东到春分点的弧距D.由测者午圈起天赤道向西到春分点的弧距75. 天体的共轭赤经是()A.由春分点起沿天赤道向西到天体的弧距B. 由春分点起沿天赤道向东到天体的弧距C. 由春分点起沿天赤道向西到天体时圈的弧距D. 由春分点起沿天

16、赤道向东到天体赤纬圈的弧距76. 地平坐标系的坐标值有:天体高度和天体方位A.天体时角B.天体极距C.天体赤纬D.天体顶距77. 天体顶距是指:_沿天体方位圈的弧距A.自天赤道起/量到天体中心B.自天赤道起/经天体中心量到天顶点C.自天顶点起/量到天体中心D.自天体中心起/量到仰极78. 在航海天文学中天球的设定是()A.以任意点为中心,无限长为半径的想象球体B. 以地球中心为球心,无限长为半径的想象球体C. 以测者眼睛为球心,无限长为半径的想象球体D. 以太阳中心为球心,无限长为半径的想象球体79. 天体的地理位置是()808182838485868788899192A.天顶与天底连线与地面

17、的交点B.天顶与地心连线与地面的交点C.地心与天体中心连线与地面的交点D.天极与天体中心连线与地面的交点以两天极为起迄点,其间包含天体位置的半圆是()A.天体时圈B.天体方位圈C.天体赤纬圈D.测者子午圈天体半圆方位是从()A.正北方向算起B.天体方向算起C.与测者纬度同名的方向算起D.与赤纬同名的方向算起天体圆周方位为3000,测者纬度为20oS,化为半圆方位应为()A. 120oSWB.140oSWC.060oNWD.080oNW以测者午圈为起点,沿天赤道向东量到天体时圈止的量法称为()A.天体方位的圆周量法B.天体方位半圆周量法C.天体地方时角的圆周量法D.天体地方时角的半圆周量法当天体

18、的地方时角为00,这时天体时圈与相重合A.测者子圈B.测者午圈C.格林午圈天体的地平坐标值在实际应用当中A.观测得到C.航海天文历中查得地平坐标系的基准大圆是()A.天体高度圈和测者子午圈C.天体方位圈和测者子午圈天体地方半圆时角的起算半圆是(A测者子圈C.天体时圈般由(D东西圈)B公式计算求得D作图求得B.测者子午圈和测者真地平圈D.测者午圈和测者真地平圈)B格林午圈D测者午圈天文三角形的三个角是()A。天体方位、天体高度和天体位置角B. 天体圆周方位、天体格林时角和赤经C. 天体地方半圆时角、天体半圆方位角和天体位置角D. 天体方位角、天体赤纬和天体位置角天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是()A.测者

19、、天体和天北极C.天顶、天体和仰极恒星地方时角等于()B测者、天体和仰极D天顶、天体和天北级EAtGWBtGCtGDtG如果南纬某测者测得某天体的方位角为2200则用半圆周发表示时应为()A140oNEB110oNWC0400SED0400SW93在已知条件中,纬度为北,赤纬为南,天体半圆地方时角为东,则解算天文三角形求的天体半圆方位的命名为())A.ctgAtgcoscsctctgtsinB.ctgAtgcoscsctctgtsinC.ctgActgcoscscttgtsinD.ctgActgcoscscttgtsinA. 东、西B.西、东C. 北、南D.南、北101 .下列错误的句子是;(

20、)A. 第二赤道坐标系是以春分点为原点B. 第二赤道坐标系的赤经等于天体地理位置的东经A.第二赤道坐标系不受地球自转的影响D. 第二赤道坐标系减少了天文历的篇幅102 .天体位置是()A. 太阳中心和天体的连线延长线交于地球面上的点B. 测者和天体的连线延长线交于天球面上的点C. 地球中心和天体的连线延长线交于天球面上的点D. 测者和天体的连线延长线交于地球面上的点103 .天球上北点和南点是由相交而成()A. 测者子午圈和天赤道B.测者子午圈和真地平圈C. 卯酉圈和真地平圈D.真地平圈和天赤道104 .第一赤道坐标系是以为基本圈,的交点为原点()A. 黄道、格林午圈与黄道B.赤道、测者午圈与

21、赤道94.A.NEC.SW已知测者纬度,天体赤纬B.NWD.SE和天体半圆地方时角t,求天体半圆方位A的公式为(96.97.98.99.天体上中天时,其地方时角为(A.0oC.180o天体下中天的方位为(A.偏北或偏南C.正南天球上相交得出东西两点。A.天赤道和真地平圈C.天体地理位置、天体顶距时角赤道坐标系是以为基本圈,A.赤道、北天极C.天赤道、南天极B.D.B.D.90o270o正北正北或正南)100.赤经和共轭赤经都是以春分点为起算点,赤经是向测量。()(B.测者地理位置、天体高度D.天体地理位置、高度差为基本圈的极。()B.赤道、南天极D.天赤道、北天极测量,共轭赤经是向C.黄道、测

22、者午圈与黄道D.天赤道、格林午圈与天赤道天文三角形中的极距等于(A.90o-pC.90O-天体的地理位置应在(A.天球面上C.太阳和天体的连线上赤道第一坐标系的基准大圆是(A.天赤道和格林午圈C.天赤道和测者子午圈天体共轭赤经自春分点起,沿A.天赤道、东C.黄道、东B.90o-D.90o-hB.测者和天体的连线上D.地球面上)B.天赤道和天体时圈D.天赤道和春分点时圈,向量()B.天赤道、西D.黄道、西通过地心并垂直于测者天顶与天底的连线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是(A.赤纬圈C.测者真地平圈春分点格林时角和地方时角的关系是(B.测者午圈D.天体时圈)A.tGtC.tGtB.tGtD.tGt105

23、.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B.第二赤道坐标系D.A和C的连线与地面的交点。B.天顶与地心D.天极与天体中心等分为午圈和子圈的。B.测者铅线D.天体方位圈的原点是:B.子圈的天赤道的交点D.黄道和天赤道的交点天文三角形的顶点是(A. 天极、天体和春分点C. 天北极、测者天顶和天体中心如果北纬某测者测得天体的方位角为A. 050ONEC. 050ONW与地球自转无关的坐标系是(A. 第一赤道坐标系C. 地平坐标系天体地理位置是指A. 天体与天底C.地心与天体中心测者子午圈是由A. 天轴C.测者经线第一赤道座标系(时角赤

24、道座标系)A.格林午圈和天赤道的交点C.天体时圈和天赤道的交点地平座标系的座标值有:A.天体高度、天体顶距、天体方位C.天体高度、天体极距B. 仰极、测者天顶和天体中心D.夏至点、天南极和天体中心310。,则用半圆周法表示时应为(B. 130OSED.130OSWB. 天体高度、天体时角D. 天体方位、天体赤纬从春分点起沿天赤道向西量到天体时圈的这段弧长是:A.天体格林圆周时角B.天体赤经C.共轭赤经D.春分点地方时角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2133134通过测者的等高圈是:B.平行于天赤道的小圆D平行于天赤道的大圆。30°S,化为半圆方

25、位应为:B.038°SWD.128°SEA天文船位圆C.平行于测者真地平圈的小圆天体圆周方位为218°,测者纬度为A. 142°NEC.038°SE当天体时圈和测者午圈相重合时,天体的地方时角为:A0°B.90°C.180°D.270°B.天体赤经D.春分点地方时角B.测者、天体和仰极D.天顶、天体和天北极30°,化为半圆方位应为:B.038°SWD.128°SEB.测者子圈D.格林子圈从春分起沿天赤道东量到天体时圈的这段弧年是:A.春分点格林圆周时角C.共轭赤经天文三角形的

26、三个顶点是:A.测者、天体和天北极C.测者天顶、天体和仰极天体圆周方位为218°,测者纬度为A. 142°NEC.038°SE计量天体地方时角的起算圈是:A.测者午圈C格林午圈当天体时圈和测者午圈相重合时,则天体的地方时角为:A. 0°B.90°C.180D.270在天球上,天体方位圈被天体和测者真地平圈所截的弧距称为:A.天体高度B. 天体顶距离D.余纬360。GHA=B.天体地理位置的南纬D.天体地理位置的北纬B.测者地理位置、天体高度D.天体地理位置、高度差C. 天体赤纬当天体的格林时角GHA>180。时,A.天体地理位置的西经C.

27、天体地理位置的东经天文船位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A.测者的地理位置、天体顶距C.天体地理位置、天体顶距第一赤道座标系(时角赤道座标系)的原点是:A.格林午圈和天赤道的交点B.子圈和天赤道的交点C.天体时圈和天赤道的交点D.黄道和天赤道的交点什么是天文船位线()A.是天文船位圆圆弧B. 是靠近推算船位附近的一小段天文船位圆圆弧或其切线C。是一小段天文船位圆圆弧D. 是方位线的垂直线等高圈是()B.平行于天赤道的小圆D.以测者天顶为圆心的小圆A.平行于测者真地平圈的小圆C.即天文船位圆135天体高度计算公式sinhsinsincoscoscost中的纬度(B总是正值A. 总是负值C.南纬是负值、北

28、纬是正值D.北纬是负值、南纬是正值137当测者移动时,以下天球上的哪个圆不随测者移动()A. 天体方位圈B.天体高度圈D.天体时圈)B.子圈D.方位圈038°SW,化为圆周方位是()B.218°C.测者子午圈138过天体且垂直于真地平圈的半个大圆是A. 午圈C.时圈354天体半圆方位为A. 038°C.142°139对于南纬的测者来说,圆周方位为A. 142°NWC.182°NE140被测者真地平圈等分的天球叫做(A.南、北天半球C.上、下天半球141.某天体的春分点格林时角为122°的地方时角为()A. 32°E

29、C.60°ED.322°218°,天体的半圆方位是()B. 038°SWD.038°SE)B. 东、西天半球D.高、低天半球,共轭赤经为252°,测者经度为046°B. 32°WD. 48°WW,则该天体第二节天体视运动1 .已知天体赤纬等于40°N,测者纬度等于60°N,该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A永不升出B永不降没C. 升出时间大于降没时间D.有出没2 .当测者纬度一定,天体时,高度变化最慢。A真出B真没C. 方位大于90°D.方位等于180°3. 在周日视运动中,下

30、列天体赤纬不变。A太阳B月亮C. 恒星D.行星4. 已知测者纬度等于60°N,天体赤纬等于25°S,该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一A.永不升出B.降没时间大于升出时间C.升出时间大于降没时间D.永不降没5. 天体周日视运动中,不同赤纬的天体其周日视运动的周期是否相同。A.相同B.赤纬低的天体周期短C.赤纬高的天体周期短D.不同6. 已知测者纬度等于60N,天体赤纬等于45N,该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A.永不升出B.永不降没C.升出时间大于降没时间D.降没时间大于升出时间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天体上中天时,其方位等于。A090°B180°C

31、000°DB和C均可已知测者纬度30°S,天体赤纬10°N,则该天体降没于。A.NW象限B.正西C.SW象限D.降没象限不能确定在上天半球,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经过与测者纬度同名的两个象限的条件是A.天体赤纬小于测者纬度,且同名B.天体赤纬大于测者纬度,且同名C.天体赤纬小于测者纬度,且异名D.天体赤纬大于测者纬度,且异名天体坐标值不受周日视运动影响的是。A.时角和赤纬B.赤经和赤纬C.方位和高度D.极距和顶距天赤道平面与真地平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供观测的天体就。A.越小,越多B.越小,越少C.越大,越少D.为零,最多天体高度变化最慢的天体是出现在。A.东、西方向B.

32、南、北方向C.A和B都可能D.A和B都不能测者纬度等于20oN,在一年中发生太阳过天顶的情况是。A.不会发生过天顶B.有一次过天顶C.有两次过天顶D.有四次过天顶已知测者纬度等于60°N,天体赤纬等于40°N,该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A.在地平上的时间大于在地平下的时间B.有出没C.永不升出D.永不降没太阳中天高度越,方位变化越。A.高,快B.低、快C.以上均对D.以上均错当某天体地方时角等于0°时,说明该天体位于。A.真出B.真没C.上中天已知测者纬度等于30°N,天体赤纬等于A.永不升出C.在地平上的时间大于地平下的时间已知测者纬度等于21°N

33、,天体赤纬等于象限。A.NE,NWB. SE,SWC. 出没象限的第一名称与天体赤纬同名D. B和C当测者位于两极时。A.所有的天体都不落C.天体方位必须用公式计算才能得到两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A.赤纬小的天体运行周期短D.下中天25°N,该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B.永不降没D.在地平下的时间大于地平上的时间38°S,该天体将出于象限,没于.B.天体高度的增量等于赤纬的增量D.天体高度随周日视运动不断变化B.赤纬大的天体运行周期短C.两天体运行周期相冋D.以上均可21已知测者纬度等于20°N,天体赤纬等于25°S,该天体上中天的方位为A.000°

34、B.090°C.180°D.270°22.已知测者纬度等于35°N,天体赤纬等于20°S,该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A.永不升出B.永不降没C.在地平上时间大于地平下的时间D.在地平下的时间大于地平上的时间23天体周日视运动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天体相对运动的现象B.天体绕太阳公转的结果C.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D.天体绕地球运动的结果24.太阳在周年视运动中,当其赤经等于90时,在黄道上的一点为。A.春分点B.秋分点C.夏至点D.冬至点25.离地球最远的航用行星是。A.金星B.土星C.火星D.木星26.太阳视出没是指。A.太阳中心通过测者地心

35、真地平时B.太阳中心通过水天线时C.太阳上边沿与水天线相切时D.太阳上边沿与水天线相切时27.在天体周日视运动中,天体赤纬大时与赤纬小时运动周期是否相冋。A.相冋B.赤纬高时周期短C.赤纬低时周期短D.北赤纬的周期长28.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高度,其方位变化。A.越低,越快B.越高、越慢C.越咼,基本不变D.越高,越快29.已知测者纬度等于30°S,天体赤纬等于5°N,则该天体降没于。A.NW象限B.正西C.SW象限D.降没象限不能确定30.天体周日视运动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31.当天体方位变化率等于零时,此天体的。A.方位角等于90

36、76;B.地方时角等于90°C.位置角等于90°D.地方时角等于0°或180°32.测者纬度等于30°N,中天时下列天体的方位变化最快。A.赤纬等于20°SB.赤纬等于10°SC.赤纬等于0°D.赤纬等于10°N33.在周日视运动中,天体有出没,且通过四个象限,天体方位变化最慢的时候是。A.出没时B.过东西圈时C.上中天时D.介于出没与东西圈之间时34.在周日视运动中,当天体赤纬等于0时,天体将出于没于。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正南/正北35. 当两个天体同时上中天时,它们什么坐标相

37、同。A.赤纬相同B.赤经相同C.高度相同36. 天体周日视运动是由于地球每日的现象。A.自西向东/自西向东相对运动C.自西向东/自西向东真运动37. 恒星周日视运动的轨迹是<A.高度平行圈C.天体时圈D.方位相同自转一周,而引起天球带着所有天体B. 自东向西/自西向东相对运动D. 自西向东/自东向西相对运动B. 赤纬圈D. 连续的球面螺旋线B.赤纬圈C.连续的球面螺旋线39. 天体通过的瞬间称为上中天。A.测者午圈C.西圈40. 天体通过的瞬间称为格林上中天。A.测者午圈C.格林午圈41.天体通过的瞬间称为格林下中天。A.测者午圈C.格林午圈42. 天体上中天时,天体地方时角等于A.18

38、0°C.90°43. 天体下中天时,天体地方时角等于A.180°D.高度平行圈B.测者子圈D.东圈B.测者子圈D.格林子圈B.测者子圈D.格林子圈B.0D.270B.0C.90°D.27044.天体上中天时,其半圆方位角等于B.180C.90°D.A或B45.天体上中天时,其位置角等于B.180C.90°D.A或B46.测者纬度不等于0°,天体上中天时,如果天体半圆方位角等于0°,其赤纬Dec应A.小于测者纬度且同名B.大于测者纬度且异名C.大于测者纬度且同名D.小于测者纬度且异名47.测者纬度不等于0。,天体上中

39、天时,如果天体半圆方位角等于180°,其赤纬Dec:小于测者纬度且同名;与测者纬度异名;等于0°;大于测者纬度且同名。A.B.C.D.48.某天体上中天时,其半圆方位角等于,位置角等于。38. 日、月和行星的周日视运动的轨迹严格地讲应是A. 周日平行圈A0°,180°C0°,0°49某天体上中天时,其半圆方位角等于A180°,180°C180°,0°50天体上中天时,其半圆方位角等于A180°,0°C180°,180°51某天体上中天时,其地方时角等于B1

40、80°,180°D. 以上三者均对位置角等于。B. 0°,0°D. 以上三者均对,位置角等于。B. 0,180°D. A和B,半圆方位角等于、位置等于A. 180,180°,0°C. 0°,0°,0°52.某天体上中天时,其地方时角等于。A.180°,0°,180°B. 0°,180°,180°D. 0°,0°,180°,半圆方位角等于、位置角等于B. 0°,180°,180°

41、C. 0°,180°,0°D.0°,0°,0°53.天体上中天时,其地方时角等于,半圆方位角等于,位置角等于A.180°,0°,180°B.0°,0°,180°54.C.0°,180°,0°D.B和C当天体的方位为正北或正南时。A.天体过东西圈B.天体距角C.天体中天D.天体真出没55.天体真岀没是指的瞬间。A.天体中心通过水天线B.天体中心通过测者地心真地平C.天体中心通过测者地面真地平D.天体中心通过测者视地平56.当天体的位置角等于90&#

42、176;时。A.天体过天顶B.天体中天C.天体距角D.天体过东西圈58.下列说法正确。A.天体过东西圈必须有距角B.天体有距角必过东西圈C天体有距角不一定过东西圈D天体过东西圈必无距角,反之亦然)59.早晨当看到月亮高挂头顶时,大约是农历(A.初一B.初八C.十五D.二十三60.6月22日测者位于的地区可见极昼现象。A.南纬66°33/以上B.南纬23°27/以上C.北纬66°33/以上D.北纬66°33/以下61.在太阳周年视运动中,太阳由北赤纬转向南赤纬所经过天赤道上的一点称为(A.春分点B.秋分点C.夏至点D.冬至点62.在公历1月1日前后,太阳赤

43、纬变化的特点是()A.南赤纬逐渐变小B.南赤纬逐渐变大C. 北赤纬逐渐变小D.北赤纬逐渐变大63.测者纬度为39N,在6月22日(夏至)这一天中天咼度大约是()A.23.o5B.51oC.74.o5D.15.o564.测者纬度为,天体赤纬为,则天体永不降没的条件是()A.<B.=C.>90o-,且与同名D.>,且与异名65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成因是()A.地球自转的相对运动B.天球绕天轴的运动C. 天球与地球的合成运动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相对运动66.每年3月21日即春分时,太阳的赤经约为()A. 0oB.90oC. 180oD.270o67.在每年的3月21日9月23日对北纬的

44、测者来说,太阳将没于哪个象限()A. NEB.SED.SWC. NW68.太阳从春分点到秋分点所用的时间A.小于C等于69.某天体赤纬=20oS,测者纬度从秋分点到春分点的时间。B大于D.有时大于、有时小于=60oN,则该天体周日视运动的方位在地平以上的变化范A.OOOo至090o围是()B. OOOo至180。B.小、大C. 090O至270o70.天体在卯酉圈上时,其方位变化最A.大、小D. 180o至360o,高度变化最。C.大、大D.小、小)B.夏至点D.远日点B.赤纬平行圈D潢道B.21,23,22,22D.21,22,22,23B.原子时D.恒星时)B.正弦函数关系D.正切函数关系

45、B.天体过子午圈时D.天体过卯酉圈时71.太阳在周年视运动中,赤纬变化率最慢是在(A.春分点C.近日点72 .月亮视运动在天球上的轨道是()A.天赤道C.白道73 .太阳在黄道上做周年视运动依次经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其大约日子是()A. 21,22,23,22C.23,21,22,2274 .计量与子午圈无关()A.世界时C.协调世界时75 .当测者纬度一定时,天体高度增量与天体方位增量成(A.线性关系C.余弦函数关系76 .天体位于何处时方位变化率为零()A.天体在距角时C.天体过真地平圈时77.天体周日视运动中,其高度变化量最慢处是在(A.真地平圈附近C.测者午圈附近)B.正东方位圈

46、附近D.天赤道附近78.在周年视运动中,太阳在春分点前后每日的赤经变化量为()A.54.13B.53.18C.62.13D.66.1679.岁差是()A因太阳周年视运动使春分点沿赤道东移现象B. 春分点沿黄道向东缓慢移动的现象C. 春分点沿赤道向东缓慢移动的现象D. 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缓慢移动的现象80.满月时,月亮何时上中天()A.约0600B.约1200C.约1800D.约240081.太阳和月亮的周日视运动方向分别是()A.自东向西、自西向东B.自西向东、自东向西C.自东向西、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自西向东82.天体下中天时,重合()A.时圈和测者午圈B.时圈和测者子圈C.A、B都对D.A

47、、B都不对83.太阳赤纬临界点发生在()A.太阳最大高度处B.太阳中天C.太阳中天前D.太阳中天后84.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金星B.木星C.火星D.水星85.从太阳中天前后的每分钟方位叫变化的近似公式中可以判定,太阳高度愈愈,方位变化愈大()A.大、小B.大、大C.小、小D.小、大86.傍晚当看到月亮高挂头顶时,大约是农历()A.二十三B.十五C.初一D.初八87.由于太阳引力的作用,白道与黄道的交点不停地沿着黄道从移动()A.北向南B.南向北C.东向西D.西向东88.已知=40oN,=60oN,则该天体在周日视运动中()A.升大没小B.有出有没C.永不升出D.永不降没89.天体下中天时

48、,其地方时角为()A.180度B.0度C.90度D.270度90.当两个天体同时上中天时,它们的什么相同(),赤纬A.赤纬相同B.赤经相同C.高度相同D.方位相同91.测者纬度25oN,天体赤纬23oN,当该天体上中天时方位是()A. OOOoB.090OC.180OD.270O92.测者纬度为25oN,在12月22日这天,太阳上中天高度约为()A. 65oB.23.o5C.88.o5D.41.o593.当测者纬度一定时,天体高度变化率都相等,其天体必定都在()A.同一高度上B.同一方位上C.同一时角上94. 一年中各天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 太阳在周年视运动中赤纬变化的结果B. 太

49、阳在周年视运动中赤经变化的结果C. 天体绕地球运动的结果D. 地球自转不等速的结果95. 月亮公转的方向是()A.自东向西C.自东向西南96. 上弦月,月亮上中天的时间是(A.0600C.1800D.同一赤纬上)97.由于岁差的影响使赤经、赤纬发生变化(A.太阳C.行星98在周年视运动中,太阳在冬至点前后每日的赤经变化量是(A.54.13C.62.1399.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是一年,其每日的赤经平均变化量是(A. 54.13C.53.18100 章动是指()A.真天极绕平天极的运动C.真天极绕黄极的运动101 .天体有出没的条件是()B. 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北)B. 1200D.2400)B. 月亮D. A、B、C都对)B. 53.18D.66.16)B. 62.13D. 59.12B.平天极绕真天极的运动D. 天北极绕真天极的运动A. 90、且同名B. 90、且异名B.对无影响,对有影响D.对和都无影响的方向和距离()B.真天极相对平天极C.D.90102 .岁差和章动对天体、有无影响()A.对有影响,对无影响C. 对和都有影响103 .章动的大小和方向主要取决于A.真天极相对黄极C.平天极相对黄极D.平天极相对白极太阳周年视运动中,太阳由南赤纬转为北赤纬所经过天赤道的一点称为(A.春分点C.夏至点太阳周年视运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