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辰区201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天津北辰区201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天津北辰区201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天津北辰区201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天津北辰区201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学年天津市北辰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对此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仍然受到墙的作用力B.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C.人停下来后惯性就消失了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2 .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0B,2.5NC5ND.10N3 .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

2、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4 .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B.皮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C.皮碗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止衣物向下的移动D,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5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

3、的现象(A.物体会立即停下来B.物体将慢慢停下来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 .空降兵某团进行跳伞训练,伞兵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若人自身重700N,伞和其他装备重100N,则他们受到的阻力大小是()A.800NB.700NC.600ND.100N7 .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8 .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C.斧头松动时,握住木柄迅速向下撞击地面,斧头会紧套在木柄上D.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8.关于自行车上应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8 .车轴中装有滚珠是为了减少摩擦C.车座的形状是为

4、了减小人对车座的压力D.脚蹬子上刻有条纹是为了增大人对脚蹬的摩擦力9 .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a、Fb,则()AA.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Pa>Pb,Fa>Fb10 .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A.我们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400kg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D.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约为200p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符合题意

5、,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12.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B.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Vb,高

6、度hA<h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C.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三、填空:(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 .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控力越大,弹簧的就越长.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N.15 .如图,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放入瓶中,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会慢慢进入瓶中,这是因为的作用,为了让鸡蛋更顺利地进入瓶中,可将鸡蛋蘸点水,这是为了.16 .汽车突然刹车时,轮子会在马路

7、上留下黑黑的痕迹,有时还会冒烟,这时轮子的内能将(选填增加“、不变”或微小”).刹车是汽车虽然会滑行一段距离但最后还会停下来,这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17 .某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拉着一重为50N的箱子匀速向西运动,箱子受到的阻力大小是N,方向.18 .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3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cm2的刚好塞住.则池底受水的压强大小为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N.(g取10N/kg)19 .如图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物质的密度比较大.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

8、=.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20 .如图所示,物体A停在粗糙斜面上,作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21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甲用6N的力水平向右推车;乙用9N的力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拉车,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22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甲£丙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使木块在木板上做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的

9、原理,得知摩擦力的大小;第二次:把木块竖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录实验数据;第三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方法拉木块(如图内),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滑动摩擦力/N1204.04.02204.04.03408.08.0(1)比较和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填有关”或无关").(2)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23 .如图所示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救援机器人,在雅安地震救援现场首次进行作业.若该机器人的质量为18kg,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6m2

10、.求:(1)该机器人的重力;(2)该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4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1)在探究猜想一”的实验中,将小桌放在海绵上,再在桌面上放一个整码,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2)请你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数据记录表格.r4i-(25 .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阻力大上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

11、想,小明选用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档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可调谏申风扇(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档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风速低中高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0.82.23.8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是:(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助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6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

12、(p水=1.0x103kg/m3,取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求:(1)玻璃杯的重力.(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a)、(b)、(c)的哪一种?上2016-2017学年天津市北辰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对此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仍然受到墙的作用力B.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C.人停下来后惯性就消失了D.人对墙的

13、力与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6R平衡力白辨别;6I:力作用的相互性;6L:惯性.【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解答】解:A、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人离开墙后不再受到墙的作用力,故A错误;B、人离开墙后,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B正确;G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的惯性体现在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故C错误;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2 .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

14、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0B,2.5NC.5ND.10N【考点】75: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一定是一对平衡力.再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就可以得出答案.【解答】解: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两个拉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5N)为准,所以,测力计的示数是5N.故选C.3 .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

15、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考点】7A:重力的方向.【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解答】解: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画框和重垂线是平行的,画框是竖直的,否则画框不竖直.所以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故选C.4 .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被玻璃吸”住后,

16、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B.皮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C.皮碗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止衣物向下的移动D,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考点】8E:大气压强的存在.【分析】衣钩能牢牢地贴在玻璃上,是靠皮碗内外的气压差,即大气压强大于皮碗内气压,把皮碗压”在了玻璃上.【解答】解:ABG挂衣钩要固定在玻璃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皮碗,把皮碗内的空气挤出,这样皮碗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玻璃或墙壁上;并且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多,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这时吸盘与玻璃之间产生了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可以克服衣服的重力,使其不会掉下去;故AC正确,B错误;D、如果将挂衣钩紧

17、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使内外气压相等,在挂衣钩的自重作用下,将滑下来.故D正确.故选B.5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A.物体会立即停下来B.物体将慢慢停下来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考点】6J: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6 .空降兵某团进行跳伞训练,伞兵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

18、匀速直线下降时,若人自身重700N,伞和其他装备重100N,则他们受到的阻力大小是()A.800NB.700NC.600ND.100N【考点】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降落伞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其总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求出受到的阻力.【解答】解:降落伞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阻力等于重力,总重力等于800N,所以他们受到的阻力也等于800N.故选A.7 .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8 .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C.斧头松动时,握住木柄迅速向下撞击地面,斧头会紧套在木柄上D.高速路上汽车限速

19、行驶【考点】6O: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有些惯性是有利的,我们要加以利用;有些惯性是有害的,我们要加以防止.【解答】解:A、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是因为人的脚迅速向前运动,而身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会滑倒,这是惯性带来的危险,不符合题意;B、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乘客身体会向前倾,司机和前排乘客的头部会撞上操作台或者玻璃酿成事故,因此交通法要求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带安全带,这个惯性也是有害的,不符合题意;C、撞击前,斧头和木柄一起向下运动,撞击时,木柄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斧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下的

20、运动状态,所以斧头紧套在木柄上,这是利用了惯性,符合题意;D、汽车行驶刹车时,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这种惯性是有害的,会导致追尾事故的发生,因此汽车要限速行驶,不符合题意.故选C.8.关于自行车上应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B.车轴中装有滚珠是为了减少摩擦C.车座的形状是为了减小人对车座的压力D.脚蹬子上刻有条纹是为了增大人对脚蹬的摩擦力【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车轴中的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3)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

21、、增大受力面积;【解答】解:A、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里,故A正确;B、车轴中安装的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车轴的摩擦力,故B正确;C、车座的形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是为了减小人对车座的压力,故C错;D、脚蹬子上刻有条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与蹬子的摩擦,故D正确.故选C.9 .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反、Fb,则()aaA.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Pa>Pb,Fa>Fb【考

22、点】83:压强大小比较;81: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分析】(1)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因为水的质量相等,所以对底面的压力也相等;(2)根据P=pgrffl可比较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解答】解:(1)A、B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则水的重力相等;由于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对底面的压力也相等;(2)由于容器装的是同种液体,密度相同,由图可知:hA<hB,则根据p=pgh可知:Pa<Pb.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 .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A.我们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400kg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23、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D.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约为200pa【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23:质量的估测;2B:密度公式的应用;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不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空气的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10m、9m、3.5m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在m=pV=1.3kg/m3x10mx9mx3.5m=409.5kg左右,接近400kg,故A符合实际;B、成年人白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符合

24、实际;C中学生步彳T的速度在1.1m/s=1.1x3.6km/h=4km/h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p$*=:?,=1.0x104Pa,故D不符合实际.o10.05in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考点】6U:力与

25、运动的关系.【分析】(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如果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加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3)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4)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26、.【解答】解:A、形变是力的主要作用效果,可以通过直观的现象判断出来,故A正确;B、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物体自身的惯性,不需要力,故B错误;C、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总是阻碍物体运动,也可以作为动力,如倾斜的传送带上的物体靠摩擦力向上运动.故C正确;D、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受到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C.12 .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B.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D

27、.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考点】8E:大气压强的存在;1J: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88:液体的压强的特点;8J: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A、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B、大气压随着高度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C、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D、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解答】解: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的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A错误;B、大气压随着高度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所以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故B正确;C用吸管吸饮料时,嘴里的压强

28、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到嘴里,故C正确;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不是大气压,故D错误.故选BC.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Vb,高度hA<h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C.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考点】82:压强.【分析】水平面上规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计算公式可变形为p44v-pFPgSh.=pgh已知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A、B的高度即

29、可比较密度大小;已知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A、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即可比较其质量大小.【解答】解:Pa=pb,hA<hB由p=pgh得:曲出,故A选项正确;又Paupb,SA>SB由p=1得:Ga>Gb,即mA>mB,故C选项正确.故选A、C.三、填空:(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 .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控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6N.【考点】7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

30、比制成的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2)根据图示刻度判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示数.【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2)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它的分度值是0.2N,它的示数是3.6N.故答案为:伸长;3.6.15 .如图,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放入瓶中,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会慢慢进入瓶中,这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为了让鸡蛋更顺利地进入瓶中,可将鸡蛋蘸点水,这是为了增强密封,减小摩擦.【考点】8E:大气压强的存在;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棉花在瓶中燃烧后,瓶内的

31、氧气量会减少,气体压强变低,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鸡蛋进入瓶中.鸡蛋上蘸水后,可以防止外面的空气进入瓶中,影响实验效果,并且可以减小鸡蛋与瓶口的摩擦.【解答】解:棉花点燃后,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鸡蛋被外界大气压压入瓶中.鸡蛋蘸水后,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瓶中,还使鸡蛋和瓶口之间形成了水膜,减小了摩擦.故答案为:大气压;增强密封,减小摩擦.16 .汽车突然刹车时,轮子会在马路上留下黑黑的痕迹,有时还会冒烟,这时轮子的内能将增加(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刹车是汽车虽然会滑行一段距离但最后还会停下来,这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G9:做功

32、改变物体内能.【分析】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解答】解:在公路上急驶的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发生摩擦,使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相当于地面对轮胎做功使其内能增加.汽车受到阻力最终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增加,运动状态.17 .某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拉着一重为50N的箱子匀速向西运动,箱子受到的阻力大小是20N、方向水平向东.【考点】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用20N的力拉小车向西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西的拉力和

33、水平向东的阻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阻力是20N.故答案为:20;水平向东.18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3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cm2的刚好塞住.则池底受水的压强大小为3X104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30N.(g取10N/kg)【考点】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1)水池的深度即为水池装满水时底部塞子所处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案子受到水的压强;(2)已知案子受到水的压强和塞子的面积,根据F=pS求出水对塞子的压力.【解答】解:(1)水对池底塞子的压强:p=pgh=1103kg/m3x10N/kgX3m=3x104Pa;(2)案子所受水的压力:F=pS=3&

34、lt;104Pax10X104m2=30N.故答案为:3X104;30.19.如图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物质甲的密度比较大.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4:1【考点】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2A:密度的计算.【分析】(1)先根据图象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然后求出两者的密度之比即可比较两者的密度关系;(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质量相等时两者的体积之比,进一步根据体积公式求出边长之比、底面积之比,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压强公式求出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

35、强之比.【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m甲=12g时V甲=2cm3,当m乙=3g时V乙=4cm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儿彳,33p甲=%=3=6g/cm,P乙=F=d?=0.75g/cm,甲2cm,乙4cm&="pZ0.75/cnP1即甲的密度较大;(2)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之比:VA_P甲_P乙r=-=,VB由P甲8P乙由V=L?可得,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A、B两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F&mgf>A_SA_SA_SB_4=一,日理S41%包故答案为:甲;4:1.四、综

36、合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20 .如图所示,物体A停在粗糙斜面上,作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考点】6H:力的示意图.【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一共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接触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解答】解: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同时因为物体A停在粗糙斜面上,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还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作用点均在物体的重心上;过物体的重心沿这3个力的方向分别画出一条有向线段,并标上相应的符号,如图所示:21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

37、辆小车,甲用6N的力水平向右推车;乙用9N的力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拉车,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考点】6H:力的示意图.【分析】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据此画图.【解答】解:因为乙向右上方拉小车,与水平面成30°角向右上方、大小为9N的拉力.甲水平向右推,因此作用点都可以画在物体的重心上,然后过作用点作水平向右,22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甲©丙第一次:把木块平

38、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得知摩擦力的大小;第二次:把木块竖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录实验数据;第三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方法拉木块(如图内),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滑动摩擦力/N1204.04.02204.04.03408.08.0(1)比较甲和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填有关”或无关").(2)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

39、况下,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考点】7L: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需要使接触面积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据此确定比较的实验和结论;(2)比较1、3,找出相同的量和变化的量,从而得滑动摩擦力与变化量的关系.【解答】解: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

40、的大小;(1)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积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故应比较甲和乙丙次实验数据,两次所测的摩擦力的大小相同,所以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2)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内图中的压力增大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增大了,说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答案为:匀速直线;二力平衡;(1)甲乙;无关;(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3 .如图所示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

41、制的救援机器人,在雅安地震救援现场首次进行作业.若该机器人的质量为18kg,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6m2.求:(1)该机器人的重力;(2)该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考点】78:重力的计算;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分析】(1)根据G=mg求出机器人的重力;(2)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p=4求出压强.【解答】已知:机器人的质量为m=18kg,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S=0.6nf.求:(1)机器人的重力G=?;(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解:(1)机器人的重力:G=mg=18kgx10N/kg=180N;(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FG1Wp-300Pa占$0.5卬答:

42、(1)该机器人的重是180N;(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00P&24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1)在探究猜想一”的实验中,将小桌放在海绵上,再在桌面上放一个整码,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受力面积,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请你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数据记录表格.【考点】87: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结合实验内容可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

43、关系,在研究其中一个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时,要注意控制另外的量不变.这就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应用.【解答】解:(1)在探究猜想一”的实验中,将小桌放在海绵上,再在桌面上放一个整码,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受力面积,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探究猜想二”时,要控制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据此可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实验次数压力情况受力面积情况海绵凹陷情况1小桌和整码正放2小桌和整码倒放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见上表.25 .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阻力大上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迎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