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灸疗法介绍2天灸疗法介绍2一、历史渊源发泡疗法,包括鲜中药发泡疗法,古代称为“天灸”,现代称为“药物发泡灸”,是指采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抹或贴敷在穴位、病处,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有如火燎之状,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法。1 发泡灸源流之为“天灸”,王执针灸资生经卷三中说:“乡居人用早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为药物发泡疗法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这表明,在宋代,以发泡灸疗法防病治病已相当普遍。明、清时期:2 现代应用及研究近百年来,发泡疗法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专家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在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等方
2、面,均有突破性的创新,并开始用于疑难痼疾的治疗。例如发泡疗法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腮腺炎、风湿性关节炎、获得性寒冷性等麻疹、变应性鼻炎、额窦炎、梅核气、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椎炎、胃皖痛均获得满意的疗效。临床例证不胜枚举。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发泡疗法治病机制在于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使亢进者下降,低下者升高,趋向协调平衡,正是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理论的体现。综上所述,发泡灸起源于战国时期,奠基于晋代,定名于宋代,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应用。近代,发泡灸已引起国内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发泡疗法的治病机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定会大放光彩。二、客观评价1、确有一定疗
3、效,但非秘方、也非祖传族祖传。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经文献检索,近年来也有数十位学者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尽管对配方作一些改良,但基本原理完全相同,疗效也相似。“八五”攻关课题中有一个中医药项目主要诊对发泡疗法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这足以说明,发泡疗法已纳入现代中医学研2、应加强病例的科学总结发泡疗法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有的甚至达到95%以上或达到100%,或治愈率高达90%以上,或称之能将慢性疾病“一次根治”“一次治愈可谓比神药还灵,这似乎有夸大疗效之嫌。我们认为,应该建立统一的疗效3、应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发泡疗法虽然已有不少报道,但极大多数仅为病例总结,而且样本较小,更缺乏基础理论的广
4、泛和深入的研究,这样就难于走向世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崇医师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建议国内学者多申请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课题,为发泡疗法的机制研究作曲贡献。三、发泡药物与其他用品药物:发泡药物应根据病情选择。一般选用12种即可。各种药物虽都能发泡,但其药理机制不完全相同,所以应对症下药。其他用品:治疗盘、塑料纸、纱布、胶布、绷带、75%酒精棉球、注射器一副等。四、操作方法1、摆好体位,根据不同的病情辨证选定穴位或部位,并暴露发泡部位。敷药前将痛点或穴位处清洗干净,局部消毒。2、将选定的药物敷于确定的穴位或部位上。3、用消毒纱布包扎,以胶布固定敷药,以防止药物滑脱。4、敷药后数小时,敷药部位发热
5、、有少许疼痛(因个人局部皮肤情况不同时间有所不同)。随着时间推移,病人感局部灼痛感,蚁走感,皮肤潮红,尽量坚持一段时间,当灼痛感极强时,将所敷的药取下,将小泡用消毒纱布包扎好或上扣一直径约3cm的消毒瓶盖,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注意保持伤处的干净。禁止用水清洗伤处,避免感染。5、一般将药取下之后,敷药的部位皮肤表层红肿,这时患者有些胀痛感。612小时后,伤处皮肤逐渐起泡,初为小米粒或黄豆大小的水泡,水泡会逐渐变大,最后溶成一个比较大的水泡或2至3个较大的水泡。待水泡内液体充盈、胀满时,经常规消毒,用消毒针头刺破水泡底部侧面,抽由水泡里面的白色液体。6、伤口愈合时可有伤处皮肤及周围有些骚痒。几天以后
6、,结口处自行脱落,新长成的皮肤呈紫红色,一段时间后,皮肤紫红逐渐变浅变淡。发泡处的皮肤愈合复原后,根据需要还可再次发泡。五、适应症1、多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2、也可用于妇女痛经、过敏性鼻炎、牙周病、面神经麻痹、肝炎、疟疾、小儿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等。六、注意事项1、应用本疗法前,首先要明确病情,按疾病需要,选择发泡部位,然后按照规程进行操作。2、由于发泡的药物多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对皮肤有一定的创伤,所以本疗法治疗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故除本疗法介绍的适应证外,其他病症一般不宜使用。有些发泡的药物还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发泡药物禁止口服和乱
7、敷。药物敷用后应即包扎好,防止药物外溢或滑脱。中药发泡疗法还有很3、发泡后,可以将水泡挑破,也可以不挑破让其自行吸收。但要注意局部清洁,用消毒纱布包扎,预防感染。4、如病情需要在原发泡处进行第二个疗程即在同一部位进行重复治疗时,必须待发泡处皮肤完全愈合后再进行。5、发泡部位一般不会感染,愈合不留疤痕。如发泡处感染,即外涂或外敷消炎药物。6、在治疗一些急性或烈性传染病(如白喉)时,应配合应用抗毒素、抗菌素或其他药物。疼痛明显时可服用一些止痛片,疼痛会越来越轻,直至伤口自行愈合。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鱼腥发物,避免冷水。天灸疗法治疗作用的研究(刘琼,方剑乔.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
8、第22卷第1期)1.1 调节免疫功能。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与自身变性物质,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所发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时,就可导致多种疾病O大量的实验研究已证实,天灸疗法具有调整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1.1 对细胞因子的调节。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蛋白质的统称。在很多情况下,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而表现其活性。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其他细胞因子,如集落刺激因子(CSF卜生长因子(GF)等。孙氏观察IL-1B在类风湿患者
9、的血清中发现有升高迹象2,目前认为该指标可以直接诱导关节滑膜细胞的自身免疫病变。方氏等3采用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征相似的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观察斑螫膏穴位敷贴(天灸)对此模型的影响,并检测了胶原免疫小鼠脾脏白细胞介素(IL-1B)水平结果显示,督脉经穴斑螫敷贴治疗,能明显抑制小鼠CIA的发生,具抗cn抗体水平有明显升高,有效抑制胶原免疫小鼠的IL-1B水平。孙氏等4利用环磷酰胺(CTX)小鼠模型,通过斑螫酊天灸大椎、肾俞、足三里等穴观察到,CTX小鼠血清对ConA刺激的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效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血清中产生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效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的免疫抑制因子,天灸
10、对抑制因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1.1.2 对白细胞的调节。孙氏等5采用不同浓度的斑螫酊施灸大椎、肾俞、足三里穴,检测环磷酰胺(CTX)化疗大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及骨髓显微结构。结果发现天灸可促进骨髓增生活跃,缩短化疗所致白细胞持续低值期,提前恢复白细胞数。孙氏等6利用环磷酰胺小鼠模型,通过斑螫酊天灸大椎、肾俞、足三里等穴观察到,该疗法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造血生长因子功能,从而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此结果可为临床运用天灸升高白细胞作用提供实验依据。1.1.3 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来源于骨髓内的淋巴样
11、干细胞,在胸腺内发育成T细胞。其具有介导迟发性超敏反应和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还可辅助其他免疫细胞的分化和调节免疫应答。韩氏等7观察天灸疗法对抗小鼠移植性肿瘤作用并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发现天灸能明显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荷瘤小鼠脾脏重量增加,胸腺重量减小;天灸能进一步增加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重量。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能力、NK细胞的杀伤活性均大大降低,而天灸能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8,阿片类物质对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激活淋巴细胞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一些免疫细胞还可产生和释放内阿片肽,表明内阿
12、片肽很可能是一种内源性的免疫调节物质。孙氏实验表明9,CTX鼠的下丘脑、垂体中小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肾上腺中为内啡肽水平显著下降,而血浆中比内啡肽含量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天灸可使化疗大鼠下丘脑、垂体中伊内啡肽水平有显著或不同程度下降,对肾上腺和血浆中的小内啡肽含量未见明显影响。1.2 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机体内分泌紊乱而致全身骨量减少,骨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的代谢性骨病。其发生与增龄性性激素水平降低,导致骨盐丢失有关。实验研究证明,天灸疗法可提高性激素水平,增加骨密度,以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张氏等10用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为模型,通过对大鼠骨密度及血清E2、骨钙
13、素(BGP卜Ca、P、碱性磷酸酶(AKP)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天灸外治可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形成,同时通过对体内激素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有效地防止骨量丢失,增强骨骼抵抗外力的能力。1.3 抗衰老。辛氏等11实验动物为雄性SAM鼠,SAM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睾酮(T)含量下降,雌二醇(E2)含量无明显变化,E2T比值升高,用天灸涂膜剂(淫羊范、丹参、辣椒等)施灸肾俞、命门、大椎穴可增加睾酮(丁)含量,使2T比值下降。表明天灸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李氏等12采用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以大鼠脑、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
14、为检测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天灸法能显著拮抗D-半乳糖的作用,使大鼠脑、肝SOD活性回升,MDA含量下降,增强了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阻止自由基对脑、肝组织的损害。1.4 调节脂肪代谢。孙氏等13以饲喂高脂饲料与灌胃白酒相结合的方法,复制了脂肪肝(FL)大鼠模型,天灸药膜以大蒜和生姜为主,按标准工艺制成。观察了天灸对模型大鼠体重、肝重、肝体比、肝脂、血脂、转氨酶等的影响,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表明,天灸可调节肝脏及全身的脂肪代谢减少脂滴在肝脏的沉积,抑制肝细胞脂肪变性,帮助肝细胞恢复其功能。经天灸治疗的FL大鼠较不予治疗的大鼠恢复速度快。天灸新用天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
15、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灸、敷灸。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近年来,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重视,现在兴起的经皮给药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灸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蒜泥灸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烂如泥,取35g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触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二、斑螫灸取斑螫适量研为细末。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
16、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螫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胶布固定,以局部发痒、变红、起泡为度,然后去除胶布与药粉;也可用适量斑螫粉,以甘油调和外敷;或将斑螫浸于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病症。三、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末,醋调为糊膏状,取510g敷贴穴位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末1g,放置于5cm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敷贴在穴位上,敷灸时间为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适用于风寒湿痹痛、肺结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四、其他如甘遂粉敷贴中极治尿潴留;马钱子粉敷贴颊车、地仓穴治面神经麻痹;吴茱萸粉用
17、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小儿水肿等;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研末用醋调成膏状,每晚睡前敷于脐中,次日晨取下,治小儿遗尿症;砂仁30g,白糖50g,明矶10g,青背鲫鱼1条,混合一起捣烂成膏状分成3份,每次1份,分别敷贴于神阙、至阳穴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一日换药1次,治黄疸的阳黄,若阴黄可用胡椒(每岁1粒)、麝香1g、雄鲫鱼1条,混合捣烂成膏,敷贴神阙、肝俞、脾俞穴等。天灸疗法佐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摘要】目的探讨天灸疗法联合吸入激素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轻、中度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18、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灸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布地奈德每天吸入总剂量和每天平均剂量减量情况,对两组总有效率和总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加用天灸疗法后布地奈德吸入量减少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关键词】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布地奈德气雾剂;天灸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尽管早期吸入激素被作为治疗小儿哮喘病的第一线药物,但仍有部分哮喘患儿症状不能被满意控制,尤其是对于合并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存在着持续的鼻炎症状(鼻塞、流涕等),而且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减量困难。2004年7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应用天灸疗法联合
19、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80例病例均是我院儿科门诊2004年7月前已确诊的轻、中度哮喘患儿,诊断和分度均按照文献1的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13岁,平均(92)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8年6月,平均(31)年。合并常年性过敏性鼻炎30例(71.4%),季节性过敏性鼻炎12例(28.6%)o对照组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2岁,平均(93)岁;病程最短8月,最长7年9月,平均(2.61)年。合并常年性过敏性鼻炎27例(7
20、1.1%),季节性过敏性鼻炎11例(28.9%)。1.2 方法两组患儿均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商品名:普米克),每天总吸入量400600mg;同时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以控制患儿哮喘发作,每天总剂量100400以gd匀分14次吸入,并根据症状轻重调整剂量。同时治疗组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天灸疗法,每年3次,3年为1个疗程。具体治疗方法:取白芥子25%、玄胡25%、细辛20%、地龙10%,混合研成细末,用鲜生姜汁(20%)调成稠膏状。切成约1cmx1cmx1cm大小的药膏,含药约6g。同时在膏药表面加少许麝香,用约5cmx5cm的正方形胶布固定膏药于所取穴位上。在每年夏季炎热的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
21、伏进行贴敷。初伏取穴:定喘、肺俞、膏肓;中伏取穴:大椎、风门、脾俞;末伏取穴:肺俞、大杼、肾俞。皆取双侧穴位。每隔10d贴敷1次,一般每次0.51h,不得超过2h,共贴3次。在治疗时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做好皮肤护理、饮食调理及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天灸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禁冷水洗浴。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1.3 统计方法将治疗1个疗程、连续随访27月收集的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2结果2.1 疗效标准2分别于治疗后第1年、第2年、第3年观察临床疗效。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偶有小发作、不用药物即可缓解;显效:哮喘发作较前明显减少,仍用支气管扩张剂,仅需既往剂量的1/3;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仍
22、用支气管扩张剂,但剂量不少于原来的1/2;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2 结果2.2.1 两组激素吸入量减少情况比较治疗组42例,患儿每天吸入布地奈德总剂量从治疗前400600以g下降到100200以g,每天平均剂量从治疗前(438土76)以g降至(147土49)闻,与加用天灸疗法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V0.05)。对照组38例,患儿每天吸入布地奈德总剂量从治疗前400600以g下降到200400以g,每天平均剂量从治疗前(42083)以g降至(27665)以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意义(P2.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逐年上升,与对照组比较
23、临床治愈率提高了41.22%,总有效率提高了26.8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3讨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呼吸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呼吸道阻塞为其特征3。西医对哮喘的治疗主要以激素抑制气道炎症、茶碱类药物扩张支气管等治疗。而支气管哮喘在中医学属哮证范畴,其发病与外邪侵袭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天灸疗法对成人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报道较多,而对儿童应用则少见。近年来研究发现,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发病关系密切,过敏性鼻炎中发生哮喘为20%38%,哮喘伴发过敏性鼻炎为60%78%4o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到合并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如果仅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虽可部分缓解哮喘症状,但存在激素减量困难和不能缓解鼻炎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消防
- 2025年时政热点考试试题目及答案指导
- 2025心肺复苏笔试题型及答案
- 团史教育学习
- 溶出度测定方法
- 通渭榜罗红色文化介绍
- 2025版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案
- 常见疾病护理
- 红楼梦经典章节解析
- 益优学堂专业介绍
- 车间高温烫伤安全培训课件
- 财税咨询公司知识培训课件
- 变电运维培训大纲
- 云计算资源租用协议
- 公务礼仪培训课件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3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
- 插秧机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批发行业的合规风险与解决方案研究-洞察及研究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DB32-T 5155-2025 桥梁用碳纤维增强复合筋拉索技术条件
- 2025至2030中国水资源修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