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贤科技信息_第1页
王玉贤科技信息_第2页
王玉贤科技信息_第3页
王玉贤科技信息_第4页
王玉贤科技信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昆虫蝉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王玉贤(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都611137)作者简介:王玉贤(1992-),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鉴定。电话: 摘要:动物药以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强、使用剂量小、疗效显著等特点而明显优于植物药、矿物药,一直以来备受推崇,药用昆虫更以其资源丰富,廉价易得等优点,有望在当今药用动物资源日益匮乏的境况下成为动物药发展的主流。本文即针对药用昆虫蝉的研究现状、当前面临的问题、发展前景等作一综述,为蝉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关键字:蝉;蝉蜕;蝉花;问题分析;前景展望The &

2、#160;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sect of CicadaWang Yuxian(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tandard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

3、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1137)Abstract: Animal drugs are superior to the botanical drugs and mineral drugs by their stronger pharmacological actions,lesser dosage,remarkabler curative effects,has been hi

4、ghly ragarded all the time.Whatmore the medicinal insect cicada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drugs for its rich resources, cheap and easy to get. This paper aims to make a summary to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cicada,

5、 the problems it has facing and the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Hping to provide some proof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icada.Key words:cicada;periostracum cicada;cordyceps sobolifera;problems;prospect蝉属动物界、昆虫纲、同翅目、蝉科,又名知了、爬扎、蚱蝉等1,多生于平原树下,尤其是河床边,栖息于柳、杨、枫杨等阔叶

6、树木上。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四川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其中山东产量最高2,主要靠吸食树木汁液维持生命,但对树木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幼虫在地下的排泄物可被树木吸收。尚未破蜕衣之前的蝉称作蝉蛹,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若虫羽化后的外壳,又称为蝉蜕,为我国使用已久的传统中药,蝉若虫被蝉拟青霉寄生所形成的虫菌复合体-蝉花,又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当前,随着药用动物资源的日益紧缺,从资源较为丰富的昆虫类药用动物中发现新的药理功效,已成为动物药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药用昆虫蝉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作一概述,为蝉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1.蝉的古代寓意我国对蝉的记载由来已久,诗经云

7、:“菀彼柳斯,鸣蜩嘒嘒”,这里的蜩便为蝉,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人认为蝉不食五谷,不吃秽物,餐风饮露(虽后证明其吸食树木津液,但不足以对树木造成伤害),栖身高洁,出尘泥而不下尘,向来为文人志士所称道,有不少骚人墨客,借蝉咏怀。研究发现,在秦汉时期出土的大量文物中玉蝉为主要的陪葬品之一3,可能寄予了人们希望死后能像蝉蜕皮一样,“神”不受躯体束缚,自由或获得新生的愿望。可见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2.蝉在当代药理研究与应用现代的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蝉蜕、蝉花上,下面将做一一介绍。2.1蝉蜕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8、。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之功4。蝉蜕原名蝉壳,始载于名医别录,又名枯蝉、腹蛸,至药性论始有蝉蜕之名5。蝉蜕中含有大量甲壳质、蛋白质、氨基酸类成分,其中水解氨基酸达 17种,主要以天门冬氨酸 、 酪氨酸 、谷氨酸的含量为主;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其中以铝( Al) 的含量最高, 并且含有钙( Ca)、铁( Fe)、锰( Mn)、 锌( Zn)、 磷( P) 等28种无机元素6 。大量研究表明蝉蜕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文献报道的主要有:抗惊厥;镇静、镇痛、解热;祛痰、平喘、解痉;抗炎、抗氧化;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抗肿瘤;保护红细胞;抗凝;对心血管系统、血压、 呼吸、 心率及肝肾

9、功能的影响,等各个方面7-16。给小鼠腹腔注射蝉蜕醇提取物,观察给药后24h内的死亡数,改良寇氏法求的LD50为809±41.8mg/kg。小鼠口服量达8000mg/kg未见死亡、过敏、溶血等反应17,证明了蝉蜕的安全性。临床上现已应用于内、外、神经、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的多种疾病,疗效较好,其味甘在儿科运用时易被小儿所接受18。近些年随着研究加深以及提取技术的提高, 蝉蜕中所分离到的甲壳质和多聚糖被用于工业化生产并商业化,应用到医药食品与化妆品中19。2.2 蝉花蝉花(Cordycep sciecadae)又名蝉茸、蝉虫草、金蝉花、蝉茸菌、虫花等20,是麦角科真菌(Clavicep

10、laceae)寄生在蝉科若虫上的子座与若虫尸体的复合体,与冬虫夏草的无性型同属,功效相近 21。蝉花始载于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蝉花,凡使,要白花全者”20。蝉花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等地,主产于浙江、福建、四 川等地,一般生长在针阔叶混交林带,大多分布在海拔700-950m 22。幸兴球搜集了产自浙江、四川、广东、福建、宁波等地的蝉花及近同物共5批品,根据其对寄主真菌研究区分为2个不同的种,一种为小蝉花,或称“小蝉草”、“土蝉花”(Cordycep soboliera),其分生孢子阶段是待定名的棒束孢菌(Isaria sp. );另一种为大蝉草(Cordyceps ci

11、cadae sp.nov),它为蝉棒束孢霉(lsaria cicada)的子囊壳阶段23。自然界中蝉棒束孢霉的有性型极为少见,常见的便是蝉棒束孢霉的无性型,蝉拟青霉即大蝉草的分生孢子无性型阶段,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蝉花药材基本上为无性型的蝉拟青霉药材。蝉花的寄主在我国已报道的有5种,分别是蚱蝉(Cryptotympana pastulata)、竹蝉(Platylomia pieli)、山 蝉(Cicada flammata)、蟪蛄(Platyleura kaempferi)、鸣蝉(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除蟪蛄外,其余 4种均可作为蝉花的寄主昆虫入药24。据葛飞等

12、人测定,蝉花中粗蛋白的含量达 19. 65%,包含18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总量的38.8%;粗脂肪含量为8.4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65.1%,且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分别为45.48%和10.82%;微量元素钙、铁、锌、硒等的含量分别为403.3,197.37,40.56,0.42g/g。活性成分虫草多糖为28.5mg/g、腺苷0.740mg/g、甘露醇(虫草酸)53.6mg/g、麦角甾醇0.574mg/g 25。鲁温等人将蝉花的活性成分与冬虫夏草进行比较,发现蝉花中的腺苷和虫草酸含量高于冬虫夏草,虫草多糖及虫草素含量与冬虫夏草接近26。金属As、Hg、Pb的含量也均比冬虫

13、夏草低,表明蝉花比冬虫夏草更具安全可靠性 27,有望成为冬虫夏草的平价替代品,其功效或高于冬虫夏草。蝉花的药理作用也较为广泛,目前对蝉花的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强壮滋补;抗疲劳抗应激;镇静催眠;解热镇痛;免疫调节;改善肾功能;抗肿瘤;调节神经系统;调节脂类代谢;促进造血、提高营养状态等方面,临床上还具有清热祛风、活血通络、镇惊止痉、缓解肌肉僵直、清炎利喉、化痰止咳、消肿止痛、定惊安神、透疹 、止疟、治疗夜啼心悸等功效28,29,21,22。3.当代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缺乏深入。查阅大量文献可发现,当前对于蝉蜕、蝉花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原材料或粗提物上22,对于其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及作

14、用机制尚不明确,且其使用也主要为中药方剂的形式,亟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若能分离出有效的活性成分,探明其作用机制,相信定能造福大众,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缺乏标准,现大量文献报道都是依据个人经验的总结,缺乏标准化的评价系统,不能以现有国际通用检测标准来评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推广,因此需要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与技术方法,制定出相应的通用标准,开发出容易推广、有效、安全的新产品30。知识普及不到位,蝉花多种活性成分含量及功效不亚于冬虫夏草,安全性较冬虫夏草高27,生态要求较虫草低22,显然传统的医学并未肯定发挥其价值,且现代研究也并未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其巨大的药用及经济潜力尚未完全开发出来。对于

15、蝉本身来讲,蝉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保健领域也极具市场,若能将其打造成一个品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广泛的药理功效,相信会带来包括蝉的养殖、副产品加工、食品包装等等各个连带行业经济发展。4.小结药用昆虫蝉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熟知,并在文学、医药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当今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蝉蜕和蝉花上,两者均表现出较好且较广泛的药理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目前,我国对于蝉花与蝉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其活性成分及药理机制还有待深入探究,但其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毋庸置疑的。蝉蛹在食品保健方面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且蝉的饲养成本低,简单无技术困难1,蝉花的人工培育现也有很大

16、进展31-32,丰富的资源,加上其显著的疗效,相信昆虫蝉定将在中医药舞台上绽放其光芒。参考文献:1李建道. 蝉的习性与人工养殖技术J. 科学种养,2014,08:5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 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 165-1663郑建明,何元庆. 中国古代的玉蝉J. 江汉考古,2006,01:44-50.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1155万德光. 药用动物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01):154 6 袁伯勇.蝉蜕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0, 15(12) :

17、 35.7 安磊 . 蝉蜕的抗惊厥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15:35-36.8 谢达莎,曾振兴,陈秀芬等.蝉枣汤解热抗炎及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 22(3) :2526.9 张美玉 . 蝉蜕抗支气管哮喘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2007.10 曹竹林.芪银蝉蜕汤治疗肾炎 30 例J.湖南中医杂志. 1991,4: 45.11 马世平,瞿融,杭秉茜 . 蝉蜕的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89,8 : 4212 杨璐,李国玉,王金辉.蝉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J.农垦医学.2011,2:184-18613 刘善庭,李建美,王立赞.

18、 蝉蜕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 2004,3:56-58.14 马世平,瞿融,杭秉茜.蝉蜕的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89,8:42.15 芦长庆.蝉蜕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03):200-203.16 曹唯仪.蝉蜕抗凝纤溶及细 胞保护功能的物质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17 徐国钧,何宏贤,徐珞珊.中国药材学1996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1791 -179218何敏.蝉蜕的研究与临床新用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1999,1:42-4319 杨其草 . 蝉蜕的甲壳质和壳聚糖的研究J .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06) : 360.20万永红,蔡开明,韦曙.蝉花的本草考证与生物学研究.江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