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答案_第1页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答案_第2页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答案_第3页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答案_第4页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一、温度计-同步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 37.2 ,该同学的体温属于  正常 (选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用代表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以记作 99.0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每空2分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2、; 原理制成的,图16中温度计的读数是 -28 。每空2分3.有一种温度计叫干湿温度计,是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支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围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吸热 ,所以这支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的读数 小 (选填“大”或“小”)。在相同的室温下,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越 干澡 (选填“干燥”或“潮湿”)。每空2分4.殷彤彤同学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均匀,分度值是1,用此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示数是2, 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温度示

3、数是98,用该不准确温度计测得室温为26时,实际室温是 25 ;当实际温度是 50 时,该不准确温度计示数与测量的实际温度相同.每空2分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种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热胀冷缩 来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左 (左/右)移动.每空2分6.下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0.1,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数,

4、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 A 方向观察(填“”、“”或“C”)。甲流期间的一天清晨,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下图甲所示,则他的体温为 38.1 ,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下图丙所示,则测量的结果 准确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每空2分7.液体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别很大。如图(A)、(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三亚和北京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三

5、亚此时温度为 19 ,读作 一九摄氏度 ;此时北京温度为 -7 。每空2分二、选择题8.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3分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乐山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参考答案:D9.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3分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C.当气温降

6、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参考答案:A10.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图2所示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3分A.图AB.图BC.图CD.图D参考答案:D11.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 ºC ,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 ºC和40 ºC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3分A.36 ºC和40 ºCB.40 ºC和40 ºCC.39 ºC和40 ºCD.39 ºC和39 ºC参考答案:C12.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

7、是3分A.用开水煮B.用酒精灯加热C.用自来水冲洗D.用酒精棉花擦参考答案:D1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3分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B.温度计 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参考答案:D14.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3分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参考答案:D15.冬天乌苏里江的气温达到

8、-50时,河面结冰,但冰面下水却在流动,冰面下冰与水接触的温度为(    )3分A.-50B.低于0C.高于0D.等于0参考答案:D16.20 0C读做【    】3分A.零下二十摄氏度B.摄氏负二十度C.零下摄氏二十度D.二十摄氏度参考答案:A17.在图 3中,使用温度计方法正确的是(    )3分A.甲B.乙C.丙D.丁参考答案:D18.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一些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3分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

9、00D.适合人们洗澡水的温度约70参考答案:B19.学校医务室室内温度是28,芳芳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3分A.下降;B.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是升后下降。参考答案:C20.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3分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参考答案:D21.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

10、比(    )3分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三、实验,探究题22.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写出来 badcef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 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c. 观察温度计的读数。d. 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e. 取出温度计 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每空2分23.如右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 量程小了 ; (2) 

11、60;温度计玻璃泡没有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  ;  (3)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每空2分24.有四支温度计,测量范围分别是:A10110°C     B.3542°C     C.2050°C     D. 050°C(1)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 A  ; (2)若要来测量宿迁气温应选  C

12、60; ;(3)某同学准备用温度计来测量某液体的温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B、估计被测物的温度;C、让玻璃泡跟液体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F、整理器材;请在横线上将这些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B、A、C、E、D、F 。(4)如下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也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2 ,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38.2 .每空2分第三章  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答案)一、选择题1.图一是种某晶

13、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    )3分A.40B.44C.48D.52参考答案:C2.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3分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参考答案:B3.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3分A.图AB.图BC.图CD.图D参考答案:C4.如图 2 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3分A.图AB.图BC.图CD.图D参考答案:C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

14、的是(  )3分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因此它是晶体C.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D.该曲线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参考答案:B6.南极科考队在南极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    】3分A.沸点低B.沸点高C.凝固点低D.凝固点高参考答案:C7.如图5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3分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在熔化过程中历时3

15、分钟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参考答案:B8.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分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C.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在熔化过程都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参考答案:D9.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3分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参考答案:A10.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 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分A.因为冰的熔点是0

16、 ,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11.几位同学讨论课本中的熔点表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观点,不正确的是3分A.熔点表中各物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B.熔点低于0 的物质在常温下处于液态或气态C.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都是晶体D.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放出的热量一样参考答案:D1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分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

17、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参考答案:B二、实验,探究题13.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物质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56(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 固态 。(选填“固态”或“液态”)每空3分14.晓雯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指示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熔点是 48 

18、。如果让该物质凝固,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是 C 。每空3分15.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23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0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23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物质受热不均匀  。每空3分16.如图2所示是

19、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 190 ;(2)这种合金是 晶体 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3)如图2所示,段表示合金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每空3分17.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的熔点是 0 ;(2)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温度为3时,该物质处于 液 态(选填“固”或“液”)。时间/min01234567891

20、01112温度/-4-3-2-1000001234每空3分三、填空题18.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 A (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 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每空2分19.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 液 态,在120时是 固 态。(选填:“固”、“液”或“气”)每空2分20.图5是表示某固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的图像(温度的单位是,时间的单位是分钟),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固体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化过程是图象上的 B

21、C 段(填字母),第15分钟时,物体处于 固 态.每空2分21.小丽的爸爸想让将要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但在市场上又不便于使用冰柜聪明的小丽想了个办法,她在海鲜的上面铺上一层碎冰块由于冰块在 熔化 (填一物态变化)时要 吸热 ,但是温度 不变 ,所以能实现保鲜的效果每空2分22.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降低&#

22、160;(填“升高”或“降低”)每空2分第三章  三、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2所示,是桂北猫儿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分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参考答案:D2.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3分A.120B.100C.90D.80参考答案:B3.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3分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参考答案:D4.如图2所

23、示,能正确反映“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3分A.图AB.图BC.图CD.图D参考答案:A5.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3分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渗出。参考答案:B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3分A.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参考答案:A7.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

24、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统称为"雾霾天气"。关于雾和霾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分A.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的B.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C.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形成的D.雾和霾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说法参考答案:B8.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3分A.魔术师由特异功能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D.是因为手上沾由水吸收了“油”的热参考答案:B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3分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

25、,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参考答案:B10.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漆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3分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化后凝华D.先凝华后升华参考答案:B11.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雾”,“水雾”是在车窗的(    )3分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参考答案:A12.关于沸腾,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分A.任何液体的沸点都是固定不变的B.在高山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沸点也升高C.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升高而降低D.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参考答案:D13.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3分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冷气”和“热气”本质

27、是相同的,但水蒸气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参考答案:D1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3分A.人们把粮食推开在禾场上晒B.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内C.喝开水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D.天热时,狗伸长舌头散热参考答案:B二、实验,探究题15.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13a、b、c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图14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 丙 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 甲 

28、 图;用c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 乙 图。每空2分16.小王用如9所示装置在山脚下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指出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温度计碰到了杯底 。(2)根据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 正在 沸腾(选填“正在”或“将要”)。(3)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101 ,由此也可以推知此时该山脚下的气压 高于 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时间/min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1001011011

29、01(4)如他将该装置搬到山顶上做,他将会有什么新的发现?答: 水的沸点降低 。每空1分17.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15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2)纠正错误后,每隔1min测出水的温度,并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沸腾时要吸吸热但温度不变 。(3)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如图15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丙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4)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

30、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两点,合理即可)  用热水做实验  , 减少水的质量  。每空2分18.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略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B (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如上 a  图(填“a”或“b”)所示。同时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

31、160;质量 不同。(3)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继续吸热  ;  温度不变 。每空2分三、填空题19.今年上半年,云南“三年连旱”的局面还在持续并不断加剧。为缓解干旱,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 液化 成小水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每空1分20.用塑料薄膜把田地覆盖起来,是农业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地膜覆盖法,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减慢蒸发,提高土地温度,保持土壤水分 。每空1分21.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

32、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  液体表面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也越低  。每空1分22.“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 蒸发 ,从而加快了从周围物体 吸收 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每空1分23.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把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放置,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

33、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小|低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蒸发|汽化 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每空1分24.2011年4月29日甘肃遭遇了九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图2为市民在马路上行走。针对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日益严重,专家们建议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的水分 蒸发 显著减少。每空1分25.“神舟八号”飞船在发射升空时,刚开始在地面上出现了大量“白雾”,仔细看地面上有一大 水池,说明发生了 汽华 和 液化 现象。

34、每空1分26.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1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汽化 (液化/汽化)现象,并 吸收 (吸收/放出)热量.每空1分27.端午节,小王和小李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王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小李 。你的理由是什么?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或100

35、  。每空1分28.香蕉也能钉钉子?如图所示,在香蕉上浇上适量的液氮,由于液氮 汽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从香蕉中 吸收 (吸收/放出)热量,导致香蕉结构发生变化,坚硬无比.每空1分29.夏天吃冰棍时,剥开冰棍纸看到冰棍“冒”出“白气”,“白气”是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 下 (填“上”或“下”)飘的。每空1分30.分别对手背“吹气”和“哈气”,结果感受到 哈气  时更热乎,这是因为 水蒸汽液化放热 。每空1分31.液化石油气是

36、在常温下,利用 压缩体积 的办法使石油气成为液体贮存在罐里的,一切气体在 温度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每空1分32.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汽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向下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每空1分四、多项选择33.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1分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

37、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参考答案:ABC第三章 四、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3分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参考答案:B2.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3分A.口中呼出的“白气”    B.冰冻的衣服晾干C.玻璃上的“冰花”    D.河面上的冰块参考答案:B3.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

38、分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参考答案:C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3分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参考答案:C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3分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夏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参考答案:B6.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增雨。在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分A.凝华B.升华C.液化D.熔化参考答案:B

39、7.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3分A.图AB.图BC.图CD.图D参考答案:C8.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3分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参考答案:B9.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的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3分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参考答案:C10.如图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40、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3分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参考答案:B1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3分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D.早晨的浓雾参考答案:A12.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

41、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分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参考答案:B13.祖国山河美景四季如画,下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3分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千里冰封参考答案:C14.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江苏省省苏北地区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3分A.使空气液化B.“干冰”升华变为雨

42、水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D.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参考答案:C15.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这种现象是3分A.熔化                        B.升华C.汽化                        D.凝华参考答案:B16.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3分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参考答案:C17.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3分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