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植物营养课件_第1页
土壤与植物营养课件_第2页
土壤与植物营养课件_第3页
土壤与植物营养课件_第4页
土壤与植物营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页,共九十三页。第一节第一节 根际营养根际营养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养分类型与转化土壤养分类型与转化第三节土壤养分生物第三节土壤养分生物(shngw)(shngw)有效性有效性第四节我国土壤养分含量的基本情况第四节我国土壤养分含量的基本情况第二页,共九十三页。根际根际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yngxing),在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分微域土区。根际的范围很小,一般在离根轴表面数毫米之根际的范围很小,一般在离根轴表面数毫米之内。内。根际的许多的化学条件和生物化学过程不同于原土根际的许多的化学条件和

2、生物化学过程不同于原土体。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体。其中最明显的就是(jish)根际根际pH、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第三页,共九十三页。根际动态根际动态(dngti)(dngti)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养分梯度变化养分梯度变化根际根际pH变化变化氧化还原势氧化还原势水分变化水分变化根分泌物根分泌物根际微生物分泌物根际微生物分泌物病原病原(bngyun)微生物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其它根际微生物其它根际微生物 VA菌根菌根酸碱平衡酸碱平衡(pnghng)(pnghng)沉淀沉淀- -溶解平衡溶解平衡吸附吸附- -解吸附平衡解吸附平衡络合络合

3、- -解离平衡解离平衡第四页,共九十三页。 1 1、根际有机物及微生物、根际有机物及微生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会释放出大量的光合产物。这些会释放出大量的光合产物。这些分泌物结构简单、易分解,成为分泌物结构简单、易分解,成为(chngwi)微生物的良好的碳源和氮源,微生物的良好的碳源和氮源,因此根际土壤中的数量往往是土因此根际土壤中的数量往往是土体数量的几倍至几十倍。体数量的几倍至几十倍。第五页,共九十三页。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受到的促进作用不同,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受到的促进作用不同,细菌受到的促进作用往往较大菌受到的促进作用往往较大(jio d)(jio d)

4、; 不同植物对微生物的促进作用不同,一般地不同植物对微生物的促进作用不同,一般地说来,农作物说来,农作物林木,豆科作物林木,豆科作物非禾本科非禾本科作物;作物; 植物的不同生育期的效应不同。植物的不同生育期的效应不同。第六页,共九十三页。 106/g风干(fnggn)土 作 物 根际土(R) 非根际土(S) R S 红三叶草 3 255 134 24 燕 麦 1 090 184 6 亚 麻 1 015 184 6 小 麦 710 120 6 玉 米 614 184 3 大 麦 605 140 3 第七页,共九十三页。根际根际(R)土壤土壤(S)根际微生物分布示意图根际微生物分布示意图第八页,共

5、九十三页。根际与土体反消化细菌数(根际与土体反消化细菌数(104个个/g土)土)土体土体根际土根际土施氮施氮 不施氮不施氮细菌总数细菌总数反硝化细菌数反硝化细菌数6.4 127 46.60.21 43.6 6.7第九页,共九十三页。根际微生物与根系组成的特殊生态体系是根际根际微生物与根系组成的特殊生态体系是根际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根际土壤养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根际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养分循环分的有效性及养分循环(xnhun)(xnhun)起着重要作用起着重要作用。第十页,共九十三页。 根际是根系根际是根系(gnx)吸收养分与水分的门户,根吸收养分与水分的门户,根系系(gnx)及微

6、生物的活动对根际土壤中的养分及微生物的活动对根际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转化、生物有效性影响很大。含量、转化、生物有效性影响很大。根际土壤中的养分有效性往往不同于土体,其原因为:(1)根际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吸收可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shfng);(2)根系及微生物分泌螯合物改变根际环境。 (3)分泌质子(4)分泌氧化还原物第十一页,共九十三页。累积累积 当土壤溶液中养分当土壤溶液中养分(yngfn)(yngfn)浓度高,植物蒸腾量浓度高,植物蒸腾量大,养分大,养分(yngfn)(yngfn)供应以质流方式为主时,根对水分供应以质流方式为主时,根对水分的吸收速率高于养分的吸收速率高于养分(yn

7、gfn)(yngfn)吸收速率,根际养分吸收速率,根际养分(yngfn)(yngfn)浓度增加并浓度增加并高高于土体的眼粉浓度,出现养分累于土体的眼粉浓度,出现养分累积区积区; ;亏缺亏缺 当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当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nngd)(nngd)低,植物蒸腾强低,植物蒸腾强度小,根系吸收土壤溶液中养分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度小,根系吸收土壤溶液中养分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时,根际即出现养分亏缺区分的速率时,根际即出现养分亏缺区; ;持平持平 一定条件一定条件(tiojin)(tiojin)下,当水分蒸腾速率和养分吸收速下,当水分蒸腾速率和养分吸收速率相等时,根际没有养分浓度梯度。率相等时,

8、根际没有养分浓度梯度。第十二页,共九十三页。根际养分分布根际养分分布(fnb)类型类型根际富集:迁移根际富集:迁移(qiny) 吸收量吸收量根际亏缺:迁移根际亏缺:迁移 吸收量吸收量不不 变变 化:迁移化:迁移= 吸收量吸收量第十三页,共九十三页。玉米根际主要养分的浓度分布玉米根际主要养分的浓度分布(fnb)情况情况0 0.1 0.2 0.31.00.60.2离离 根根 距距 离(离(cmcm)相对浓度梯度相对浓度梯度0.80.40.0PKNO3第十四页,共九十三页。元素种类元素种类(zhngli)(zhngli): 富集:富集:CaCa2 2、NONO3-3-、SOSO4 42+2+、MgM

9、g2 2 (土壤溶液浓度高)(土壤溶液浓度高) 亏缺:亏缺:H H2 2POPO4 4- -、NHNH4 4、K K (土壤溶液浓度高)(土壤溶液浓度高)养分养分(yngfn)(yngfn)需要量、土壤溶液浓度,如:需要量、土壤溶液浓度,如:P P、K K 大大 低亏缺低亏缺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强度、根毛特性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强度、根毛特性土壤特性:质地、缓冲能力、水分土壤特性:质地、缓冲能力、水分质地轻、缓冲能力弱的易亏缺、范围广;水分质地轻、缓冲能力弱的易亏缺、范围广;水分缺,养分迁移慢,易亏缺缺,养分迁移慢,易亏缺第十五页,共九十三页。 亏缺:增加土壤中养分(yngfn)的有效性 养分

10、浓度低,有利于根际养分的解吸和土体中的养分向根际迁移富集:形成新的离子间相互作用、降低(jingd)水分有效性 如:钙富集,影响钙、钾交换平衡,微量元素有效性 氯化钠富集,降低根际土壤水势第十六页,共九十三页。 根系对水分和养分吸收的差异,可使根际土壤的水势(shu sh)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根际土壤水分有效性。如盐土中,氯化钠的积累(jli),是根际土壤水分有效性降低。第十七页,共九十三页。玉米的水分吸收与根际钠,氯积累的关系玉米的水分吸收与根际钠,氯积累的关系 水分吸收水分吸收(蒸腾(蒸腾ml/cm10)氯(氯(Cl -)( mg/Kg )钠(钠(Na+)(mg/kg) 根表电导率根表电导率

11、(nS/cm)土体土体 根际根际 根表根表 土体土体 根际根际 根表根表0.380.460.820.95310 410 580 220 340 410 1.38360 430 650 280 330 450 2.28430 660 970 360 490 680 3.79440 640 1280 380 570 900 5.02第十八页,共九十三页。根际微区有机物、酶和微生物增多,生物活性根际微区有机物、酶和微生物增多,生物活性很强,从而使得很强,从而使得(sh de)(sh de)根际氧化还原状况不同于土体。根际氧化还原状况不同于土体。旱作旱作(hn zu)(hn zu)土壤根际土壤根际Eh

12、Eh值都低于土体;值都低于土体;水稻根系具有输氧的特性,体内存在着由叶片向水稻根系具有输氧的特性,体内存在着由叶片向根部的输氧组织,并有部分氧排出根外,使根际的根部的输氧组织,并有部分氧排出根外,使根际的氧化氧化(ynghu)(ynghu)还原电位还原电位高高于土体于土体第十九页,共九十三页。氧化区氧化区水稻根水稻根第二十页,共九十三页。根际根际pHpH值变化的原因复杂,主要是根系吸收阴阳值变化的原因复杂,主要是根系吸收阴阳(yn yn)(yn yn)离子的不平衡。离子的不平衡。此外:根系吸收作用和根际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此外:根系吸收作用和根际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COCO2 2;根尖细胞伸长

13、过程中分泌的质子和有机酸;根尖细胞伸长过程中分泌的质子和有机酸;(1 1)根际)根际pH值变化值变化(binhu)(binhu)的原因的原因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三页。施用施用NHNH4 4+ +-N-N根系根系(gnx)(gnx)向外释放向外释放H H+ +,根际,根际pHpH值值下下降;降;施用施用NONO3 3- -N-N根系释放根系释放OHOH- -或或HCOHCO3 3- -,根际,根际pHpH值值上升上升。 1 1)、氮素形态)、氮素形态(xngti)(xngti)NONO3 3- -N-N根际根际pHpH值上升使的幅度一般低于值上升使的幅度一般低于NHNH4 4+ +-N-N使根际使

14、根际pHpH值下降的幅度,而且不同种类植物之间有值下降的幅度,而且不同种类植物之间有明显差异。明显差异。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三页。NO3-N NH4-N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三页。NO3-N NH4-N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三页。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三页。缺磷缺铁铝胁迫(xip)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三页。NAD(P)HNAD(P)+2Fe2+ATPADP+PiH+-ATPaseH+2Fe2+2Fe3+H+K+2e-细胞壁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质还原系统还原系统缺铁引起缺铁引起(ynq)根系原生质膜分泌质子模式图根系原生质膜分泌质子模式图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三页。植物铵硝禾本科 豆科荞麦 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三页。 呼

15、吸作用(h x zu yn) 分泌物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三页。根际土壤结构较好: 根系穿插(chunch)、挤压 根系分泌物(如植物粘多糖)表现:如:水稳性团聚体第三十页,共九十三页。 根际是矿质元素向根系迁移的门户; 根际是植物吸收养分的重要(主要(zhyo)?)场所; 根际pH、氧化还原状况、根系分泌物显著影响根际的营养状况及根系生长。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三页。增加磷的活化增加磷的活化(huhu)(huhu)作用作用增加增加(zngji)(zngji)微量元素的吸收微量元素的吸收其它其它(qt)(qt)元素元素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三页。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吸收微量元素的影响(田间测量)不同形态氮肥

16、对小麦吸收微量元素的影响(田间测量)氮肥种类氮肥种类植株含量(植株含量(mg/Kg干重)干重) Fe Mn Zn Cu Ca(NO3)2(NH4)2SO455 23 18 2.668 45 24 2.9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三页。NN根际根际pHpHK KP PNONO3 3- -7.37.313.613.61.51.5NHNH4 45.45.414.014.02.92.9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三页。 EhEh降低:氧化降低:氧化(ynghu)(ynghu)态养分有效性增加,态养分有效性增加,FeFe、MnMn EhEh升高:还原态养分毒性降低升高:还原态养分毒性降低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三页。植物通过根

17、系以根系脱落物或分泌物的形式进入植物通过根系以根系脱落物或分泌物的形式进入根际微区,一般占其总同化碳量的根际微区,一般占其总同化碳量的5%25%5%25%。所谓的所谓的“根分泌物根分泌物”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向生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质的总称。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质的总称。由于根系分泌物极大地改变了根由于根系分泌物极大地改变了根- -土界面物土界面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因而对土壤中各种养分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因而对土壤中各种养分的生物有效性产生的生物有效性产生(chnshng)(chnshng)重要的影响。重要的影响。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三页。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三页。1 1

18、) 保护保护(boh)(boh)根尖;根尖; 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三页。 还原作用还原作用 根分泌物中的还原物质通过还原作用可提高土壤根分泌物中的还原物质通过还原作用可提高土壤中变价金属元素铁、锰、铜等的有效性。中变价金属元素铁、锰、铜等的有效性。 螯溶作用螯溶作用植物分泌植物分泌(fnm)(fnm)的大量有机酸、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的大量有机酸、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物,与根际内各种金属元素(铁、锰、铜、锌物,与根际内各种金属元素(铁、锰、铜、锌等)形成螯合物。它一方面能直接增加这些微等)形成螯合物。它一方面能直接增加这些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活化许多金属量元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活化许多金属

19、氧化物所固持的营养元素(如磷、钼等),从氧化物所固持的营养元素(如磷、钼等),从而对根际养分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而对根际养分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三页。麦根酸(麦根酸(MA)(Fe-MA)第四十页,共九十三页。(3 3). .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改善改善(gishn)(gishn)根际养分的缓冲性能根际养分的缓冲性能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三页。(1 1)加快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加快土壤有机物的分解;(2 2)活化与竞争根际养分)活化与竞争根际养分 在根际数量可观的微生物一方面通过分泌有机酸、在根际数量可观的微生物一方面通过分泌有机酸、酶、

20、氨基酸、改变酶、氨基酸、改变(gibin)(gibin)根际根际EhEh等活化根际土壤中难溶等活化根际土壤中难溶性无机态或有机态养分,提高其有效性;另一方面,性无机态或有机态养分,提高其有效性;另一方面,高密度的微生物又要利用根际的养分,与植物竞争有高密度的微生物又要利用根际的养分,与植物竞争有效养分,并可导致养分的耗竭与亏缺。效养分,并可导致养分的耗竭与亏缺。(3 3)改变根系形态,增加养分吸收面积)改变根系形态,增加养分吸收面积(4 4)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三页。菌根与养分菌根与养分(yngfn)(yngfn)有效性有效性 菌根是高等植物根系与真菌形成的共生

21、体,分布很菌根是高等植物根系与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分布很广,分广,分外生外生菌根和菌根和内生内生菌根两大类。菌根两大类。外生菌根主要分布于温带森林树种或干旱地区灌外生菌根主要分布于温带森林树种或干旱地区灌木。内生菌根中最普遍的是泡囊木。内生菌根中最普遍的是泡囊- -丛枝菌根(丛枝菌根(VAMVAM)。)。自然自然(zrn)(zrn)条件下,条件下,80%80%以上的植物种都可形成以上的植物种都可形成VAVA菌菌根。根。作用:作用:菌根的形成能显著增加植物对矿质养分和水菌根的形成能显著增加植物对矿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外生菌根可以提高树苗对土壤中分的吸收。外生菌根可以提高树苗对土壤中K K+ +和和

22、NHNH4 4+ +的的吸收率;吸收率;VAVA菌根可以增加植物对土壤中一些移动性小的菌根可以增加植物对土壤中一些移动性小的营养元素如磷、铜、锌等的吸收。营养元素如磷、铜、锌等的吸收。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三页。菌根真菌(zhnjn)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三页。一、土壤养分的类型与转化类型按物理形态分:固态、液态、气态养分按化学组成(z chn):有机养分、无机养分 或者:为离子态养分、分子态养分 第四十五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46土壤(trng)养分的类型根据养分(yngfn)的来源、溶解性和对植物的有效性分5类: 1、 水溶性养分水溶性养分是指土壤溶液中的养分,这种养分对植物的有效性高2、

23、代换性养分代换性养分也称交换态养分,是土壤胶体上吸附的养分。 在习惯上,将交换态养分和水溶性养分合称为速效性养分。 第四十六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47土壤(trng)养分的类型(续)3 3、缓效性养分、缓效性养分(yngfn)(yngfn)在土壤某些矿物中,比较容易分解释放出在土壤某些矿物中,比较容易分解释放出来的养分来的养分称为缓效性养分称为缓效性养分 。4 4、难溶性养分、难溶性养分 主要指主要指土壤原生矿物(如磷灰石、白云石土壤原生矿物(如磷灰石、白云石和正长石)组成中所含的养分,一般很难和正长石)组成中所含的养分,一般很难溶解,溶解,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5 5

24、、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体中的养分、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体中的养分 在土壤中,有机养分大多需要被微生物分解后才在土壤中,有机养分大多需要被微生物分解后才能转化为有效养分。微生物在它们生活过程中,能转化为有效养分。微生物在它们生活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一些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一些(yxi)(yxi)有效养分,但微生物有效养分,但微生物的生活周期很短,随着微生物的死亡,很快分解的生活周期很短,随着微生物的死亡,很快分解释放出来。所以,释放出来。所以,微生物体内的养分可视为有效微生物体内的养分可视为有效养分养分。第四十七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48二、影响土壤养分转化二、影响土壤养分转化(zhunhu

25、)(zhunhu)的因的因素素微生物、土壤水分、通气状况、温度以及酸碱度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微生物、土壤水分、通气状况、温度以及酸碱度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 1 1、土温、土温不仅影响不仅影响微生物微生物的活动,也影响土壤的活动,也影响土壤养分的吸养分的吸收与释放收与释放(shfng)(shfng)、土壤胶体对离子的、土壤胶体对离子的吸附与吸附与解吸解吸。2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1 1)水分是溶解土壤养分的溶剂,土壤中的养分只有)水分是溶解土壤养分的溶剂,土壤中的养分只有溶解溶解在土壤溶液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在适宜的水分含量范围在土壤溶液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在适宜的水分含量范围(fnwi)(f

26、nwi)内,增加水分有利于土壤和肥料中的养分的溶解,内,增加水分有利于土壤和肥料中的养分的溶解,有利于提高养分有效性。但是,水分也会稀释土壤养分,有利于提高养分有效性。但是,水分也会稀释土壤养分,并加速养分的流失。并加速养分的流失。(2 2)水分影响土壤的)水分影响土壤的氧化还原氧化还原状态,间接地影响养分的状态,间接地影响养分的转化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转化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第四十八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49 3、土壤氧化(ynghu)还原状态 直接影响作物根系和微生物的直接影响作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呼吸作呼吸作用,用,影响土壤各种物质的存在状态。影响土壤各种物质的存在状态。 改变改变有些有

27、些(yuxi)(yuxi)营养元素或它们的化合物营养元素或它们的化合物化合价化合价。 第四十九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50 4、土壤(trng)反应 土壤土壤(trng)(trng)反应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养分的转化与吸收。反应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养分的转化与吸收。 一般而言,在酸性条件下,作物一般而言,在酸性条件下,作物吸收吸收阴离子多于阳阴离子多于阳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作物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作物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子。 土壤反应对养分土壤反应对养分转化转化的影响很大,因为土壤反应既能的影响很大,因为土壤反应既能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溶解或者沉淀,也能够影响土壤直接影响土壤养

28、分的溶解或者沉淀,也能够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微生物的活动。 第五十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51 N:氨化作用、硝化作用最适pH值分别是6.67.5和6.57.9 ,在pH68范围(fnwi)内,土壤有效氮的含量较高; 磷一般在pH6.67.5有效性较高 ; K、Ca、Mg:当pH1 无无0.20.3 无无0.10.2 少少 量量0.10.2 多而长多而长 9 9 11 29 3 3 5 7110 16 38 61 2 9 60 243第七十六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770 0钾吸收钾吸收(xshu)(xshu)速率速率 (pmolcm(pmolcm-1 -1s s-1 -1) )

29、0.10.10.20.20.30.30.40.40.50.50 02020404060608080根毛根毛(gnmo)(gnmo)园柱体的容积园柱体的容积 (mm(mm3 3 /cm) /cm)洋葱洋葱(yngcng)(yngcng)玉米玉米黑麦草属黑麦草属番茄番茄油菜油菜0.60.6在粉沙土壤上,植物根毛容积对吸在粉沙土壤上,植物根毛容积对吸K K+ +速率的影响速率的影响第七十七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78第七十八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79舂小麦不同生育期从各土层的相对吸磷率(舂小麦不同生育期从各土层的相对吸磷率(%)生育期生育期孕穗期孕穗期开花期开花期灌浆期灌浆期 舂小麦吸

30、磷总量舂小麦吸磷总量(Kg/ha天)天)0.3450.2650.145土层深度(土层深度(cm)83.3 8.1 5.9 2.758.8 17.8 16.3 7.167.4 15.5 12.0 5.1030 3150 5175 7690第七十九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80 土壤土壤(trng)(trng)容重增加意味着紧实度变大,大孔隙减少,根容重增加意味着紧实度变大,大孔隙减少,根的伸长速度降低,平均直径减少。主根伸长受阻会激发侧根的的伸长速度降低,平均直径减少。主根伸长受阻会激发侧根的发展,形成密集的表层根系。发展,形成密集的表层根系。 1 1、土壤土壤(trng)(trng)容重容

31、重(二)、影响(二)、影响(yngxing)(yngxing)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第八十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811.35g/cm31.55g/cm3第八十一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822、空气(kngq)和水分第八十二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83根区温度对马铃薯幼苗根区温度对马铃薯幼苗(yumio)根形态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根形态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10oC15oC20oC25oC30oC 35oC3、土温(twn)通常根系通常根系(gnx)(gnx)生生长最适温度范围长最适温度范围在在202520250 0C C之间,之间,土壤温度过高或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

32、可能抑制过低都可能抑制根系的生长。根系的生长。第八十三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84增加养分供应可促进根系生长。一般根系集中生长在增加养分供应可促进根系生长。一般根系集中生长在养分浓度养分浓度(nngd)(nngd)较高的地方。适当深施肥料有利于根系下较高的地方。适当深施肥料有利于根系下扎和吸收下层土壤水分和养分。在局部根区提高养分浓度扎和吸收下层土壤水分和养分。在局部根区提高养分浓度(nngd)(nngd)对根系形态有明显影响,其中以供应硝酸盐最为突对根系形态有明显影响,其中以供应硝酸盐最为突出。出。矿质养分的供应对根毛的长度和密度也有很大影响。矿质养分的供应对根毛的长度和密度也有很大影

33、响。土壤硝酸盐和土壤磷的浓度与根毛数目及根毛长度之间土壤硝酸盐和土壤磷的浓度与根毛数目及根毛长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铵盐的存在则增加根毛的密度与长度。呈负相关关系;而铵盐的存在则增加根毛的密度与长度。4 4、土壤、土壤(trng)(trng)养分状况养分状况第八十四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85大麦根局部供应硝态大麦根局部供应硝态氮时侧根生长的差异氮时侧根生长的差异施施硝硝态态氮氮肥肥第八十五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86大麦局部根段供磷对侧根总长度的影响大麦局部根段供磷对侧根总长度的影响根区处理根区处理 侧根长度(侧根长度(cm)三段均匀供给磷三段均匀供给磷侧根长度(侧根长度(cm)只供中段磷只供中段磷A(基部)(基部)B(中部)(中部)C(顶端)(顶端)40.027.217.514.3322.011.0第八十六页,共九十三页。土壤与植物营养87硝酸盐浓度对油菜硝酸盐浓度对油菜(yuci)根毛数和长度的影响根毛数和长度的影响根毛根毛(gnmo)特征特征硝酸盐浓度硝酸盐浓度(nngd)(mmol/L)根毛存在部位根毛存在部位根毛数根毛数/cm根长根长平均根长(平均根长(mm) 0.01 0.05 0.10 1.0 10.0全部全部 大部分大部分 大部分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