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质点(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
2、解题显得简捷。 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1/总厶1A(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3、。比如说某人从0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
4、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5、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1 )位移图象(x-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2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5、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6、加速度*1址棗废的亍乂汀D轉严帛耒兀渤严眇变啊懵静谕理里.它耳干齐眄梯.¥显眼:谓一所币E目PH比酉,定义式.洛=弓二巴i(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
6、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f.朋十处BC+CDUtJj-9址,=2T2T(2护比出严严TF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2)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W】商號泌式;怡-士空痂贏盘-亘直)曲-2a(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
7、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aT2(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6)推论:1) "=丄片半均速度2>£=捏弓一捏2=占43=-=氏w=&F必<T丢之戶IBjPHttKTlB.J)力初沖彥均口的口牛连纹相带的miKUAis之匕匕鬥-1*-.sn1.3.3-=*:(2>i14) 初垃度尢aFRln节连姨丰目等的忖移內t之比片.z3.l3.-上时1.IV21.I/3%/2L*1C/7J?a=*5) ff=1J*-J,'(肃jm上各骰位巒.1?£少谟注畫笑)2"附i?吕<5)>/v2
8、2Ata9、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10、竖直上抛运动处理方法:1連度皆或=出=巧-聲位誓进比Ji=VjE_2尊r2r升科烬高=时叵:二土r升利隈*五耳刊可m冋3钦抽出违rf年
9、时-可tn存S3二升的薛大為磨,0=也111、力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 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分类: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12、1.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
10、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3. 重力的大小:G=mg13、弹力1.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2. 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3. 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
11、(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 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滑动摩擦力:(1)说明b14、摩擦力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u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
12、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15、力的合成与分解1. 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 共点力的合成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叽冃石讪疔二虞-巧卜加宦、匹迹回旳悌K的衬向.b-1、旳互臃日用用尢的平行四边殆左俑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
13、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16、合力的计算1. 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3.设F为2. 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F1、F2的合力为F1、F2的夹角,则:F-佃十时当两廿力大卜1=9等时.F2iC0C4C1J|吗-码|占戸去|耳+砂(2)陆門、阳烦旳培丸.音尢F極稠濂卜t弭当两个
14、分力同向对6=0,合丈I最K.尸=鸟十形2) 吉两牛分力辰向时ftTECT合力韻-卜:尸二帆巧I(5J兰阿个乃力垂HFJU=9O/=賈4押1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 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2.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8、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1) 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 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
15、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 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F合x=F1x+F2x+Fnx=0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19、力学单位制1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2 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
16、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20、牛顿运动三定律L'E>1l保再皋屯込他tM站悭'由.产.曲伸鳴柱丈屮EB唱並牛磁乂-圧坤F】*f、g韶止威可產U战迫岐J-丈砂芟恂纬NL吠芒比豆岀和7=生JH理也和島凶1- E=血运虻曲闻速應宅皿雯的&弭之展正th习恂绅旳廣釧限比-削也«沽向竺旨夕卜力冷恂一wt2- AiArf.1F-uh1±士删II口H朗黑iz兩严生lltliBl4. 力第单说鸽宜交,亀质
17、迁淘I吨册撷沖产生lcn皆西坨;申痔僚力利'1INI.t绷迪"互JI用测吋糾11周Tlflk竹用R亠-I侗哥,方冋帕反.rmiF-sftJz3. 任用昇和丘作冃打司即在土辰旳消汁.乍3.作帀巧和示咋乍厂匚二1饰一1孑背舄牛领运血犀'RV押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位堪一討I'eI剣象:展象述匱Fie星歎:v-tLLSjrtiLyIfV1从st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
18、s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2、从Vt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加速,a<0表示减速)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2、当
19、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若a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若a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1质点(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
20、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
21、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4Pl囤1-1A(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0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
22、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5、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1 )位移图象(x-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
23、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2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仁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6、加速度<11加讷底的7F义:加速IF帚鬆”锻度浒胡由煨的物理卑,E弄千渝廉的曲芋罩跟第曲懐一改变壘所用时间的亢沒式:=工£(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
24、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LAb匚ife彳八ABrBCEU(1J=9耳=2T2T(2)7T2*270:4M2,'J1ff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2)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
2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4) 位移推论公式I£二蚯&薇速|用=上£)2a-2a(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aT2(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6) 推论:门v=g气平均逮農1i邑一码三羽一旳二电亠Ass“严<TJ3) 初谨度漁0的11个连渎和苓的时闾內営之比'ffjsB=1:3:5;(2«I)4) 初遽屋淘uM叶卜连皿咱号的位樹勾I之此.勺dg:气:d”=1I.-21-I兀悸r-1/51:-
26、:r)歼j卑二3Ia土芯讶馬上邑段偉够*迂少i吴羞Ti害却65vf*2bx£9、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10、竖直上抛运动处理方法:1.也度盘土=Vc-g£位馳
27、武;k=v(j£-y£i3:!上勿韻鬲点吋可£=二,上II田韻召芦耳日肋可口国莊T泌点阿压片咄3暂S3上4対狀高呈:甘=巴一11、力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分类: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4等。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
28、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12、1.2.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3.重力的大小:G=mg13、弹力1.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F=kx(x为伸长
29、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2. 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3. 弹力的大小弹簧弹力:4. 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用假设法进行判定.(1)滑动摩擦力:说明:b14、摩擦力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u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摩擦力
30、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cd15、力的合成与分解1. 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 共点力的合成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力叫共点力。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a”苕血机JTa徃|司一能
31、自娃丄 已、也同向百力占=严l*出右向口巴他方向一致 耳r璋质冋舌力尹码_码卜方向氐占、电斑看仔b.R、巴豆咸SW庠1刀的5F行四边瑕症例J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i-Fg<T<F1+F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 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16、合力的计算1. 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2. 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
32、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3.设F为F1、F2的合力,B为F1、F2的夹角,则:FM时+很;+2珂眄弭*耳unH气+七cost1自丙廿力童:£町,尿+脣当期甘力大d相寺臥F-2flcoj|j卷(O宦一马卜戸司£+用|flrh阳氏用址熠知皆力FiSffl返仏C3J出前亍井力同向时=山育R最丈F=呂+丹C4当南个分力反向时ISD-,合力灵卜序=忙-眄0当两伞汁力歩翊4如吟声=舌+讯:1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 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3、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2.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8、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1) 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 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 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F合x=F1x+F2x+Fnx=0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19、力学单位制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然与科学的探索:科普阅读理解教案
- 2025年扣手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理想的学校议论文7篇范文
- 永远的怀念爷爷的故事写人12篇
- 全面记录出生日期及工作信息的综合证明书(5篇)
- 三年级体育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童趣小诗三首:幼儿园中班文学课教学方案
- 文艺活动场所安全监管机构及职责
- 内科危重病例诊疗讨论流程
-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 体育竞彩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日用器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中考英语解题技巧专题10.阅读表达解题技巧(学生版+解析)
- 青少年体重健康管理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防洪防汛监理实施标准细则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设计
- 《铁路线路里程断链设置和管理规定》
- 21世纪音乐教育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2004年音乐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
- 中国字-中国人-歌词
- 客户信用等级评定表(超实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