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与群落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种群与群落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群与群落集体备课教案目标: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的概念和结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群的特征一、概念:(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概念的三个要点: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一个区域) 同种生物(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酱和繁殖并产下可育后代) 个体总和(一群个体)但一个种群中有不同年龄不同外表的全体组成。注意: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同种群的个体间可相互交配、繁殖,所以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虽然是同种个体组成,但决不是个体简单相加,因为种群内个体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种内关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2、。不能把类和物种混淆。例1:下列能构成一个种群的是(C)A一个养蜂场的所有工蜂B一个养蜂场的所有蜜蜂C一个蜂巢的所有蜜蜂D一个蜂巢的所有工蜂二、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核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变化。但数量变量又和种群特征分不开)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最基本的特征2、描述:个体数量/单位空间一般陆地是单位面积,水域是单位体积。单位空间大小不是不变的,应根据研究对象而确定。(如一块草地中每平方米面积内的蒲公英数量,每平方千米农田的蝗虫数量。)3、种群密度可变性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差异很大(我国某地野驴:2头/100Km2,而灰仓鼠则为:数十万只/100Km2)同一物

3、种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季节、水、食物、天敌等改变。如某农田中东亚飞蝗的密度在夏、冬明显不同。例2:下列可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A、全世界的人口数量B一个鱼塘中全部鱼的数量C、一片森林中全部生物数量D单位面积内数量稳定的种群的数量4、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取样调查法)植物(样方法)样方:样方大小适宜;样方随机选取(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计数:样方内、样方相邻两边及顶角(一般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计入,同种个体无论大小均计入。结果:算出样方的算数平均值。(详见P78)动物(标志重捕法)(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方法: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区域内)前提:平均分布;标志个体与未标志的个体再捕

4、的机会均等;没有其它因素影响种群数量。该地段动物总数量Nn再捕个体数第一次捕获并标记数Mm再捕中带标刚金体数三、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1983年我国每1000人生出18.62人,则年出生率为1.862%。反应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某种群有200个个体,一年中有40个体死亡,则年死亡率为20%。注意: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是针对种群而言,并非种群中某个体。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出死,种群增加;出死,种群减小出=死,种群不变。例3: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牲看,这种措施

5、直接调节(C)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四、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表示方法:按年龄高低自上而下排列,低年龄在下,高年龄在上。各年龄期分为三种:幼年个体(生殖前年龄);成体(生殖年龄);老年个体(生殖后年龄)増底型稳走型哀退型类型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增长型幼体多,老年少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适中一定阶段内保持稳定衰退型老年多,幼年少种群密度越来诙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例4:若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发展中国家人口翻一番约需40年,而发达国家则需80年。其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A人口的年龄组成B现有人口数量C出生率死亡率等D男女

6、性别比五、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雌少于雄: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意义: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例5:诱杀某昆虫的雄性成虫后,该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A)长期有某农药毒杀某种害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B)A大量减少B先减后增C大量增加D无明显变化例6:列举无污染的灭虫方法(以菌制虫、天敌制虫、改变性别比、转基因作物)(1)如果I是奶牛场的牛群,则表示其经营正常,属于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数少,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如果II是养鸡场,则经营陷入了危机。可采取的措施是:留下育

7、岭的鸡,处理掉老龄的鸡。保持雌多雄少。购入大量雌鸡,使它有较高的存活率,让衰退型变为增长型。六、种群数量变化种群数量经常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1、种群“J”型增长曲线(指数式增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公式推导:N0为最初种群数量。第二年是第一年的n倍第一年后N1=N0n第二年后N2=N0nn第t年后Nt=NOntn大于1,增长;n=1,稳定;0n1,无繁殖且下代灭亡。St作图:实例:1859年,一英国人在澳定居,带来24只野兔以打猎。结果一个世纪后,有6亿多只。每年造成1亿的损失。其兔初期的增长。20C30Y初,人们将环颈雉引种到美国一岛上的初

8、期增长。细菌在发酵罐中的初期增长。例7:若某鼠群有a只成鼠,每只雌鼠一生产16只小鼠,各代雌雄比为1:1,子代无发育成成鼠,且繁殖力均等。则第n代所产生的子代数为:ax8n2、种群“S”型增长曲线(逻辑斯谛增长)种群在初期呈J型增长。但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它生活条件的斗争而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长。种群实际增长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停止生长。数量到达K值后,仍是呈锯齿状波动。饱和期:密度增长o个体数款魁减速期:密度增长逐步减慢转折期:数量K/2,密度增长最快加速期:数量增加,密度增长加快时间度增长慢生产上的捕获期就确定在种群数量为K/2时所对就的

9、时期最好。如捕获量大于k/2,种群增速率减慢.日获得量减少.还影响资源再生。但杀虫最好在港伏期。环境阻力代表的个体数就是牛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密度影响数量变化正相关年龄组成I预测茸化雨/密度|4种群密度最直接飾决定因素出生碎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宣汉中学1、种群自身特征2、非生物因素:水分、温度、食物、生存空间等3、生物因素: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的捕食、竞争传染病人为因素(人工饲养、砍伐、捕猎、环境污染)4、意义:对野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防虫害等群落一、概念:1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2 三个要点:一定自然区域;相互有

10、直接或间接联系;各种生物个体总和。3 群落种群区别:种群同种个体总和,研究的是种内关系;群落是有联系的种群和,是种间关系。在一定区域内,有各种植物构成的种群、动物种群、微生物种群,但们间都有密切联系。4 群落种群联系: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群落是各个种群的有机集合体。例8、在一草原上,牧民养了2群绵羊和6群山头。则这8群羊组成(C)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8个种群二、群落的特点:1 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由多种生物组成)2 群落的生长形式3 群落的结构三、群落的结构各个物种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提高了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1垂直结构(垂直方向上的明显分层现象)如森林植物:(5m以上乔木占据上层;l-5m灌木层;Im以下为草本层)-光照强度不同池塘中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的分层森林中的动物:鹰、松鼠在森林上层;大山省在灌木层;鹿野猪在地表食性不同水域中的各种动物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因地形、光照、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