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2 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3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4 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 结合主题,深人生活,进行实际探访。2 利用书籍资源或网络资源,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集成资料夹。3 在班级里开展诗歌朗诵会或专题辩论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诗歌的学习,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自然的美好。2 培养公正、客观的评价观。教学重点:1能够搜集到“雨”的资料,并且资源共享。2能够流利、有条
2、理地向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圆其说、以理服人。3.能够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独立完成以“雨”为话题的作文。教学难点:1能够从不同角度客观地评价事物。2朗读诗歌时,能够领会作品的情感内涵,恰当地读出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准备:课前,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活动准备(以自愿分组为原则)。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让学生在不同时空谛听雨的声音,深入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各个角落去采集雨声,用录音机录下来,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关于雨的各种声响,准备在课堂上播放并描述给全班同学。第二组:“说说我的功过”。让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关于雨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与灾难的资料;也可以有所扩展,
3、如不同地区和季节,雨的不同形态;雨的各种奇特现象及成因等。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让学生搜集写雨的文学作品或片段,并准备简要的评点,准备好音乐,在课堂上进行配乐朗诵。还可以进行专题性的作品搜集,如写雨的古诗词集锦,小说、戏剧中的雨;写春夏秋冬四季之雨的作品;欢乐、忧郁、兴奋、凄凉等各种心境下的雨。第四组:欣赏、评论关于雨的歌曲尤其是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搜集相关作品,分析它们是怎样写雨、唱雨的;第五组:举办雨景摄影展、绘画展。可以诗画相配,增添情致。以上各组进行活动准备时,老师可以相机指导,以便把握住整个活动的方向和质量。资料收集:学生: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
4、有诗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让学生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独自倾听、体味雨的韵律,可以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录下雨的音符,记下自己的感受;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了解雨的奇特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教师:设计听雨的要求、内容;搜集整理有关雨的音像文字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编辑,装订成册。活动过程:一、听听我的足音(第一小组成果展示)1、说说我听到的雨声一一讲述听雨感受2、听听我收集的雨韵播放雨的录音二、说说我的功过(第二小组成果展示)1 、诉说雨之功(第二小组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讲述雨的种种好处)2 、诉说雨之过(第二小组的代表展示
5、活动成果,讲述泛滥的雨带来的灾害)三、读读我的韵味(第三小组成果展示)该小组将收集到的写雨的诗词散文进行配乐朗诵,并请听众在听完后谈谈感受,以及对朗诵本身的评价。所有朗诵结束后,再对作品进行一番比较、品评、归纳,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关于雨的诗词:1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2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3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4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6、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5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6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南北朝何逊【相送7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8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9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10
7、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1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12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13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14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15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16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
8、,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17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18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19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20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唐崔颢雁门胡人歌21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9、22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23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2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25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唐杜甫寄韩谏议注26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7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唐杜甫贫交行28 、夜雨
10、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唐杜甫赠卫八处士29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3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31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四、高唱雨之歌(第四小组成果展示)1 、演唱小组收集到的写雨的歌曲(联唱方式)2 、分析这些歌曲是怎样写雨、唱雨的。关于雨的歌曲:六月的雨三月的小雨雨蓝色雨雨人花瓣雨雨后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无情的雨无情的你倾城之雨情深深雨蒙蒙雨一直下五、展示雨之美(第五小组成果展示)运用多媒体展示小组拍摄、
11、收集的雨的图景。六、总结评价1本次活动的评价内容有:(1)课堂活动时的口语表达能力;(2)作文水平;(3)参与活动的积极性;(4)小组合作学习时,合作精神的体现程度。2评价的方法:(1)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于前两项内容,可以制定详细的评分表,予以量化;后两项内容可以以写评语的形式进行评价。(2)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可以让小组给每一个成员写段评语;自己也写一写个人评语。这些评语都可以放入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袋里。(3)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应帮助学生树立起“过程重于结果”的意识,评价时,不仅关注最后的能力水平和表现,更要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作
12、文指导一、导入新课这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聆听了雨的足音,诉说了雨的功过,品味了雨的韵味,高唱了雨之歌,展示了雨之美,我们一定会有许多的感受想要倾诉。那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和“雨”对唱一首歌?请赶快行动吧。二、作文题目与要求1、题目:本单元的写作题目是雨的诉说,提示语为“我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致,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我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突出的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2、类型:写景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视其倾向性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抒情只是投影在具体景物上的某种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在景物
13、描写的同时带上“我”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3 、方法:前者的关键是以物传情,描写景物时应抓住景物的特征,带上你的心中情,写出你的眼中景,后者的关键就是观物思理。写景的基本要求特征鲜明层次清晰情景交融要求:写作时注意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写作知识,或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或托雨言志、借景抒情或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方法。另外文章要写出新意,要写出雨四季中任意季节的特点、个性,又要突出中心,不能为写雨而写雨,要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三、作文指导对于我们,雨可以说是一种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本单元的写作主题:雨的诉说,应该是非常诗意的诉说。这种诗意从何而来?可以
14、来自你的阅读积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雨的优美诗文可谓数不胜数,“雨”作为一个抒情意象,浸润着文人墨客们多情多意的心,他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雨丰富的暗示性和广博的代表性。可以来自你的心灵感悟。读一读课本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提示你去观察雨景、倾听雨声的优美语句,你的心灵是否有了某种雨情;做一做课本建议你做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是否又感受到了某种雨趣。有了这些,你可以动笔写作了:状雨景,抒雨情。那么,又该怎样来写景、状物、抒情呢?写景、状物和抒情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写景、状物离不开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借助景和物。这就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如诗经中以一个戍
15、边征人的口吻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个征人在连绵的阴雨中回到家乡,这场景或许是写实的,但这儿的“雨雪”明显投影上了征人垂暮之年才返回家乡,一切都“物是人非”的阴霾心境。当然写景、状物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视其倾向性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抒情只是投影在具体景物上的某种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在景物描写的同时带上“我”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如:朱自清春中描绘的春雨图。既写出了江南春雨连绵不断的特征,同时江南雨景中田园牧歌般情味又是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主观感受。或以抒发某种感情为主线,景物只是借以寄托的一种比拟和象征
16、。如本单元的雨说;同样秋瑾在狱中写下“秋风秋雨出煞人”这里的“秋风秋雨”实际上象征了当时风雨如晦的社会环境,所以才“愁煞人”。下面的一篇学生习作听雨抓住春雨的特点进行的思考。也有许多文章将这两者很好地揉合在一起。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借景抒情”前,用大量饱含感情的笔触去写景状物,景物的描写细致生动,最后的抒情议论成为画龙点睛之笔。那么在具体的写作中,我们怎样来用好运用这两种方法呢?前者的关键是以物传情,描写景物时应抓住景物的特征,带上你的心中情,写出你的眼中景。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要在字里行间能加上自己的感觉,并在语言形式上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把这些感觉写出来,这样才能形象生动。与其说“春雨又多、又细、又密”,不如像朱自清先生那样说“像花针、像细丝、像牛毛”;与其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