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A. B.C.D.2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中国的长城九寨沟自然风景区埃及的金字塔司马迁的史记A. B.C.D.3. 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A. 该国人文文化的集中表现B.该国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该国自然文化的突出表现D.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4、联

2、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各国政府正在大规模破坏文化遗产各种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各种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各国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A、BCD5、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的阿拉伯文化等。这段材料体现了()A、文化的相对稳定性B、文化的多样性C、文化的继承性D、文化的独立性6、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7、&

3、quot;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C、世界文化将取代各国和民族文化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8、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在民

4、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9、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有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10、要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则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用欧美文化来同化落后民族的文化()A、BCD11、2006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红军在长征中孕育了"

5、;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至今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D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2、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A. 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无法融合的C. 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D. 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提升竞争力13、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有()人口迁徙活动社会文化教

6、育商人商业贸易活动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活动A. B.C.D.14、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工作者的聪明才智 博采众长就能搞好文化创新A、BCD16、鲁豫问:"你的作品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喜欢?"她说,"我是用心写的。"

7、;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只要是用心写,都能写出好作品B.文化在继承中发展C. 实践是写作的源泉D. 只有虚心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17、鲁豫问:"你的创作之路能走多远?"她说:"只要我不脱离生活,经常去感受人们的心灵,可能20年吧尸鲁豫说:"一种创作,特别是一个年轻小姑娘的创作,要能走20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说明文化要有生命力()A、必须植根于社会实践,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B、必须是年轻人的作品,能紧跟时代C、

8、必须接受高等教育D必须多写作品18、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是()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A.B.C.D.时下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电影充斥着古代格格、皇帝、皇大于秘史等;书法则推崇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也崇尚孔孟之道。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据此完成1920题。19. 下列对传统文艺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B. 中华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 对传统文艺要坚决抛弃D.

9、 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很难突破的20.有的观众反映,同一历史内容,被改编成两个或三个版本的电视剧后,故事情节、历史事实却大相径庭,使人无所适从。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严肃的态度,电视文学创作也不例外。这说明()A.在运用同一历史事实进行电视文学创作时,必须和历史吻合,不准进行演义B. 文化创新当然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创新创作要尊重基本历史事实C.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D. 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2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A.

10、 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B. 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C.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D. 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2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也诞生了诗经、尚书、春秋等优秀文化作品。而这一些文化作品的产生与当时的时代密切相关,当时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逐渐代替奴隶制度的时期。这表明()A、经济是基础,决定着文化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致D社会制度的更替能影响文化的发展23、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上述歌剧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的

11、大观园。材料表明()A.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B.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是有差异的C.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4、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千百年来,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的圣地。这表明()A、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已同化于中华文化D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5、2006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这是因为()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

12、展B、文化创新能过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C、文化创新是第一生产力D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三、简答题。26、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四、辨析题。27、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BCBADABD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DBADAAB号2122232425答案ABCAD

13、ABCABABD三、简答题。答:(1)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间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2)"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3)"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4)"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四、辨析题。(14分)答:(1)对待传统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