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工作方案7篇_第1页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工作方案7篇_第2页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工作方案7篇_第3页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工作方案7篇_第4页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工作方案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工作方案7篇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一、课前五分钟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那找得怎么样呢?请几位同学来汇报一下。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2课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来谈一谈。板书:圆明园布局、景观、文物二、学习新课上节课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前去游览圆明园,你便会知道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2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读后的体会。2、你读懂了什么?3、“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星”指什么?“月”又指什么?“4、齐读体会。(二)我

2、们刚才大致了解了圆明园的布局。那园中的景观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吧。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根据哪些句子写景观?哪些句子写感受来分层?2、提问分层3、同学们先仔细自读第一层,划出文中介绍的景观4、(出示幻灯片)学生回答,教师点拨5、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A指名读B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景观的美?C自由读句子,体会景观的美D齐读体会体会6、园中的景观在建筑上有哪些特点呢?A快速自渎第25句B(出示幻灯片)提问:有哪些特点?(用曲线划出)C哪几个景观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D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有哪些呢?E前两类的景观是属于民族建筑,还有一类是属于什么的?7、圆明园中的景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美不胜收)8、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领略园中美不胜收的景观吧。(放映录象)9、有感情的读第二层,仔细回味美丽的景观。(三)我们在园中游览了一圈之后,有什么感受呢?1、(出示幻灯)请同学们看黑板,自己试带者感情读句子。2、指名读3、解释“饱览、流连”问:作者为什么舍不得离去?4、同桌互读体会带点的词5、齐读体会作者舍不得离去的心情园中的景观实在是太美了,看了总舍不得离去。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再次回味美丽的景观。(四)下面,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朗读,想象园中美不胜收的景观。(配音范读)(出示幻灯)练习背诵(会的站起来,不会的可以看书)(五)学到这里,我们知道圆明园的布局是众星拱月,园中

4、有美不胜收的景观,所以作者称它是园林艺术的,建筑艺术的(板书:瑰宝、精华)那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呢?1、带着问题自由读第4自然段2、提问:为什么?(板书:博物馆、艺术馆)3、文中用了哪个词来说明文物的珍贵?4、齐读体会作者对文物的喜爱之情。三、同学们,我国有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但它竟在几天之内化为灰烬,是怎么一回事呢?1、请看录象2、看了录象之后,你有什么看法。请大家自由发表意见。3、从哪些句子看出侵略者的贪婪、凶残?四人小组自由读第5自然段合作解决这个问题。4、提问:(出示幻灯,前面提的问题)5、同学们,请看黑板,齐读这几个句子,

5、体会带点的词6、从带点的词体会出什么?7、再读句子,代作者表达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8、侵略者贪婪、凶残的本性又能从那几个动词体现出来。(板书:掠、搬、烧)9、齐读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四、全文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出示幻灯)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学习了课文之后,我们就要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五、检查反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让其他同学帮助你解决。六、布置作业1、请家长当老师,检查你第三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请把它写下来吧。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2一、背景导

6、入,积淀情感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图片)孩子们,你们读懂了什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你们知道圆明园有多大吗?347公顷。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生:10000平方米。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生:3470000平方米。师:估算一下我们的学校有多大?生:200多平方米。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生:大约10000多个师述:法国大作家雨果在这封信中提及的“世界奇迹”是指圆明园。是的,它就是140年前,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这座园林现在还有吗?没有了,它被毁灭了。今天老师就带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图片出现废

7、墟)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把课题书写完整。毁的笔顺要特别注意。齐读课题。再读。二、检查生字词,整体感知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令人痛心。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先来检查生字词出示: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瑰宝精华掠走销毁灰烬损失不可估量自由读个人领读(仔细观察,第一组都是描写什么的?圆明园内景色的词语)(第三组呢?描写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词语)请再仔细观察,作者用了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

8、损失的程度?不可估量。是的,谁能告诉我这个词语的意思呢?不可计算的损失,无法统计的损失。你的预习很充分。圆明园的损失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去统计。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三、细读文本既然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进去看看。现在我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思考,试着说说圆明园里有些什么?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3一、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

9、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举世闻名、玲珑剔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

10、在读文、感悟中,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四、说教学方法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读、思、画、议、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五、说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及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制成课件。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资料。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现在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第一步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出示书中圆明园残垣断壁图片,交流课前

11、搜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使他们进一步地了解了圆明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直面毁灭,激发情感。1、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2、说说读后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侵略者,并引导讨论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板书:化为灰烬)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通过前面查阅、收集、交流资料,切实了解了圆明园的价值,这时直奔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学习,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体会英法联军贪婪、无耻、野蛮的强盗行径,激发学生的悲

12、愤、痛惜等情感,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并通过朗读使学生心中的情感得以抒发和强化。第三步再现辉煌,深化情感。1、圆明园的布局。(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圆明园布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合作,画出圆明园布局示意图。(3)课件出示圆明园布局图。(板书:众星拱月的布局。)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圆明园布局示意图,有机地整合了语文和美术学科,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读书、思考和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完成简笔画及课件展示理解了“众星拱月

13、”的意思,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2、圆明园的建筑风格。(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用笔在文中画一画。(2)出示小练习,将圆内的景观分类。(3)课件出示圆明园中的建筑风景图片。(板书:风格各异的建筑)(4)选择一处最感兴趣的景观想像说话。(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心理实验证明:任何视觉上的触摸产生的效果都远胜于文字的表述,因为它能更直接地将读者或观众带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圆明园的瑰丽毕竟已成为过去,单凭文字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是比较困难的,课件中图景的直观再现更利于学生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辉煌,丰富了他们感观上的认识,使得课本中

14、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再进行想像说话,使全体学生入情入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3、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2)课件出示圆明园中的历史文物、奇珍异宝。(板书:珍贵的历史文物)(3)指导朗读。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损失的不可挽回,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4 、模拟导游,介绍辉煌。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

15、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我设计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小导游,任意选择课文2、3、4自然段中的一段内容,也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来解说,给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发展和创造的机会,训练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及感知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第四步历史再现,升华情感。1、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2、画面定格,出示: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创设情景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本方案设计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颇有人文色彩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

16、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最终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语文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教时:第二教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认知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服务的。2.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和网上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

17、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或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

18、建构的主动者。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上网搜索信息的能力。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具有人文的网络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5一堂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语文课结束了。不,不是结束,是催生了所有上课的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深层思考:英法联军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而他们永远也

19、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圆明园”这个符号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把孩子们引领上一条个性充分发展的金光大道?窦桂梅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她首倡的“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在全国小语界引起强烈反响。这次展示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原有基础上又是一次飞跃,是一堂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阅读教学课。这堂课,概括地说,就是从新课程观的高度,从生命成长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目光,整体先“构建”,而后又“解构”课堂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种深深浸润在文化之中的开放的语文课堂。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扬弃,感悟与反思,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

20、在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这便是窦桂梅老师所倡导的“主题教学”。一、走近圆明园课前学生阅读了两篇课文,一篇是圆明园的毁灭,一篇是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热情便被点燃了。“英法联军把金碧辉煌的圆明园抢掠一空,焚烧殆尽,真是强盗行径。”“我读了两篇文章感受是两个字:悲愤,无比的悲愤与愤怒。”“东方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变成了断垣残壁,一片废墟,让人痛心不已。”学生在读书中真的动了感情。窦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有关资料知道圆明园占地约公顷,有一万多个礼堂这么大。学生感受到课件上显示的废墟在风雨中已经伫立了年。学生低沉而缓慢地诵读:“圆明园里,荒野的风,

21、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学生开始领悟课文上的这段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说:“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才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真正把书读进去了。便从“走近圆明园”升华到“走进圆明园”了。在这里,把文本整合成一个三维立体的“集成块”,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系列文章,多角度获取信息。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获得审美的情感熏陶。这充分显示了窦老师“主题教学”的魅力所在。二、走进圆明园学生默读、自然段,画出了一系列的关联词,如“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等等。学生在读书中掌握“

22、众星拱月”是怎样的布局,“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是什么形态,“诗情画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名人字画”“奇珍异宝”又是多么珍贵。在此基础上,再读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文章的前段,学生被那“恍若月宫”的情景深深陶醉了。此时,只有此时,学生才真正在语言文字的载体引领下,走进了圆明园。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也告诉世人:“圆明园的价值在祖国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当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窦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资料领会“统统”掠、“任意”毁、“放火”烧的强盗行径和野蛮罪行。此时,窦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屏幕上

23、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所有珍宝都化为灰烬,大火烧了秒。没有任何声响和音乐,学生的心缩得紧紧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是多个秒啊!在老师的引读下,刚才板书的“有也有”等词语间,老师加上“没有也没有”的没字,这种强烈反差,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痕。当屏幕上出现李大钊的诗句“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时,学生对侵略者的罪恶痛恨有加。在这里,主题教学的流程就像在一幅伟大画作的框架中,整体把握,不断积累,螺旋渐进,逐步沉淀。包括语言材料、结构样式、人生体验、情感态度方方面面有新的突破。“三个超越”有人误认为是不要教材,脱离课堂,抛开教师。根

24、本不是这个意思。正是在以文化为教学主题的引领下,教材要整合,在课堂上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文本中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丰富人生涵养,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以最大程度的激发。这样的超越正是对学生成长真正负责任的体现。三、走出圆明园再读课文开头段,学生永远记住了这个日子:年月日。就是从这一天以后,圆明园被摧毁成一个废墟。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了!(把黑板上所有字迹都擦去,稍留残迹。)留下的是愤怒,是泪水,是叹息,是奋发,是立志“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历史可以改写,回到年以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护的士兵,假如你是北京的

25、普通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的暴行,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在深入人物内心的体验中,进一步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当学生从资料中获知有一种传说火烧圆明园的带路人竟是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这时学生们从心中仅仅是“仇恨”和“愤怒”吗?这时“圆明园”这个符号在你心目中又是什么?学生答:是耻辱,是警示牌在这里,主题教学的另一个层面自省,进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自省,即人格或个性的养成,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它不是把语文教学视为思想灌输,而是引导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独特感受,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并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导入:

26、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3课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请你们再读一遍,这回结合你对课题的理解,你试着带着情感来读。谁能说说你是带着什么情感来读的?(生汇报)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谁能结合你课前所搜集的资料来谈一谈。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过渡:课文中对圆明园的毁灭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第一段话?(板书:不可估量)2、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怎样的损失?3、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是巨大的。4、大家一起读这句话。5、为什么说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呢?6、我们首先来看看课文中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圆明园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2-4自然段。7、学生汇报:板书:布局、建筑、收藏8、请大家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

27、读这三段,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一会儿跟大家谈谈。9、汇报。(布局独特、风景优美、收藏珍贵)10、就让我们把对圆明园的热爱、赞叹之情读出来。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布局1、学生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解决举世闻名、众星拱月)学生提到众星拱月时:那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呢?(学生说)那众星拱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看,这里的月指的是-星指的是-,这就是众星拱月,这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多美呀!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时候,这种独特的布局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美感读出来。第三自然段-建筑2、学生读。(出示第一句话)同学们看这句话,老师请两名同学读读这

28、句话,看谁读得好?你们说说谁读得好?为什么?(金碧辉煌-重读。玲珑剔透-轻读。买卖街-语调上扬。山乡村野-轻、慢。)3、我们男女生合作来读一读,好不好?男生读殿堂、买卖街,女生读亭台楼阁、山乡村野。4、课文还提到了园内有很多的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景点?(出示课件)谁能根据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点?5、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引读)读到武陵春色时,还有?还有没有景点了?(有)你从哪看出来的?(说明园中的景物还有很多。)6、据资料介绍,圆明园的景点一共有140多处。老师也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给同学们看一下。方壶胜境:它是乾隆初年建造的大型宫殿群组之一,整体布局非常对称,全部覆盖着

29、琉璃瓦,他代表着圆明园的主体风格,给人以端庄华贵的感觉。杏花春馆:这里面有杏花村等小建筑,乾隆皇帝时增建了春雨轩,清朝的皇帝常常在此观雨。这个景点是根据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建造的。圆明园内的景点真是数不胜数,风格各异,流连其间有如漫游仙境一般,谁来读读最后一句话。你觉得他把你们带进仙境了吗?指导:同学们,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是人们的感受,读的时候,如果你能把幻想这个词读得轻一点,再把境界这个词放慢速度来读,那你就真的把自己置身在仙境里了。练读-女生读-全班读。第四自然段-收藏1、学生读。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最、上自、下至、历代、各种、奇珍异宝、最)说说你觉得自己哪读得

30、好?2、这段话告诉我们圆明园内有很多收藏,老师找到了圆明园的一些奇珍异宝。你们看,这是仅仅收藏在法国的圆明园的珍宝,这是鎏金编钟,在法国有一对。这是青铜鎏金塔,它是一个高约2米的巨大佛塔,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可以说是价值连城。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也还有许多当年被他们抢去的圆明园的珍宝。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宝,我们期待着他们能早日回归祖国。三、通过刚才的朗读,使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而,就这样一座拥有无数珍宝的园林却被毁灭了,我们感到无比痛惜,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情感再来读读第一段话。学习第五自然段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

31、铁的罪证。2、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一会儿跟大家谈谈你的体会。(一个人可以汇报几个词语。)3、汇报:板书:掠、毁、烧4、大家对这些词语体会得很好,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读出侵略者的野蛮,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痛恨!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5、面对这些野蛮的强盗,昏庸的皇帝只管弃园逃跑,任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让我们再来目睹当年这悲惨的一幕。6、(放录像)7、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8、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仇恨一起来读最后一段。9、今天(出示图片),当我们来到圆明园的遗址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数不清的汉白玉石柱,横七

32、竖八的躺在那里,它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在愤怒地仰天长叹!10、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的痛惜再来读读第一段话。课堂延伸同学们,圆明园毁灭让你懂得了什么?是的,落后就要挨打,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这样屈辱的事实,但是,我们华夏儿女是不甘心永远落后,永远挨打的。今天的中国正在日益强大。你能用事实说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强大起来吗?(学生举例汇报)大家谈得很好。结语:同学们,圆明园的毁灭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这一代人决不会让这悲惨的历史重演,牢记这国耻,振兴我中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附:板书23、圆明园的毁灭布局不可估量建筑掠、毁、烧收藏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7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

33、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三、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圆明园园景幻灯片、火烧圆明园电影片

34、断。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人们都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是,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点起熊熊大火毁灭了闻名遐迩的圆明园,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弄明白人们为什么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请同学们打开书。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二、读课文,理解内容1 、学习第二小节(1)、指名学生读。(2)、理解众星拱月A、从字面上来理解,什么叫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B、再读课文,你们看,这里的“月”指的是什么?“星”指的是什么?C、那“众星拱月”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D、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

35、时候,这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得多美呀!这种独特的布局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美感读出来。(3)、这么美的圆明园,还不能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吗?过渡语:还有那些内容告诉我们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2、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学生读(2)、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找一找这段中一共用了几个"有"字?把它圈起来(4)、谁来给大家读一下,圆明园中有什么(5)、想看看这个园林吗?(6)、看图片(7)、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一看圆明园中仅仅只有这几个有吗?(不是)(8)、你是从哪

36、句话中知道的?(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9)、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过渡语:还有哪些内容告诉我们圆明园是瑰宝、是精华呢?3、学习第四小节(1)、指名学生读(2)、 从先秦至清代,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一算,在2400年这段历史,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哪能一年就出一件呀,所以说,圆明园里的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 (胜数)(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不计其数)(3)、出示图片 师在数字、价格方面作说明(4)、此时,你觉得圆明园的文物还可以用怎样的词来形容?(珍贵、昂贵、价值连城.)(5)、难怪课文中称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就是圆明园的价值,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心中应该感到怎样呢?(骄傲、自豪)(6)、让我们用骄傲的语气来读,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段话(7)、谁来试一试?指名读过渡语:通过刚才的朗读,使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而,这座闻名遐迩、拥有无数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