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差不多先生传学案第 12 课差不多先生传学案主干知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直隶()焦急()懒人()一撇()陕西()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 从从容容: 何必太精明呢?精明: 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精细: 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一命呜呼: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他有一双眼睛,但看不很 ;有两只耳朵,但听不很 ;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 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 ,他的思想也不很。(分明精明细密清楚讲究)4、文学常识填空。差不多先生 一文的作者是 ,我国著名的 、,著有尝试集 、胡适文存等。5、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信奉
2、“”的差不多先生的可笑形象。点击思维、注意“撇”是多音字,有“ pi e”和“ pi两个读音, 此处应该怎么读呢?2、 注意体会句中“从从容容” “一命呜呼”这两个词语 的讽刺意味。3、“精明”“细密”、“分明”“清楚”是两对含义相近的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这些词的细微差别4、你知道吗?胡适于 1920 年出版的尝试集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找来读一读吧。5、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差不多先生有一个大概的 了解。【规律方法】理清结构相貌和个性特点按时间顺序记叙事迹死后人们称赞、效仿语言特色 这篇之所以把国人的劣根性讽喻得入木三分,非常深刻 是因为作者在行文中运用了反语的修辞。反语就
3、是正话反说, 也就是说反话。例如,差不多先生临死时说的话没有意义, 文中却把它称为“格言” ;差不多先生一生没有功德,文中 却称赞他”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差不多先生不是高僧, 文中却称他为“圆通大师” 。运用反语修辞,表意明确、深 刻,增加的幽默感,也可以引入深思,并增加的感情色彩。把握重点一、主旨课文作于 1924 年,最初发表于 1924 年 6 月 28 日平民 周刊第一期,是一篇用传记形式写成的带有寓言性的讽刺作 品。借差不多先生一生凡事敷衍塞责、不肯认真,结果以悲 剧收场的故事,指出这种行事态度正是中国积弱的病根,期 望国人警惕觉悟,革除陋习。二、差不多先生形象分析第二部分先叙述
4、差不多先生的童年,接着叙述他的学生 时代,长大后到社会上工作,最后叙述他得病死去。按照时 间顺序,选择了如何买糖、读书、当伙计、搭火车和治病的 典型事例,概括记叙了差不多先生一生的行状。在作者笔下,差不多先生是这样做事的:小时候,差不多先生的妈妈叫他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 回来。读书时,差不多先生的老师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 他说是陕西。老师纠正时,他却说山西和陕西差不多。差不多先生当伙计时,常把“千”写成“十”,把“十”写成“千”。差不多先生搭乘火车,迟了两分钟才到火车站,弄不明白火车为什么不等他。差不多先生让牛医王大夫代替汪大夫给他治病,结果一 命呜呼。这些事例,都表现了差不多先生凡事马
5、马虎虎、敷衍塞 责的特点。在作者笔下,差不多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可笑又可 悲的形象,他一生行事不求认真,但求得过且过,最后竟为 此丢了性命。只是,他至死也未觉悟,因为临死的时候他还在说:“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 ?”真是愚顽至极, 不可救药。 这更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批判色彩。攻克难点 准确理解开头写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个性特点的意图 是本课难点。以设问开头,幽默风趣,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接下来的一段文字,强调了“差不多先生” “人人皆晓,处 处闻名”,是“各省各县各村”人士,每天挂在大家的口头 上,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在于指出 像差不多先
6、生一样凡事马马虎虎,不求认真,不求准确,是 中国人的通病。在作者笔下,差不多先生的相貌与一般人没 有什么不同。 他有一双眼睛, 但看得不很清楚; 有两只耳朵, 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 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 也不细密。他的口头禅是: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 必太精明呢 ?”作者通过描写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言语,突 出了差不多先生苟且马虎的个性。质询疑点 既然差不多先生所作所为这么迂腐可笑,作者为什么在 结尾写差不多先生死后,人们都称赞他,效仿他?在这部分中,作者写差不多先生死后,人们都称赞他; 不仅称赞他,还向他学习。于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 中国也就成了懒人国了。在的第一段,作者说差不多先生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在最后一段又说“无数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心理健康课件
- 新生开学心理疏导调整课程
- 平面设计作品的创意思路发展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品牌传播的实践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考生必看的设计师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16年审计试题及答案
- 农业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技巧与实操结合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公关与传播的简要指南报告
- 助理广告师考试备考秘诀试题及答案
- 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 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java开发面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公司的代账协议模板合同7篇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风力发电项目实习报告范文
- 自然辩证法概论(视频课)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安徽农业大学
- 海南省临高县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 第六单元“保护环境”(主题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 名著《红岩》三年中考真题及典型模拟题训练(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