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_第1页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_第2页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_第3页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_第4页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适用对象:旅游管理(10级)/总学时:70学时,其中讲授学时:32学时;课内实践学时:32学时;其它(放假):6学时独立实践学时:10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一)性质与任务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地介绍和讲解中国旅游区划及各区域的旅游景点与风俗文化,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上年目的: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意识;全面认识和掌握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掌握人文旅游资源;学会设计相关旅游线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基本

2、概念;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网的分布;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熟悉我国旅游交通网线;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填绘;熟悉我国高速公路线;掌握中国八大文化区域的特征;熟悉中国不同文化区域的民俗特色;了解各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及成为旅游热点的优势;掌握最突出的优势旅游资源;掌握最重要的旅游景点概况;认识旅游区应该侧重发展的对象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学会设计旅游区的特色旅游线路;景点分布图的填绘;分析旅游区旅游的发展趋势,预测

3、旅游发展前景。二、主要内容及其教学要求第1章绪论/主要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2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求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学要求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第2章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概况主要教学内容1 .中国自然概况/2 .中国人文概况/3 .中国旅游资源/教学要求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第3章中国旅游交通1.旅游交通方式及其特点/.2.中国旅游交通网络的分布教学要求了解中国旅游

4、交通的概况;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网的分布;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熟悉我国旅游交通网线;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填绘;熟悉我国高速公路线。第4章中国区域文化主要教学内容1 .中国区域文化概况2 .中国区域文化的划分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区域文化的概况;掌握中国八大文化区域的特征;熟悉中国不同文化区域的民俗特色。第5章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主要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和任务2 .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3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教学要求了解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和任务;掌握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熟悉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第6章京畿要地一一燕赵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主要旅游资源3主要旅游区4精品旅

5、游线路教学要求了解本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及成为旅游热点的优势;掌握最突出的优势旅游资源;掌握最重要的旅游景点概况;认识本区应该侧重发展的对象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学会设计本区的特色旅游线路;景点分布图的填绘;分析本区旅游的发展趋势,预测旅游发展前景。第7章林海雪原一一关东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精品旅游线路3主要旅游区4主要旅游资源教学要求、了解本区的旅游地理环境;掌握本区最突出的优势旅游资源;了解本区各重要的旅游景点的分布;.熟悉各游览区的的旅游特色和游览线路;学会设计本区的特色旅游线路;景点分布图的填绘;掌握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技巧。第8章中华民族摇篮一一中原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

6、概况2精品旅游线路3主要旅游区4主要旅游资源教学要求了解本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及成为旅游热点的优势;掌握最突出的优势旅游资源;掌握最重要的旅游景点概况;认识本区应该侧重发展的对象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学会设计本区的特色旅游线路;景点分布图的填绘;分析本区旅游的发展趋势,预测旅游发展前景。第9章峡谷巨川一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主要旅游资源/3主要旅游区/4精品旅游线路/教学要求熟悉本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资源优势;了解各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特点;学会设计本区的特色旅游线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旅游路线的安排;分析本区区域旅游发展的态势;巴蜀与楚旅游区的旅

7、游特色及旅游区内主要的旅游景点;本区旅游资源特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旅游景点。第10章山水神秀一吴越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主要旅游资源3主要旅游区4精品旅游线路教学要求认识吴越文化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了解本区旅游特色优势;了解吴越文化的特点;了解本区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掌握特色旅游线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布;吴越旅游区的旅游特色及旅游区内主要的旅游景点;上海与长江三角洲旅游亚区、黄山、苏州园林的旅游特色。第11章南国侨乡一岭南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主要旅游资源3主要旅游区4

8、精品旅游线路'、教学要求认识岭南文化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了解岭南文化的特点;掌握本区旅游业的差异、原因和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景点;了解本区的旅游品牌;学会设计本区的特色旅游线路;'.熟悉家乡的旅游资源;了解家乡旅游的发展特色;本旅游区特有的南国热带风光;海南旅游业发展潜力。第12章石林洞乡一一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主要旅游资源3主要旅游区/4精品旅游线路教学要求了解本区的主要旅游地理环境特征;认识本区地理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掌握本区旅游发展现状及主要旅游地;分析本区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掌握设计本区旅游线路的方法;了解本区突出的优势旅游

9、资源及其分布;掌握本区最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基本特征;本区的旅游资源特色;本区主要旅游地的特点。第13章坦荡草原一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主要旅游资源/3主要旅游区4精品旅游线路教学要求了解本区的旅游地理环境概况;掌握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资源的类型;掌握本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旅游资源优势;掌握本区旅游的主要旅游线路及旅游地;掌握特色旅游线路的设计方法;熟悉本区特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两大旅游特色的旅游景点。第14章沙漠绿洲一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主要旅游资源3主要旅游区4精品旅游线路教学要求认识本旅游区的旅游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

10、征;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资源的优势;掌握区内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了解本区突出的优势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熟悉本区最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基本特征;掌握设计本区旅游线路的方法。第15章世界屋脊一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主要旅游资源/3主要旅游区/4精品旅游线路'、/教学要求认识本旅游区的旅游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了解本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旅游业发展概况;分析区内旅游业发展较慢的原因;'了解本区的旅游环境;熟悉主要旅游资源的特色;收集本区的旅游信息,分析本区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本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本旅游区的主要特色旅游线路。第16

11、章港澳台旅游区主要教学内容1区域概况/2主要旅游资源3主要旅游区/4精品旅游线路教学要求认识特别行政区一一港澳台旅游区的旅游地理概况;了解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分析历史给本区带来的旅游发展优势和旅游产品的特点;利用现有资料,分析本区旅游的发展特色;掌握旅游景点分布图的绘制;港澳台旅游区的旅游模式。/三、课程学时分配表1.学时分配表左口教学内容(按课题或章为单元)学时其中nrp讲授实践其它1绪论222中国旅游地理环境6243中国旅游交通224中国区域文化22、5中国旅游地理区划226京畿要地一一燕赵文化旅游区6247林海雪原一一关东义化旅游区4228中华民族摇篮一一中原文化旅游区6249峡谷巨川一

12、巴蜀匕楚文化旅游区422410山水神秀一吴越文化旅游区62411南国侨乡一岭南文化旅游区42/212石林洞乡一一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4)2213坦荡茸原一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42214沙漠绿洲一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42215世界屋脊一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42216港澳台旅游区/217其它(预计放假)66学时总计7032326四、实践教学(一)课内实践项目表2.实践教学安排表厅P实验项目学时备注:1当地旅游资源的调查4第2章2绘制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2第3章3针对大北京旅游圈设一条多功能、多主题的旅游线路4第6章4东北旅游区特色旅游线路设计2第7章5设计山西、河南和陕西二省旅游线路4

13、第8章6制作巴楚文化旅游区景点分布图2第9章7特色旅游线路设计4第10章/8寻找家乡的美丽2第11章U/9特色旅游线路设计2第12章10设计特色旅游线路2第13章11精心策划丝绸之路旅游线路及其活动内容/2弟14早12探讨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2弟15早总计32(二)独立实践项目课程实训名称:广东省旅游资源的调查课程实训学时:10学时课程实训要求: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布及其特征是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 .明确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及其如何界定;2 .掌握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3 .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4 .理解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规划

14、;5 .学会设计旅游线路。五、必要说明(一)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尸/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为此,必须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科学解释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因,进行旅游线路的设计,树立空间分布观念,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提高旅游鉴赏能力。前期需要掌握的知识: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导游基础、导游业务(二)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2010年,第1版。2004年,第1版2002年,第1版1999年,第1版中国旅游地理,余琳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书:中国旅游地理,尤陶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旅游地理,梁明珠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旅游

15、地理,庞规荃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及形式方式:闭卷考试形式:笔试2 .总评成绩的组成及评定标准/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进行,两部分的分数比例为:课程考核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50%)+期末考核成绩(50%),其中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平时学习表现考核成绩(20%)+平时作业考核成绩(20%)+阶段性测验考核成绩(20%)+实验考核成绩(40%)。/独立实践项目成绩单独评定执笔人:审订部门负责人:大纲编订部门:旅游管理教研室大纲审订部门:工商管理系编订日期:2011年9月修订日期:2011年9月教师授课计划(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任课教师姓名梁增武职称计划时数理论讲授时数,/32实验时数32指导性时数专业班级10旅游管理2班考核方式考试教材中国旅游地理,余琳教学参考书中国旅游地理,尤陶江中国旅游地理,梁明珠教研室主任签字系主任签字周次教授内容讲授时数实)验时数教具准备课外作业备注12、第1章绪论第2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43、第2章中国旅游地理环境44第3章中国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方式及其特点25、第3章中国旅游交通网络的分布第4章中国区域文化226、第5章中国旅游地理第6章燕赵文化区2278'、第6章燕赵文化区49第7章关东义化旅游区2210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