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_第1页
广东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_第2页
广东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_第3页
广东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_第4页
广东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春望中具体刻画一个忧国思家者形象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气蒸云梦泽,口口口口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口口口口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口口口口口口。爱莲说(5)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2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老头子zhmghumgshicu),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2)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2、;家庭suoxi或)便往往触他之怒。(3)母亲坐在menkan()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4)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yi(),分不清哪一只瞎,那一只不瞎。3 .下面是一段新闻评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3分)(A)美国的贫困标准是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2.2万美元左右,大约每人每天收入15美元。(B)中国新的扶贫标准与美国标准不能简单相比,中国的人均GDPfe还不到美国的1/10,排全球九十多位。(C)尽管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扶贫开发是长期历史任务。(D)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4 .从下列

3、备选词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你自己或其他同学期中考试之后的行为和心情。(80字以内)(4分)旁鹫睿智忐忑出风头大惊小怪无与伦比歇斯底里5.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多年来第一个中国籍作家获此殊荣。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A)莫言像沈从文一样只有小学学历,但他善于向西方学习自由的现代叙事方法,向中国民间积极勘探叙事资源,中西联璧在他身上发生了奇特的化合反应,催生出汪洋恣肆的累累果实。莫言的叙事以庞大的精神容量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格局和气象,民族的、本土的升华为世界的、全球的,2012年终于实现了中

4、国作家们的共同夙愿。(B)莫言的获奖可以看成文化大国崛起的信号。它是“西方”与中国平等对话的结果,是“西方”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标志,这既改变了诺奖对中国的偏见,也改变了我们对诺奖的成见;同时,这也是全球化时代一个崭新的文化起点。诺奖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和传播面,也刺激我们的民族自尊和自信,重新调整自己的眼光,以新的视野重新打量当代中国文学和民族文化。(1)材料(A)给你了什么启示?(2分)2分)(2)从材料(B)看,莫言的获奖具有哪些重大意义?(、阅读题(45分)(一)陋室铭(12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5、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 .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3分)()。A.何陋之有B.石青移之C.予独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7 .翻译下面的句手。(2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8 .原文填空。写出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9 .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5分)(二)望柳庄(10分)不少人都是通过我的笔知道了格尔木城的这个望柳庄。可是,有谁知道格尔木城起始于望柳庄,有谁知道望柳庄

6、的第一棵柳树何时栽下,又有谁知道一位将军在飞雪的戈壁滩播种春天的故事。五十年前的那个初春,昆仑莽原上弥漫的风沙卷着雪粒石子在狂吼,格尔木混沌一片。春天在哪里?一位军人攥着一棵柳树在敲格尔木冬眠的门:醒来吧,我要给你换新衣!他挥锹铲土,一锹铲下去,沙地上就铲出了个盆状的坑坑,格尔木的第一棵树便栽在了这坑里。这个军人就是修建青藏公路的总指挥慕生忠将军。还是在修路队伍离开西宁途经涅源县城时,慕生忠买了一百棵杨柳树苗。甲他对随行人员说:“我们要做第一代格尔木人,我们要在格尔木扎根安家。人和树一起扎根,这根才扎得牢靠!”一百棵树苗,都栽在了刚刚撑起的帐篷周围。一共两大片,杨柳分栽。第二年,这些小苗落地生

7、根,绿茵茵的叶芽把戈壁滩染得翠翠的,叫人看着眼馋。将军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和“成荫树”。直到现在。第一次看到望柳庄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天午后,我从拉萨执勤回到格尔木,车刚行驶到转盘路口就抛锚了。我无法承受迎面扑来的风沙无情的厮打,便顺势走向路口的一排平房,站在了房檐下。一抬头,门楣的方砖上“望柳庄”三个红漆大字,格外醒目。也就在这时候,我发现平房前的沙滩上横七竖八地半躺半立着一棵棵树苗。这就是将军带领大家栽的那些柳树,有的已经被沙土埋得不见真面目了。这些树站在冬风与春风之间,经受着风沙的考验,它们要告别寒冬实在不容易;要把春天迎来,路途也很艰难。在我的感觉里,他们是亭亭站立的硬汉子。

8、(1)此时,昆仑莽原突然间变得亲切起来,我的眼前仿佛绿树戒荫,鲜花遍地。风沙还是那么大,可它绝对吹不走我心中这春天的世界。听说,当风沙停止以后,慕生忠带着同志们把那些倒地的树苗一棵一棵都扶了起来,培好土。乙他边收拾残局边对大家说:“吹倒一次,咱扶它一次。吹倒一百次,咱扶它一百次,直到它可以结结实实地站在沙滩上为止。”又是一个烈日暴晒的午后,我看到望柳庄前不远的戈壁滩上,一群人围着一个坟堆默默静立,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埋的什么人豉心中疑惑着。(10)弄清真相是后来的事。望柳庄有三棵柳树死了,慕生忠把三棵死去的柳树掂在手中,端详了几番又几番,末了,丙他说:“它们毕竟为咱格尔木绿了一回,是有功之臣。

9、应该把它们埋在沙滩上,还要举行个葬礼。”于是就出现了这个土丘一一独特的柳树墓。这戈壁滩上死去的树,人们没有遗忘它们,常有格尔木人给那土丘浇水。谁也没想到,人们有心无意浇的水,唤醒了死去的柳树。到了第二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儿。那芽儿一天一个样,由小变大,由低变高(11)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潇洒更坚强了。青铁的叶子泛着刚气,粗褐的枝干储存着力量。大风刮来它不断腰,飞沙扑面它不后退,寒冬腊月它依然挺立。(2)时间年年月月地消逝着。望柳庄前的柳树越来越多,树片越来越大。杨柳成林,浓密成荫青藏公路通车到拉萨后不久,彭德怀元帅来到格尔木,就住在望柳庄。丁慕生忠对彭老总说,自己百年之后,就安

10、葬在格尔木,这样能天天望见昆仑山。自己这一辈子什么都可以舍弃,就是离不开格尔木,离不开昆仑山。(14)1994年10月18日,84岁的慕生忠将军在兰州与世长辞。10月28日,将军的子女们护送着他的骨灰,踏上了昆仑山的土地随着将军的骨灰洒向高天,昆仑山忽然飞起了漫天的雪花,天地皆白!此刻,覆盖着积雪的望柳庄格外庄严、神圣10.选文讲述了慕生忠将军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将军带领大家护树;;将军与树同在。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3分)()A.选文明写树扎根的经过,暗写人扎根的经过,写树扎根的艰难暗示了人扎根的艰难。B.选文第段中“我心中这

11、春天的世界”是指此时的望柳庄已经是绿树成荫,鲜花遍地。C.选文表现了以将军为代表的一代建设者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与崇敬之情。D.选文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突出了将军感天动地的崇高精神,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12 .选文善用修辞,用词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的(1)(2)两处中选择一处进行赏析。(3分)13 .请你说说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三)一双新布鞋(15分)黑王辉那时,母亲很喜欢做鞋。一闲下来,母亲就要把我们穿破的旧衣服,还有破被单,烂被面剪成一块一块的破布,洗洗晒干。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满是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母亲又把吃剩下的米稀饭,放在锅里熬了熬,

12、洒些面搅搅,看着剩饭成了黏黏的浆糊时,才熄了火。我们那儿把这种浆糊,叫做“精子”。母亲把那些破布摊在桌子上,一层层刷精子。刚开始的时候,精子还会通过布丝的缝隙渗进去,随着布慢慢变硬,精子渗不进去,也就不刷了。放在太阳地上晒过之后,布便又干又硬了。母亲拿出鞋样子,比照着开始把布剪成鞋底的模样。所谓鞋样子,其实就是照着我们的脚剪下来的纸片。把这些剪成形的布叠放在一起,就是所谓的“千层底”了,不过还需要母亲穿针引线,纳一下。像这样的秋日,母亲就会带着顶针,坐在屋檐下纳鞋底。密密的齐齐整整的针脚美极了。纳完鞋底,母亲就去街上,通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买了一些洋布,或者是灯芯绒,拿回来做鞋帮。母亲给鞋帮上

13、衬些好看的白边或者花边,再把鞋帮纳到鞋底上,一双布鞋才算做成。做完之后,母亲会把我叫过来,穿上去试试。我说夹脚,母亲说没事儿,新鞋都夹脚,穿一段时间就好了。还真是这样!那时,我正处于长身体的年纪,脚也噌噌跟着长,不到一年就嚷嚷鞋夹脚,母亲就得给我重新做几双。一般都是两双以上,我可以换着穿。就这样,我穿着母亲做的布鞋,一直读到高中。高中时来到了县城里,看着同学们都穿着旅游鞋或者皮鞋,就觉得自己很土。也省吃俭用买了双旅游鞋,又自作主张买了双皮鞋。穿着皮鞋旅游鞋,我觉得很受用,比穿布鞋的感觉好多了。母亲每年还是会给我做两双布鞋,等我放假回家时给我,让我临走时带着。母亲说咱是农村人,衣着朴素点无所谓,

14、但是不能让人笑话,说你妈是个懒婆娘。在我们村,谁要是不给孩子做新鞋,就会被人这样笑话的。我点点头,对于母亲的俏皮话面无表情,心里想,要是穿上你做的布鞋才让人笑话呢!那年过年,学校放了假,我把行李背回了家。我没注意,一同背回家的,还有母亲两年来做的四双布鞋。我一次也没有穿过,还崭新着呢!母亲替我收拾行李的时候看见了,偷偷把鞋藏了起来。年后要去上学了,母亲多给了我一些钱,说拿着买两双旅游鞋穿吧,看你挺喜欢穿旅游鞋。我的谎言一下子被母亲戳穿了,觉得很惭愧,就低下头来,不敢再看她。从此以后,她就再也没有给我做过鞋,却常常背着父亲多给我些钱,说是买几双像样的鞋,不要被人笑话。刚来到单位时,竟然看到我们老

15、总穿着一双布鞋,我很奇怪,说孟总,A.您还穿布鞋啊!孟总很骄傲地把脚伸到我面前,说看上去不错吧!我点点头,说就是,挺好的。孟总说你不知道吧,这是我母亲纳的,七十多岁了还给我做鞋穿,太疼我了。我说是啊!有母亲的呵护,肯定觉得很幸福啊!这样说着,心中却深有感触。前些天,打电话回家,说起脚上长了脚气,奇痒无比,问母亲有什么偏方没有。母亲说,穿那种不透气的鞋,能不长脚气吗?哪有什么偏方!今天却托弟弟给我带来一双布鞋。我看着那密密的针脚,知道那是她不知道熬了多少个夜晚赶做的,心头就一阵温暖。B.我穿上试试,很合脚,很舒适。我决定,明天就穿着这双布鞋上班,不是为了和领导同步,而是图个心安自在,毕竟我误读母

16、亲的拳拳爱心,也这么多年了。14 .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对母亲制作的布鞋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4分)事件一直穿布鞋不再穿布鞋孟总夸布鞋重穿布鞋感情A.B.C.D.15 .请联系原文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4分)16 .请联系上下文,仔细品味第段中A.B.两处划线的句子。(3分)17 .有人认为文中第段与表现“我”母亲的美德无关,应当删去,你认为呢?(4分)(四)(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18题。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

17、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莺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

18、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狗猫鼠18 .作者在文中写“虫蛆、莺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4分)19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写作(50分)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总会有一些美好的记忆让我们久久难以忘怀。一本书、一个人、一句话、一首歌、一张笑脸、一刻瞬间、一处风景都像花儿一样,开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芬芳而美丽,鲜艳而恒久。请以“开在记忆深处的花”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学校名等。四

19、、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注释】恶衣蔬食:衣食粗劣。侵晨:天快亮时。侵:接近。钱十:十枚铜钱。随步辄减:边走边往下扣减。赡:供养。没官:被官府没收。内帑:旧时指国库。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或人从之求丐者或:(2)比至于外比:(3)慎勿他说慎:2 .结合上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

20、分)3 .笑话在博人一笑之余常常发人深省,这则笑话令你有怎样的启发?(2分)4 .为了增强讽喻效果,本文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3分)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基础:1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波撼岳阳城。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濯清涟而不妖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 .张皇失措、琐屑、门槛、翳(每空1分,错字漏字扣1分)3 .A(应删去“左右”)(误选、多选都不得分。)4 .略5 .A.酌情给分,言之成理即可。B.酌情给分,任意答出两条即可。6 .C7 .苔痕碧绿,长上了台阶,草色青葱,映入了帘里。8 .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9 .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

21、生活;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二)10.将军带领大家种树;将军带领大家葬树;(B) B(C) (1)这个句子用拟人的修方法,生动地表现了柳树艰难而不屈的生长历程。一个"站"字让人仿佛着到了柳树挺立在戈壁滩上与风沙战斗的情形,而"迎"字又写出了柳树乐观坚定的信念。所以,"一个亭亭站立的硬汉子"的形象就呼之而出了。(2)这一句中的"不断腰""不后退”等问语极富表现力,赋予了墓柳战士般的刚毅与坚强,生动地表现了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更珍情生命,更具有战斗的勇气与智慧。排比句既具体展现了死而复生的柳树与恶劣环境杭争并已深探扎根的胜利者的形象,又一气呵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极富感染力。(D)坚毅顽强、率先垂范、乐观执著、能与筑路工人同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