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1页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2页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3页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4页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人教版第八单元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科目:化学教学对象:九年级课时:第1课时提供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第三中学、教学内容分析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前后教 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 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 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 响等。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 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

2、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一一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 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 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 探究上,采用实验一一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 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 题。为使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探究紧凑、有效,特意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最后讨论,

3、并 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通过练习一块儿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物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应解释一些与日 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 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 .能力目标(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

4、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3)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 分析的测量手段。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 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 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 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1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

5、学 生的已有的基础知识,采用实验事实一归纳的方法,归纳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2 .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 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3 .在第五单元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过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可引导学生推测金属能与 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 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在 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

6、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 性认识,特意让学生补做铝片、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 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金属的活泼程度;上,米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 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肩关的化学问 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做中学,学中会”。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

7、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箕 含亚铁的)。2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 品的图片。【问题情景】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 整,表向没有什么改变;们有的金属表 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 品的“化妆师”是谁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之一。【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 氧气在偷偷在起作用。我们先来回忆一 下以前学习过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 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 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 酒精灯

8、火焰上燃烧。【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火,色小今精光”,由此说 明,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金最不活泼。【板书】活动性:Mg Al>Fe>Cu>Au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 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2Mg+ O22MgO4Al + 3O22A12O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 杀或生活实例。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 应。学生讨论并回答:铝制品耐腐蚀是 由于铝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 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 膜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

9、洗铝 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 而起/、到保护作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 意,轻松转入课题明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 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 新课,同时复习相关知 识培养对比能力,证明 镁、铝较活泼,铁、铜 次之,金最不活泼。通过对比突破难点,并 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做 铺垫。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 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 生思维推理能力和实 验设计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 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 和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 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 互同化。学会由生活现象分析 推理出化学知识,培养 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 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创设轻松和谐的探究 氛

10、围,发展学生想象 力,将真实事物以“图 景“形式与学生的认 知特点协调。启迪学生客观真实的 认识问题,发展学生严 谨的科学态度,为学生 的创新留下空间。培养操作技能,让学生 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从中培养科学的 观察、规范表达和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反应现象判断产 物并能书写化学方程发展学生分析、归纳、 综合进行信息处理的 科学方法和能力。并防 止学生死记硬背。更深层次建构规律培养自学能力,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以背景介绍启迪学生 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 学作风和探究精神。【解说】这就解答了一开始就我们提出 的问题。铁的活动性比较强,因此铁制 品被腐蚀地比较严重。铜活动

11、性较弱, 被腐蚀的程度比较轻。而金的活动性 弱,基本上不被腐蚀。【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 么我们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 生锈?在清洗铝制品时应注意些什 么?【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 应。如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 (A12O3)薄膜, 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这也是铝的产量在 短短一百多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 被广泛的运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过渡】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 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与 盐酸或稀硫酸是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 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

12、铁、铜的活动性。【投影】活动与探究:将学生分成A、B两组。A组: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两小块打 磨光洁的镁条、锌粒、 铁片、铜片,各 加入约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 反应的剧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 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 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 结果】引导对信息进行处理, 并获取结 论。【导思】同学们,你们的观察真实可靠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 象,记录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 结论。A组:Mg+2HCl=MgCl2+H2Zn+2HCl = ZnCl2 +H2TFe+2HCl=FeCl2+ H2

13、TB组:Mg+H2SO4=MgSO4 +H2Zn +H2SO4= ZnSO4+ H 2Fe+ H2SO4=FeSO4 + H 2交流:(1)镁、锌、铁可与盐酸或稀硫酸 反应生成氢气,铜不与盐酸或者稀 硫酸反应。(2)镁、锌、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 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 烈,其次是锌,然后是铁。(3)与酸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金 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4)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由强到弱。观看图片,对照自己的探究反思:(惊呀,笑)讨论:回忆第五单元铁钉与硫酸铜的反应猜想:可用这种方法解决铜、银等吗?【投影】“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过渡】一些金属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 反应,如铜和银,

14、如何确定它们之间活 动性顺序呢?要求:对铝、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1、 设计探究方案2、 预测实验现象3、 作出合理判断【展示】铜与硝酸银反应图片一一银 树,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图片一一铜 树。(若有条件,演示银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导入】我们作出了这么多探究, 但规 律还是零碎的,请同学们将已经探究的 规律归纳起来。【介绍】“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 湿法冶金的先驱,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辛勤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加倍努力 把我们祖先的业绩发扬光大。【设问】更多的金属活动性怎样呢?背景介绍:科学家类似于我们的探究,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 析,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插入“N&am

15、p; Ca”活动性纠正等故事)。【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D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启迪】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发 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氢元素?金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确定的困难。设计探究方案:既可以按教材的方案设计,也可以自 己创新设计,但记录必须真实。(当学生提出用 Ag与硫酸铜溶液反 应,不可否认方案的合理性,若有 条件,教师应事先作好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2Al + 3CuSO4=Al2(SO4)3+ 3CuCu+ 2AgNO3=Cu(NO3)2 2Ag学生互动,按自己分析、归纳的金

16、 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成序。展示、评价:Mg>Al>Zn>Fe>Cu>Ag>Au交流、讨论排序的理由和依据。读教材(多媒体)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u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渐弱讨论并确定简洁语言归纳思考,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思考,回答:形成金属活动性顺序 的完整规律。解决记忆的困难并使 认知深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和广度,培养学生分 析、归纳、总结知识的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 启发,相互激励,发展 和完善自我理解、掌握置换反应的 应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学习

17、金属活动 性的判断与运用。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 的舞台,和勇于表达观 点的机会。发展学生知识的迁移, 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对 认知的自省与反思。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 的价值,内涵等延伸, 扩展学生认知领域。持续发展学生好奇心 和探究精神。这些反应的特点是:由一种单质跟 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 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 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兀素的位置与它的活动性有什么关 系?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否把位于后面 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 来?对判断金属活动性提供了什么依 据?【过渡】下面,是我们本节课探究时所 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投影】Mg+2HCl = MgCl2

18、+ H2TZn +H2SO4= ZnSO4+ H 2Fe + CuSO4 = FeSO4 + CuCu+ 2AgNO3=Cu(NO3)2 2Ag【讨论】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 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 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习过 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 同?【评价】回答的很好。化学上,我们把 具有这一特点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板书】置换反应特点:A + BC = B + AC【投影并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 农业生广和科学研究中后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 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位于氢前

19、面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 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 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听讲理解1、知道金属主要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多共性,与氧与酸易反应。2、金属活动性顺序3、活动性判断与应用(见归纳)。完成问题的解答,互动评价:答案:(1) X>Z>Y(2) X>H>Z>Y思考,进行讨论、分析【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发表见解:通过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堂练习】1、有X、Y、Z三种金属。X、Y、Z分 别放入稀盐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 Y、Z无变化;将Y放入Z的化合物溶 液中无变化;Z放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 有Y析出:

20、则X、Y、Z的活动性顺序如 何?2、实验室制氢气常选择锌与稀盐酸、 稀硫酸反应,(1)选用的依据是什么?(2)不选铜的理由? ( 3)猜想:为什 么也不选钾、钙、钠?3、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 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 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因为黄铜(铜、锌 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型上看,与黄金 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 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黄 金。4、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 齐山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 液?【布置作业】1、设一个实验证明活泼性 Zn> Fe > Cu2、课后习题3、6、8七、教学评

21、价设计(这节课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对生活的了解,同时在某些环节跨 度较大,是学生接受有些困难,但通过这节课引发了我对化学课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 的化学课应该从形式、内容上进行探索、尝试,不断创新,我想化学课应该与生活紧密 的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所在。八、板书设计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 + O2=2MgO4Al + 3O2= 2A12O32Cu+O2 =2CuO3Fe2Cu+ O2 =2CuO3Fe + 2O2 = Fe3O4活泼性:Mg>Al>Fe> Cu >Au二、金属与酸的反应与H2SO版应Mg+H2SO4=

22、MgSO4 +H2Zn+H2SO4=ZnSO4+ H2Fe+H2SO4=FeSO4+ H2Cu+ H2SO4无反应与HCl的反应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Cu+ HCl 无反应活动性: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依次由强到弱三、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特点: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单质置换反应特点:单质 +化合物=单质+化合物九.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 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1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

23、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 的改进效果如何。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 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 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本课以多层次科学探究为主线,创设情景,互动评价激励探究热情,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学生兴趣盎然,参与主动,体验深刻。主要的缺陷是时间较为紧张, 课堂上学生极为兴奋,控制探究的进程较难。课堂各种活动亦应作好更充分的准备,多媒体应用尽可 能贴切,实验探究安排亦应更合理(如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以节 约时间),效果可能更好。本节课设计意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掌

24、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懂得研究科学的一般过程,知道观 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中,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学生都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 观点。在设计实验方案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实验方案进行比较,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和新方法,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富有独立思考和创新 精神的思维方式。2 .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是通过直观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促进学生思维,以加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本节课通过 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纪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这一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

25、的实验能力。 学生掌握实验能力,它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用它来验证假设,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具备观察能力。思维 能力,还包括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和装置,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类的训 练。在这堂课中,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的实验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高。九年级化学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 计2009-12-28 08:00:45| 分类:09-10学年第一学|举报|字号订阅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 来的方法。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3、了解金

26、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 重要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教学重点】1、铁的冶炼。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

27、计算。3、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4、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教学难点】1、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教学方法】联系实际一进行思考一实验探究一分析讨论一得出结论一联系实际一发挥 想象一提高兴趣。【教具准备】投影仪(或录像机、图片等)、矿物标本(或图片)。Fe2O3石灰水、贮有CO的贮气瓶、磁铁、铁架台、酒精喷灯、酒精灯、试 管、直玻璃管、橡胶塞、导管、火柴。【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金属资源概况及铁的冶炼和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第二课时: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及金属资源的保护。【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金属资源概况(讲解)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

28、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 除少数很不 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 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工业上 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请学生观看课本图816、817、818等有关金属资源的图片。或展示 矿石样本或放录像)(过渡)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相同。它们在地壳中呈怎样的 分布趋势呢?请大家看课本P15”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资料。(或用投影如下图展示)(问)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铁、铝、铜等。(追问)这是否和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呢?肯定有!因为铝、铁在地壳中的含量是所有金属中最多

29、的。(疑惑)铜的百分含量远小于铁和铝,为什么也普遍使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和工农业生产呢?(可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总结)这主要与铜的性质和铜的提炼成本有关。(追问)那么,自然界含铁、铝、铜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呢?它们的主要成分 是什么?含铁的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含铝的矿石主要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12O3);含 铜的矿石主要是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和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0(引导学生看课本有关内容)我国矿物种类齐全,矿物储量丰富,其中鸨、钥、钛、睇等储量居世界前列, 铜、铝、钮等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30、。(过渡)现在,人类每年都要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亿吨计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把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 做金属的冶炼。炼铁的过程称之为铁的冶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铁的冶炼 的知识。(板书)二、铁的冶炼(介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公元1世纪起, 铁便成了 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引导学生观看图819(我国古代炼铁图)(讲解)钢的主要成分就是铁。钢和铁有着非常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它们在 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 到了飞速的发展。1949年,我国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19

31、96 年,我国的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居世界前茅。引导学生观看图820(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和图821(为纪念 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过渡)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现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为例,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铁的冶炼。(启发)比较Fe2O3与Fe的组成差异,设想用什么方法或试剂去完成铁的 冶炼。(讨论)Fe203t Fe在组成上只相差一种元素,即氧元素。要使 Fe2O3变 为铁关键是使Fe2O3失去“O'。可能的方案有:1 .力口热使Fe2O3发生分解反应。2 .找寻一种物质使其主动夺去 Fe2O3中的“O'。(引导学生对以上方案评价)方

32、案I要使Fe2O盼解,需较高的温度;又因 为铁在高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要使Fe2O协解成功,还须在非空气氛围 中进行,这样成本太高。方案2比较切实可行。但选用什么样的物质才能使Fe2O; 失去"O呢?(教师引导)我们可以从以前接触过的一些物质中, 寻找适合这种条件的物 质。请大家回忆、思考并讨论。Mg H2、C、CO都符合条件。事实上,这些物质都可把 Fe2O3中白"O' 夺走。但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原因,我们一般选用 C或CO请大家写出以CO和Fe2O3为反应物冶铁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冶炼原理:Fe2O3+3CO 3CO2+2Fe请大家利用自己的智慧,设计一

33、个模拟铁的冶炼过程的化学实验, 并最好能 验证其生成产物。可引导学生从金属冶炼的一般条件、生成物的证明、尾气的处理等角度进行 考虑。如根据经验学生可判断出金属冶炼的一般条件是高温;根据以前所学知识 学生可想象到用澄清石灰水验证 CO2用磁铁验证铁的生成;CO有毒,尾气应处 理等。(演示实验8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注意:(1)实验前应先通COf巴装置内空气排干净,然后再加热;反应完成后, 须待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 CO(2)反应完毕后,把得到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观察,并试验它能不能被磁 铁吸起,以判断反应中是否生成了铁。(介绍)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业上炼铁时,把铁矿石

34、 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 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投影展示如下图的炼铁高炉结构。 另,若有条件,最好能播放工业生产中 冶炼铁的录像,或参观钢铁厂)(过渡)在冶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 故 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就不可能不考虑杂质问题。(板书)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投影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 的生铁多少吨?(分析)本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但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质之 间的数量比,而不表示不纯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 故计算时须先进行换算。如果 题目给出或要求算出不纯物质的质

35、量, 必须先换算成纯净物质的质量,或先计算 出纯净物质质量再换算成不纯物质的质量。(学生活动)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x 80% =800t。设:8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 x。Fe2O升 3CO 2Fe+ 3CO2 1602X56800tx=560t。 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 560t + 96% =583t。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或:解:设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Fe2O升 3CO 2Fe+ 3CO2 1602X561000tx 80%x 96%,x=583t o 答:10

3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总结并板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 纯物质的质量。【板书设计】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金属资源概况 二、铁的冶炼 冶炼原理:Fe2O升 3CO 3CO3 2Fe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第二课时四、金属资源保护(资料)资料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 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资料二: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 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

37、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下图所示 (不包括今后新探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量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议一议)1.金属腐蚀可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2.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1题可能的回答有:(1)金属大量腐蚀使冶炼金属的成本提高。比如说既消耗能源,又浪费矿物,还可能产生大量的废气危害人类健康。(2)使金属制品的寿命缩短。(3)作为量器,将影响到其精确度。(4)若高科技领域所用金属制品锈蚀,如在火箭上,将会失之毫厘,谬以千 里,其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5)金属制品锈蚀,会影响其美观程度。2题可能的回答有:(1)金属资源短缺时,将会使好多金属冶炼厂因

38、缺乏原料而倒闭,工人下岗(2)人们设计好的金属制品将会因原料短缺而无法付诸实践,即心想事不成(3)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多是金属制品,若金属资源短缺,它们的数量将急 剧减少,从而影响人们的交流和旅行等。(4)要是没有那么多的金属起导电作用,我们势必会经常生活在黑暗中。(5)金属资源短缺虽会影响人类对金属制品的使用,但它却可以促使人们去 寻找更好的替代品。(总结)由大家刚才的讨论可知,金属腐蚀和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是严峻的 挑战。因此,保护金属资源也就成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板书)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金属腐蚀是需要条件的,如要有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反应物要能相互接触、 生成物不会对反应起阻碍作

39、用等等。只要我们知道了金属腐蚀的条件,就能知道 如何防止金属制品腐蚀。(活动探究)(1)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稀硫酸(或醋酸)、食盐水、经煮沸迅速冷却的 蒸储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试设计实验比较铁钉在不同环境中的锈 蚀速度。注:此实验在约一周前已给学生布置。(学生交流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学生设计的方案大约有以下几种:(1)、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或醋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3)在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4)在试管中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5)在试管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生石灰或无水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