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_第1页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编写人谢雕审核郑孝科时间2013-05-08班级_组名_ 姓名_编号_【课标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 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学习要求】1.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 所起的作用。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3.了解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4.认识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时期或时间T代表影响第媒 介报 刊业19世纪中期前 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 第一份中文

2、报刊。1872年申报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 影响 最大的中文报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发挥着制造舆论、 唤醒民众的 重大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时期民报新文化运动时 期新青年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共产党红色中华新 华日报解放日报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 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 期人民日报红旗等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光明日报文汇报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改革开放后出现一片繁荣景象第三媒介影视1905年定军山标志中国电影事业的开端1931年I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1935年渔光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 影片风云儿女的插曲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 为电影主题20世纪80年代厂

3、中国电影走向辉煌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J提高;第优势:1、集报纸、广播、四电视的优势于一体,功能影响:1、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媒众多,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快捷与方便介 互联 网20世纪60年力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代末诞生2、更方便快捷,主动获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信息|娱乐方式,工作和思维方式与3、咼度互动,双向传受4、价格低廉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_r【探究学习】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报刊业的影响。材料一 我国民报(指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指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

4、昭文新报为最早。次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 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 皆当时深悉外情之所为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二 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指改旧换新),虽在穷乡 僻壤,亦结数人合订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 题不外乎是。应试者以报纸为兔园册子(指明清时鄙视八股文选本的叫法),而服 习不外乎是。东方杂志第14卷第6号材料三 清议报1898年创刊于日本,刊式与时务报多有相似之处, 编辑水平则更上层楼。梁启超为该报撰写了30多篇论说文以及大量诗文。清议报一面痛斥“逆后贼臣”,歌颂光绪圣德,一面热烈倡导民权,着 重以“哲

5、理”启迪国民。材料四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实行大声 疾呼,为民情命”为宗旨,揭露清政府统治的腐朽黑暗,革命色彩鲜明。内容分 言论、纪事、丛录三部分,辟有社说、专论、诗话、艺苑等栏,并配合时事新闻,登载有关政治、时事、社会生活的图画,以讽刺画为主,行销盛广。一一材料三、四摘自历史材料与解析材料五 新华日报是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所办的一个公开的日报,它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初期。 在九年多的时间里,它在国民党统治区 帮助党教育了整整一代青年,为党争取了广大人民群众,影响是很大的。 国 际上,从欧美各国政府到各种政治势力都是从 新华日报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 政治主张的

6、。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也是从新华日报来了解中国革命进程 及其经验的。一一新闻研究资料第9期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促使19世纪末中国报刊业发展的因素。分别说明材料三、四、五中报刊所产生的不同作用。(3)依据材料四,概括民呼日报“行销甚广”的原因。(4)依据材料二、三、四、五,归纳报刊所具有的功能。(1)因素:西方的影响;科举改革的影响;社会的需要。(2)作用:清议报:宣传维新思想(或倡导民权、启迪国民或推动维新运动)。 民呼日报:宣传革命思想(或推动革命运动)。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人民群众中起了宣传、组织作用;让国外人士了解中国抗战的活动和政策。(3)原因:适应形势;内容丰富;易于阅读

7、(或图文并茂)。(4)功能:传递信息;社会教化;舆论监督;休闲娱乐。探究二:材料一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至今,互联网在中国已 经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据信息产业部估计,2003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 800万,居世界第二位。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 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也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政治生活。人们可以从互联网 上获取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政治信息,还可以对政府的各项政策发表自己的建 议,而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材料二:(2007-05-27)目前,在我国的2亿网民中,大约14 0 0万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症。在青少年

8、网民中,上网成瘾者高达20%。有的 因上网成瘾而冷漠甚至仇视周围的同事、同学甚至亲人;有的昼夜上网,思维混 乱,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人民网材料三:(中新社上海4月22日电)今天在此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网民平均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为每周22.2小时,而娱乐和沟通则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例如86%勺中国网民活跃于在线下载音乐,而在美国这一 数字仅为55%64%勺中国网民积极参与社区聊天和撰写博客活动,而美国网民 对应的比例仅为36%-自 助学习网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你对互联网的了解或使用, 说明互联网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身,还具有动态性、即

9、时性、互动性。功能:查资料、看新闻、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发邮件、网上聊天等。(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网络的消极影响。你认为应该如何抵制互联网带来的 负面影响?(1) 消极影响: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等现象值得警惕;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也值得重视。(2) 抵制: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合理运用网络;2加强立法,加强对网络及网吧的监管;3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巩固练习】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 是(D)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10、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2.“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 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报刊对近代中 国所起的影响包括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 启蒙作用(B)A.BC 3. 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 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 戏强的多么? ”使人们“开眼界”的是(B)A电视B电影C报纸D广播4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Q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6.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 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C)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下列四种报纸中,明显(A)与其他三项不属于 同 一类的是A.人民日报B.光明日报C.南方周末D.文汇报8.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A)A.定军山B一江春水向东流C.渔光曲D三毛流唤醒民众的D告 的数据,体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