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线”下地技术指引一、强电下地技术指引1. 一般规定1.1 下地管道的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管道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管道路径最短;(3)应便于敷设、维护。1.2 下地敷设时,路径的选取及管道敷设需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的要求。2. 建设条件调查2.1 建设条件调查包含现状电力架空线情况,现状道路既有地下管线,各管线单位未来发展预留管孔需求,其它专业管线规划情况等。2.2 建设条件调查应编制相应的调查计划逐项完成,在调查过程中,如发现实际情况与预计情况不符,应及时修正调查计划。发现确实不具备下地条件
2、时,应改为规整形式。2.3 地下管线探测应符合工程测量(GB500262007)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的要求。2.4 施工条件调查应包括:交通疏解条件、施工便道、施工场地、拆迁、弃渣场地、供水、供电和通讯条件;建筑材料的来源、品质、数量以及其它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3. 平面布置3.1 管沟的布置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应与各种管线及其它市政设施统一安排,应征求城市规划等相关部门的认可3.2 管沟的布置应符合广州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电力管沟宜布置在道路红线范围内的东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3.3 管沟的布置应综合考虑路径长度、施工方式、后期运行和维修便利等因素,做到统筹兼
3、顾、经济合理、安全适用。3.4 管沟中电力电缆相互之间允许最小间距以及电力电缆与其它管线、构筑物基础等最小允许间距应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并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局部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表1:电力电缆相互之间以及电力电缆与管道、构筑物等允许最小间距(m)电力电缆周边状况允许最小间距(m)平行交叉电力电缆相互之间中心距0.50.5与电力管及热力设备之间净距2.00.5与煤气、油气管道及地下储油罐、储气罐之间净距1.51.5与自来水及其它管道之间净距1.50.25与铁路路基之间净距3.01与建筑基础之间净距0.6与配电线杆、
4、路灯杆、电车接线杆、架空通信杆之间净距1.0与树木的主中心距0.7与排水沟边之间净距1.00.5与公路边之间净距1.50.5与弱电通信或信号电缆之间净距按计算决定0.25a. 电力电缆与弱电通信或信号电缆的允许最小净距需按电力系统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和平行长度计算决定。b. 交叉距离小于1米时,应调隔热保护措施。3.5 管沟埋设的深度要求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局部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表2: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m)管线名称电力管线直埋保护管最小覆土深度(m)人行道下0.700.50车行道下1.000.504. 电缆沟与电缆排管4.1 电缆排管和电缆沟的结构设计使用
5、年限不应低于50年,其结构安全等级应不低于二级。4.2 电缆排管所需孔数除按实际敷设电缆根数外,还需不少于2个备用孔(具体由供电部门结合3-5年电网规划需求为准)更新电缆用,标准横断面宜参照但不限于附图设计。4.3 电缆排管管材选用非磁性并符合环保要求的管材,强度符合所在道路荷载的要求。4.4 电缆沟的规模需按实际敷设根数确定尺寸,但横过道路、道路路口、隧道的电力管沟不得采用电缆沟,标准横断面参照但不限于附图设计。4.5 电缆沟与电缆排管的相关设计图纸在施工前,需提交供电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审核,并取得许可后方可施工。4.6 未尽事宜,参照广州市电力管沟设计指引(穗建公共20131007号)。二
6、、弱电下地技术指引1. 一般规定1.1 下地管道的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管道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管道路径最短;(3) 应便于敷设、维护。1.2 下地敷设时,路径的选取及管道敷设需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的要求。2. 建设条件调查2.1 建设条件调查包含现状通信架空线情况,现状道路既有地下管线,各管线单位未来发展预留管孔需求,其它专业管线规划情况等。2.2 建设条件调查应编制相应的调查计划逐项完成,在调查过程中,如发现实际情况与预计情况不符,应及
7、时修正调查计划。发现确实不具备下地条件时,应改为规整形式。2.3 地下管线探测应符合工程测量(GB500262007)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的要求。2.4 施工条件调查应包括:交通疏解条件、施工便道、施工场地、拆迁、弃渣场地、供水、供电和通讯条件;建筑材料的来源、品质、数量以及其它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3. 平面布置3.1 管沟的布置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应与各种管线及其它市政设施统一安排,应征求城市规划等相关部门的认可3.2 管沟的布置应符合广州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通信管沟宜布置在道路红线范围内的西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3.3 管沟的布置应综合考虑路径长度、施工方式
8、、后期运行和维修便利等因素,做到统筹兼顾、经济合理、安全适用。3.4 管沟中通信电缆相互之间允许最小间距以及通信电缆与其它管线、构筑物基础等最小允许间距应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并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局部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表3:通信管线之间以及通信管线与管道、构筑物等允许最小间距(m)3.5 管沟埋设的深度要求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局部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表4: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m)管线名称通信管线直埋及塑料、混泥土保护管钢保护管最小覆土深度(m)人行道下0.600.50车行道下0.900.604.通信管沟4.1通信管道通常采用的管材主要有:水泥管块、硬质或半硬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管以及钢管等。4.2 通信管沟原则上不大于100m设置一处通信井方便地块接入管线及施工;穿越主、次干道时,在其两侧设置人(手)孔井;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0.4m,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不应小于0.3m。4.3 通信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人孔,管道坡度应为0.3%0.4%,不得小于0.25%;如道路本向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在满足其顶部覆土深度的条件下,应对局部埋深作适当调整。4.4标准大样图供参照但不限于附图,具体做法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零售行业新零售模式下的运营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互联网行业大数据精准营销策略与技术分析报告
-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智能监控系统在节能降耗中的技术路径报告
- 2025年新零售市场下实体店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研究报告
- 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 课件 任务6.1-2 工业互联网平台管理-IoT平台设备管理
- T-CWAN 0131-2025 焊缝疲劳分析 等效结构应力法
- 树叶鸟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数据结构试题库及答案
- 四川理科语文试题及答案
- 所罗门断案题目及答案
- 2025年7月27日宁波市直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美妆售后管理办法
- 2025工商银行房贷借款合同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特变电工哲学手册课件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司机岗)考试核心考点题库300题(含详解)
- GB/T 31586.1-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1部分:拉开法试验
- 技术研发中心职位职级管理制度(试行版)
- 公司内部资金调配的管理制度
- 人工湿地运行维护手册范本
- 机械零件加工出厂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