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_第1页
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1第一章认识:区域价值第1条编制背景为保护湖州南太湖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稳步推进湖州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落实湖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建设“现代化生态滨湖大城市”的战略决策,践行湖州作为全国第一个地级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示范责任,编制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项目缘起1、“环太湖风景路”贯通,环湖城市(苏、锡、常、嘉、湖)的联系加强。2、湖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概念,滨湖地区将成为湖州发展的重点区域。3、湖州市获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滨湖区域发展具有良好示范效应。4、湖州环南太

2、湖沿线各行政主体分头发展,缺少一体化规划管控,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凸显。第3条指导思想统一认识、树立品牌价值对滨湖区域资源本底、限制条件和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进一步明确城市竞争优势;对长三角地区、环太湖城市和湖州自身进行研究,对滨湖区域的价值意义、发展判断和定位目标达成共识,树立以太湖山水为核心的品牌。预先控制、保护资源环境对特色资源和生态敏感地区进行管控,划定控制边界,防止城镇建设无序蔓延,对适宜发展地区进行空间结构、用地功能、主导产业及项目准入等方面的引导。整体管理、一体协同发展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一张图,加强对滨湖区域的整体规划管理,突破行政主体间的约束,强化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建立滨湖区域一体

3、化管理机制,提升政府有效统筹市域城乡发展的能力。明确建设、协调分工实施由底到图,划定滨湖区域禁止建设和适宜发展地区,制定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功能布局、产业选择、生态修复、机制建设等管控性内容,统筹各部门工作。统筹时序、落实行动计划对滨湖区域不同区段制定分期行动计划和重点实施项目,强化整体控制、统筹发展的引导。第4条规划范围湖州市吴兴区、长兴县环南太湖地区,包括夹浦镇、太湖新城、洪桥镇、图影度假区、太湖度假区、高新区、织里镇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6平方公里,太湖岸线长度65公里。根据近期滨湖核心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增加约40平方公里的弁山主体,作为规划拓展管控的范围,规划总面积达到264平方公里。

4、第5条滨湖区域核心价值是长三角太湖流域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太湖溇港圩田系统现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具有世界级的传统农耕水利遗产价值;是环太湖地区山水湿地景观和传统乡土人文的重要承载地;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典范之地。第二章共识:目标策略第6条主题定位绿水青山处,太湖首善区在保护水乡山水格局、传承太湖悠久文化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突出湖州特色和竞争优势,强化地域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保护、挖掘、创新与输出,彰显具有美丽中国特色的国家级“环南太湖生态文明示范带”,实现“绿水青山处,太湖首善区”的湖州梦第7条一体化发展目标南太湖滨湖带应成为湖州特色化、集约化、创新型发展,践行全国生态文明

5、示范的先行地区。1、发掘特色资源湖州近30年发展,依然保留了环太湖地区最为完整的岸线和农业生态景观本底,保持了江南水乡传统的乡居生活方式,也为下一个30年发展保留了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原生态的山体湿地、溇港乡村是南太湖滨湖区域最具价值的特色资源。2、集约发展为本生态、景观和文化是环湖地带的核心竞争力,在污染负荷尚未解决,经济发展水平和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手段等条件尚不成熟的阶段,滨湖地带应以保护和控制为主,进行资源挖掘整合,环境修复提升,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南太湖旅游度假区。3、发展新型三产承载世界性、全国性、区域性的生态、文化、休闲、创新产业,促进产业向高端升级,加强生

6、态创意产品输出、强调休闲体验。第8条一体化规划策略统筹:滨湖区域应打破行政隶属界限,通过资源、设施、市场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功能、空间、机制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功能片区采取差异化统筹发展策略,避免同质竞争、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城市运营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确定滨湖区域资源、用地、产业的整体发展策略,明确场地控制要素、空间发展结构、主导产业类型和项目准入门槛,实现滨湖带市域层面的一体化管控。转型:转变滨湖区域的传统发展模式,倡导资源保护优先、低冲击开发,严控城镇规模,提升开发品质,打造独具湖州特色的太湖品牌和生态品牌。变法:改变目前城镇化的开发方式,借鉴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乡

7、村及度假区的规划与建设方法处理滨湖区域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培育:高端育在田园里,引导滨湖区域培育适合生态田园地区发展的,引领湖州面向区域、面向未来的生态产业、创意产业和高端精品服务业,为湖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做探索。第9条空间一体化发展策略1、构建生态要素一体化管控框架环城护湖:以滨湖乡野、河网湿地生态及传统乡村农耕文化基底为核心,构造城市与太湖之间的城市发展缓冲面。蓝丝绿锦:以太湖溇港水系为基础,以圩岸绿带为衬托,综合生物迁徙路径的城市绿楔和高速公路隔离带,形成滨湖生态绿色网络。翡翠项链:重点保护和治理滨湖主要的湖漾、山体、特色种植养殖区和村落,构建环湖区域特色资源的“翡翠项

8、链”。2、形成全域一体化泛景区发展模式第10条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1、打造南太湖三大新型生态产业服务链依托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和城镇,打造自然生态产业服务链(乡村休闲、湿地养生、农业体验、水上观光运动等产业)、人文生态产业服务链(科技体验、培训教育、展览展示、养生禅修、创意文化等产业)和城镇生态产业服务链(布局长三角区域服务功能,落位城市新兴产业,提升园区发展水平,依托生态优势和人文资源,因地制宜的植入度假休闲生活服务功能和创新科技生产服务功能)2、城镇生态产业服务链重点培育三大新型产业(1)高新科技及创意研发产业。主要发展方向有:多学科示范;引进高级别组织;争取占领新兴产业高端。(2)会议会展及

9、商务培训产业。承接长三角,乃至整个东部地区覆盖中、高端不同层次的商务会议和商务培训功能,带动相关行业(酒店、会展、餐饮、低空飞行器等)发展,以此形成全方位产业链条。(3)休闲度假及养生健康产业。发展长三角地区最具生态吸引力和传统文化内涵的休闲度假和养生健康产业。3、服务区域、提升本地、全域统筹,推动滨湖带产业差异化布局对长兴、湖州主城区、高新区、东部滨湖带的产业和功能进行差异化空间布局。市域统筹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根据各片区不同定位落位相应的产业项目,突出片区差异性特色,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长兴以商贸和2.5产业为主,主城区以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为主,高新区以创意研发、商务会议为主,东部片区

10、以生态高科技农业和乡村休闲观光为主。第三章管控:整体控制第11条城乡总体发展结构确立生态型滨湖城市发展目标,以有机疏散、廊道分隔;城乡相融、山水相通为基本理念,以“带状圈层+放射状绿楔”为总体框架,构建“北湖、南园、中洲、间野“的城乡总体发展结构。第12条滨湖带发展结构以南太湖生态休闲度假区为核心,长兴滨湖新城、夹浦、大钱、幻溇、漾西为整体的一带,形成“一核、一带、多点”的组团布局结构。“一核”,指以弁山为中心,两侧的长田漾、大荡漾湿地共同作为核心区的自然人文资源本底,将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和长兴图影旅游度假区进行行政和资源整合,形成南太湖生态休闲度假区,统一筹建、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在空间上形

11、成山水托城、彩蝶展翅的“蝶形结构”。一带”,指从西部长兴至东部吴兴的滨湖生态功能保育与生态产业发展带。长兴和吴兴分别结合自身资源特征和发展定位,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职能。长兴区突出城乡融合地区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探索性示范,吴兴区突出溇港圩田地区生态休闲度假与生态产业培育的探索性示范。“多点”,是指在65公里滨湖带上除一核之外的其他几个特色功能主体,自西北向东南分为为:夹浦、长兴太湖新城、大钱、幻溇、漾西等5个职能各不相同,风貌各具特色的发展节点。组团布局,指滨湖带的功能片区以组团式的发展模式展开,组团之间以乡野开放空间分隔,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区规模,避免建成区连绵成片。第13条功能分区控制城镇发展用

12、地:指以城镇型开发建设为主的地区,包括长兴太湖新城及夹浦镇,建设用地控制在5平方公里左右。旅游度假发展用地:是为集中发展南太湖旅游度假休闲产业而设的用地。主要指图影旅游度假区、吴兴太湖旅游度假区、大钱港以西地区,其中以吴兴太湖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发展建设地区。建设用地控制在6.5平方公里左右。景区发展用地:将场地内现有的景点、景区以及发掘、整治后可以作为未来景点、景区的用地,统一划定为景区用地,其中包括了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用地。建设用地控制在2平方公里左右。重点村落发展用地:指建设各具特色的旧集镇中心或古村落,自西向东分别为:父子岭村、沉渎港村、太湖村、小沉渎村、大钱村、幻溇集镇、义皋村、陆家湾村

13、等。建设用地控制在2平方公里左右。白地:指短期内不能确定未来发展具体用途和使用性质,但应当进行先期控制和预留的用地。白地主要集中在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南片和东片,建设用地控制在4.5平方公里左右。五类用地总计20平方公里(地块面积,不包括主要河道及其两侧绿化隔离带,不包括主要公路、道路及两侧绿化隔离带),约占南太湖规划范围内总用地的8.8%,不包括现状村庄用地(约26平方公里)。第14条生态分区与管控措施1、山林保护区(A)范围划定:弁山和长兴北部的父子林地区,此区域是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的山地、林地、风景和文化保护地区。该区域一旦进行开采性或建设性破坏,将很难恢复并造成重大的生态、经济和文

14、化损失。主要资源:山体、原生林木、文物古迹与遗址、景观建构筑物、历史建筑、泉眼水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矿产保护区。核心功能:生态保育、旅游观光、文化休闲。2、湖漾湿地保护区(B)范围划定:分布在场地内的六个较大湖漾及其周边水网地带,是南太湖重要的农田生态湿地区。由西到东分别是盛家漾、大荡漾长田漾、松溪漾、清墩漾、陆家漾及其小漾和河道。主要资源:湖漾、水系河道、林地、农田、鱼塘。核心功能:生态保育、水土涵养、水质净化,休闲养生。3、溇港圩田核心区(C)范围划定:吴兴区北横塘以北至太湖,长兴县北横塘以西至太湖的传统农耕区域,该区域保留了较完整的溇港圩田传统农耕水利格局,村落、农田、渔塘密集,

15、文物古迹众多,是溇港圩田文化主体保护区和滨湖生态敏感区。主要资源:溇港圩田农耕肌理、水系河道、自然林地、传统村落古桥古宅、宗教寺庙、典故传说、水源保护区、水工设施、历史遗迹。核心功能:传统文化和田园景观保护、展示与休闲观光、南太湖特色农业示范。4、溇港圩田一般区(D)范围划定:溇港圩田核心控制区外围的一般乡村地区,是溇港圩田系统的次级组成部分,该区域是滨湖农业地带向城市建设区的过渡地区。主要资源:溇港圩田农耕水利肌理、小型湖漾、水系河道、林地、农田、鱼塘、文化遗产。核心功能:农业保育、溇港保护与整治、城市郊野休闲、小微农业科技示范与创业。5、城镇适度发展区(E1)范围划定:滨湖带外围,根据城镇

16、现状发展情况和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城乡经济发展基础,与发展需要,以及城市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宜进行城镇建设的地区。该区域应按照生态城市的标准进行建设,确定合理的开发模式和开发强度。主要资源:太湖与乡村综合资源。核心功能:生态型、智慧型城镇建设,城镇新型产业培育,生态人居环境示范、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6、旅游度假发展区(E2)范围划定:滨湖带外围,根据城镇发展需要和城市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宜进行城镇建设的地区。该区域应按照生态城市的标准进行建设,确定合理的开发模式和开发强度。主要资源:水系河道、公园绿地、绿化隔离带、历史文化遗产。核心功能:旅游服务基地和旅游休闲综合设施、核心景区。

17、7、白地控制区(E3)范围划定:区位重要、土地价值高、不能在短期内明确性质的用地。在规划允许的情况下,地块的开发活动可以超过规定的开发强度或变更规定的区划用途,但必须支付开发费,使得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归国有,从而使开发控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针对性主要资源:这些地段通常区位条件良好,周边环境发展成熟,或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有快捷交通通过,发展潜力巨大,或是在周边存在着历史文物保护等更为复杂的影响因素,需要在市场运作中仔细考量。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地理区位条件会为该地段的发展创造先决条件。核心功能:旅游休闲、文博会展、综合配套、新型高端三产。8、重点村落提升区(F)范围划定:分布在场地内的几处传统村落

18、和重点村落,这些村落规模较大,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公共服务设施比较完善。从西至东有太湖村、小沉渎村、大钱村、幻溇集镇、义皋村、陆家湾村。主要资源:传统村落形态和肌理、古宅、古亭、古桥、古木、寺庙、村镇服务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功能:乡村人居示范、传统风貌展示、旅游休闲综合服务点乡村观光度假与体验休闲。2第四章引导:发展引导第15条总体引导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2、统筹协调原则3、优地优用原则4、突出特色原则第16条片区划分1、夹浦片区: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自然人文资源条件,打造“夹浦特色创意生态小镇”,依托现有纺织加工业基础向轻纺技术研发、商贸服务、创意设计、工业旅游、宜居小镇等方向转型升

19、级2、太湖新城片区:依托高铁站,打造“南太湖产业综合服务生态新城”,发展城市枢纽、科技研发、休闲商务、电子商务、数字网络、商贸物流、旅游集散等城市产业综合服务和升级配套功能。3、洪桥乡村片区:围绕现存优质的乡村田园环境和特色生态水产养殖基础,打造“洪桥休闲农业创新示范区”,着重发展生态养殖、有机农业、湖菜品鉴、特种水产、观鸟垂钓等功能。4、南太湖度假区核心片区:将太湖旅游度假区和图影旅游度假区进行统合发展,协力打造“南太湖生态休闲度假区”,着重培育主题休闲、度假酒店、会议会展、特色售卖、运动养生、养老禅修、演艺娱乐、艺术商业、古村旅游、生态示范、产权会馆等旅游度假休闲功能。其中弁山以东地区重点

20、引进旅游观光项目、主题游乐项目及综合配套设施;弁山以西地区重点引进休闲养生运动项目;大钱片区重点发展古村旅游、专业论坛、文化型产权会馆、小微科创研发项目。5、东部乡村片区:依托现有农业优势和完整的溇港圩田格局基础,打造“南太湖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重点发展农业科技、休闲农业、水利科教、乡村文创、湖学教育等一三产结合的功能。第17条分片详细引导1、南太湖生态休闲度假区发展引导(1)太湖旅游度假区片发展引导a、片区定位南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南太湖综合休闲度假服务基地(与大荡漾差异化发展,以动、娱为主题)。b、主导功能保护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修复湖荡湿地的生态保育功能,以动、娱为主题,发展城郊游憩型

21、观光、休闲、娱乐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场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定位于5A级景区的打造,充分挖掘山水湿地休闲体验功能;另一方面,作为南太湖旅游度假的核心区域,应着重加强其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发展文博旅游、演艺娱乐、会议会展、商务休闲、艺术商业等功能,将度假区的整体功能引导向综合性、高端化发展。片区东侧适合布局通用机场。c、设计控制对太湖度假区主要景区进行严格的边界控制,制定符合旅游度假区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5A级景区标准制定设计导则,严格控制度假区建设规模、建筑形式和布局肌理,使其形态、风貌更加符合依山、临水滨湖度假区的自然人文氛围。严格控制新建建筑高度,新建建筑不得削弱月亮酒店的标志

22、点形象和小梅山的制高点地位。(2)图影度假区片发展引导a、片区定位南太湖生态休闲度假区:山图水影生态湿地景区(与长田漾差异化发展,以静、养为主题)。b、主导功能依托场地优质的环境优势,保护片区的生态涵养功能,以静、闲为主题,发展郊野山林型养生、休闲、教育、乡村生产与生活、度假功能。此外,湖州的山水田园本底是传统太湖流域江南文化发育发展的土壤,应充分利用场地的原生态环境资源,发挥江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功能,并依托乡土资源,展现传统田园的乡土、自然之美。c、设计控制对图影度假区核心景区进行严格的边界控制,制定符合5A级景区要求的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景区设计导则,严格控制度假区的建设规模和布

23、局肌理,使其形态与风貌更加尊重场地的自然人文性格。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的高度,不宜再新建高层建筑,避免消弱月亮酒店标志点的地位和小梅山的至高点特征,建筑形式与色彩体现度假区特征。(3)大钱片发展引导a、片区定位大钱文博创意示范基地:文化旅游、休闲会议、创意和博览特色聚落。b、主导功能建议片区临太湖旅游度假区一侧散点布局小型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乡村居住组团,提升片区人气;依托大钱古村发展古村休闲旅游,在大钱村东侧临大钱港两岸,布局公共性的文化休闲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在河口地区可以为远期发展国际级会议论坛永久会址。c、设计控制制定符合片区发展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的规模和形态

24、肌理。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整体高度不大于15米,在局部标志节点处可适当增加建筑物高度,但不得超过24米。建筑形式和色彩根据各功能区的定位和主题,整体保持与传统风貌相协调。2、夹浦特色创意生态小镇发展引导a、片区定位夹浦特色创意生态小镇:南太湖工业更新设计创意区。b、主导功能对于中心镇区,宜在现有轻纺加工业的基础上转型提级,发展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如复兴传统丝绸传承和创意),引入服装及家居布艺设计、工业设计,培育物流、贸易、文博和展示等相关功能,促进传统纺织工业向产品创意、生态工业、商贸物流的方向发展。对于农业和乡村地带,应充分发挥夹浦镇的山水和人文资源,优先发展生态环保、生态休闲项目,如利用盛家漾

25、打造城郊湿地公园;利用北部香山发展山地休闲产业;挖掘历史典故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现有轻纺工业从滨湖带逐步腾退,在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向宁杭高铁以西产业集中区及县其他产业园区转移。c、设计控制制定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加强小镇的风貌设计与管控,使其满足特色创意生态小镇的整体定位,确定夹浦镇的用地规模、空间结构、城市肌理和特色风貌,重点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以多层建筑为主,局部节点可建观景塔、钟楼等标志性建构筑物,建筑的形式、色彩等要素宜与江南传统建筑风貌呼应。3、长兴太湖新城片发展引导a、片区定位南太湖产业综合服务生态新城:以高铁站为核心的城市综合服务和休闲商务办公研发片区。b

26、、主导功能建议将高铁线以西地区规划为城市及产业综合服务功能区,以城市公共服务、物流、商业、商务、居住功能为主;高铁线以东地区规划为面向区域的生态型休闲商务、科技研发及文化创意区,以休闲商务、会议会展、研发办公、文化创意功能为主,配以少量商业、居住和旅游功能。c、设计控制制定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风貌导则,严格控制新城组团规模、街道肌理和空间形象。主要控制要点建议如下:宜形成“近湖低、离湖高”,滨水跌落的建筑天际线控制,以保证滨湖开放空间视线的开敞和空间的疏阔。严格限定高铁站以东组团的建筑体量和规模,建筑布局以分散式、自由式和合院式为主;多层建筑为主,局部节点建点式小高层、观景塔、钟楼等形

27、式适当增加建筑高度,形成标志性;街区整体风貌宜符合商务金融、研发办公的整体氛围。高铁站以西片区以现代风格为主,在保证溇港河道和主要干道两侧开敞性和公共性的同时,建议以簇团状的发展模式为主,形成各具功能和空间特色的城市组团。4、洪桥乡村片发展引导a、片区定位洪桥休闲农业创新示范区:生态农业休闲园,淡水生态养殖创新示范区。b、主导功能依托现有自然山水资源优势和农业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提升有机水产养殖业的先发优势和产品质量水平,适当增加有机农业创新与研发实验功能;结合片区内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打造集农业生产与乡居生活、乡村体验为一体的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创新示范区。c、设计

28、控制制定符合乡村生产生活习惯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村设计导则,严格控制乡村建设规模,用地布局形态和肌理应符合本地传统水乡的特征。建筑高度以1-3层为主,最多不宜超过5层,建筑形式和色彩应与地方传统风貌相协调,可通过本土的、简约的建筑材料处理来塑造风韵清新、宁静自然、简洁雅致的特色,兼赋生态环保、时代性和地方性。5、东部乡村片发展引导a、片区定位南太湖生态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生态观光与农业科技示范区。b、主导功能依据03版湖州总规确定的城市生态绿楔,并结合绿楔内大型湖漾湿地的修复和展示,打造湿地生态公园,丰富东部乡村休闲度假功能。充分利用片区内的农耕人文本底,大力发展休闲生态农业,重点塑造富足美丽

29、的乡村生产与生活场景,发展乡村休闲度假经济。c、设计控制制定符合乡村生产生活习惯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村设计导则,严格控制乡村建设规模和形态肌理,使其更加富有江南水乡的传统韵味。新建建筑的高度以1-2层为主,最高不超3层,建筑形式和色彩应与传统乡村风貌相协调,建议采用新式江南风格,通过简约的材质处理来塑造风韵清新、宁静自然、简洁雅致的特色,兼赋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第18条乡村整体发展引导1、指导原则(1)尊重历史。对片区内的各类历史资源(包括片区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法规、名录、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等方式进行严格保护,重点保护溇港圩田及其基础上衍生的物质空间和文化资源,如溇港圩田的整体格局,

30、现有村庄的形态肌理和文物古迹等。(2)合理传承与利用文化遗产。在充分保护传统风貌格局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时代先进性。3)生态优先。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发展中秉持生态优先的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放在一切发展的首位,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4)多功能混合。在项目引进中,做到可产、可游、可购、可娱可吃、可住、可研、可育、可教、可劳、可闲。2、发展方向该片区应主要通过发展休闲农业的方式,使一三产业结合发展,进而达到整体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改善乡村风貌,提高农民收入等目的。3、建议职能打造南太湖地区唯一的溇港圩田农耕水利展示区、最完善的滨湖休闲农

31、业体验带和长三角知名的特色农业育种基地。4、村庄分类建设模式建议a、改造提升型村庄适用对象:达标建设的中心村,如漾西中心村。工作重点:配套设施建设,适时更新改造,适度扩大规模,集聚拆迁村落人口。b、旧村整治型村庄适用对象:需要整治的自然村,如大环田村。工作重点:优化村庄布局,改造危旧农房,改善人居环境。C、特色保护型村庄适用对象: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如义皋村。工作重点:保护村庄格局,修缮历史建筑,协调建筑风貌。d、拆迁新建型村庄适用对象:政策性搬迁建设的村庄,如王家庄村。工作重点:安全选址布点,合理空间布局,满足社区标准,严控建筑风貌和高度。5、村庄建设基本标准a、建筑风貌b、环境美化

32、c、公共服务d、基础设施e、产业发展f、文化保护g、生态建设第五章行动:实施保障第19条规划衔接规划主要衔接以下规划:1、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2、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及10个示范工程专项实施方案3、湖州市区环境功能区划第20条规划实施本规划应作为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的总体发展指引,是指导下位各片区规划、专项规划、开发建设、项目选址的重要依据。第21条基础设施协调1、总体要求清除制约滨湖地区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依托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突破行政界限,统筹规划布局,整合各类资源,市区县联手推进滨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建立和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协

33、调机制,并加强与沪、苏、皖的对接。2、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1)道路网络一体化区域性道路统一规划建设。沿杭宁线和申苏浙皖线的道路系统统一规划建设,统筹考虑过境交通,并在内部形成功能明确、便捷顺畅的区域交通大通道,对城际快速路、城际主干道预留建设空间、统一建设标准、统筹建设时序。城市道路与区域道路有机衔接。各城市的路网规划不仅要注重与高速公路、国道等区域对外交通通道的衔接,而且要形成开放的路网格局,方便与城际快速路、城际主干道进行有机衔接。(2)公共交通一体化以枢纽为核心,实现各种公交设施的无缝衔接。在滨湖城市带内,以火车站、轨道站点、公交站点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一批等级、规模合理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实现火车、轨道交通、航运、城际公交、城市公交、出租车等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以公交卡为基础,实现各种公交设施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