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图象。(2)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概念和特点。(3)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o+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2. 过程与方法:°(1) 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3)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
2、学策略: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概念和特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o+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教学策略:通过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应用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o+at。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理论推导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散性思维。三、设计思路科学的探究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研究运动是从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入手,先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再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中斜率不变,得到加速度不变,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通过推理或数
3、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o+at。最后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巩固对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理解四、教学设计1引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小车运动的ut图象。设问:小车运动的Ut图象是怎样的图线?(让学生画一下)学生画出小车运动的Ut图象,并能表达出小车运动的U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和时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线性关系。tt/s学生坐标轴画反的要更正,并强调调,纵坐标取速度,横坐标取时间。设问:在小车运动的Ut图象上的一个点P(t,V)表示什么?学生回答:t时刻,小车的速度为V;(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补充、修正。2讲授新课(1) 匀变速直线运动概
4、念的引入:向学生展现问题:U/(ms-)二0提问:这个Utt图象有什么特点?它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又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一小组由一位同学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回答: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v=0,=0,所以加速度为零。向学生展现问题:提问?在上节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直线的倾斜程度与加速度有什么关系?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老师引导:从图可以看出,由于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着时间逐渐变大,在时间轴上取取两
5、点t,t,则t,t间的距离表示时间间隔At=tt,t时刻的速度为v,12122111t2时刻的速度为V2,则V2V=Av,Av即为间间隔At内的速度的变化量。提问:Av与At是什么关系?每一小组由一位同学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作图可知无论A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Av与时间t的变化量At之比都是一样的等于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不变。所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的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知识总结: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uniformvariablerectilinearmotion)。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
6、的直线。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1。沿着一条直线运动2加速度不变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不变,指的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若物体虽然沿直线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总体上讲,物体做的并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一条直线运动这一条件不可少,因为物体尽管加速度不变,但还可能沿曲线运动。例如我们在模块“物理2”中将要讨论的平抛运动,就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加速度不变,即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运动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还可以表述为: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
7、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展示以下两个v-t图象,请同学们观察,并比较这两个v-t图象。Vtt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V。V-t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速度V的变化量Av与时间t的变化量At之比,表示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加速度。由作图可得甲乙两个v-t图象表示的运动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但甲图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乙图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知识总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提问:除用图象表示物
8、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外,是否还可以用公式表达.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V教师引导,取t=0时为初状态,速度为初速度V°,取t时刻为末状态,速度为末速度V,tt从初态到末态,时间的变化量为At,则At=t0,速度的变化量为AV,则AV=VVo学生回答:因为加速度a=,所以AV=aAtVV=aAt0VV=at0V=V+at0知识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是V=V0+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o+at的理解: 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是从0t这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V,就得到t时刻物体
9、的速度V。0 公式说明,t时刻的速度v与初速度V、加速度a和时间t有关。0 让学生明白该公式不仅可以应用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也可以应用在匀减速运动中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取Vo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V。>0),a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at是从0t这段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t时刻物体的速度V等于初速Vo加上at。即V=V+at,这说明: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V>0时,加速度a>0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取V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V。>0),a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减少量,at是从0t这段时间内速度的减少量;t时刻物体的速度V等于初速V减去at。即V=V+(-at),这说明
10、: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V>0时,加速度a<0,°在利用公式V=Vo°+at解题代入数据时加速度a应为负值。°3. 教材中两道例题的分析应用公式V=Vo+at°此公式用在两种类型中: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运动。教材中的例题1,研究的是汽车的加速过程,已知汽车的初速度v、加速度a和加速的时间t,需求末速度v,如图2130图213教材中的例题2,研究的是汽车的紧急刹车过程,已知汽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刹车减速的时间t,并有隐含条件末速度v=0,需求初速度v,如图214所示。此题在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解时,若以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加速
11、度须以负值代入av二?0图214v=0所示。此题只需直接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即可求解。公式。求解这两道例题之后,可以总结一下,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画示意图;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解题;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第二课1.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再认识(复习)2关系式再认识在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用到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这一规律。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有这种等量关系呢?让我们来证明一下。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a,经时间t后末速度为V,并以表示这段时间中间时刻
12、的瞬时速度。由可得。因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它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时间t内的初速度vo和末速度v的平均值,即。从而,可得。3. 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v0=0,由公式可得,这就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因加速度a为定值,由可得。所以,在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时刻t、2t、3t、nt的速度之比vi:v2:v3:vn=1:2:3:n。4. 对“说一说”问题的讨论本节教材在“说一说”栏目中给出了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图象是一条斜向上延伸的曲线。从图象可以看出,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增大。在相等的时间间隔Zt内,速度的变化量v并不相
13、等,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大。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在不断增大,物体做的并不是匀加速运动,而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请进一步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那么从变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又如何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和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呢?由教材图2.2-5不难看出,变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曲线的割线的斜率,表示相应时间段内的平均加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相应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应用链接本节课的应用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公式和有关比例关系的分析与计算。基础级例1电车原来的速度是18m/s,在一段下坡路上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
14、速直线运动,求加速行驶了20s时的速度。提示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求末速度,可直接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求解。解析电车的初速度v0=18m/s,加速度a=0.5m/s2,时间t=20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可得电车加速行驶了20s时的速度v=18m/s+0.5X20m/s=28m/s。点悟应用物理公式求解物理量时,分清已知量和未知量是求解的关键。例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5m/s,经3s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4m/s,再经过4s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多大?点悟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求解。解析在物体由A点到B点的运动阶段,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有
15、vB=vA+at,BA1解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m/s2=3m/s2。在物体由B点到C点的运动阶段,再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可得物体到达C点时的速度v二v+at=14m/s+3X4m/s=26m/s。CB2点悟本题求解时将物体的运动分成了由A点到B点和由B点到C两个阶段,分别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先由第一阶段求加速度a,再由第二阶段求到达C点的速度vC。本题也可不求出a的具体数值,而由两个阶段的速度公式消去a,求得vC;或者在求得a后,在物体由A点到C点运动的整个阶段,再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由vC=vA+a(t1+CA1t2)求得vC。例3甲、乙两物体分别做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
16、动,已知乙的初速度是甲的初速度的2.5倍,且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经过4s,两者的速度均达到8m/s,则两者的初速度分别为多大?两者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提示注意加速度的正负号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解析对甲、乙两物体分别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有,又,由以上四式可得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分别为m/s=4m/s,m/s=10m/s;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m/s2=1m/s2,m/s2=0.5m/s2点悟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的运动时,除了对每一个物体进行运动状态的分析,列出相应的运动学方程外,还需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列出必要的辅助方程,组成方程组求解。例4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
17、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A.2m/sB.10m/sC.2.5m/sD.5m/s提示用平均速度进行分析。解析已知s=50m,t=5s,v2=15m/s,以v1表示汽车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式,可得解得汽车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m/s15m/s=5m/s。可见,正确选项为D。点悟公式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而公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表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
18、时间的初速度与末速度的代数平均值。例如,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2m/s,末速度v=2m/s,则平均速度12m/s=O。发展级例5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216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B.C.D.口f3在时刻t以及时刻t两木块速度相同25在时刻ti两木块速度相同在时刻t和时刻t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34在时刻t和时刻t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45I|RI口JJ图216提示先考察两木块的运动性质,再由关系式进行分析判断。解析首先由题图可以看出:上边那个物体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
19、定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边那个物体明显地是做匀速运动.由于t及t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25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由可知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t、t之间,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34点悟本题涉及两种基本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题图判断两木块的运动性质,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培养看图识图、分析推理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6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的速度为1m/s,则10s末的速度为多大?提示先求加速度,或由速度比例关系求解,也可用速度图象分析。解析解法一:公式法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有vi=at
20、,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m/s2=0.2m/s2。从而,物体在10s末的速度为v=at=0.2X10m/s=2m/s。22解法二: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故从而,物体在10s末的速度为m/s=2m/s。解法三:图象法画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17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在10s末的速度为2m/s。点悟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往往可有不同的解法。上述解法一先求加速度属于常规解法,略繁一些;解法二用比例关系列式,比较简单;解法三运用图象进行分析简洁明了。课本习题解读p.39问题与练习1. 机车的初速度V0=36km/h=lOm/s,加速度a=0.2m/s2,末速度v=54km/
21、h=15m/s,根据得机车通过下坡路所用的时间为s=25s。本题与下题均应注意物理量单位的换算。2. 火车的初速度v°=72km/h=20m/s,加速度a=0.1m/s2,减速行驶的时间t=2min=120s,根据得火车减速后的速度v=20m/s0.1X120m/s=8m/s。注意加速度a为负值。3. 由题给图象可知:(1) 4s末速度为2m/s,最大;7s末速度为1m/s,最小。(2) 这三个时刻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3) 4s末加速度为0,最小;7s末加速度大小为lm/s2,最大。(4) ls末加速度为正值,7s末加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比较
22、矢量的大小应按矢量的绝对值评定。4. 物体的初速度Vo=O,加速度ai=1m/s2,aj0.5m/s2,时间ti=4s,12=8s,根据,可得物体在4s末、8s末的速度分别为V二at=1X4m/s=4m/s,v=v+a(tt)=4m/s+0.5X(84)m/s=6m/s。21221由此可画出物体在8s内的速度图象如图218所示。关系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9-2020年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的特点。3.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3、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4.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过程和方法:1. 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2. 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 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2.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教学难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 匀变速直线
24、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教具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物体运动的V-t图象,用V-t图象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直观明了。那么大家先来回忆一下,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观察下列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讨论一下物体的运动情况?情况是怎么样的,及它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提问:(1)两个物体分别在做什么运动,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两个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物体是朝正方向运动的,而b物体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朝负方向运动)(2)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吗?为什么?(不一定,因为两条图线在不同的坐标系中,不能确定它们的方向关系)大家在来
25、看一下下面的这个图象所描述的运动分析观察图象发现,每过相等的时间间隔物体速度的增加量是相等的,所以无论厘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Av与时间t的变化量At之比v/At都是一样的,即这是一种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的直线运动。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板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向正方向,加速度向正方向。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分两种,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这个运动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3、(1)匀加速直线运动(2)匀减速直线
26、运动讲解大家来看一看下面几个物体的V-t图象,判断物体在做什么运动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为V向正方向,加速度向负方向。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0加速度向负方向物体先做匀减速运动,方向向正方向;后做匀加速运动,方向向负方向;加速度向负方向物体先做方向向负:减速运动,向;加速丿习加速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方速运动做速度方向向正方向,加速度也方正方向。度向正方向学生练习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并求出其加速度。(1) 第一秒内;(2) 第Is末到第3s末;(3) 第4s内。答案:(1)a=4m/s2(2)a=-2m/s2(3)a=-2m/s2123板书二、速度
27、与时间的关系式讲解除了用图象法来研究物体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公式法来描述它。下面就来分析以下,如何用公式法来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提问同学们观察图象,结合我们数学学过的知识,先猜想一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应该如何表达?(如果学生对一次函数掌握较好,则可通过函数结合图象推导出公式)分析推导我们来分析某一时刻t物体的速度v,从运动开始(取时刻t=0)到时刻t,时间的变化量就是t,所以Atn-0,速度的变化量就是v=v-v0,因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Av/At不变,所以a='/t=(v-vo)/(t-0)=(v-v。)
28、/1,解得v=v0+at这就是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vo,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v。强调在使用公式的时候要注意:(1) 搞清楚各个物理量表示什么,v是起始时刻的速度,a是物体的加速度,t是时间间隔,v则是t时刻末的速度(是瞬时速度)。(2) 公式中有三个矢量,除时间t外都是矢量,所以,代入数值计算时要特别注意方向性。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矢量的方向性可以在选定正方向后,用正、负来体现,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时,矢量取正值,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反时,矢量取负值。一般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人员年中考核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人际沟通与口才训练》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生态环境保护》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设计导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海洋工程》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卸油船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未婚生子抚养协议书8篇
- 不锈钢材料热处理技术手册
- 哈工大课件教学课件
- 事业编制教师聘用合同2024年
- 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监测系统方案
- 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重难创新题 二次函数性质综合题含答案
-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1200吨黑水虻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office办公软件试题
- 13《黄鹤楼》公开课课件
- 申办餐饮食品经营许可证:14项管理制度清单
- 第2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 鱼池净化系统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