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垃圾堆里有什么_第1页
小学科学垃圾堆里有什么_第2页
小学科学垃圾堆里有什么_第3页
小学科学垃圾堆里有什么_第4页
小学科学垃圾堆里有什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2.1 垃圾堆里有什么年月日一、调查活动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家中人口:市):居住(农村/日期:城名称重量分类我家一星期产生的垃圾统计表家中人口:居住(农村/城市):日期:名称重量分类全班垃圾统计表分类方式:|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重量-家庭总数家庭总人口数f垃圾总量每类垃圾所占重量的百分比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其他二、本课希望形成的科学概念垃圾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的,量大,成分复杂。2.2 建一个垃圾填埋场年月日一、探究活动请你根据资料进行模拟实验:固体垃圾填埋处理操作方法现象记录环境危害二、交流探讨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加有效的办法呢?请你提出可行性的

2、建议或意见。<J三、本课希望形成的科学概念各种垃圾处理方法都不能完全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四、阅读拓展:垃圾处理的一般方式采用最多的三种方式:填埋、堆肥和焚烧,但还有相当部分垃圾是露天存放,未作适当处理。堆肥堆肥就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物进行分解腐熟而形成肥料。食物垃圾约占生活垃圾总量地1/3。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机垃圾具有分散、量大、处理困难、容易污染环境等特点,对其集中处理,如堆肥,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而且使之与其他垃圾成分分离,加快了垃圾分类,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面处理。堆肥场所应远离地下水源的易通风地区。2.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年月日一、探究活动商品包装盒观察记录表第研究小组商品名

3、称有几层外包装由哪些材料制成是否属于过度包装研究废物重新利用记录表第研究小组物品名称新用法共几种方法、本课希望形成的科学概念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2.4 垃圾的回收利用年月日、探究活动:回收物品的材料分类数量统计合计总数材料功能回收收法玻璃钢铁(金属)纸塑料节省制造业的能源比较材料回收利用与生料加工相比铝玻璃纸二、本课希望形成的科学概念可回收材料的再生利用不但能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三、阅读拓展:垃圾应该这样分类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

4、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不可回收物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2.5分类其实很简单年月日一、调查活动。我家、小区垃圾分类情况调查表(1)我家处理废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的

5、方法是()。A.和其他垃圾一起扔掉B.存放起来,卖掉C.其他方法。(2)离我家最近的废品收购处在()。A.小区门口的流动收购三轮车B.1000米以外C.没有废品收购处D.我不知道E.其他情况。(3)我家其他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A.分类装好,扔到垃圾筒B.不分类装(4)我们小区的垃圾筒分类情况是()。A.没有分类B.分类。(5)我们小区分类垃圾筒使用情况是()。A.人们把垃圾扔在相应的垃圾筒内B.人们没把垃圾扔在相应的垃圾筒内原因是:二、本课希望形成的科学概念科学地堆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有利于回收和处理三、阅读拓展:电池的种类及其危害电池含有汞、铅、镉、馍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人体

6、及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人体一旦吸收这些重金属以后,会出现哪些病症呢?据有关专家介绍,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

7、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2.6 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年月日一、活动探究: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和危害改善办法二、本课希望形成的科学概念人类不仅面临着垃圾问题,还有其他许多环境问题。2.7 考察家乡的环境年月日一、调查活动:水污染考察表水域名称:地点:考察人员:考察项目:一漂浮的杂物名称:沉淀物:气味(异味):透明度(能看见物体的最大深度):水生生物名称:排污口:其他发现:你对这个水域的污染评价:空气污染考察表(以尾气为例)时间:地点:考察人员及分工:考察项目:器材准备:检测方法:1 .统计20分钟经过的汽车数

8、量:2 .查资料找出有害气体的种类和含量:3 .查资料找出这些气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4 .观察路边的植物,找到受污染的证据:你对这个区域的空气(尾气)污染评价:、本课希望形成的科学概念家乡的环境问题也是全球环境问题的一部分2.8我们的环保行动年月日一、我们的设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你设计一个环保行动计划。我的环保行动计划二、课外活动:1 .护理一棵小树,还我们一片蓝天。开展植树活动,每个小组认领一棵小树,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2 .弯弯腰,捡出一片蓝天。清洁校园,分析一下,应该在哪些地方放置环保设备或标记?3 .寻找环保的足迹。利用外出时间,用数码相机记录景点里的环保设施(标语、警示和

9、措施等)4 .编一份环保小报。三、本课希望形成的科学概念我们每个人要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从行动上保护环境单元学习回顾年月日一、学习自评错误!g我们进行了“垃圾问题”的研究,认识了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经历了对垃圾的处理过程和对其他环境的考察过程。/那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到底做得怎样,请你对照以下几点,在你能够做到的或者已经做到的后面给自己打上科学探究:1 .经历关于生活垃圾的产生、数量、种类的调查统计活动。,()2 .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分析简单填埋和直接焚烧垃圾带来的危害。,()3 .经历研究包装盒的活动,了解过度包装和滥用塑料包装的危害。,()4 .经历

10、查阅、收集资料,了解垃圾回收利用方法和益处的过程,亲身经历一次垃圾回收利用的活动。,,,()5 .经历垃圾分类和做堆肥的活动。,()6 .经历调查家乡环境的活动,学习考察自然环境的方法。,()7 .完成一个环保行动方案和个人的环保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2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科学知识:1 .知道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2 .知道垃圾怎么分类,每类包括哪些,知道各类垃圾的合理处理方法。()3 .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

11、和材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A,X,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4 .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缺水、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1111111111111111111111()5 ,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11()6.了解人们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及取得的初步成果。1111111()二、知识快餐。1、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大量的纸、包装盒、菜皮、果皮一类的固体垃圾。固体垃圾还包括建筑垃圾、一些农业垃圾和工业垃圾。2、当我们无法减少一些材料的使用时,可以回收垃圾中的这些原材料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

12、能够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减少大量的自然资源。3、世界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对固体垃圾,采取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这是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4、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5、保护环境,是我们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三、阅读天地。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食品垃圾:指人们在买卖、储藏、加工、食用各种食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这类垃圾腐蚀性强、分解速度快、并会散发恶臭。普通垃圾:包括废弃纸制品、废塑料、破布及各种纺织品、

13、废橡胶、破皮革制品、废木材及木制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和尘土等。普通垃圾和食品垃圾是城市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对象。建筑垃圾: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废木材、废管道及电器废料等。这类垃圾一般由建设单位自行处理,但也有相当多数量的建筑垃圾进入城市垃圾中。危险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物。这类垃圾一般不应混入普通垃圾中。生活垃圾按照方便处理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一般来说,城市居民每人每天的垃圾量为12千克,其多少和成分与居民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有关。包装的功

14、能一个好的包装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功能:1 .保护功能保护功能是指保护内容物,使不受外来冲击,防止因光照、湿气等造成内容物的损伤或变质。包装的结构、材料与包装的保护功能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我们常见的电子产品包装,一般多采用较厚的纸板,结构以封闭式包装为主,内衬泡沫等填充物,以免电子产品受损坏,充分体现了包装的保护功能。2 .销售功能当今由于消费市场的饱和与超市的兴起,人们购买商品的方式与产品的陈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包装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因此,我们说包装是产品的“无声的推销员”。一般地,商家在销售产品时常常是将多件包装重复摆放的,我们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包装连续展出时的效果。

15、3 .流通功能产品生来就是要流通的,一种产品,从工厂到商店要经历无数次的运输、搬运、仓储等环节,这就要求产品的包装适应这一过程。好的包装应该方便搬运,利于运输,在仓储时能够牢固地存放。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废旧物资是指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不具有原使用价值,但通过加工可使其获得新的使用价值的各种废旧物资的总称,也称再生资源。我国有计划地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始于1953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1995年全国县级以上废旧物资回收公司5000多家,收购网点16万个,从业人员80万人,有类加工厂(场、点)2500多个,回收的废旧物资有19大类,上百个品种。1995年全国废

16、旧物资回收总值290亿元,年回收废钢4000多万吨,报废汽车25万辆,废有色金属100多万吨,废纸580万吨。我国钢产量的40%是以废钢铁为原料生产的,我国低档纸的80%是废纸再生的,废纸制产量占纸浆总产量的36.5%。目前我国废旧物资回收率仍然很低,相当数量的废旧物资没有回收或没有充分回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300多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80多万吨废塑料、100多万吨废玻璃没有回收利用,每年可回收利用未回收利用的废旧物资价值约250亿300亿元,回收利用的潜力巨大。根据规划,2000年废旧物资回收总值将达到400亿元,废钢铁回收量5000万吨,废有色金属回收量110万吨,报废

17、汽车40万辆,废纸回收量600万吨。废钢铁回收与利用废钢铁是指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产生的废钢铁的总称。生产领域产生的废钢主要是指钢铁、机械、铁路、建筑、通讯、油田、电力、水利等生产领域产生的钢渣、废钢坯、废次材、边角料、各种报废设备或器材,1995年仅重点钢铁企业就回收废钢铁1320万吨。消费领域产生的废钢铁主要是指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钢铁及其制品,包括铁锅、废冰箱、废洗衣机、废自行车、废镰刀、报废的小型农具等。回收的废钢铁,一是回炉炼钢,废钢铁是电炉钢的重要原料,每利用一吨废钢铁,可炼钢850千克,相对于用铁矿石炼钢可节约铁矿石20吨,节能1.2吨标准煤。二是深加工生产

18、小型农具和小五金制品。废纸回收与利用废纸是指从社会上回收的废报纸、废书籍、废办公用纸、废纸包装物等的总称。1995年我国造纸行业废纸制浆产量达580万吨,占纸浆总产量的36.5%,我国中低档纸的80%都是废纸再生的。据有关方面统计,每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800千克,相对于木浆造纸可节约木材4立方米,节约碱40千克,节约电512千瓦时,节约水47立方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废塑料回收与利用废塑料是指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塑料、废塑料制品的总称。废塑料回收与利用在我国起步较晚,60年代每年仅回收几千吨;80年代以后,回收利用量逐年增加。废塑料的利用途径主要有:一是利用废塑料再生塑料制品,如啤酒周转箱;二是利用废塑料生产土工制品、建筑和防水材料;三是从废塑料中提取汽油、柴油、燃料油等;四是利用废塑料生产油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