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概要_第1页
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概要_第2页
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概要_第3页
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概要_第4页
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概要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3:职业教育农产品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资源库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标准2014年11月制订适用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参考学时:48学时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必修课程,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能力是快速检测方法、标准的查阅能力,常用快速检测仪器使用调试能力,农药、兽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食品添加物的快速检测能力及检测结果的判定能力。本门课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农产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平行课程,共同支撑培养学生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工作的能力。其前导课程为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农产品标准与法规。2、内容简介本课程面向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2、(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岗位,通过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农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快速检测、农产品生物安全快速检测、添加剂和农产品掺假及添加物的快速检测。本门课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资格考试的重要支撑课程。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生物毒素、微生物、非法添加物和农产品掺假的快速检测能力,包括检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与处理、物品准备、项目测定、结果记录、数据处理和仪器设备维护。具体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农产品快速检测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2)熟悉农产品快速检测常用仪器设备的检测项目、使用方

3、法和基本性能参数;(3)熟悉各类检测样品的前处理方法;(4)熟悉农产品快速检测常用方法步骤。2、能力目标(1)能够到农贸市场或超市或农产品生产基地完成抽样工作;(2)能够正确的使用和维护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设备;(3)能够高效的完成样品前处理工作和项目的检测操作任务;(4)能够准确地记录测定结果,进行计算或判读并出具速测报告;(5)能正确处理检测用废弃物、清洗器皿、清理实验台及实验室。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形成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思路;(2)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工作,具备农产品从业者必备的职业道德,尤其是诚信意识;(3)培养学生具备实验操作安全意识。三、教学内容序号模块子模块*教学内容参考

4、项目(>1/模块)经支学时知识点技能点1模块1残留物的快速检测子模块1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1、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意义;2、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原理;3、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处理;4、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操作步骤;5、速测卡检测结果判定,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计算及结果判定。1、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制备;2、使用速测卡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3、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1、速测卡法检测蔬菜中后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2、分光光度法检测蔬菜中后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6子模块2兴奋剂类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1、莱克多巴胺、

5、克伦特罗和激素兴奋剂快速检测的意义;2、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和激素兴奋剂的快速检测原理;3、激素兴奋剂残留样1、采用速测卡测定莱克多巴胺;2、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克伦特罗;3、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激素兴奋剂。1、速测卡法检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2、酶联免疫法检测猪肉中克伦特罗3、酶联免疫法6品前处理方法,测定操作步骤;4、速测卡测定莱克多巴胺结果判定,酶联免疫法测定克伦特罗结果计算;酶联免疫法检测生鲜水产品中的激素兴奋剂的结果计算。检测虾中的己烯雌酚子模块3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1、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意义;2、酶联免疫测定四环素残留原理;速测卡测定氯霉素残留的原理;3、鱼糜类样品氯霉素残留前处理方法;4、

6、酶联免疫法测定四环素残留操作步骤;5、酶联免疫法测定四环素残留结果分析;6、速测卡测定氯霉素残留结果判定。1酶联免疫试剂盒测TE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2、速测卡测定氯霉素残留。1、酶联免疫法测定牛奶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2、速测卡快速检测蜂蜜中的氯霉素残留2子模块4水中余氯的快速检测1、水的消毒及余氯残留量规定;2、水中余氯测定原理;3、余氯测定操作及检测结果分析与判断。1、比色法快速检测余氯1、比色法快速检测水中余氯1子模块5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1、快速检测仪测定重金属含量的原理;2、快速检测仪使用操作方法;3、快速检测仪检测重金属结果分析。1、快速检测仪的调试;2、快速检测仪检测重金属。1、快

7、速检测仪检测灌溉水中重金属含量32模块2生物安全快速检测子模块1真苗毒素的快速检测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意义;2、酶联免疫法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原理;3、胶体金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原理;4、双流向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原理5、生物毒素测定操作步骤;1、酶标仪的调试;2、胶体金检测仪的调试;3、酶联免疫法测定黄曲霉毒素总量;4、胶体金速测卡检测黄曲霉毒素B1;5、双流向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1、酶联免疫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总量;2、胶体金速测卡检测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3、双流向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66、结果分析与

8、判定。子模块2微生物快速检测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意义;2、阻抗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MPN法检测大肠菌群的原理,测试片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原理;3、菌落息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操作步骤;4、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统计方法。1、鲜乳、生肉、速冻鱼丸微生物检验样品制备技木;2、阻抗法测定菌落总数操作技术;3、MPN法检测大肠菌群操作技术;4、测试片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操作技术。1、阻抗法测定鲜乳中菌落总数;2、MPN法快速检测生肉中大肠菌群;3、PetrifilmTM测试片法测定速冻鱼丸金黄色葡萄球菌。83模块3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及掺假

9、物质的快速检测子模块1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的快速检测1、农产品中常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2、农产品中常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应用领域、技术参数、基本配置和使用方法。4、常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测定操作步骤;5、常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测定结果的分析及判定。1、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调试;2、利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检测甲醛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和吊白块;3、酶联免疫法和速检测卡快速检测三聚氧胺;1、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检测水发水产品中的甲醛2、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检测肉串中的亚硝酸盐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检测腐竹中的二氧化硫4、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检测面粉中的吊白块5、酶

10、联免疫法快速检测牛乳中三聚鼠胺6、速测卡法快速检测奶粉中三聚鼠胺10子模块2农产品掺假快速检测1、牛奶、蜂蜜中常出现的掺假物质;2、掺假物质的测定方法;3、掺假物质测定原理;4、测定结果的分析与1、牛奶掺假检测;2、蜂蜜掺假检测。1、牛奶掺假快速检测2、蜂蜜掺假快速检测6判定。XX职业素质(课程级别)1、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思路2、诚缶总识3、安全意识四、课程考核总评成绩二线下学习(60%)+线上学习(30%)+综合素质(10%)线下学习成绩=过程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其中线下学习包括项目操作考核、期末考试两个项目,各占50%;线上学习包括学时、线上测验两项组成,各占50%;

11、综合素质主要从到课率、操作积极性、团队配合意识、操作严谨公正意识等方面进行评分考核类型考核项目考核标准线下学习(60%)项目操作考核(50%)技能操作、检测结果、实训报告等期末考试(50%)期末理论考试及实践操作考核线上学习(30%)学时(50%)线上学习是否满足学时要求线上测验(50%)线上测验成绩综合素质(10%)到课率、操作积极性、团队配合意思、操作严谨公正意识等方面进行评分。五、教学环境1、教学场地及设备校内实训教学场地: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实施离不开良好的实验室环境。目前我院已建成农产品检测中心,配备了专门的快速检测仪器,检测中心实验室为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室

12、配备了能够播放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的flash动画模拟,监测方法的图片、视频)的电脑和投影设备。教学所需配置设备情况如下表:序号设备名称用途1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仪(或五合一食品安全分析仪)农药残留及食品添加物等的快速检测2酶标仪抗生素、生物毒素及三聚氧胺等的快速检测3胶体金检测仪3-激动剂等的快速检测4细菌总数测定仪细菌总数测定5净化工作台微生物快速检测用6培养箱7火菌锅2、师资要求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须具备食品、生物及化学分析相关专业背景,硕士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有相关课程的教学经历,有企业工作经验或企业实践锻炼经历,具备课程开发和资源库建设能力,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责任心强

13、,确保教学的实效性。教辅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安全意识强,精通酶标仪、胶体金检测仪等常用仪器的操作和维护。3、参考资源教材: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陆文蔚,白晨.食品快速检测实训教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参考书:王林,王晶,周景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师邱毅,纪其雄,许莉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朱国念.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张志恒.农药残留检测与质量控制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参考网站:食品伙伴网、中国期刊网、课程网站(慕课网址):六、教学实施建议1、课程组织形式。理论教学的形式为:教师面授+专题讲座+小组研讨实训教学的形式为:校内实训实训项目学习过程设计依据工作过程:包括接受任务确定检测方案,准备仪器、配制试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